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新乐遗址

沈阳新乐遗址与新乐文化

2010-05-27 10:27:35 阅读23 评论0 字号:

 沈阳新乐遗址是沈阳最早的一处古村落遗址,具体地点在市区北郊的一条黄土岗上。因位于新乐电工厂宿舍附近,故名“新乐遗址”。新乐遗址在一九七三年发现后,曾三次进行试掘和抢救性清理。经对遗迹及文化遗物的科学鉴定,确认此遗址距今已有七千二百余年之久。

 遗址堆积最初分上下两层:上层以夹砂红陶的鼎、鬲等文化遗物为主,当属于青铜器时代;下层以压印篦纹陶器、细石器等文化遗物为主,属为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遗存。在下层还发掘出房址、灰坑、火膛等遗迹。由于石磨盘、磨棒和碳化粟粒的存在,可知新乐人主要以农业为主。特别是煤精工艺名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鉴定,煤精为抚顺所产。另有一木雕制品,尤为珍奇可贵。

 新乐遗址的发现,对我国的考古工作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对沈阳乃至东北的历史研究,无疑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新乐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一样,都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为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这同时意味着“中原文化”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中原文化或称中土文化乃是整个中国地方区域的文化。

 

 新乐遗址的发现,意味着“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辽宁就是辽河流域安宁之意。

 

 沈阳新乐遗址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一处聚落遗址。遗址分布面积达十七万八千平方米,中心区域二万二千五百平方米。自遗址被发现以来,经多次考古发掘,证明在这一地区存在着三种相互叠压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最早的新乐下层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点,距今约有七千余年,并被定名为“新乐文化”。迄今为止,这一文化已成为沈阳地区史前文化典型代表和历史源头。

 

 一、 位置、范围、面积:

 

1) 位置: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龙山路一号,市内北运河北岸的黄土高台地上,海拔高度53米。地理位置为东经123°23′,北纬41°48′。地处下辽河流域,其北部距辽河约350公里。

2) 范围与面积:新乐遗址的分布范围,以龙山路为南线向北延深约300米,东以黄河北大街为起点向西约600米至长江北街。遗址面积约178.000平方米,重点保护区面积22.500平方米。

 

 二、 文化遗存:

 

 从1973年至1993年间,新乐遗址经过多次调查与发掘,有大量的实物资料证明在沈阳新乐地区共存在三种相互叠压的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即新乐上层文化教育(青铜时代,距今3000年—4000年)、新乐层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新乐下层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000年)。其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新乐下层文化,成为新乐遗址,新乐文化遗存的主要代表。其文化特征主要内容表述如下:

1)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压、磨、打均有,数量多,专业工具已形成,压剥的细石器和打制石器约占石器总数的一半以上。细石器多不做二次加工,细石镞多在腹面作二次加工。磨制石器精细,仅有斧、凿、窜珠、雕刻器等中小器形,但通体磨光,形体规正。

2) 制陶工艺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阶段。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器面通体压印“之”字形花纹和平行凹带纹为辅的陶器群,是新乐文化的突出特点。器形有大中小深腹罐、刻划纹高足钵及少量斜口器等。

3) 半地穴式的房子建筑已发现四十余座,房子内均在中间设有火塘。房子之间相距很近,沿古河道北岸形成聚落居住状态。

4) 出现木质雕刻品,玉质串珠等装饰品,并以煤精加工成工艺品。

5) 农业经济处于原始阶段,谷物一黍,是发现惟一品种。采集、狩猎、渔猎仍是重要的经济部门。新乐遗址的发现为我国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资料。

 

 三、批准时间、批次、保护范围:

 

(1) 20016月,新乐遗址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保护范围:南至龙山路,西侧至孔雀河街12米,东、北侧至公园围墙外9米、13米内。

(3)、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西18米,东、北侧各21米以内。控制高度为15米以下,且须严格控制建筑体量。

 

 四、发现过程:

 

 1972年秋,沈阳市于洪区水稻技术员、业余考古爱好者孟方平同志(已故)在新乐宿舍地区拆除的旧房基底部,偶然发现了几片蓖纹陶、细小石器及煤制品等并及时报告了有关部门。沈阳市文管办根据这一线索对文物出土地点和周围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并于19731015日至1031日在新乐宿舍地区进行了{dy}次考古试掘,确定了新乐上、下两层文化。新乐上层文化以夹砂三足陶器、磨制石器为代表,距今30004000年。新乐下层文化以夹红褐陶压印之字纹深腹筒形罐、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为代表,距今约7000年。并在新乐下层发现半地穴式建筑居住址一座。

 1978年,某工人在距一号房址西北30米处挖菜窖时发现石磨盘残块。得到报告后,沈阳市文管办于同年526日至1131日以菜窖底部遗迹为线索进行了抢救清理发掘,发现了二号房址,其碳14测定年代距离今7245±165年。

 1980年新乐遗址因某单位施工遭到破坏,市文管办于同年5月至8月、19814月至10月进行了第三次抢救清理发掘。并确定了介于新乐上、下两层之间的新乐中层文化(偏卜子类型)。这层文化则以夹滑石陶、附加堆纹、刻划纹陶罐、壶、钵为代表,距今约5000年。

 1982年至1988年之间,为配合基本建设在新乐遗址一般保护区内,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几次小型考古调查与抢救清理发掘。

 1991年至199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辽宁省考古研究所领队对新乐遗址重点保护区的东南部进行了大面积发掘,揭露面积达4000平方米。

 1982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将新乐遗址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位.

 1984年成立新乐遗址文物管理所。同年在遗址南部建成860平方米文物陈列展厅,916日正式对外开放。

 1986年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正式成立。

 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将新乐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沈阳新乐遗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