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管用的话写有“干货”的文章

    这几天,用了不少时间学习研究周永康、部领导和何厅长的几个讲话稿,记了一些笔记,反复琢磨里面的精华,琢磨他们的语言特点,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他们都在讲很精炼的大白话,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实招,整篇文章很少有“xx”。

    现在,政法系统从中央政法委开始,提倡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章。我理解,就是开解决事情的会、说管用的话、写有“干货”的文章。

    怎么样开解决事情的会?你得抓落实、抓成效啊!只要是上级下达或自己部署了的事情,你就得落到实处,紧紧抓住不放,“顽固”到底,不见成效不松手。开会只是工作的一个手段,它不是目的。这个手段要解决干些啥、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干成等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两个环节:一个是时间节点,{zh0}xx到分秒。一个是数据标准,{zh0}计算到小数点。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之后,下指标、定人头、包责任,以硬措施落实硬任务。

    什么是管用的话?你得说实话、出实招,深入浅出,抓住要害找关键词。把最关键的意图用几句大白话概括出来,而不是照搬照抄一大堆废话或理论。说管用的话,说白了就是要对症下药。医生开xx,首先得摸清病情,然后依病情下方子,猛治还是缓调,自有他的道理。人家明明拉肚子,你总不能开一大包治xx的药吧?这样能治病吗?说话也一个道理,不能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如何能写出有“干货”的材料呢?就是围绕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注重我们干什么或者干了什么,去提炼那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干货”就是实打实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刻意按照自己的主观去裁剪、割裂或增减客观存在,写出来的东西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说通俗了,就是尽量写实的东西,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实句子,说百分之百的实事儿。尽可能少用或者干脆不用虚句子说空话。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你靠什么写“干货”?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详尽地占有原始材料。只有了解了所要阐述或记叙的那个人或事的来龙去脉,才有条件把它更完整、更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得静下心来化很大的工夫研究实际情况。光研究上面的精神还远远不够,下情如何?工作进展如何?业务还存在那些问题?这些坐在办公室里是想象不出来的,看一些文字材料也是吃不准的。因此,得逮着功夫走出办公室调查研究,或者干脆下去“蹲点”,用上那么几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去“解剖麻雀”,一门心思把一项或几项工作研究透。明白了下情,领会了上清,再加上本级领导的意图和要求,还怕写不出有“干货”的短文章吗?

    写文章最忌心浮气躁、闭门造车,拿到题目就急于求成,找别人的东西断章取义、东拼西凑。这就像炒菜一样,啥调料他都下,鸡鸭鱼肉、萝卜酸菜他都整一锅,这种不伦不类的大杂烩,你能吃得下口吗?

    公安业务博大精深,光一个信息化,就够你研究几辈子。新枫部长在合肥的那个讲话,我看了13遍,还是没搞清里面的有些道理,总觉得很茫然。恨不得把他的讲话稿背下来,但是记了后头,忘了前头;记了标题,忘了内容;忘了再记,记了又忘,脑袋瓜不中用。不像上学的时候,看两遍就记住了。这几年老贪杯,几杯酒下怀,以前背的那些好文章,忘得也差不多了,全让酒给“消化”了。有时候想想,也挺后悔的……

    现在,化了一个多月学习了上面的部分能见得着的讲话,很肤浅地知道了领导们在说啥、要求大家干啥,但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还是“两眼摸黑”。尤其是涉稳涉恐、三项建设、打防管控等方面的实际,仅看了几份总结,只是表面的和文章层面上的,还存在不具体、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要补上这些“短板”和“缺口”,还须处处留心,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12月29日凌晨2时57分子尘于花园南街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说管用的话写有“干货”的文章】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