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惯例”是棵歪脖树_胡立彪_新浪博客

“国际惯例”是棵歪脖树

胡立彪

假如你租房子,交了房租后房东还要每天收取进门费,你肯定会跟这位不讲理的房东急;你包了辆车出去玩,给了车主租钱之后他还像出租车一样打表,你恐怕会把这位变态的车主揍一顿。然而,你装了一部固定电话,每月交完月租费之后还得为每一个所打的电话付费,对运营商的这种做法,你却几十年来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是众所周知的:你不满意一个房东可以换房子租,讨厌一个车主可以找别的车包,但电信运营商却没的可换,你{wy}能做的选择,要么不装电话,要装了就得乖乖地把钱交给人家。“没的换”的现实让运营商处于市场垄断地位,而垄断带来的滚滚财源又反哺了垄断者,使它们的身躯日肥,动作日缓,而这也让背负其前行的消费者怨忿日增,反抗日烈。

这不,在北京市消协日前召开的进一步推动电信资费改革座谈会上,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就提出这样的责问:号码是国家资源,电话机由用户自备,通信线路是电信公司的运营成本,这些都不是租赁的标的物,电信公司如果要收取所谓固话月租费,首先应向用户明确出租的标的是什么。如果没有出租标的物而向顾客收取,只能说明电信企业因居于市场的独占地位而向用户乱收费。

对于“乱收费”的指责,受邀参会的电信运营商代表一如既往地抬出了任何垄断企业都善于使用的那个挡箭牌——国际惯例。他们的说法是:根据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数据,世界上有177个国家收取固定电话月租费,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全球的月租费平均是8美元。乍一看,这个数据挺唬人的,其实也不值一驳。认真研究一下“国际惯例”中的一些细节,人们会发现,此“月租费”非彼“月租费”: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用户缴纳月租费后,都会按照等价有偿原则,免费得到相应补偿,可以免费享受一定的通话次数或时间,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则干脆打市话全免费。目前我们的电信运营商还没有一个舍得这么做。

很明显,这个“国际惯例”又被滥用和亵渎了。有论者感慨,从一定程度上说,“国际惯例”在中国已经蜕变为狙击公众权利的杀手角色了。如充斥日常生活中的银行业收费项目、上涨、运输和电力行业的反市场价格等,都穿着“国际惯例”的外衣。事实上,作为会理存在的国际惯例,应指植根于国际交往行为,在长期反复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习惯性做法或通例,具有稳定性和公认性的特征。而在我国的一些领域,特别是垄断行业市场,国际惯例都发生了异化,几乎成了垄断企业攫取利益的法宝及其混淆视听的遮羞布。

对国际惯例长成了“歪脖树”并成为公众权利不可承受之重这种情况,有学者指出,这是各方利益博弈不平衡的产物,是强势一方肆意欺诈弱势一方的逻辑显现,在我国特别地表现为维护部门利益和垄断利益而无视社会公意和民众合理诉求。毫无疑问,当下社会需要惯例,因为合理的惯例,更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运转和提高公众的权利维护度,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那种强势一方迫使弱势一方接受的惯例,需要的是二者利益平衡的惯例。正因为如此,靠什么击破垄断企业使用国际惯例铁布衫就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数据显示,从2007年我国固话用户首次下降开始,至今每年都有接近3%的流失量。无理而顽固的月租费是客户流失首当其冲的原因。可以预见,电信运营商若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用不了太久用户就会走光,到那时,“国际惯例”这棵歪脖树就只能用来上吊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国际惯例”是棵歪脖树_胡立彪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