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增持催生新牛股- 圆缘圆宠辱不惊,闲看堂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 ...
机构增持催生新牛股 六大因素或成反弹隐患 [原创 2010-05-28 13:29:31]   
  •  

     

    被大规模增持的个股主要分布于以及三大板块

      自今年4月中旬大盘破位下跌以来,个股普遍经历较大幅度调整。市场估值不断下移过程中,哪类个股得到了机构资金的逆势追捧?机构弱市中的增持是否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统计结果显示,得到机构集中增持的个股在调整期间远远跑赢大盘,甚至由此催生出了一批“逆势猛涨”的阶段性牛股。而机构大规模增持的个股主要分布于新能源、医药以及农林牧渔三大板块。

      此外,次新股依旧是机构增持的“主攻”方向,数量占比超过了两成。

      机构增持股表现优异

      根据对龙虎榜的阶段统计结果显示,今年4月16日到5月26日的调整行情中,两市共有31只个股得到机构5次以上(包括5次)的增持。不考虑之后的卖出,机构在31只个股上的平均累计增持金额达到1.35亿元。

      而这些个股之后的表现也“不辱机构威名”。据统计,4月16日至5月27日,31只个股的区间平均涨幅为5.5%,而同期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则分别下跌16.1%和15.7%,机构增持股的抗跌性不言而喻。更值得一提的是,31只个股中,有19只在上述区间内录得正涨幅,占比高达61.3%,几乎是A股整体水平的6倍。

      牛市中,被机构资金大举增持的个股之后往往有着惊人的爆发力。而调整行情中,机构依然展现着其“炮制”牛股的“英雄本色”。

      新能源概念股无疑是近期A股市场一匹黑马。行情显示,4月16日行情转弱以后,该股不但不跟随大盘调整,反而逆势快速拉升,之后短短13个交易日的累积涨幅就达64.6%。龙虎榜显示,机构从4月19日开始集中介入该股,当日四家机构席位合计抢筹7671万元,占其当日总成交的24.2%。而在之后的4月28日、5月4日以及5月6日,该股又得到机构资金的持续增持,从而令其成为本轮调整中的“{dy}抗跌股”。

      事实上,因机构增持而表现突出的阶段性牛股远不止德赛电池一只。据统计,上述31只被增持个股中,从4月16日以来的阶段涨幅,有4只超过30%,6只超过20%,11只超过10%,占比分别为12.9%、19.4%和35.5%。其中,德赛电池、三只个股一齐跻身A股阶段涨幅榜的前十。不仅如此,31只个股中,有超过10只个股在最近一周内创出反弹新高,另有多只个股股价逼近前期反弹高点。

      新能源、次新股最受机构青睐

      统计还显示,31只被机构集中增持的个股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是新能源、医药以及农林牧渔。其中,以德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个股占比{zd0},后市表现也更为突出。事实上,除去医药、农业等传统防御性品种,新能源板块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典型代表,也是机构在下跌行情中为数不多的坚持看多品种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次新股依然是机构热衷的增持品种。统计显示,上述31只个股中有7只是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次新股,次新股占比为22.6%。其中,等多数次新股上市后均是受到机构的连续增持,股价表现也较为突出。

      不过,机构在弱市中的出击也并非“百战百胜”。统计显示,上市后,在有机构资金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仍然难阻颓势,目前股价较首日收盘分别下跌了22.1%和23.8%,在机构增持股中双双垫底。

      -----------------------------------

      “中字头”发威:沪市剑指2700

      A股市场昨日再次上演逆转好戏,虽然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失守2600点整数关口,但在“中字头”大盘股的“揭竿而起”后 ,最终两市股指在午后强劲回升。

      “中字头”力挺大盘

      受前夜美股下跌以及土地增值税从严清算等偏空消息的影响,沪深两市股指昨日早盘一度震荡走低,其中上证指数跌破2600点整数关口,并xx回补了之前5月17日留下的向下跳空缺口,随后中小盘股率先启动,而以为代表的次新大盘股盘中的直线拉升更是极大地刺激了市场人气。

      午后开盘,随着有色金属板块的全线发力,中小盘股也有所活跃,市场人气被有效xx,两市股指逐级回升。

      最终,上证指数报收于2655.92点,上涨1.15%;深证成指报收于10543.33点,上涨1.75%。

      两市合计成交176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大两成半。“益盟操盘手软件”监测数据显示,沪市委买手数与委卖手数比为1:1.51.

