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安全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安全

2010-05-20 11:28:28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安全是正常实验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谓安全就是防止实验教学活动中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量对师生身体的伤害。

     日显重要

对自身健康重视;.法律意识增强;有关法律的不完备;风险转移机制没有建立;管理难度加大。

②预防为主

实验教师要具有实验事故起因和控制的专门知识,要清楚什么器材容易产生伤害,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酒精灯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我们就要注意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否则会如何。

酒精灯的使用中有很多学问:如何点燃酒精灯、如何划火柴、装多少酒精、什么时候装酒精、如何让外焰充分接触被加热物体、如何熄灭酒精灯。

要特别注意{dy}次,曾有报道说,某校学生{dy}次做气体制取实验过程中,没有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学生达百分之四十。

在{dy}次使用某种仪器时,一定要花较多的时间讲清楚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危险可能等事项。

实验教师应对实验教学潜在的危险有预测,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生的失误和错觉引发的事故;要清楚怎样防止伤害的发生;一旦发生了事故应采取什么样的应急措施。

③加强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巡回指导

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纠正事故的苗头,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解决,决不能掉以轻心。

要教育学生戴好防护用具,保护人身的有关部位不受伤害,如防护眼镜就可以防护化学药品的飞溅和烟雾。

     安全环节

建筑物:

实验室:险房、棚顶、墙壁、地面、窗户玻璃、门。

已经被鉴定为险房的实验室必须停止使用,实验室的内外墙皮若有脱落要及时处理。摇摇欲坠的天棚必须及时处理。

实验室地面要平整防滑,通道地面应无突出物、障碍物。阶梯教室的通道应是坡形,阶梯通道{zh0}进行改造。

窗户玻璃破损的及时更换,避免伤及学生。

公共场所的门应向外开。当门变形的危急时刻,用手拉门的力量不如用脚蹬门的力量大。当很多人聚集在门前的时候,向内开的门不能很快打开,而向外开的门,会在众人的拥挤下,立刻打开。

实验室的门不宜设门槛,特别是与仪器室准备室相通的门不应设置门槛,这样方便仪器小车的出入,有利于师生的安全。

仪器质量:

有安全隐患的仪器不能使用,例如有裂纹的玻璃仪器不能使用,不论是烧器还是容器。

仪器使用:

要按规则正确使用,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应当怎样使用、为什么要这样使用、不正确使用可能带来的后果,很多教师只注意告诉学生应怎样做,而严重忽略了后两项的教育。

要xx实验仪器量度范围。天平所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不能把温度计用来测量有可能超出其量度范围的温度;不能对弹簧测力计尝试超过它的弹性限度;不能使电学元件通过的电流超过其标称的额定值。

北京等地的一些学校设计的模拟实验可以形象地甚至夸张地显示错误操作的后果。

划火柴前应关闭火柴盒,曾见过把整盒火柴烧着的报道。

酒精灯里的酒精容量不能超过五分之四,不能少于三分之一。酒精多了容易溢出,酒精过少,酒精蒸汽就过多,两者都容易燃烧着火。

试管夹使用时,手要拿长柄,但有报道说,一学生用大拇指压试管夹的短柄,使试管脱落。

实验室设备:

实验室电源开关的位置要安全,学生不容易触到,与水源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要有漏电保护装置,裸露或老化的电线要立即更换。有的学校的教室电源开关放在学生作为附近,或者设在黑板旁边,或者裸露在外。教室映射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实验室通风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是隐性的。

通风的作用就是将含有较多有害气体的实验室空气排放到大气中稀释,如果没有排风设备、排风设备指标不合要求、排风设备安装位置不对,对师生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器材选择和准备:

教师要准备一些木块,供学生垫酒精灯使用,以利于外焰利用。不能用手端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玻璃管和玻璃棒都需要教师自行切割,切割以后,其断口很锋利,必须进行熔光处理,xx断口的毛刺,否则学生使用时,非常容易划伤皮肤。

操作规程:

