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来,我们这里市区的路段几乎都在开挖,目的是要安装下水管道。所以,出门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本来只要15分钟的公交车程,现在却要绕道行驶近一个小时。封闭路段比比皆是,道路塞车成为一种常态。在我的记忆里,道路几乎每年都在开挖,理由也多种多样:有的时候是埋电缆线,有的时候是铺设天然气管道、有的时候是道路塌陷、更多的是下水管道扩容……没有一次理由是不充分的,没有一次不是道路满目创痍的,据说这都是旧城改造的需要。
旧城改造,成为老城区被破坏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据我所知,国外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从来就没有“旧城改造”这个词,而我们却在频繁地使用该词,看来这也属于中国本土的发明,也是中国国情的一部分。
再看看我们的下水道,从直径几公分发展到现在的近一米,直径的增加伴随着一、二十年不断开挖的历史。每每看到路边被淘汰的小口径的排水管,我就想起看到西方电影中的下水道,不仅有十几米的直径,不仅能防洪,不仅人能够在里面奔跑,还可以供流浪汉居住。而我们的下水管道,原来只有十几公分,别说钻人了,就是小孩子进去,退是退不出来的。我听母亲说过,十几年前,就有一个3岁的孩子钻到路边摆放的管道里,楞是退不出来,{zh1},在家长的引导下,一直向前爬。在母亲声嘶力竭的叫喊中,孩子满头大汗地爬出了几十米长的管道。
正在使用的下水管道,施工质量难以恭维,经常堵塞,经常进行人工疏通。这样一来,我们这个城市道路上的井盖特别得多,就是为了维修工人上下方便。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有不法之人为了蝇头小利,频繁偷铸铁的下水井盖,车辆陷入和行人失踪的事件时有发生。
我们当地{zd0}的广场,已经改造过若干次了。每一届领导上任,首先是改造广场,将前一任领导铺就的广场瓷砖拆掉、将生长良好的树拔掉,大笔一挥重新规划,换一个新的树种重新植树,换一种新的方砖再铺设。下一任领导来了,将树连根拔掉,改种草坪……于是,在每一任领导的手中,广场都要改造一番。在每个拆了建建了拆的地方,新领导的政绩就越突出,某些人的财富增长也越快,他们是一举多得了,可苦了百姓。城市不断地被新的东西取代,人们的认同感却在降低,旧城消失了,文化积淀也不复存在,财富也在多次的改造中灰飞湮灭。
旧城改造但带来的“好处”也不能说没有。道路每开挖一次,GDP就增长一次,某些人的腰包就鼓起来一次,纳税人的钱就被损耗一次,运行效率被大大降低一段时日。况且挖开的地面或路段,什么时候完工遥遥无期,不在乎人们怨声载道。直接影响的不仅人们出行困难,连带路边被瓦楞挡板堵在里面的商铺和餐馆无人问津,导致商家无法正常经营,甚至破产。
道路开挖,埋设管道,有财力上投入不够的原因,只能修修补补,形成设施落后于发展的局面。然而,为什么不能在民生问题上加大投入呢?说到底,这就不仅是经济上的欠缺了,更体现的是计划着眼点的差异,也体现出决策者对一座城市改造态度的差异。如果看某一个领导的业绩,就是当地GDP的增长,却不看重财富的积累,重短期的奢华却忽略长久的城建计划。其实,一个城市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期望不仅看到它被新建立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它保留了什么,有继承有出新,这样一个城市的历史才是完整的。西方上百年的古堡,有古迹、有传说,有人文内涵。
与高楼林立的城市相比,我更喜欢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老旧的民居,闻得到古镇的芳香。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使旧城有了让人肃然起敬的庄严和遐想。我认为,旧城并不需要改造,而是顺其自然地让它存活下去,如同我们身边的空气和水一样。
在西方,规划一旦制定,就具有法律效力,不是某个长官意志或某个人想改就改得了的。西方的下水道修建作为百年大计,竣工后一劳永逸。虽然不能在开挖方面拉动内需,但却节约了纳税人的钱,节约了社会资源,保证了城市的运行畅通,从而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点,恰是我们所缺失的。
在城市改造方面,不要动辄开工,要广泛征求百姓和真正的像梁思成那样的专家的意见,作一个有长远眼光的规划,才能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希望那时的城市保留地域特色,下水道能够并排走几个人,道路不再开挖,宽阔的道路满足双向8 车道的运营条件。百姓出行不再困难,路边的商铺正常营业不再受到影响……每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能共享阳光照耀下的幸福。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