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5 07:40:26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的
引用
的
血液酸碱度
人体是由各种化学物质构成,各种化学物质都有各自的化学性质。人体的酸碱度就是一种化学性质。人体的酸碱性变化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人体的体液酸碱性变化是人体健康状况的直接标识。人体的体液种类繁多,其中数量{zd0}的是血液。
正常的体液除胃液外均应呈弱碱性。由于血液在体液中占{jd1}多数,而且其酸碱度通过循环系统能够直接影响到全身各部位体液的酸碱度,故血液的酸碱程度成了体液总体酸碱度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标志。加上化验酸碱度时,抽取血液要比其他大多数体液方便得多,所以医学上以血液的酸碱性来分析体液的总体酸碱性,即人体的酸碱度,研究人体的健康与否。
血液对人体、对生命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而血液的酸碱程度代表着人体的酸碱度,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也许还有人不知道,因此下面将着重介绍有关血液酸碱变化的知识。
血液变酸与疾病
水溶液中如果含有能给出水合氢离子的化合物,那么它是酸性溶液;含有能给出氢氧根的化合物,则为碱性溶液。这在中学的化学教科书中已有介绍。水溶液的酸碱性以PH值来表示:PH值等于7时呈中性;当PH值大于7时呈碱性,比7大得越多则碱性越强;当PH值小于7时呈酸性,比7小得越多则酸性越强。健康人正常血液的PH值应该是7.35~7.45,呈较弱的碱性。正常的初生婴儿的血液PH值都处在这个范围之内,然而随着他(她)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血液的酸碱度就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我们成人的血液酸碱度就不一定在这一正常范围之内,其变化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日本科学家针对癌症病人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近100位癌症病人的血液几乎都呈酸性。后来,这项调查的范围扩大到痛风、胃溃疡、高血压、高血脂、某些顽症皮肤病、儿童的佝偻病和龋齿等多种疾病患者,其统计数据表明85%以上的病人血液酸碱度超出正常范围而偏酸。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人体酸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此后多项医学试验又证实了,血液酸化和疾病之间互为因果,即血液偏酸,也就是体液总体变酸,可导致多种疾病。反之,多种疾病也会导致人体血液(体液)变酸。因此,可以通过xx疾病使血液酸碱度趋于正常,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血液的酸性,使血液呈现正常的弱碱性,从而帮助xx或预防相应的疾病。
酸性体质与亚健康
然而,血液(体液)变酸,并不一定表明人体已患有某种疾病,有时只表明体质的酸化。体质酸化是人的一种过渡生理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医学上称之为亚健康。血液(体液)偏酸的后果是细胞功能变弱,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减缓,新陈代谢产生的排泄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因此增大了肾脏、肝脏等器官的负担。人体处于这种亚健康状态,疾病就会趁虚而入,所以血液酸化者(医学上又称之为酸性体质者)极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我国一项医学调查发现,生活在某城市的居民60%以上属酸性体质,这是很不正常的。健康人的血液应该呈弱碱性,PH值应在7.35至7.45之间,即使大于7,但低于7.35,也称变酸。该城市被调查的居民的血液PH值大多为7左右,不少人低于7,呈弱酸性,这标志着他们的体液总体变酸,成为酸性体质者。人群中酸性体质者有如此高的比例,造成这种不正常现象必然有其人群的共性缘由,一般是当地的风俗习惯或生活环境使然。
经分析研究后,专家认为,环境污染是该城市居民大多体质酸化的根本原因。由于近20年来,该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水源以及农作物、家畜、家禽、水产物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居民因此长期摄入的水和食物、吸入的空气中都含有有害元素,其中过多的酸性物质会滞留在体内,从而造成体质酸性化。
作息无规律导致体质酸化
即使没有环境污染,由于生活习惯的不科学,仍能造成人体的酸化。生活中不能做到劳逸结合,作息有规律,特别是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会导致体质的酸化。如果某{yt}或一连几天过于沉重的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或者彻夜沉迷于舞厅、歌厅等娱乐场所,或者通宵达旦地连续打xx或上网……都能引起生理活动失调,而肌体的疲劳又会使体内酸性代谢物乳酸、尿素等数量增多,于是这些酸性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体液短期变酸。这时还属正常的生理范畴,只要注意及时休息,血液(体液)仍能恢复原有的酸碱度。