      A股市场昨日有超过九成个股上涨,20只涨停,无非ST类股跌停。以沪深股指涨幅为例,昨日跑赢大盘的个股占比分别为62.29%、54.12%。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昨日收盘价创1年来新高的个股为34只。

      盘面观察,“中字头”的次新大盘股“601”军团午盘前突然“发飙”,中国中冶、等揭竿而起,刺激上证指数快速反弹,直接推动其翻红。其中,中国中冶涨幅{zd0},一度飙升超过8%。

      创业板市场个股也强劲上涨,平均涨幅为3.8%,超过九成个股飘红,周二上市首日破发的昨日强势涨停。

      步入蓄势盘整阶段

      昨日大盘回补缺口后,再度站在5日均线上方。分析人士表示,大盘目前正逐步进入一个蓄势盘整的阶段。

      “大盘整体上走出探底回升的态势,盘面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沪指在打到前期反弹的两个阳线的缺口位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强势性的上升。”安信证券分析师罗焯指出,在昨日拉升的过程当中,题材股有所表现,而蓝筹股也有所表现。所以,总体上可以确认前期下跌到这个位置逐步进入一个蓄势盘整的阶段。具体到反弹的相对的阻力位,罗焯认为,还是会在上证指数2700点附近。

      做多人气待提升

      而在近期,对于大盘是否反转的谈论也较为激烈,在罗焯看来,现在说反转还太早,要说反转就要突破2009年的高点(3478点),才能真正把这一波反弹定义为反转。这个位置上更多还是反弹的意义比较大一点。尤其是3000点这个关口压力位还是很大,包括结合政策面以及资金面动向,至少在中期范围内不太构成反转性的行情 ,更多可能就是一些板块以及个股分化性的表现,使得指数整体在这个位置做一个筑底的过程。

      分析师张崎也表示,考虑到近期上证指数出现一定盘整,投资者似乎预计股指将持续反弹,不过,鉴于欧元区经济状况仍面临不确定性且监管层或进一步收紧,市场人气仍然较为低迷。

      资金流向

      60亿资金昨入场 有色金属获“追捧”

      A股市场昨日探底回升,两市资金也结束此前两日净流出的情况,有60亿元资金入场。资源类股、医药股、房地产股均获得资金追捧。

      “益盟操盘手软件”监测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昨日合计资金净流入60.73亿元。其中,中户与散户资金由多转空,而机构、大户资金成为多头主力。

      两市74个行业中,资金净流入的板块增至62只,占比超过八成。

      受国际油价大幅反弹提振,资源类股大获资金追捧。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入7.08亿元,高居榜首。医药制造、煤炭、房地产板块分别净流入5.46亿元、4.14亿元、3.58亿元。传媒 、电气设备、有色矿采板块分别获得3.43亿元、2.8亿元、2.21亿元。

      昨日仅有12个板块有少量资金净流出,没有板块资金净流出金额超过1亿元,摩托自行车板块抛压最重,净流出0.6亿元。航天国防、玻璃、中药板块紧随其后,分别净流出0.4亿元、0.25亿元、0.18亿元。汽车制造、工程机械、仓储物流板块净流出资金均在0.1亿元左右。

      个股方面,前日上市破发的康芝药业最受资金追捧,净流入2.49亿元。概念股净流入1.98亿元。紧随其后的2只地产股A、 A分别获得1.28亿元、1.27亿元资金净流入。此外,的资金净流入也均在1亿元左右。

      是昨日抛压较重的个股,资金分别净流出0.72亿元、0.71亿元。同为次新股 ,昨日有0.63亿元资金净流出。而A、等十余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过0.3亿元。

      主力大单检测方面,昨日有11只个股的主力大单买入量超过其流通盘的1%,排名靠前的个股有: 、东方钽业、。(东方早报)