对使用易破、易碎的器材作实验时应谨慎操作。

⑤化学试剂的保管和使用

化学实验要禁止学生任意混溶化学试剂,以免不相溶化合物的产生,造成危害。每次实验,只能准备与本次相关的化学药品。

危险药品要实行双人双锁、专柜管理,设立危险药品使用登记薄,认真记载。

银铵溶液也要现用现配,久置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文献曾记载,英国曾发生过银铵溶液爆炸事件,工作人员星期六配置的银铵溶液放置在实验室没有使用,当星期一移动时,就发生了爆炸,该人受重伤。

液体试剂瓶必须用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瓶身,标签向手心,倾倒完毕应将瓶口刮擦一下。有报道说,一学生用手拿硫酸瓶的盖,结果硫酸瓶掉在地面,造成轻微伤害;由于瓶口有残余硫酸,会腐蚀皮肤。

液体试剂在药品柜中摆放的位置不宜太高,{zh0}放在药品柜的下半截。

金属钾、钠没有擦净煤油就放入水中,这样,刀切面大量释放热量,而被煤油包围的那几面,释放热量有限,极容易引起爆炸。

教师在配制试剂时,要带好防护用具。

化学急救箱应放在十分显眼的地方,钥匙应在旁边,某些学校的急救箱锁着,实验员不知道钥匙在何处,这是非常不对的,万一发生了化学伤害事故,将影响急救,起不到急救的作用。

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化学急救箱就应放在十分显眼的地方,钥匙应在旁边。急救药品应在有效期内,失效药品及时更换。

⑥注意实验卫生

禁止在实验室吃食物。

实验完毕,应教育学生彻底洗净双手。可用xx皂和温水洗。手心、手背和手指间都要涂上肥皂,然后冲洗干净。

⑦国外中学实验室安全守则介绍

分九个部分:穿戴规则;一般注意事项;急救须知;加热与用火安全;化学试剂使用准则;玻璃器皿使用准则;锋利设备使用准则;动物、植物安全;实验清理规则。

该守则中“不准穿凉鞋或拖鞋进实验室。”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进入化学实验室更应注意,避免化学试剂可能对脚面的伤害。

该守则中“不要做会引起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或两栖类动物疼痛、不适或伤害的实验。家中和实验室均不能做此类实验。” 值得我们注意。

该守则中“如果对某些植物、霉菌、动物过敏,请做此类实验前告诉老师。”值得我们注意。

⑧备好安全器材

安全器材要备足,位置适当,使用方便。

消防器具要经常检查,到期更换。砂箱不宜太大,应方便搬用。

 

资料一:美国一中学的实验室安全守则

 

为了保证安全,请阅读以下安全守则,务必理解和遵照每一条规则。若有不明之处应该请教老师。

穿戴规则

1.为了保护眼睛,在使用化学试剂、煤气灯、玻璃器皿和所有可能会损坏眼睛的物品时,请戴好护目镜。如果你戴了隐形眼镜,请告知老师。

2.使用腐蚀性化学试剂或其他易污染环境的物品时,必须穿上实验服。

3.将长发扎好,以防碰到化学试剂、火焰和实验仪器设备。

4.束好衣服,摘下所有首饰,以免挂下来碰到化学试剂、火焰和实验仪器设备。

5.不准穿凉鞋或拖鞋进实验室。

一般注意事项

6.实验前应诵读几遍所有实验注意事项。遵照书面或口头的指导。若对实验有疑问,可请教老师。

7.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经老师同意后,方能自己动手实验。未经允许,不要动任何实验仪器。

8.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做实验。

9.禁止在实验室吃食物。

10.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实验台干净整齐。工作台上只能放课本,实验手册和实验记录本。其余物品,如钱包、背包等,应放在指定位置。

11.禁止在实验室喧哗打闹。

急救须知

12.无论事故大小伤害轻重,都应及时报告老师。一旦火灾,应立即报警。

13.学会处理意外事件,如眼睛或皮肤溅到了酸,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14.弄清急救设备的位置,假如没有老师的指导,请勿擅自使用。因为一旦发生意外,老师要使用这些设备。

15.要知道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沙蓝的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16.要知道附近的电话和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跟谁联系。

