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呢? | 王馨语

此贴在开始写之前就让我预感会十分无聊。还是写吧。

你在哪呢?--这样很简单的一句问话实际上来的可不简单。语言学中研究语境的问题, “你在哪呢?”这句话口语中说出来可以有过去时和现在时,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候问这个问题自然是过去时,因为现在对方就在面前,而我要讨论的就是现在时的 “你在哪呢?”

问这样一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首先需要对话双方地理上不在同一个地方,并能够建立即时对话,到这里读者应该可以猜到了,除 地理条件外,这个问题还需要技术条件,那么也就是电话,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也就是说在这些工具诞生之前,想要以现在时的语境问出这样的问题是不可能 的。孟姜女就问不出这样的问题,否则她会直接对她老公说:“别在外面野了,赶紧回家,我警告你,你这个死鬼要是有个好歹,我把你们弄的那个什么长城弄 倒!”

事实上我确实喜欢考虑这些无聊的问题,虽然没有什么用。当我发现这样一句简单的话需要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有可能出现,我很 激动。从语言方面看,人们的对话中,有从过去时向现在时转移的趋势。在封建社会,比如清朝,如果云南出现叛乱,快马需要一个月(不xx)以上的时间才能把 “救兵在哪里?”这句话带给朝廷。显然,我们的生活变快了。

太快,以至于人们没有反应时间。电话,它可以让你在想找一个人的时候找到他, 它也可以在你不想被找到的时候被找到。一通电话打过来,看到号码显示,想接的时候自然不必说,虽然也并没有多少被找到的喜悦,而不想接的时候,就让它一直 响吧,在身边的人看到你电话一直响你却不接,会给你投来一个“?!”这样的眼神,然后你会在下次调成震动,以期神不知鬼不觉。后来电话不响了或者不震了, 接着是一个留言或者短信,内容是“你在哪呢?”电话诞生后,找人与被找之人就不停的争斗,找人总是找不到的人,开始隐藏号码或者换号码突然袭击,让被找的 人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一般{zh1}大多都是接。这个时候,被找的人缺少反应时间,当被问到“你在哪呢?”的时候,谎言开始蔓延,“哦,我跟同事一起研究工作 上的事呢”,“哦,都有谁啊?”,“你不认识”,或者几句话后有这么一句“我进电梯,没有信号,我回头打给你”。甚至有的电话机配有环境音功能,帮助电话 拥有者撒谎,科技的进步真是可以让人为所欲为。

电话留言信箱也很有意思,一个人打给另一个人,里面传来女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不在,请 稍候再拨!”然后你说:“喂,你在哪呢?给我回电话!“然后那边我接到电话琢磨,留言信箱不是用来留言的吗,你留的着这是什么言?然后我打给你,我听到了 同样的女声,然后嘟一声后,我说:”喂,你在哪呢?我现在打给你,你不在,那么,你,给我回电话......“。有的时候,那个女声对我说:“您有一个未 接电话,对方隐藏号码并且未留下任何信息。”哈哈,这就是信息时代,这一句话算是“重要信息”,让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却不得不琢磨半天。短信跟电话不同, 因为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使得短信更加人性化一些,给人以反应的时间。但是短信也会搞出逻辑笑话,比如一个人给另一个人发短信问:”你睡了吗?“然后 另一个回复说:”恩。“

父亲节,母亲节,或者春节,或者父母生日。儿女满怀孝心地送老人一部手机,说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跟父母通话了。开 始的时候,父母会很开心,时不时地骚扰子女,罗嗦一下,儿女心烦,拿来对付别人的各种方式躲避。有了电话,子女认为自己可以随时用声音“看望”父母,虽然 实际上他们没有这么做,因此回家越来越少了。父母还是因担心和想念继续拨打,而陪伴他们的永远都是那个女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不在,请稍候再拨或者 请留言”。{yt}这样,一个月这样,一年还是这样。{zh1},这位老爸爸或者老妈妈留了言,说:“喂,我是你爸爸(妈妈),我给你们打电话,你们都不在,我没有 什么事,只想告诉你们,你们不在,我在,不过,是“暂时”在!“电话给人以总是跟任何人在一起的幻觉,而事实上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即便是跟自己的父 母,作为儿女,如果非要等到父母”永远“不在的{yt}的话,你无法向电话公司索赔你的父母。

