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资本:连续2年不利投向PE - 宏观金融·ChinaVenture投资中国网

  “下一站,温州资金将投向哪里?”成为近日媒体和资本xx的焦点。炒黄金、炒农产品、炒商业地产、炒收藏品……一时众说纷纭。

  而被誉为“温州资本代言人”的周德文日前表示,受楼市新政影响,大部分资金暂时“蛰伏”,市场传言的炒黄金、炒艺术品都是“小打小闹”。据他透露,目前温州市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达5500多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在“新36条”出台之际,这笔天量民间资本将何去何从?

  七年美好光景

  温州人,这个被冠以“中国犹太人”之称的群体,以其敏锐的市场嗅觉,总能先知先觉地捕捉到财富增值的机遇。因而,温州民间资本的风吹草动也就成为民间资本投资的风向标,同时也是中国民间资本流动的缩影。

  自2001年8月,{dy}个温州购房团共157人浩浩荡荡开赴上海,温州资本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随后几年,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

  与此同时,全国能源短缺,煤炭价格飞涨,温州人扎堆山西炒“黑金”,携400亿元资金穿梭于山西,山西40%左右的中小煤矿被温州人占领。

  2003年,棉花市场收购价放开,超过50亿元的温州资金进入新疆棉花市场,资本于第二年获利退出。

  还是2003年,看准了电力的紧缺,温州人携巨资进入四川、重庆等水电资源富饶的地区,投入资本约几十亿元。温州人的经济账是:小水电站工期短,发电成本低。有库容的小水电站,每千瓦装机容量的水电站需投资1万元左右,没有库容的,只需5000元左右。投资2000万元即可修建一个水电站,年xxxx可达23%。一般情况下,约六七年就可收回成本。

  2005年,温州资金开始进入股市,砸进1000亿资本,激起阵阵浪花。此后资本市场常有温州资金出没。

  2006年,商品期货牛市汹涌而来,许多温州民企开始投资有色金属矿产。

  2007年,随着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温州又大举进入石油领域,据不xx统计,约50亿民间资本进入西部、内蒙,乃至俄罗斯的油田,收购了大量油井。同时,该年国家允许了民间资本进入私募基金的领域。温州部分民间资本也进入这个领域,注册300多家创投机构,约有1500亿的资本。

  从温州资本的投资路径可以看出,他们紧跟市场,大多数情况买涨不买跌;同时他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到政策变动引发的投资机遇,并果敢地抢先采取行动。

  连续两年流年不利

  对温州资本来说,2008年、2009年都不是值得留恋的年份。

  2008年底,股市大跌,还是新手的温州资本损失惨重;投资矿业的温州人则交出了一份更加糟糕的成绩单:2006年、2007年温州人接盘时正逢高位,拿矿成本普遍较高,2008年后半期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了一半以上,涉足金属矿业的温州人多被深度套牢。

  2009年,温州资本遭遇最惨烈的“滑铁卢”,国内外“各条战线”处处碰壁。据粗略统计,俄罗斯打击“灰色清关”行动中,温州商人损失达70—80亿元;迪拜主权债务危机中,温州资金缩水30亿元,而山西等省煤矿兼并重组,导致500亿元温州煤矿投资生死未卜。

  据周德文透露,2009年7月~11月,山西煤改拉锯战,浙江商人完败,从10月起,他们开始陆续从山西撤退,但大多数已是伤痕累累,500亿资本,亏去150亿之巨,剩余的约350亿资金迅速四处分流。

  唯独房地产,温州人始终获利。

  2008年奥运前,温州资本在北京房地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奥运之后,温州人意识到了经济的不景气,及时从北京房地产市场撤出450亿元资本,从上海市场撤出550多亿元,回撤的闲置资金保守估计超过千亿元。

  2009年初,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转向,温州人嗅到“抄底”机会,购房团大规模赶赴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进行考察,准备抄底全国楼盘。而这一轮“炒房”,被业内戏称“炒开发商”,当时房地产开发商需要尽快回笼资金,主动邀请温州购房团造势,其实是“变相xx”,温州人怎么都不亏。

  投向PE、实业?

  煤矿不敢再碰,股市不熟悉……在没有更好投资方向可去的情况下,温州人还是回到“炒房”。2010年年初,海南三亚的疯狂楼市,让温州人赚得不亦乐乎。随后,南京、重庆、武汉等地又开始出现了温州资本的身影。周德文坦言,新政之前,温州的资金又开始批量流入到二三线城市的地产中去。新政之后,原先准备投资房产的大额资金停住了脚步,存在银行的资金超过5500个亿。

  蛰伏意味着下一次爆发。16日召开的“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上,有专家认为,在温州民资的十字路口,按照“新36条”,股权投资基金(PE)是值得探索的路径之一。

  事实上,自2007年6月1日,《有限合伙法》正式实施后,一些温州民间资本已经自发地尝试PE投资,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并以其专业技能帮助企业实现成功上市,最终在合适时机从二级市场退出,获得原始股投资的高倍增值。

  但几年来,在温州这个巨大的资本漩涡中,PE并不火,很多VC/PE多次来温州募资,都感到困难重重。周德文认为:“思想开明的人可能接受(PE),但绝大部分温州老板还接受不了。温州人更喜欢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房地产。广泛地接受股权投资这个新生事物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周德文看来,温州民资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整合转型。温州市政府似乎也有意“招安”民间资金,即将搭建3个面向民资的运营平台: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温商对外投资联盟、温州股权投资运营中心。周德文负责的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正牵头组建温商对外投资联盟。

  “像电信、金融这样的‘垄断行业’,如果民资可以进入,必须是大资本,‘联盟’就能起到作用。”周德文说:“投资要跟着政策走,如果新36条细则落地,温州资本可能会率先进入金融业、交通业等。”

               
郑重声明:资讯 【温州资本:连续2年不利投向PE - 宏观金融·ChinaVenture投资中国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