惊喜:怡霖小文收录《记忆中的市北》一书出版




(怡霖的三篇小文《海关后的那些人那些事》《百年名校青岛上海路小学》《青岛最早的影院东风电影院》收录此书。新书发行仪式与5月16日在青岛金狮大酒店举行,许多青岛知名文人作家和本书的作者聚集一堂共同庆祝新书出版。)

海关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怡霖

“海关后”是青岛市民口头流传的一个地名,很少见诸于文字。这个地名所描述的地域面积较广,使用较早,流传广泛,而且与这里的历史有关。一九零一年十月,小港码头建成,大港码头开始施工,而当时胶澳分卡之后的冠县路、邱县路、金乡路、朝阳路、惠民路一带,统称为“海关后”。一个小小的关卡方位,就能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地名足以证明当时人们对港口和海关的重视。从一九零一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小港码头客货运输业务的繁忙,海关后一带从早到晚伴随着港口的喧闹,沐浴在港口沸腾的生活中。二十世纪末,随着小港码头的衰落,海关后已逐渐成为一处设施陈旧、居住拥挤的老城区。岁月如歌,时代变迁,随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小港湾开发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一个集海滨旅游、特色餐饮、现代服务和休闲居住的新的“小港湾蓝色经济区”正在形成。站在崭新的楼下,仰望高耸入云的高楼,记忆倒流,把我拉回到昔日的时光,忘不掉那些老建筑,老故事……

老街道

   海关后,是从冠县路至小港码头围成的一个区域。纵横弯曲的几条道路,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浓浓的一笔。纵向的道路有邱县路、金乡路、小港一路,横向的有朝阳路、平阴路、长安路、惠民路、宝山路。

记忆中,这都是快乐的道路。柏油路面不宽,整洁幽静,马路就是我们儿童玩乐的场所。那时的马路车极少,偶尔有几辆自行车经过,也不会影响到孩子们玩的兴致。我们这些孩子们一放学,便成群结帮的上了马路,滚铁环,斗拐,骑“马”(一种游戏,一人当马,另一人骑在上面),打猫尾,跳皮筋,跳房……孩子们疯玩,疯跑,疯闹,直到大汗淋漓,天黑了才回家。家长不用担心汽车啊,坏人啊,这里是个开放安全的地方。

夏天在街道上捉蜻蜓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骄阳似火,把柏油路烤得软软的,踩上去像是踩到棉花团上,甚至鞋底都难以拔出。可是孩子们可不管这些,炎热的晌午,大人们都在午睡,男孩们就悄悄地出了门,找个大扫帚,扛着来到烈日下。大扫帚很大,立起来比人都高。男孩子们都光着膀子,挥舞着大扫帚迎着蜻蜓,看准了,猛扑下去,那蜻蜓就被大扫帚扑到地上。捡起,把蜻蜓的两个大翅膀合在一起,用嘴叼着,再去捉第二只。不一会儿几只蜻蜓便是囊中之物了。女孩子们也不怕热,在旁边助阵。最有趣的是调皮的男孩子把蜻蜓的尾部绑上线,再捉只蚂蚱,把蚂蚱绑在另一端,蜻蜓飞蚂蚱跳,老街道上留下了孩子们的串串笑声 ……

夏日夜晚的街道是最让人难忘的。由于居住的房子小,家里人口多,又没有风扇、空调,所以吃完饭,家家户户都出来纳凉,像开会似的。路灯下,马路沿上,到处是纳凉的人们。男人们都光着膀子,借着路灯的亮光,地上铺张席子,摆上xx或是象棋,拿个马扎,围坐在四周,就在马路上开始了快乐的“征战”。来晚的就只有观看的份了,或拿个马扎坐在旁边,或站着观看,也可以消遣一晚上。马路沿上聚集的都是老年人、妇女和孩子。铺着凉席,拿着蒲扇,席地而坐,纳凉谈天,是沟通感情的好时机。家里有婴儿的也抱出来了,孩子在草席上有的玩耍,有的酣睡,大人们在旁边扇着扇子,赶着蚊蝇。最快乐的当属我们这帮半大小孩了,围着纳凉的人们追逐打闹,穿梭似的,欢笑声,嬉闹声不绝于耳,热闹快乐地生活着……

老院子

海关后有许多的老院子,极具特色。据老人们说,这是青岛最早的发源地。当年小港是渔船靠岸的港口,后来这些船员就在这里安了家。

   这里的院子都是二层或三层的楼房。院子不大,四周围都是楼,像北京的四合院。有的两个院子中间有一墙之隔,从这个院可以望见那个院的风景,调皮的孩子可以xx而过。

   走进院子,只能望见像地面一样大的天空,让我想起鲁迅那“四角的天空”。而我们这些孩子们却不像鲁迅一样的寂寞,我们常常飞出院子,寻找自己的快乐。

每个院子都有两个楼梯,木质的,走廊也是木质的,踩上去很温和,暖暖的。红色的圆木柱子,绿色的栏杆,红瓦飞檐,典雅大方。在我的记忆里,虽然这木头栏杆都已斑驳,但却是温馨的。院里的邻居们常常趴在栏杆上谈天,像一家人一样。孩子们常在木质地板走廊里拾石头玩。那些小石头,山核桃般大小,被我们玩的已没有了棱角,圆圆的,我们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是女孩的游戏,坐在走廊里,手心手背地抛起接住,一个、两个、三个……那时的游戏就是那样简单,又充满了乐趣。

