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咨询师谈孤独症儿童症状表现_太原圆成心理的空间_百度空间

本文摘自

     孤独儿童症的主要症状,目前仍以Kanner三联征为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这三大类症状,对儿童孤独症有诊断意义。其他症状,虽也较常见,但不及此三大症状有特殊性。
一、社会交往障碍Kanner认为社会交往障碍是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孤独症在婴儿期就表现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也缺少面部表情。儿童孤独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缺乏眼对眼的凝视,他们的目光往往不集中于人的脸上,并且回避与人的目光接触,与人讲话时目光散视,常常低着头或望着别处,或望着自己的手指;当母亲准备抱起他和哺乳时不会出现期待性兴奋,极少以笑容来应答别人的笑容,亲吻他们时不会引起快乐的情绪反应,也不会用咿咿呀呀的发声来回应别人的逗弄。有的患儿甚至拒绝别人拥抱,或当抱起他时表现僵硬或全身松软。当父母离开时没有明显的依恋,而当父母回来时也没有愉快的表示。当他们感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寻找父母的安抚,和父母易于分离,有时跟随陌生人和跟他们的父母一样。孤独症患儿的交会性注意存在缺陷,当他们需要某种东西时,他们不会指着这个东西表示要,而是抓着大人的手放在所要的物品上,或者站在所要的东西旁边哭吵。孤独症儿童这方面的损害持续到学龄期以后,认为是孤独症早期的、特异性的表现。孤独症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往往缺乏兴趣,拒绝参加集体游戏或仅充当被动角色。他们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不会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如当老师、当妈妈,不理解物体的象征性意义,不会模仿成人活动,他们不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无法和其他孩子融为一体。有追踪研究报道孤独症儿在青春期后仍缺乏社交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或结婚。
二、语言交流障碍孤独症儿童表现的言语、语言交流障碍十分常见,是儿童孤独症的第二大主症,有报道孤独症患儿中2/3是以语言障碍为首要症状就诊。孤独症的语言障碍是一种质的全面损害,表现在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及言语的应用能力方面障碍。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1.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孤独症患儿在婴儿期就不咿呀学语,语言发育较同龄儿晚,甚至不发育,有研究报道约一半的患儿终生保持缄默,从不使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仅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高级精神病学的愿望和要求,或极少情况下使用极有限的语言。有的患儿2~3岁前语言功能出现后,又逐渐减少甚至xx丧失。2.刻板、重复及模仿语言这一表现十分常见,模仿语言可表现为即刻模仿或延迟模仿。所谓即刻模仿,患儿表现为别人说什么,他就紧跟着重复说什么。有的患儿模仿重复别人的话,可能是几小时、几天,甚至数十天前别人说过的或电视机、电视播过的话,为延迟模仿。刻板重复的语言有的是反复模仿别人说过话,有的是反复提类似的问题或要对方回答一样的话,或重复自己自造的话,这种刻板重复言语有时表现患儿反复写一样的字,画一样的画,或讲一样的 “小故事”,有的患儿表现出无原因的反复尖叫、喊叫。事实上,患儿的这种重复、刻板的模仿语言,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语言的意义,不把语言作为表达工具,而当作自娱自乐的方式,是刻板行为的一种表现。3.语音语调、节奏的障碍孤独症儿童言语缺乏声调,存在速度、节律、韵律、重音等方面的问题,讲话时语气平平淡淡,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情感色彩,在社交活动中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表现为语言单调、平淡、重音不对,缺乏节奏变化,没有韵律,且难于控制说话的音量,产生一种“特别的声调”,“怪声怪气”,类似于电视中的机器人的说话方式。4.言语运用能力的损害他们不能理解语言情境及其社交用途。在婴儿期就表现出不注意伙伴的发声,与人无交流。有了语言交流后,表现在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不会提出话题或维持话题。他们常常自顾自地说话,毫不在意对方听不听,也不顾及周围的环境或者别人正在谈话的主题。他们的眼光也不看着对方,也不在意对方回答或不回答,给人的感觉,似乎他是在某人面前说话而不是在与某人对话,使语言失去了交谈的意义。孤独症患儿由于语言理解障碍,加上社会交往的障碍,不能借助于语言,从社会、人际关系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主客体关系和相应代词的概念,因而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代词运用的错误和混淆,以致他们的言语变得毫无意义或不知所云。由于用词、语言的错误,加之表达不流畅,口齿不清,使人很难理解其意。有的患儿对语言有充分的机械记忆能力,具有相当的词汇量,但他们不会将这些词汇、语句用来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郑重声明:资讯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孤独症儿童症状表现_太原圆成心理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