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车工生涯_车床刀具夹具_中国刀具夹具网

???1970年3月10日,我终于进厂了。由于家庭“社会关系复杂”,我比我的同学晚进厂十几天。
???我被分配到当时的电机车间转轴班。班长易玉泉把我带到一部C650型大机床面前,与正在操作的师傅说:“这是小龚,技校毕业的,但正式操作按规定还是要一个人带一下,就交给你了。”接着他又对我说:“这是张镜秋师傅,先跟他做吧!”
???张师傅个子高大,相貌堂堂,一脸的络缌胡子,我当时的感觉是英俊威武。听班里的“政委”介绍,他是位四级师傅,技术在班里是{yl}的。但家庭出身不好。言下之意是告诉我与他接触的时候要注意点。
???那时虽然是突出政治{dy},但在我们青年人的骨子里,还是相当注重技术的,认为只要手头掌握了过硬的技术,就能保得住饭碗。我在技校是学的金属切削,教我工艺学与实际操作的是贺明俊老师,一位七级师傅。当时七级师傅在我们心中可是偶像了。他的技术也确不错,尤其是他可以穿白衬衫做事,让我们佩服不已。我们当时只要在床子边站半天,就必定搞得一脸墨黑,一身的油污。后来毕业试习又在机修车间,在技校学到的理论在机修得到了实践。尤其在机修我的师傅是一位五级师傅,叫龚云杰,他在车工技术上对我的影响相当大。那时我们心中最能学到技术的地方就是机修车间,机修的五级师傅是全厂都有名的。事实上龚师傅的车工技术确实全厂有名,尤其是他对粗车刀具有研究,是全厂刀具研究小组的成员,经常参加各种表演,被誉为粗车大王。
???我便在这位粗车大王那里学到了刃磨粗车刀具。
???现在,我站在这位新师傅面前,看他车中频电机的转轴,正好也是粗车。
???说心里话,我当时并未在意别人说张师傅技术好这句话,因为我们看不起生产车间的师傅,认为他们每天车几样现东西,技术高不到哪去。
???但张师傅粗车转轴的技术让我震惊。他站在一旁,口里叼着香烟,一只脚还轻轻地打着拍子。只见那机床嗡嗡地响,被切削下的铁屑正如龚师傅说的像耳朵一样,得得得得地一点点往下跌,开始是金黄色的,后来才逐渐变蓝。他的吃刀深度足有二十毫米,走刀量有一个毫米以上……我说:“师傅,你的刀磨得好呀!”师傅笑笑,谦虚的说:“普工,天天车。”
???待走完一刀,我以手背轻轻挨了一下工件,竟是凉的。再用棉纱试了一下,也不挂纱,可见光洁度之高。
???再看他的车刀,居然非常普通,只是浅浅的一道半圆的断屑槽,这就让我更为惊异,在我的印象中,这种车刀是根本不会断屑的,可它车起来为什么这样顺利呢?
???这时,师傅在工具柜里拿出一把车刀,让我去磨一下。他可能是要看一下我的水平,但我认为是我露一手的机会来了。于是,按我掌握的刃磨技术,如法炮制了一把“龚式”粗车刀
???为了超强度,我特地将刀的主前角磨成负的,将主刀刃磨成鱼肚形。可当我将刀子递给师傅时,他却瞪大了眼睛,说,怎么磨成这么个怪样子,你看,断屑槽磨这么深,浪费多大呀,一把刀磨一次就没有了……
???我深感张师傅说的有道理。从此便按他的方式磨刀子。
???进厂{dy}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理论与实践有差距,表演与流水作业有区别,生产车间有生产车间的技术。
???同样是做事,张师傅就是比别人快,好。后来他的工作终于得到了工厂的承认,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而我,因为跟了几个好师傅,在车工这一岗位上也一直干得很出色。特别难忘这进厂{dy}天,我觉得它是我十年车工生涯的良好起步。
???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车工生涯_车床刀具夹具_中国刀具夹具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