   院子里都是十几户、二十几户人家,居住面积不大,都是十几平方米至二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最多两间。全院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水龙。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闹水荒,每家每户按人口xxx,只有晚上才供水一至两小时。这个时间是院子里最热闹的,家家户户都派人排队,水桶摆满了院子,人们等候聊天,桶儿叮当响,水儿湿满院。

   记得在院子里屋檐下常常是小燕子造窝的好地方。小燕子是益鸟,在谁家门前造窝代表着吉祥如意,所以人们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些燕窝,观赏着燕子的生活。我家的门前就有一个可爱的小燕窝,仔细看,深灰颜色,用石头、草和着泥造成,形状像半个碗一样紧贴在屋檐下,碗口朝上,在下面看不到里面的样子。看到这个小燕窝,我真惊叹于小燕子的建造功能了。春天燕子归来的时候叽叽喳喳满院飞,引得许多邻居都站在走廊上驻足观看。最喜欢看的是小燕子出生的时候。一窝燕子抱4-5只小燕子,起初只听到窝里叽叽喳喳的声音,看不到燕子的影,只看到老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十天左右,便能看见小燕子黄黄嫩嫩的小嘴了,老燕子衔来食物,小燕子争先恐后地张开小嘴,“叽叽叽叽”地叫,争抢着食物。老燕子离去了,小燕子便没了声息,悄悄地等待着。当晨曦初露,燕子就早早地起来觅食哺育,给小院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大约一月左右,老燕子就带着小燕子练习飞了,这时候的院子是最热闹的,几只燕子上下翻飞,追逐着嬉戏着,叽叽喳喳的叫声,为小院平添了春的气息。院子里的人们也被这一场景吸引了,趴在走廊上屏息观看,生怕惊动了燕子一家人的游戏……

                         小胡同

海关后还有几条别具特色的小胡同,惠民南路,金乡东路,长安南路。小胡同的确是小,长不过三百米,宽也不过三米,两边是楼房,向上看一线天,向下看一线地。

这里的地面是土石地面,中间是土路,两边是大石板压在地面上。下雨天,中间的土地一片泥泞,只能踩着两边的石板走。胡同的两头通向马路,中间纵横交叉,像地道战中的迷宫。因胡同通向好多院子,这里也是孩子们晚上捉迷藏的好地方。

记得,放学后,这里也是乐园。我们三三俩俩的,围在一起,玩各种有趣的游戏,男孩子玩弹玻璃球,扎圈圈的游戏,女孩子玩跳皮筋、跳方子、打猫尾等游戏。

那时的孩子们玩的游戏简单得很,但是却是极有趣。那些小玻璃球,晶莹透亮,拇指甲般大小,有的里面还有各色的猫眼形状,放在手里欣赏一番很是漂亮,不光男孩子们喜欢,连我们女孩子也爱不释手。在小胡同里,随便一个有土的地方,挖个小洞洞,两个人就可以玩半天。那小玻璃球碰撞在一起的清脆响声,在孩子们的耳朵里就是一曲美妙的乐曲。

扎圈圈游戏说来更是简单。两三个人一起玩。拿个小刀子或小锥子,头上尖尖的,往地上一扎,两扎,两个眼之间画一条线,一条线一条线连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圈。你一条线我一条线,你一个圈,我一个圈,谁能把对方包在圈里出不来,谁就胜利了。玩完了,一身土,一手泥,但是心却是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快乐……

                   老房子

    说起海关后的老房子,一个字“小。怎样的小呢?最小的住房也就八、九平方米,进了门,一张床,一个写字台,还有做饭的炉子,再也放不下其他的东西,两个人站在地中间都得互相让着,第三个人进屋就得盘腿上床。稍微大一点的是十几平米,二十几平米的两间房的,在海关后算是豪宅了。

房子虽小可住的人口并不少。十几平米的房子住着五六口人,甚至十几人的都有,为了解决居住问题,家家户户都建有吊铺。这种吊铺是用角铁或钢管在房子上搭个架子,铺上木头床板,建上挡板便成了一个空中小屋。吊铺很矮,有一米左右,进去之后站不起身,只有睡觉时才进。上吊铺需要用梯子,竹制或木制的那种,简朴实用,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很有韵味。