  •  

     

     

     

     

     

     

     

     

     

     

     

     

     

     

     

      ===本文导读===

      【隐患1】5月新增信贷预计回落至6000亿

      【隐患2】传言升级:上海或试点住房保有税

      【隐患3】李稻葵:中国加息条件基本成熟

      【隐患4】农行IPO初定日程表 A股先于H股

      【隐患5】工信部加速淘汰18大行业落后产能

      【隐患6】欧债危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5月新增信贷预计回落至6000亿

      由于4月份新增xx已达7740亿元,5、6月份的月均新增信贷也将维持在6000亿元左右,保持二季度新增xx在2万亿元左右的均衡、平稳投放。

      随着4月中旬房地产新政出台,5月份新增信贷将较4月份有所回落是在预期之中。不过,由于xx审批的滞后效应,也有观点认为5月份按揭xx不会大幅下挫。

      记者从一家国有银行东北地区的基层分行了解到,该行房地产开发xx、地方政府融资平台xx目前处于全面停顿状态,但保障性住房的融资业务正常。

      但该行由于地处二线城市,房价基本未发生变化,因此,5月份的按揭xx规模较上月未出现明显的降幅。

      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5 月信贷投放可能在4500亿至6500 亿,中值5500 亿。他分析说,目前监管部门已禁止对中央4 万亿投资以外的新建项目放贷,严控对和潜在产能过剩行业的xx;加之,4 月份进入新的考核季度后,银行可能已将前期积压的绝大部分项目投放掉,这可能使近期可供放贷的项目减少。

      不过,鲁政委认为5月依然存在一些维持信贷投放的因素,如票据融资可能继续增加;放贷手续的时滞,导致当月个人中长贷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上海证券报)

      传言升级:上海可能试点开征住房保有税

      有关上海住房保有税是否出台的传言时刻都在更新。27日晚,网上又传上海将作为试点城市开征住房保有税。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主任透露,上海将作为试点开征住房保有税。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求证获悉,住房保有税开征有可能在上海试点。

      上海某区副区长曾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上海将在5月底开会讨论具体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现在来看,上海住房保有税在年初就有了“伏笔”,关键在于是否有决心征收。(中国证券报)

      李稻葵:中国加息条件基本成熟 房地产调控料继续

      中国央行委员李稻葵日前对媒体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不会因欧洲而改变。中国应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控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风险,并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目前加息条件已基本成熟。

      对于央行应如何管理通胀预期,李稻葵表示,今年物价上涨的态势非常严峻,物价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按照比较快的步伐上涨。控制通胀预期非常重要,要适当管理银行的xx规模,并适当提高存款利率。

      物价走高助推通胀预期

      “目前使用这一工具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只有通过加息方式,才能告诉广大的存款者,存款利息率会和物价上涨基本同步上升,把储蓄放在银行,从长远来看不会出问题。”他称。

      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连续第3个月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物价涨幅连续走高助推通胀预期。

      李稻葵并表示,目前欧债危机不会影响欧洲经济复苏步伐,欧洲主权所引发的市场波动已基本结束,不大可能引起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李稻葵称,过去一年多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对银行健康而言并没有很大的风险,但调控房地产主要考虑的是房地产长期发展基础问题。他表示,中国应继续控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风险。“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会改变,还会继续下去,直到房地产发展模式出现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李稻葵还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形成,这对中国经济非常有益,要研究如何把流入中国的资金更好地配置到全世界去,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广州日报)

      农行IPO初定日程表 A股先于H股{yt}挂牌

      农行上市进入最忙碌的一个阶段——审批期。

      在这一阶段,农行需提交招股说明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2009财报等上市文件,并以文件形式回答两地监管审批机构提出的问题,同时协同承销商为接下来的宣传期、发行期做足准备。

      IPO冲刺的日程表日渐清晰。一位投行人士如此预计——6月上旬获得两地上市批文;中旬进行路演,完成投资人询价并确定价格区间;6月下旬确定发行价;7月进行机构配售与公开招股,最终于7月中旬两地挂牌。