加热与用火安全

17.使用热源如蜡烛、煤气灯和电热板,必须戴上防护镜。

18.未经允许,不要加热任何东西。某些化学物质在冷的时候是无害的,但加热时可能会有危险。

19.易燃物品应远离火源。不要在易燃物品附近用火。

20.取用物品时不要经过火焰上方。

21.使用实验室煤气灯前,应清楚正确的使用方式,按照教师的演示去做。不要触摸煤气灯,以免灼伤。不要让煤气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燃烧。

22.化学药品在加热时可能会冲出试管,所以在用试管加热物质时,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23.不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液体,这样可能会发生爆炸。

24.想拿一个刚加热过的容器时,应先用手背在容器的附近试一试,若感到手背发烫,请先戴隔热手套。

化学试剂使用准则

25.不要因为好玩,而将化学试剂随意混合,这样可能会产生危险的爆炸性物质。

26.不要将脸靠近盛有化学试剂的容器口。未经教师演示,不要触摸、品尝、闻化学试剂,许多化学试剂是有毒的。

27.只许使用实验中需要的化学试剂。在取用化学试剂时要看清试剂瓶上标签。用多少取多少。取用完毕,盖上试剂瓶。

28.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化学试剂。为避免污染,不要将取出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不要将未经处理的化学试剂倒入阴沟或废物桶。

29.取用酸、碱要格外小心。在阴沟或废物桶上部倒化学试剂,而不要在工作台面上操作。

30.闻化学物质气味时,要用轻扇法,不要直接吸入蒸汽。

31.当混合酸和水时,应先将水倒入容器,然后加入酸,而不要将水加入酸中。

32.不能将化学试剂溅到容器外。一旦溅出,立即用大量的水清洗桌面和皮肤,同时告诉教师。

玻璃器皿使用准则

33.不要用力将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橡皮管。如果在实验中确需用到,请求教师帮助。

34.如果使用实验室煤气灯,请加上石棉网。加热时,仪器外壁应保持干燥。

35.加热过的玻璃看起来似乎是不烫的,但取用前还是要先试一试是否是热的,{zh0}戴手套。参见规则24

36.不要使用已破碎的玻璃器皿。如果玻璃器皿打破了,请及时通知老师,将已破器皿丢入指定的桶中。不要用手直接拿破损了的玻璃器皿。

37.不要用实验室玻璃器皿饮水。

38.存放玻璃器皿前要把它们洗干净。

锋利设备使用准则

39.使用解剖刀等锋利仪器时要特别小心。切割物品时不要朝向自己,而要远离自己。

40.在实验过程中若划伤了皮肤,要立即报告老师。

动物、植物安全

41.不要做会引起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或两栖类动物疼痛、不适或伤害的实验。家中和实验室均不能做此类实验。

42.只有在非常必要时,才可做上述实验。请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教师带入课堂的动物。

43.如果对某些植物、霉菌、动物过敏,请做此类实验前告诉老师。

44.在野外实验时,应穿上长裤、长袖、长袜和紧身衣服以保护皮肤。学会识别周围有毒的植物、菌类和有刺的植物,尽量避免和它们接触。

45.不要吃不明动物和不明菌类。

46.触摸动物和动物笼后要彻底清洗双手。完成有关动物、植物和土壤的实验后也要清洗双手。

实验清理规则

47.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桌,将实验仪器放回原处。

48.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废液。

49.每次实验结束后,必须清洗双手。

50.煤气灯或电炉使用后应及时将它们关闭。拔掉电炉或全体电气设备的插头。如果使用煤气灯,请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

 

资料二:美国一中学的实验室安全标志解释

 

(收集者说明:因技术原因,这些标志的符号在本文中无法复制,只将其解释印出,供参考)

护目镜:在进行使用化学药品、火焰、加热、可能有玻璃破碎的任何实验中,为保护眼睛,必须戴好护目镜。

实验服穿好实验服,以防止皮肤和衣服受损。

易碎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易碎,如玻璃容器、玻璃管、温度计和漏斗等。使用这些仪器时要小心,同时注意不能触摸玻璃的碎片。

隔热手套用手拿高温材料时,应戴上抗热手套或采取其他维护措施。热的盘子和玻璃器皿、热水可能会xx手。注意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烫的物体。

