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策划与质量改进_中国公路养护社区_百度空间
在沥青路面施工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策划是一项根本的组织活动,贯穿于自设计审查至交工验收的施工全过程,质量策划细化并补充与项目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地方性补充技术条款、工程施工图设计等的执行方案,其内容既包括制定质量目标体系、实施规则、技术要求等预先策划,也包括原材料质量认定、质量检测、中间交验、施工工艺流程审定、质量评定等动态策划,此外还应包括人员培训、技术交流、新工艺与新材料技术研讨等内容。 业主针对工程项目颁布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手册》是质量策划的文件表现方式,应作为工程招投标文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合同条款同等的契约效应。《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手册》是对传统质量管理模式的重要补充,包括的主要技术内容有: (1)针对工程项目的气候、材料、进度、经验特点,详细规定对于承包商人员素质、施工机具、施工组织和监理工程师检测能力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要求; (2) 对于现行规范标准或设计文件中存在的未及修改的条款内容与差错不足、特殊要求、执行国外技术标准的工作内容等,应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规定; (3)规定施工过程的中间交验制度(如基层交验、路面各结构层交验等)与程序,确定关键工序(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试验段铺筑等)的质量控制标准; (4)关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改进的原则规定; (5)与施工质量挂钩的支付条件、支付标准或奖励条件、奖励标准及其实施细则。 尽管质量改进也自始至终贯穿于目前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但惯例的工程管理缺乏对于质量改进的积极发动意识和有效组织行为,缺少适宜的质量改进效果的评价手段与方法,缺少对于维持质量改进效果的激励手段与方法。实践表明,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改进活动通常需要包括如下内容: (1)实施质量改进的判断标准。通过适当的程序判断是否需要实施质量改进,明确改进什么,如何改进,确定改进目标。通常需要进行质量改进的内容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生产的稳定性、施工质量的均匀性与离析对策等; (2)现状评价与质量改进效果评价的手段与方法。现行技术规范多采用合格判定准则,质量改进则需要采用优良等级评价方法,必须具备适合这些要求的检测手段与方法。例如为了改进沥青路面离析,不仅需要判定压实度是否合格,还应对施工路段的空隙率或者密度分布进行大样本检测,以评定其质量优劣及改进效果; (3)实施质量改进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行动。质量改进将涉及到所有技术环节和参与人员,需要通过发动、实施、评价等步骤完成,采用的技术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及实效。特别应该注意针对施工机械配套、运营及机手技术水平等因素的改进措施; (4)维持质量改进效果的方法与手段。质量改进过程中取得的实效与技术进展,需要适时地予以认定,以制度方式延续,以支付和奖惩手段维持。 实施以质量策划和质量改进为核心的沥青路面施工全面质量管理,伴随着管理模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质量管理观念的变革。这些变革可能包括: (1)质量验收由合格判定向优良等级判定转换。就目前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现状而言,合格判定仅仅是完成契约、实现支付的门槛条件,不适于延伸为工程质量优良等级的评定标准,压实度均值水平与控制离析、减少水损害对策无关即为一个典型案例。需要建立评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优良等级的标准体系,确立支付(或奖惩)与质量挂钩的按质支付原则; (2)施工规范由规定方法型向质量保证型转换。发达国家陆续以质保合同取代传统的合格支付合同,并相应地弱化了施工过程和工艺方法类的技术规范。连同按质支付原则,具有技术实力的承包商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利润空间得以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意识; (3)由事后判定向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模式转换。事后检验早已被制造业淘汰,囿于工程造价,每工作日铺筑的沥青路面事实上是一件“单件产品”,不适合采取 “合格”或 “不合格”的判定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发展质量过程控制技术至关重要; (4)相应地,检验方法必须由破损检验方式向无损检验方式转换。


郑重声明:资讯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策划与质量改进_中国公路养护社区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