      继工行与后,农行是第三家采用“A+H”同步上市方案的银行,不过与前两家有微妙差别的是,农行A股的挂牌时间将先于H股{yt}。

      冲刺三关:审批、宣传、发行

      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后,无论对于农行内部人士还是承销商、分析师团队,这都将是最考验工作效率的一个阶段。

      农行上市办一位人士称,光每日会签的各种文件,就从此前的几份陡然增加到几十份。从11家承销商派驻农行的人员,“每天加班加点,赶制各种材料,几乎不睡觉”,他说。

      承前启后的审批阶段至关重要,农行需向两地监管机构补充材料、回答初审各种问题,并在上市批文到手之前,与承销商协同,为境内外路演做好准备;此外,还需与行业分析师团队交流,促其编写用于向投资者、基金经理进行推荐的报告。

      “如不出意外,农行将于6月上旬先后拿到中国证监会和联交所上市批文。这样,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做路演与定价工作,正式挂牌时间可能在7月中旬。”一位投行人士预计。

      对这桩全球{zd0}单IPO,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兴趣颇浓,农行高层此前已走访境内外及国外多个城市进行预路演,接下来的正式路演将轻松许多。

      包括国外大型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境内外主权基金,香港本地富豪,央企集团在内的十多家投资方已向农行表示了投资意向,他们或将成为农行首批A股战略配售对象及H股基石投资者。

      按多家媒体此前的报道,这些机构投资者包括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集团、宝钢集团、中石油集团等。不过,这一说法未经有关方面证实。

      路演之后即进入发行期。届时,发行价格、募资规模、挂牌时间等关键信息将悉数明朗。

      “先A后H”是技术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农行上市方案延续工行和中信银行的“A+H”方式。尽管有关估值定价、融资规模等关键数据至今尚未明晰,农行有关高层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农行以“A+H”方式上市始终不变。

      不过,相对于前两家银行均是同{yt}挂牌,农行的挂牌时间将略有不同。农行内部人士称,A股将先于H股{yt}挂牌。“这仅仅是因为技术问题,而非刻意安排。”这位人士解释说。

      这个“技术问题”事实上是指,上交所、港交所两地交易机制的不同。目前上交所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而港交所为“T+0”——也就是说,在A股,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在H股,当日即可进行买卖操作。

      事实上,此前工行与中信的“A+H”同步上市,是一种特批的方式——理论上,两地交割时间不一样,不过在特别安排下,港交所延后了{yt}交割,以与A股保持一致。而农行此次无意效仿申请“特别安排”。

      “农行A股先于H股{yt}上市的做法,是为了稳定股价在同{yt}的表现尽量一致。” 香港国浩资本集团研究部主管袁志峰称。

      6月下旬有望定价

      市场预计农行将在6月下旬确定发行价。

      袁志峰分析,目前看来,农行上市已无技术及政策问题,{wy}需要考虑的就是两地股市情况,尤其是港股市场的表现。

      “内地市场比较‘政策市’,问题不大,香港市场与欧美股市高度相关,现在美、欧经济情况不确定,最重要是看6月中旬的市场表现,外界形势亦开始稳定,在这之后农行差不多可以确定发行价。”他表示。

      此前,农行方面对本报否认了“不低于两倍PB定价”的说法,称定价既要参考两地上市银行的动态PB,更会考虑农行自身投资价值与成长性,以及外部市场状况。

      袁分析,从农行的投资价值及市场形势来看,其估值将参考工行、建行、中行的届时股价表现,“应该比工行和建行的动态PB、PE值略低,而略高于中行的情况。因为中行国际业务较多,受欧美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以总资产计算,农行规模目前位列国内银行业第三。服务三农的差异化定位、广布县域的营业网点,以及在中国宏观经济导向下的三农政策扶持优势,被视为农行最主要的价值增长点。

      不过,农行内部经营管理,尤其是基层管理水平较弱,风险管理能力不高,以及“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未来盈利模式仍存隐忧,也是市场对其主要的担忧。(21世纪经济报道)