电话还有储存号码的功能,今天的社会,交往越来 越多,也越来越重要,而事实上却依然是越来越弱。一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都不重要了,作为标识,人人配有电话号码,就好像是汽车牌照,每人(车)一号。 人们喜欢把自己认识的人的号码都存在电话里,将一切社会关系都缩水成一串数字,从数字上看,亲爹跟一江湖哥们没什么区别。自己储存的号码越多越安心,感觉 有一种拥有感,突然有{yt}电话丢了,这个人会感觉天塌了,全世界只有自己成了孤零零的一人。要知道,真正属于你的朋友,你可以跨上自行车,去敲他家的门。

回 头看一下过去,我们会发现”你在哪呢?“这句话从过去时发展到现在时的轨迹,它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加速过程和浅薄趋势。我想孟姜女当初一定在心里甚至喊出 过”夫君,你在哪啊!”这样的话,她这话夫君自然是听不到,因此她的这句话只能是感叹句而非问句,感叹句包含了感情与思念,还是好的。如果要想让对方听到 这个问句以便让这个问句成立,古人可以写信,但是信本身的特点又让这句问话不能成立了。你在你发出的信上写有对方的地址,你的信息发出,只有在对方看到的 时候这次对话才算完成,而如果对方在那个地址收到了你的信息,那么你早已知道对方在哪里。固定电话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对解放初的夫妇,各自上班,每天早晚 各见一面,白天见不着,但是大致清楚对方在哪里,若有事情,一个人会拨打另一个人单位的电话,电话中这个人自然也不需要问对方在哪里。手机就比较有趣了, 它终于可以让“你在哪呢?”这个问句成立了,但是说实在的,这个味道就不那么美了。一个朋友给你打电话,你接了,对方问你在哪,你会想说,有事就说,你管 我在哪呢!一个男生给女朋友打电话,问“你在哪呢?”,对方说我跟朋友逛街呢,男生说“哦,你让她接一下电话。”一个妻子给丈夫大电话,丈夫回答说“我在 开车”,妻子说“你按一下喇叭”等。

从孟姜女无法传到丈夫耳朵里的感叹句到书信,再到固定电话,{zh1}到手机,每一步都存在社会学的问题, 尤其是到手机这一步深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社会,这让“你在哪呢?”这个问句终于成立了,同时让这句话从一诞生就那么的肤浅和粗俗。

引用以 前帖子中的两句话表明立场,以免造成误解:
-在多数拙作中,笔者都带着一种“科技怀疑论者”的姿态,然而笔者并非要以工具的“潜在危害”为名来指 责工具本身,而是检讨我们对“过程”的懒惰的无知,不管是在创造工具还是在使用工具的时候。
-并不想吹嘘媒介学,它算不上是一个科学,甚至算不上 一个学科,它只是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站在媒介的角度上来照镜子,而镜子里映出来的,除了我们自己,还能有谁呢?

写到这里,我 倒觉得这个帖子也不是那么无聊了,起码对我自己来说,算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同时,写着写着,我想起了在中国,关于电话(主要是手机)这个问题已经有过不少 剖析,有电影的,有春晚小品,很多,不过回想一下,那些剖析让我感觉还很表层,远远不够,以后不管什么领域,如有深入剖析,我都将深表欢迎。

最 后透露一下,王馨语没有手机,有固定电话,不对,准确地说是王馨语有手机,但是没有号码,手机是当手表来用。为什么?因为王馨语没有手表,因为不想带着时 间走,因此也从来没有到手机上去看时间。那带手机做什么?防身,“手”字开头的都是用来防身的,比如手电,xx,手雷等,如果扯的更远一点,手淫都是防 身。?%@%#?/$*`£)<&!不是玩笑,请读本文姊妹篇“”.......................................看完了?再想像一下一个人右手拿着手机按来按去的动作,像什么?可 不是吗,父母亲人爱人朋友都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你原意,真正的”快感“就在眼前,如果你非要拿手机来打“xx”,又有什么办法?这样看,手淫如何不是防 身,以为掌握了一个能跟任何人联系的工具,而实际上是钻进了一个套子与世隔绝!

Popularity: unranked []

If you enjoyed this post, make sure you ! 

No Comments

郑重声明:资讯 【你在哪呢? | 王馨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