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间工艺——临江绸扇

重庆民间工艺——临江绸扇

2010-05-26 16:54:32 阅读6 评论0 字号:

 

作为重庆市开县三绝(水竹凉席、香绸扇、龙珠茶)之一的临江绸扇是开县临江镇的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当地经济、文化等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开县特色手工艺,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有着怎样的现状?种种关于临江绸扇的问题,一直受着许多人的xx,我们srtp小组进行了实地调查,下面就根据本小组的实地走访所得,来看临江绸扇的历史和现今所面临的问题。

香绸扇

香绸扇

 

    一、临江绸扇之历史渊源

    《开县民间文化》一书中有着这样的介绍:

    临江

    临江香绸扇,趋炎迎清凉。白竹作骨架,绸锦为素妆。

    轻摇似蝶舞,重摇满屋香。名人题,珍品箧中藏。

    临江折扇是开县临江镇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折扇早在北宋时就由高丽(今朝鲜)传入我国,因其展开易用,收拢易藏,故又称折叠扇、聚骨扇,而临江香扇为清道光十年临江镇人童茂恩在外从军所学归来开始生产。解放前临江镇“置工业者甚多”,但均为油纸糊褙,也就是人们常叫的“油折扇”。

    油折扇即香绸扇的前身,与香绸扇大同小异。它经过砍竹——锯竹——下料——打刷子(修竹为条子)——分拉——钻眼——刮股——砍头子——烘干——刨骨子——换股子——开纸——糊扇——布线——熬油——跑光——上油——打工——齐头子——打包等大大小小73道工序。

    香绸扇虽不用熬油、上油,但也得给绸扇上香。传统的油折扇分为绿油纸扇、花油折扇。油折扇全部用xx植物作原料,绿色xx,利于与健康,它的{zd0}特点是防水,即使掉入水中,拿起来甩几下,安然无恙。香绸扇与油折扇在消暑纳凉中都有开合自如、顺手易藏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工艺性和实用性。文人墨客在扇面咫尺之间题诗作画、馈赠友人、风情万种、成为一种时尚。

    1904年油折扇开始改革工艺,试产绸扇获得成功。1989年又引进漂白上香新工艺,生产香绸扇,投放市场后,备受青睐。近年来又花样翻新,在生产黑扇,竹雕扇的同时,又推出了介绍产品的扇,各行业专用的礼品扇,山水花鸟构图的旅游扇等。一把绸扇在手,不仅可以扇凉,“风来香满”开合自如,随心所欲:同时能欣赏到精湛的、绘画艺术和诗词、名言的激励、警策。现此扇已远销市内外,成为赠送贵宾亲友的时尚礼品。

    临江绸扇,是利用当地盛产的白竹为骨架,以薄而透明的白绸为扇面,经过砍、创、贯、碾、糊、绘、光、折等72道工序精制而成,其白绸的漂白工艺达到极高的标准。绸扇的制作过程中经过xx,香料熏煮,便有“风来香满,轻摇可拂尽尘暑”,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感受。开合自如,小踱方步,确能养谦谦君子之气。绸扇扇面无一是品,全是手工绘制的地道的中国水墨画,而且均以小写意做的花鸟虫鱼和自然风光,而其中又以三峡风光为主要绘画对象。

    二、历史上临江绸扇几个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在1858年诞生之初,取材梁平县的凤凰竹为骨架,两面糊纸拉棉线为筋以增加其韧度,再浸以桐油。到民国期间邓德均的父辈开始在油纸扇的基础上,把扇子一面换成丝绸,而另一面的纸张则换成了虎皮纸,用桐油加工而成的光油涂于其上,扇子的光鲜度大大提高,并改名为西绸扇,制作程序也越来细密大大小小要经过120多到工序。

    (二)、到1950年临江香绸扇在家庭作坊式生产过程中走过百年岁月,邓德均正式挂牌成立了临江扇厂,经过反复斟酌,将传统的“邓三合”牌香绸扇更名为“仙女牌”,原来打算建厂在开县温泉镇,借仙女洞之名,定名为仙女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厂最终建在临江,仙女牌的名字一直沿用了下来。

    (三)、80年代初临江扇厂出现了划时代的进步。临江扇厂技术人员远赴重庆大学拜师学艺,回来后对原有工序进行改进,并最终确定了现代香绸扇的蓝本。使扇子骨架脱离了凤尾竹本色,变得洁白柔韧;通过上香处理,不但去除了桐油味道,反而增加了桂花、茉莉等xx香气,并最终将扇子制作工艺定为68道工序较大程序。品类也不断增加,有了7寸、8寸、9寸等不同大小规格。

    1997年,由于经营不善,开县临江扇厂正式倒闭,之后,原临江绸扇厂职工黄圣科等人继承了临江绸扇厂衣钵,对其进行承包,成立了临江花园扇厂,2003年,花园扇厂生产的亲情牌绸扇成为“北京文化艺术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2005年,临江香绸扇更是作为重庆的一张名片,成为了“重庆市亚太市长峰会”专用纪念品。

    除此之外,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临江绸扇的品牌,如峡江牌、亲情牌、{wp}、帅乡牌、荷花牌等许多仍然采用的是家庭作坊式生产。

    据调查,开县临江仙女牌扇厂倒闭之后,原扇厂里部分有技术的人建立了现在的亲情牌扇厂,而大多数人则办起了私人作坊,以家庭为单位。这种家庭作坊规模小、销路窄、质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每一个家庭作坊的香绸扇都有自己的名称。香绸扇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家庭作坊太多,竞争激烈却并没有提高临江香绸扇的质量以及他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临江绸扇的特点:

       先前临江折扇,扇面图案美观、雅致,有古人书画,更多的则是厂里美工们绘制“嫦娥奔月”、“三峡风光”、“白帝城小景”、“温泉仙女洞”一类人物、山水及花鸟鱼虫图案,都以图画技法表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折扇在制作中经过xx、香料熏煮,不但使用起来开合自如,随心所欲,而且“风来香满,轻摇可拂尽尘暑”,能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感受。近年来,折扇又花样翻新,在生产黑扇、竹雕扇、戏剧扇、单面绸扇的同时,又推出了为企业介绍产品的广告扇,为客户订做的专用赠送扇等,其产品已远销湖北、湖南、安徽、陕西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重庆民间工艺——临江绸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