     工信部加速淘汰18大行业落后产能

      我国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有望驶入快车道。《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7日举行的全国工业系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获悉,炼铁、炼钢、焦炭、水泥等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指标已经细化分解到省。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强调,这些任务目标与地方反复沟通过,已经达成共识,这次会议后各地把任务带回去,要采取综合措施,确保落后产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

      值得注意的是,对炼铁、炼钢、水泥、电解铝、玻璃、造纸等6大行业下达的淘汰指标,与5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要求相比大幅提高,造纸行业更是增加达715%。

      李毅中提到,今年中央财政初步将安排40亿元奖励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这笔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中工业部门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到位。(经济参考报)

      欧债危机“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

      危险的信号再次传来。伴随着泛欧600指数下跌2.5%,报收232.11点,并创下自去年9月3日以来8个月间的新低,欧元区边缘国家股市相继陷入熊市。

      有人评价这些欧元区边缘国家说,它们够浪漫,好享受;但不够勤奋,不肯捱苦;不懂精打细算,有异于德国等中欧国家,因此经济一向落后。欧元区的低利率政策,使它们可大举xx,来刺激楼市,增加消费,从而推高工资,后果是债务高、财赤高。

      包括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在内的“欧猪五国”,都在颤颤巍巍地经历着这“招之即来,挥之不去”的阴影,衰退的忧虑也在不断地被放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危机给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伤害,各国都在密切xx、并在努力地使危机的影响最小化。

      颤颤巍巍的“欧猪五国”

      据悉,被称为“欧猪五国”的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这五个国家的股市均已从今年早些时候的高点下跌了20%以上,这20%就是股市迈入熊市的门槛。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周二,欧猪五国的市场极为疲软。意大利FT SE M IB指数较4月15日的{zg}点23539 .34已经缩水了22%。仅在今年5月份,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股价就已经缩水了近22%,意大利锡耶纳银行集团股价也大幅下跌。

      葡萄牙P SE -20指数较其4月14日{zg}点8349.16已经缩水20%。仅在5月份,葡萄牙水泥生产巨头C im por股价下跌了26%,工程集团M ota Engil股价已经缩水了22%。

      爱尔兰股市也一同进入了熊市,其ISEQ指数较4月26日的3497.17点下跌了21%。仅在5月份,联合爱尔兰银行和爱尔兰银行股价均已经缩水39%。而希腊则早已率先进入了熊市。

      另外,这些国家的银行股也受到了打压。其中西班牙的B B V A与桑坦德银行的股价分别下跌4.5%和4%。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整体经济的担心并非银行股受打压的{wy}原因,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健康度也再度成为人们xx的焦点。比如,西班牙政府上周日就接管了该国一家储蓄银行,另外四家储蓄银行也在周一达成了一项并购交易……

      对于“欧猪五国”的“返熊”,多数人都将主因归结为:由于对经济增长以及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担心加剧,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打压。策略师麦克·兰霍夫也曾表示,这是投资者正在对银行业危机重演的可能性感到担心,他认为,这次的再次危机可能会从小型银行开始。

      其实,自年初开始,这些地区就已经以“欧猪五国”的称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火热了一阵。今年2月份,也是由于市场信心受债务危机的严重冲击,使得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区风险资产。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三国股市一度累计下挫7.2%、6.3%以及7%,希腊雅典证券交易所指数当时也跌至去年4月以来{zd1}点。

      “欧猪五国”的情况看着挺紧迫,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否真的危险又是争议颇多的。

      美国《世界日报》曾指出,爱尔兰的美国投资很多,因此美国断不能置之不理,何况经济体积不大,要理也较容易,因此实质上只存在着“欧猪四国”。

      而最近又有人剔除了意大利的危险。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欧洲面临经济危险的国家被称为“PIIG S”,但是据说在意大利名单上显示的则是“PIG S”。显然意大利人把自己排除在了“面临危险”之外。据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意大利的国债水平很高,但它今年的预算赤字却比德国的小,吝啬的预算使得意大利的增长率很低,但更便宜的欧元会使意大利公司的出口更容易。意大利xx作家贝佩·塞韦尔尼尼甚至还洋洋得意的嘲笑道:“我们不是希腊!”。