加热用夹子或钳子夹取玻璃器皿加热。注意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烫的物体。

锋利的物体尖刀、解剖刀、小刀、大头针或平头针都是非常锋利的。它们会划伤你的皮肤。不能把锋利的一边指向自己或别人。请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这些锋利物品。

触电避免触电的可能性。请不要在水池附近使用电器设备,也禁止在设备受潮或你双手潮湿的时候使用电器设备。确保电线不漏电,并且不会绊倒人。当设备不用时,请切断电源。

腐蚀性化学药品使用酸或其他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避免沾到你的皮肤、衣服或眼睛,也要避免吸入这类物质的蒸汽。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有毒试剂:不要让任何有毒化学试剂与皮肤接触,也不要吸入有毒蒸汽。实验结束时洗手。

身体安全:当实验涉及体力活动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伤害到自己和他人。实验过程中应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如果有某种原因不能参加这项实验,应告诉教师。

动物安全:谨慎对待动物,以免伤害到它们和自己。用动物的躯体或冷却动物做实验时,实验结束后洗手。

植物安全:在实验室或野外作业时,要按老师的要求触摸植物。若对某植物过敏,应在使用这些植物做实验前告诉老师。请勿触摸有害植物,如有毒常春藤、有毒橡树、有毒漆树及带刺植物。实验完毕,请洗双手。

用火安全做实验时,可能要使用实验炉、蜡烛和火柴等。因此应系好头发和衣物。严格按老师要求来点火和熄火。

禁火:如室内有易燃物品,则应禁止使用明火或其他裸露热源。

气体检测:若实验时产生有毒、难闻的气体,则应在通风处操作,以免吸入此类气体。只能在老师指导下去检测气味,可将气体扇到鼻处嗅闻。

遗留物品处理:实验中使用过的化学物品和其他实验材料需安全处理。要按老师的要求处理。

洗手实验完毕,应彻底洗净双手。可用xx皂和温水洗。手心、手背和手指间都要涂上肥皂,然后冲洗干净。

安全警示提醒注意,按符号后面的要求去做。

 

资料三:中学实验室常用相溶化合物

 

不相容化合物:在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或有潜在可能)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释放出有毒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或敏感性化合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

多数不相容化合物系由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组成。氧化性物质可为硝酸、发烟硫酸、硝酸盐、氯酸盐、高锰酸盐、过硫酸盐、重铬酸盐、过氧化物、溴氧气等。还原性物质可为醛、醇、烯等。

在实验或保存过程中,切勿将不相容化合物混放或合用。

乙酸——过氧化钠、硝酸、高锰酸钾、碱类、强氧化剂等;

乙酸乙酯——强氧化剂、硝酸盐、强酸、强碱;

乙醇——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硝酸银、硝酸、硫酸、高锰酸钾;

乙醚——高锰酸钾、氧、氧化剂;

乙醛——过氧化物、氨、硫化氢、遇水致燃物、卤素、酮、醇、氢氧化钠、酸、氧化剂、氢氧化钾;

二甲苯——强氧化剂;

二硫化碳——过氧化钠、钾、钠、锌、强氧化剂;

xxxx——钾,钠,镁,等化学性质活泼金属;

丙酮——过样化氢、氧化剂;

甲醛——钾、钠、遇水致燃物、过氧化钠、氧化剂;

发烟硫(硝)酸——甘油、乙醇、甲醛、乙酸、还原剂、有机物;

过氧化钠——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甘油、红磷、xx、有机物、易燃物、还原剂、水、硫酸;

过氧化氢——铜、铁及其他金属和盐类、乙醇、丙酮、有机物易燃液体、还原剂;

红磷——溴、氯酸钾、碘、氧化剂;

汞——氨;

苯——强氧化剂、氯与铁、溴与铁;苯酚——强氧化剂;

活性炭——氯酸盐、溴酸盐、硝酸盐;

钠(钾)——水、潮湿空气、氧、溴、碘、酸类、xxxx、xx、氧化剂;

氢氧化钾(钠)——酸类、锌、铝、有机过氧化物;

重铬酸盐——硫、磷、还原剂、易燃物、有机物;

盐酸——硫化物、氢氧化钾(钠)、活泼轻金属、金属粉末;

