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工程安装服务

中央空调系统安装要严格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和行业有关规定操作。中央空调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除了要有优质的空调设备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如果说系统使用效果30%取决于设备质量的话,那么设计、安装和调试的好坏则可影响系统使用效果的70%。

一、中央空调风系统的安装
1、风管材料
风管可利用很多材料来制作,每一种材料都有其本身的优点和缺点。使用何种风管材料关键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用户要求等因素。我公司使用的材料有三大类:
(1) 金属材料:常用的金属材料有普通薄钢板、复合钢板、不锈钢板、铝板。
※ 镀锌钢板属于复合钢板、表面呈银白色。由普通钢板镀锌制成。起到了防锈作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再刷漆。
(2) 非金属材料:常用的非金属材料有硬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钢。
※ 有机玻璃钢是一种防腐材料,由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粘接制成。
(3) 复合材料:常用的复合材料有表层铝箔复玻璃棉、复酚醛泡沫、复聚氨酯绝热材料。这些材料制成的风管优点是将保温和风管统一为一体,减轻了管道重量。管道的保温性能好,不存在结露现象,消声效果良好。
2、风管的安装
风管的安装除遵守风管安装规定外还要按设计要求采取有坡度安装。管道底部不宜设纵向接缝,如有接缝应做密封处理;法兰垫片的材质应采用强性闭孔发泡橡塑密封材料或橡胶材料。当采用大尺寸风管时,应在风管靠近室外机风口处安装可调试手动或电动风阀,对风量进行调节。
风管保温:风管与部件保温施工应在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合格后进行。当使用阻燃的橡塑发泡保温材料时可在风管安装前进行保温管体施工。
新风的引入有两种:
①:通过安装新风机将室外空气打入室内。
②:通过室内机组的回风空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
前者对空调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效果好,但价格较贵。
二、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安装
1、 施工规范与标准
空调水系统应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水系统管道安装,防腐和保温应按照《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施工标准可参见《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与《通风与空调工程标准图集》。
2、 水系统管道安装
(1)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进出水处,安装工作压力为0.6MPa的橡胶减振软接头或不锈钢接头。所有自动或手动阀门的公称压力在0.6MPa,阀门的手柄禁止向上安装。DN100及以下的阀门都采用螺纹联接阀门,DN100以上的阀门都采用法兰式阀门。法兰垫片采用3—4mm厚橡胶石棉垫片。
(2)冷水系统的所有立管的{zg}点安装自动排气阀;{zd1}点设手动排污放水阀。竖向安装的水管不得有偏移现象。竖管在每层楼板上设置支架。
(3)从水平管接出的支管应从下部或侧面接出,不能接成门形弯以免气阻。
(4)凡暗装于顶棚上或管井内的水管在设有阀门处都要设置检查门或活动天花板检修孔。
(5)在水泵的吸入口和热交换器的进水管上宜安装除污器或水过滤器,用以xx和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管路堵塞。
(6)固定水管时应避免与金属支架直接接触产生“冷桥”。在水管与支架间应隔以绝缘材料。
(7)采用保温管保温时,接缝应置于管道侧面。管壳的接缝处除用胶粘接外还要用铝箔胶带封口。
(8)冷凝水管的水平段应有小于8mm的坡度,坡度的方向应与设计的水流排放方向一致。
三、中央空调电气的安装
1、 电源线的布线方式
(1)硬质塑料管布线
1)硬质塑料管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场所和有酸碱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但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场所不宜采取明露敷设。在建筑物顶棚内,应采用阻燃型硬质塑料管布线。
2)硬质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不低于0.5m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3)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应由阻燃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4)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1.5~1.8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5)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
6)硬质塑料管在砖砌墙体上开槽敷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7)半硬质塑料管布线宜减少弯曲,当线路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3个时,均应装设接线盒。
(2)钢管布线
1)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电线保护管,采用厚壁钢管或防液型可绕金属电线保护管,干燥场所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薄壁钢管或可绕金属电线保护管。
2)采用螺纹连接时,套管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3)采用螺纹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应位于套管的中心,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采用螺纹连接,不得采用溶焊连接。
4)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涂防腐漆。
5)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钢管配管附件不能使用塑料接线盒和木制接线盒,应选用镀锌钢板制作的开关盒和插座盒。
6)三根及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两根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 。
7)电线管路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
(3)金属软管布线
1)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绕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
2)金属软管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的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金属保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
3)金属软管不应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件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管,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
4)电线与设备的连接应用软质电线保护管,但长度不宜超过1.5m。
5)金属软管固定点距离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
6)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器设备的接地导体。
截面
/mm2
二根单芯 三根单芯 四根单芯 五根单芯
PC FPC MT SC PR PC FPC MT SC PR PC FPC MT SC PR PC FPC MT SC PR
最小管径/mm及导线槽号
1 16 16 16 15 1 16 16 16 15 1 16 12 16 15 1 16 16 16 15 1
1.5 16 16 16 15 1 16 16 16 15 1 16 16 16 15 1 20 20 20 15 1
2.5 16 16 16 15 1 16 16 16 15 1 16 20 20 15 1 20 20 20 15 1
4 16 16 16 15 1 16 16 16 15 1 20 20 20 15 1 20 25 25 20 1
6 16 16 16 15 1 20 20 20 15 1 20 25 25 20 1 25 25 25 20 1
10 20 25 25 20 1 25 25 25 1 32 32 25 1 32 32 32 1
16 25 25 20 1 32 32 25 1 40 40 32 1 40 40 32 2
25 32 32 25 1 40 40 32 2 40 50 40 2 50 50 40 3
35 40 40 32 1 40 50 40 2 50 50 50 3 70 50 50 3
50 40 50 32 1 50 50 50 3 70 50 3 80 70 3
70 50 50 50 3 70 70 3 80 70 3 80 80 4
95 70 50 3 80 70 4 80 5 100
120 70 70 3 80 70 4 80 5 100
注:1、表中代号:MT为电线管;SC为水煤气钢管;PC为硬塑料管;FPC为半硬塑料管;PR为塑料线槽。   2、MT、PC及FPC按外径称呼;SC按内径称呼。
  3、管内容线面积:1~6mm2时,按不大于内孔总面积33%计算;10~50mm2时,按27.5%计算;70~150mm2时,按22%计算。
  4、槽内容线面积:1~6mm2时,按不大于槽内有效截面的40%计算;10~50mm2时,按35%计算;70~120mm2时,按30%计算。
  5、敷设在自然地面上的素混凝土内的管路,均采用水煤气钢管。
  6、当采用铜芯导线穿管时,25mm2及以上的导线应按表中管径加大一级(线芯结构为“2型”的铜芯导线除外)。
  7、敷设于垂直管中的导线每240mm2及以下为18m。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管口处或按线段中加以固定: ①导线截面50mm2及以下为30m。 ②导线截面70~95mm2及以下为20m。 ③导线截面95~240mm2及以下为18m。
(4) 线槽布线
1)金属线槽应经防腐处理,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2)塑料线槽必须经阻燃处理,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3)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固定。
4)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偏差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5)导线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几个回路的绝缘导线或电缆可敷设于同一根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
6)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
7)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以及弱电线路的导线和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线槽面积的50%,导线和电缆的根数不限。
2、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按照用途有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按照安装方式有明装和暗装。
  配电箱与采暖管道距离不小于300mm,不宜设在采暖管道上方;与给排水管距离不小于200mm,与煤气管道或其他压力管道距离不小于300mm。
  配电箱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保护地线,但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串接。 配电箱全部电器安装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检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中线之间;相线与保护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同时做好记录,作为资料存档。


郑重声明:资讯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安装服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