      如果除去这两个国家,那么就剩葡萄牙、希腊和西班牙这“三只小猪”了。其中,希腊应该危险系数{zd0}的。去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不久之后,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渡过危机。但是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4月27日标普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危机进一步升级。半年来,越闹越大,欧元区国家相继卷入。

      西班牙方面,其央行曾表示,由于国内需求疲弱,预计西班牙2009年G D P下滑3.6%,创10年{zd0}降幅,与西班牙政府的预期相符。该国09年第四季度G D P环比降幅放缓至0.1%,第三季度降幅为0 .3%。另外,随着经济连续第二年萎缩,西班牙今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 D P的9.8%。这波6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让西班牙2007年的预算盈余转为赤字,成为去年欧元区财政赤字第三高的国家,仅次于希腊和爱尔兰。而葡萄牙则更多的是由于政治危机加剧了其债务困境。

      但是综合来看,就“欧猪五国”本身来看,它们的危机是存在的,但是却不一定需要太担忧,至少它们还能“有困难找救助”。美国业内评论人士认为,“欧猪”不会变“病猪”,欧元区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会置之不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曾表示,危机是否持续,{zd0}的风险是在于金融投机性资本与欧盟救助行动的博弈。

      欧洲引来“二次衰退”忧虑

      希腊债务危机这根导火索,引发了整个欧洲不小的震动。债务危机已经引发了对于欧洲经济复苏的担忧。一方面,有人担忧债务危机可能传导到金融领域,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并对经济信心构成沉重打击;另一方面,欧元区国家为应对债务危机纷纷采取措施紧缩财政,这在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之际可能会将欧洲经济再度拖入衰退,倘若欧洲陷入二次衰退,全球经济肯定也会受到重大影响。

      在市场对于希腊、西班牙以及其他欧盟国家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担忧情绪骤然高涨的情况下,欧盟出台了50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承诺给予欧盟国家2500亿欧元的xx支持。尽管这一计划已经出台,但欧元迄今却仍旧持续下跌。目前欧元正在遭遇新的打压,即市场对于欧元区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怀疑。

      进入5月,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恶化,市场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复的担忧有所加重苏,全球资金的避险情绪明显升温,股票 、商品等风险资产相继受到严重抛售,美元、黄金价格则是不断创出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卞晓宁认为,这一趋势短期内是很难出现逆转的,欧元危机令人们重新审视、评估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从而引发投资组合中大类资产配置的变动。

      分析师刘东亮指出,上周德国政府限制国债和C D S裸卖空这一鲁莽而愚蠢的举动,是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线。他认为,德国找错了敌人,继续将矛头对准了市场,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与市场对抗的人终究会失败,这次也不会例外。

      左小蕾表示,欧洲经济在还没能xx走出次贷引发的全球危机,又陷入主权债引发的欧洲危机,因此可以判定,欧洲经济的W 型的态势已经定格,并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金融市场的动荡,已经演变成全球金融市场第二次探底的开始。

      不过,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瑞恩本周二表示,近期主权债务市场的动荡将对欧盟经济复苏造成何种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瑞恩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是否能够支持金融市场的再次动荡。

      据法国媒体26日报道称,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Pier C arloPadoan近日在接受《费加罗报》专访时表示,欧盟成员国为应对债务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应该不会导致欧盟经济重新陷入衰退困境,欧元区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券商Brew inD olphinSecurities的首席策略师麦克·兰霍夫也认为:“全球经济一直在试图从低位反弹,从而为复苏打下基础。这看上去大有希望,我认为我们不应抹杀这一点。”

      有评论认为,欧盟目前是进退两难。希腊债务问题在欧元区具有普遍性,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都有可能步希腊之后尘,一旦有了救援先例,就很难为以后的援助划定清楚的界限。但是如果欧盟下狠心丢掉希腊债务危机包袱,那必将影响持有希腊债券的欧洲诸国,其连锁反应尚难评估。