氧化钙——有机物、易燃物在有水时;

氨水——遇水致燃物、强酸、碘、银盐;

高锰酸钾——乙醇、甘油、过氧化氢、铵盐、氨、酸类、糖、水炭、硫磷、丙酮;

xx——空气、氧、溴、碘、氯酸钾、钠、钾、过氧化钠;

铜——乙炔、过氧化氢、镁;

银——乙炔、铵盐;

硝化棉——氧化剂;

硝酸汞——高温高湿时遇有机物、易燃物容易分解并引起燃烧;

硝酸银——接触有机物、易燃物经摩擦易于爆炸;氨性溶液久置后受震动即易爆炸;

硝酸铵——粉状金属、有机物、易燃物;还原剂;

硝酸钾(钠)——炭、硫、磷;粉状金属;有机物、还原剂、可燃物;

硫酸铵——氯酸钾、硝酸钾;

碘——乙炔、氨、粉状金属、氨水、氢;

溴——乙炔、苯、硫化钠、粉状金属、氨水、钾、钠、汞、氢氧化钾(钠)、木屑;

碳化钙(电石)——水;

樟脑——发烟硫(硝)酸、过氧化物、氧化剂。

 

资料四:有关化学物质的处理方法

a.无水氯化铝

防护用具:乳胶手套,工作服,通风橱(或用呼吸用具)。对于化学性质甚为活泼的物质,应采用适当的屏蔽。

处理方法:

溅散物:用过量的碳酸氢钠覆盖,混匀。量小时,将所得的混合物转入预先放有适量水的大烧杯内,放置数分钟后,慢慢倒入排水管道,同时用大量水冲洗。量大时,将所得的混合物转入大塑料袋或硬纸盒内,于焚秽炉内烧焚,或倒在室外空地上,用大量水冲洗。用肥皂水洗溅散处。

容器内的废弃物:取大蒸发皿一个,放入碳酸氢钠,铺匀。将容器内的废弃化学品倒入适量,混匀。在不断搅拌下,喷撒6M氢氧化铵溶液。加如适量碎冰块,搅拌后再加入6M氢氧化铵溶液。待氯化铵烟雾部分地消散后,加入冰水,搅拌。将所得的混合物倾入较大的容器内。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剩余的废弃化学品全部作用完毕。

b.甲醛、乙醛

防护用具:工作服,乳胶手套,呼吸防护用具。

注意:操作时,要避开火源或易燃物

处理方法:

溅散物:量小时——用滤纸吸除,放通风橱内蒸发除去易挥发成分,然后将纸烧掉。量大时——用亚硫酸氢钠覆盖,加小量的水,混匀,转入大烧杯内,放置一小时左右,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用肥皂水洗溅散处。

容器内的废弃物:可酌情选用任一下列方法,用蛭石吸收,在露天处挖一坑,将其烧毁,或置焚秽炉内烧掉;用易燃溶剂(废苯、丙酮等)溶解,喷入焚秽炉内烧掉。焚秽炉应带复燃室。

b.钠、钾

防护用具:工作服、皮手套,大型面罩。此外应置备相应的灭火装置,如干粉、干沙、石粉、干土。禁用水、泡沫、酸碱和卤代烷类灭火剂,禁用二氧化碳灭火剂。

处理方法:

溅散物:量小时——用过量的干苏打灰覆盖,混匀,慢慢倒入丁醇内,放置24小时后将其稀释,倾入下水道,并用大量水冲洗。量大时——加干苏打灰,混匀,转入干燥的桶内,移至空旷处所,倒入大铁盘内,铺开,放上木片与纸,引燃后烧掉。此外,也可在空旷处挖一坑,放入待处理物,烧掉。

容器内的废弃物:同溅散物。

注意:本类物质大都可与水激烈反应,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故不得直接弃入下水道。

d.氢氧化钾(钠)、氨水等

防护用具:胶皮手套,大号面罩,工作服。在处理氨水时应戴呼吸防护用具。

处理方法:

溅散物:固体——扫起,用水溶解稀释,用6M盐酸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排入下水道。溶液——用6M盐酸溶液中和,用抹布抹掉,用大量水冲洗。