如果长期作息不科学、无规律,如勉为其难地长期从事超重体力劳动、超负荷的体育训练或通宵狂欢、狂赌,持续睡眠不足,造成过度透支体力,就会导致血液(体液)的长期变酸。结果由于量变到质变,促使体质酸化。
此外,愤怒、烦躁、恐惧、激动、紧张等不良情绪是一种促使体质酸化的“催化剂”,在生活无规律时,这种精神因素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酸从口入
当然,大多数人不可能过度沉缅于夜生活而不能自拔;也不可能长期强迫自己从事力所不能及的超重体力劳动或超负荷体育运动,一般体质变酸者大多是饮食结构不科学所致。简言之,酸从口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们吃精白的大米和面粉做的饭,餐餐不离鸡、鸭、鱼、肉等荤腥,上餐馆吃酒席也是常有的事。从人们日常食谱看,吃得越来越“xx”。殊不知,吃得“xx”并不等于吃得科学合理。鸡、鸭、鱼、肉等都是酸性食物,长期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是导致人体酸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烟酒都是典型的酸性物品,过多抽烟、喝酒也是体质酸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酒席上大多食用鱼肉荤腥等酸性食物,再加上抽烟、喝酒,促使体内酸化过程加剧,酸性物质在体内积聚,经常上酒席者极易形成酸性体质。
如何鉴别食物的酸碱性
既然大多数人的体质变酸是由口而入,那么防止体质酸化就必须认清食物的酸碱性,让我们饮食达到酸碱平衡,或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以改变酸性体质。
所谓食物的酸性碱性,不是靠味觉器官鉴别,也不是根据食物溶于水后的化学性质来辨别,而是以食物被人体吸收后,形成的最终物质对人体体液起到酸性作用还是碱性作用来确定的。所以带酸味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例如,很多水果都带酸味,因为这些水果中都含有果酸。然而果酸是有机酸,它只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氧化、分解后,只能形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水果往往含有较丰富的钾、钠、钙、镁等金属元素,它们在体内能形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使血液等体液呈碱性反应,所以带酸味的水果却属于碱性食物。
又如肉类虽然没有酸味,可是它含有硫、氯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体内氧化、分解后,形成带阴离子的硫酸根、盐酸根,使血液等体液呈酸性反应。所以不带酸味的肉类等动物蛋白质倒大多属于酸性食物。
夏秋之交谨防体质酸化
炎夏即将过去,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劳动、工作、学习了几个月,体力、精力消耗很大。由于酷暑高温,加上蚊子的干扰,很多人特别是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较差的劳动者睡眠长期不足,身体都可能有酸化的趋势。所以夏秋之交特别要防止身体变酸。
我们应该趁夏末秋初天气逐渐凉爽之机,注意作息和饮食,多休息,睡足觉,多补充些碱性食物,xx体质酸化的趋势,以保障血液(体液)的酸碱平衡,使人体达到健康的生理状态。尤其是那些痛风、胃溃疡、佝偻病、皮肤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xx、神xx等疾病患者,由于他们的疾病与血液变酸关系密切的,更应多多休息、多多睡眠、多多进食碱性食物,必须十分重视防止体质酸化。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多多休息、睡眠充足、人人都懂,自不待言。多补充碱性食物,难道就是多吃水果?水果当然要吃。可是碱性食物何止水果一类,蔬菜也是典型的碱性食物,水果中也有例外,柿子就是酸性食物。同为碱性食物,它们含碱性物质的多少还有较大区别,其优劣如何分辨?为了便于读者诸君正确选择食物,制订科学合理的家庭食谱,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及其酸碱程度:
值得推荐的碱性程度较强的常见食物有:葡萄、茶叶、海带、xx绿藻、田螺、黑木耳等等;
碱性程度中等的常见食物有:大豆、胡萝卜、西红柿、菠菜、油菜、苋菜、芹菜、腌雪里蕻、榨菜、萝卜干、南瓜、蛋白、香蕉、桔子、草莓、柠檬、梅干、紫菜、泡青菜、豆代乳粉等;
碱性程度较弱的常见食物有:赤豆、萝卜、甘蓝菜、洋葱等其他蔬菜、豆腐等豆类制品,苹果等其他水果;
酸性程度较强的常见食物有:蛋黄、乌鱼子、柴鱼、乳酪、西式甜糕点、白糖、柿子等;
酸性程度中等的常见食物有:火腿、鸡肉、猪肉、牛肉、马肉、鲔鱼、鳗鱼、面包、小麦、奶油等;
酸性程度较弱的常见食物有:大米、花生、玉米、油榨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等。
此外,酒类总体上是酸性食物。如果想饮酒,应{sx}葡萄酒,因为它是碱性食物。但饮用葡萄酒必须适量,因为过量摄入酒精会导致体液酸化。食用油脂均为酸性食物,但根据食油的制作原料不同其酸性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酸性较弱的食油{sx}大豆油。由于食用油脂均为酸性食物,所以油炸食品也是酸性食物。牛奶中含有动物蛋白质,本该属于酸性食物,可是它又含有丰富的钙等矿物质,又该属碱性食物,两者相抵,应该可算较弱的碱性食物。由于牛奶营养丰富,故营养学家推荐大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