房子不大,邻里关系可更加亲密了。孩子们串门,大人们也经常串门,就像一个大家族。虽然在这里也有矛盾,也有吵架,但还是淳朴的和谐的互帮互助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院里只有王奶奶家有一台黑白电视,记得审判“四人帮”时,院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王奶奶家看电视。王奶奶家也只有两间房,三十几平米,在我们的眼里那可是豪宅了。外间十五六个平方,聚集了十几个人。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坐在炕沿上,更多的人是自带马扎坐在地中间,大家都关心着国家大事,稀罕这新奇的电视。

老房子,像一个大家庭。

                         小茶炉

海关后的小茶炉,是时代的产物,永远封存在我的记忆中。

所谓茶炉,并不卖茶水,而是卖开水。那时候家家户户生炉子取暖做饭烧水。夏天,家里热,就到茶炉买开水。

记得,小茶炉位于平阴路和金乡路的拐角,主人家姓黄。房子是个门头,两间,外间有十平米左右,放着一个高大的烧水锅炉。锅炉高两米多,直径也足有一米,紧靠在门左边的墙上。锅炉上端有一根自来水管,穿墙而过,直插墙外。每当锅炉的水开了,白色的热气会从水管喷出,冲得管子发出刺耳的哨声,几条街上的人家都可以听到。

晚上,这里也是大家聚集聊天的好地方。吃完饭,大家会悠闲的拿着自家的暖水瓶,聚集到这里,谈天说地。当茶炉的水开了,哨响了,大家会自动排着队去打开水。这时,还会有更多的人听到哨声从家里赶来。

烧茶炉的黄大娘是个极热心的人,每天为大家忙碌着,起早贪黑。黄大娘个子不高,瘦瘦的,很勤快,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次来,常常看到黄大娘热情的笑脸,忙碌的身影。对于我们这十几岁的孩子打开水的,黄大娘都格外关照,亲自拿过暖瓶,接满水,盖上盖,递到手里,嘱咐道:“孩子,拿稳了,别烫着。走路小心啊!”让人感到特别的温暖。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的方式变了,小茶炉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那份记忆却是永远的。

                    小学校

     记忆中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就读于海关后的{wy}的小学——宝山路小学。学校坐落在海关后的北端小港一路与宝山路交界处。

一进校园,正对着的是新大楼,三层建筑,黄色的教学楼上赫然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大字。左侧,是一座旧教学楼,两层,黄色,中间有个门洞通向后院。两座教学楼相互辉映,使校园显得安静而又典雅。

课堂上学习的记忆已经淡忘了,可是课间的游戏,课外的活动、手工劳动,还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印象最深的是课外腰鼓队的学习。总是忘不了,那红色的腰鼓挂腰间,那小巧的鼓槌握手中,那红色的丝带飘舞校园,那咚咚的鼓声激荡心田。烈日中,腰鼓队不怕流汗拼苦练,夕阳下,队列变换映天红。节庆日,我们的腰鼓队参加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虽然很累但是很自豪。

那时的学校非常重视劳动教育,那是真正的劳动课。高年级时的劳动课每学期一周劳动课,参加校办工厂里劳动。记得宝山路小学的校办工厂在旧楼的后院的一间教室里,我们的工作是制作打包扣。那种两寸长一寸宽的薄铁片,放在铁模子上,用小铁锤翻过来覆过去敲敲打打,一个打包扣就制作好了。教室里,学生们坐着小板凳,在矮矮的工作台上不断的敲打着,不一会就成了熟练工。叮叮当当,响声此起彼伏,好像一曲美妙的劳动赞歌。

学校的老师也是我永远难忘的。大队辅导员老师,那长长的大辫子,显得青春活力,每次大队集会,升旗仪式,老师的和蔼亲切,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美术老师是最年轻的老师,也是学校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之一。课堂上那专业的示范画,课外活动小组的野外采风,还有独特的家访,都让我难忘。毕业班语文刘老师的敬业耐心,数学老师的辛勤付出都是给我极深的影响。

海风习习,拉回了我的思绪,如今的海关后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正发生着xxxx的变化。站在楼上,俯瞰海湾,浮想联翩,历史的变迁,让过去永远成为记忆。

哦,我记忆中的海关后,未来的小港湾蓝色经济区,一定是青岛的一个亮点,一张名片。

(怡霖原创)


2 2010年05月21日 星期五 23:23 |
........ ▍祝
.........▍朋友★
.........▍..一..☆
.........▍....帆...★
.........▍.....风.....☆
.........▍.......顺......★
.........▍.....健康快乐..☆
.........▍.......吉祥如意...★
.........▍☆.☆.☆.
..☆.☆.☆.☆.
夺宝奇兵007 祝朋友 开心 快乐 每{yt}!!!!!
◥█████████████◤
~~◥███████████◤~~~~~~~~~~~~
~~~~◥█████████◤~~~~~~~~~~~~~~

郑重声明:资讯 【惊喜:怡霖小文收录《记忆中的市北》一书出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