容器内的废弃物:倒入盛有水的桶内,用酸中和,用大量水冲洗排入下水道。

e硫酸铜、硝酸钾(钠)等

防护用具:工作服,乳胶手套,防护眼镜。

处理方法:

溅散物:溶液——用苏打灰覆盖,混匀,转入盛有水的烧杯内,用6M盐酸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固体——收集于烧杯内,用多量水溶解,加碱灰,混匀,同上处理。

.   容器内的废弃物:取一较大容器,盛以水,慢慢加入待处理物,再加稍过量的碱灰,搅拌,放置24小时。用倾泻法或虹吸法将上层液体转入另一容器内,勇M演算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注意:稀贵金属的盐应尽量回收,可造成公害的的物质应加收集,不使排入下水道。

f.重铬酸铵、溴、碘、高锰酸钾等

防护用具:乳胶手套,面罩,工作服。对危险较大的物质,应设屏蔽,以保xx体。在处理氯、溴时应配呼吸防护用具。

处理方法:

溅散物:液体或固体——用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硫酸亚铁等,但不宜用碳粉等作用强烈的还原剂)覆盖,混匀,撒水。如用亚硫酸盐或亚铁盐为还原剂,应加适量3M硫酸溶液,以加速反应。待反应后,将混合物转入盛有水的容器内,加苏打灰中和。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用含还原剂的肥皂水洗溅散处。

容器内的废弃物:配置还原剂溶液(如硫代硫酸钠,硫酸亚铁溶液,后者需用3M硫酸酸化),且应有足够的浓度。将待处理物加入其内,待反应完后,将溶液中和(用碳酸钠或稀盐酸溶液),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强氧化剂应酌情分批小心处理。

g.亚硫酸钠等。

处理方法

溅散物:固体—用苏打灰或碳酸氢钠覆盖,混匀,撒水。若冒气泡,应使反应进行xx。转入大烧杯,小心地慢慢加入等体积的次氯酸钙溶液(此时反应可能激烈进行)。加水,搅拌,放置一小时。再加水稀释,用PH试纸检查酸碱性,用6M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

容器内的废弃物:若为固体,使与等体积苏打灰混合,转入大烧杯内,家水成糊状。加次氯酸钙(或漂白粉)于所得溶液或糊状物中,加水搅匀,放置2小时。经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如下水道。

h.苯酚、二甲苯等

防护用具:乳胶手套,工作服,面罩,呼吸防护用具。

注意:操作时应远离火源和易燃品。

处理方法:

液体——用纸吸收,置入铁盘内,于通风橱内蒸发后,将纸烧掉。

固体——用纸扫入铁盘内,于通风橱内连纸一起烧掉。

i.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等

防护用具:乳胶手套,工作服,大面罩,屏蔽体。

处理方法:

溅散物:用至少两倍体积的砂子和苏打灰的混合物(91比例)覆盖,混匀,同时应将块状物弄碎。在不断搅拌下,用塑料匙慢慢转入大烧杯内,杯内装有过量的亚硫酸钠溶液。用稀硫酸中和。待砂沉下后,将上层硫酸盐溶液用倾泻法倾出,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将砂子弃去。

容器内的废弃物:已结壳的不洁净的过氧化物,可用上法处理。其余洁净的粒状过氧化物,可转入洁净容器中,盖严备用。

过氧化氢用水稀释以后,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内。溅散物及容器内的废弃液均可用此法处理。

j.硫化钠等。

防护用具:乳胶手套,防护眼镜,工作服。操作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或戴呼吸防护用具。

处理方法:

溅散物:可酌情选用下法:加三氯化铁溶液,搅拌,待反应完成后,加入稍过量的苏打灰,搅匀,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

用蛭石或碳酸氢钠吸收,转入塑料袋或广口瓶内,移至室外安全处,加三氯化铁溶液,搅拌至反应xx,加稍过量的碳酸氢钠,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用肥皂水洗溅散处。

容器内的废弃物:在不断搅拌下,将待处理物加入苏打灰,直至中和为止。继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

k.乙酸等。

防护用具:乳胶手套,工作服,面罩,呼吸防护用具,屏蔽体。注意:操作时避开火源。

处理方法:

溅散物:用苏打灰或碳酸氢钠覆盖,混匀。必要时可加适量水,使成糊状。用6M盐酸溶液或6M氨水中和,刮集后用大量水冲洗入下水道。用苏打水洗溅散处。

容器内的废弃物:使与易燃溶剂混匀    ,送焚秽炉烧去。

l.硫酸,硝酸,盐酸等。

防护用具:橡皮手套,工作服,呼吸防护用具,屏蔽体。

处理方法:

溅散物:用碳酸氢钠或苏打灰与熟石灰的混合物(一比一)覆盖,混匀。在必要时价适量水,使成糊状。刮集一起,用大量水冲洗如下水道。用苏打灰洗溅散处。

容器内的废弃物:在不断搅拌下,将待处理物慢慢倒入过量的含苏打灰和熟石灰的水溶液内,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如下水道。

m.汞及化合物

防护用具:橡皮手套,呼吸防护用具,工作服。

注意:汞及其化合物有毒,严防污染空气或水源。

回收方法:

金属汞:见溅散的汞用吸汞器吸拣,盛入厚壁的瓶内,上覆以水,盖严。抽吸时宜用长毛吸管吸取。余剩在狭缝中的小粒汞珠,需用多硫化钙和过量硫粉覆盖。

受污衣服的处理:将衣服脱下,在室外空旷处垂直地抖落15分钟以上。用2.5%肥皂水和2.5%碳酸钠溶液洗三次,共约30分钟,砸爱用热水冲洗干净。

n.xx、红磷的回收和处理

防护用具:大面罩,工作服,乳胶手套。

xx:

溅散物用湿砂覆盖(必要时应洒水,使砂保持湿润),转入盛有水的桶内,放置过夜,将xx回收,装入容器,并用水浸没,以隔绝空气。若xx的数量甚少,可用水浸没,将容器转入室外空旷处,倒出xx与水。可倒在铁盘内,也可直接倒在地上。待水蒸发后,将xx引燃烧掉,或任其自燃。

破损容器中的xx要将破损的容器浸入盛有水的大桶内。在水中操作,将xx转如完好的容器内。将新容器从水中取出。

注意:xx可引起化学xx,取用时需用镊子;xx在湿空气中约30℃时即可起燃;xx有毒,口服致死量1毫克/千克体重,空气中{zg}容许浓度0.03毫克/立方米;xx在受撞击、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化剂接触时可立即燃烧或爆炸;xx起火,可用雾状水或沙土扑救,火熄后应检查现场,并将剩余xx转入水内,以防复燃。

红磷溅散物扫集后转入铁盘内,于通风橱中烧掉。

破损容器中红磷要换用新容器,将红磷回收。

一般伤害事故的处理

一般割伤——应保持伤口干净,伤口内若有异物(如玻璃碎片),应该及时取出,然后用酒精棉球xx伤口周围的污物,涂上外伤药膏或xx药。严重的割上应采取止血措施,并立即送医院xx。

一般xx和xx——应在伤口处用95%的酒精轻涂伤口,不要弄破水泡。涂上xx膏或凡士林油,然后用纱布包扎。如xx面积很大,应立即送医院xx。

酸灼伤——一般酸液先用水冲洗,再泳%的碳酸氢钠溶液隙地,{zh1}再用水清洗。在创伤处涂上甘油,如有水泡出现,应涂紫xx。浓硫酸灼伤,切忌先用水冲洗。应先用棉花活干棉布吸取浓硫酸,然后再用水清洗。

碱灼伤——先用水多次冲洗,然后用2%的硼酸或醋酸清洗。当酸碱溶液溅入眼睛里,应先用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或2%的醋酸清洗。

溴灼伤——先用水清洗,先用一体积25%的安睡、一体积松节油和十体积95%的酒精混合液涂敷。也可先用苯、甘油等去溴,然后用水冲洗。

磷灼伤——先用水清洗,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的磷酸,然后用1%的硫酸铜溶液洗涤,使磷转化为难溶的磷化铜,再用水冲洗残留的硫酸铜,{zh1}按xx处理,但不要用油脂性敷料。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安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