      此外,在这场危机中,欧元也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据悉,欧元近日遭受大幅抛售,欧元兑美元汇率连续跌破关键支撑位,甚至创下自2006年4月以来新低,一直在1.22美元附近徘徊,甚至有一些人直指对冲基金正在疯狂做空欧元。对于欧元在处境,欧洲各国间也存在分歧。法国财长拉加德就曾公开反对默克尔的讲话,称“不认为欧元处于险境”,而默克尔在前{yt}曾表示“欧元处于险境,有崩盘的危险”。起关键作用的德国表示,如果欧元崩溃,不仅是这种货币的失败,一起崩溃的还将包括欧洲和欧盟的理想。欧洲人面对的是欧元区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是一场拯救欧元的救赎行动。

      欧盟成员国财长们现在也是丝毫不敢懈怠。不久前,经过马拉松式的谈判,他们终于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试图为可能步希腊后尘的其他欧元区国家构筑一道“防洪堤”,以遏制希腊债务危机蔓延并力促欧元稳定。

      欧洲中央银行也按下了“核按钮”,决定从二级市场购买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和私人债券。欧洲央行还恢复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救市举措,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

      对我国影响有限部分出口企业面临困局

      由“欧猪五国”引发的这场债务危机,于欧洲是噩梦。而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各界的反应也是不一的。总体看来,危机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影响是不大的,但是对于一些依赖于出口欧洲的国内企业来说,已经开始感受到危机带来的压力了。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表示,欧洲作为世界经济总量{zd0}的一块,也是中国{zd0}的贸易伙伴,主权债务危机之下,根据中方的判断,从目前的情况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不过从总体情况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规模不是很大,虽然对中国的外需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高级经济师祝宝良也曾指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诺安基金分析师认为,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于外部需求。欧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dy}大市场,欧债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必然导致中国的外需增长放慢。此外,欧债危机导致欧元持续走低,人民币因此被动升值,这样会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

      但分析师也指出,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并不xx是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因素,需要辨证分析。欧债危机降低了中国的外部需求,缓解了中国经济持续过热的风险,因此减轻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压力。另外,欧债危机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使得国内通胀的外部传导压力得以消减。因此,2010年下半年国内通胀压力将有所缓和。这些对A股市场无疑是较大的利好,A股市场短期内企稳反弹是大概率事件。但A股市场中长期趋势仍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国外xxxx危机演变以及对经济复苏的影响程度,国内则要看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以及后续政策取向。

      企业方面,来自浙江、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家们有的已经感受到了债务危机的影响。对浙江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欧美市场一直是企业{zd0}的出口目的地。但是危机的到来,企业业务的“脆弱性”立刻显露出来。业内人士预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浙江外贸的影响会比较严重,预计在5月和6月,甚至整个第三季度表现会更明显。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最近公司上下都很郁闷,因为不少客户是债务危机下的那几个国家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3月份下单以后,就一直没有新订单。另外,对于只单向出口欧洲而没有从欧洲进口的企业来说,可能影响也会比较大。位于珠三角的某香港童鞋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对欧洲出口不明朗,尤其是在欧元区的情况更糟糕,而未使用欧元的英国情况还稍好一些。这位企业负责人还举例说,业界原本以为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税会终止,没想到欧盟继续延长征收16 .5%的反倾销税,加上企业因成本不断上涨而提价,以及欧元贬值,这些因素综合加起来令欧盟采购商难以消化,只能纷纷提高零售价格。例如在法国,一双去年只卖8欧元的鞋子,在今年价格一下子翻了一倍以上,价格快速上涨令消费者不能轻易接受。而为降低采购成本,欧洲一些客户将订单转移到越南等国家。

      为了应对危机,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自发组织讨论对策。改变结算货币企业间共识的一种主要避险手段。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欧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向欧洲国家出口的企业,能够用人民币结算的,尽量用人民币结算;对方不同意用人民币结算的,则尽量用美元结算。

      杭州市外经贸局一位人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企业,在欧元区经济出现波动期间,出口企业与推迟下单的欧洲客户要保持联系,定期了解当地市场恢复情况。近期有出口货物到希腊的企业,要谨防进口商拖欠货款。此外希腊债务危机已在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引发了连锁反应,这些地区同样存在市场恶化的风险,近期有货物出口到这些国家的企业也要提高风险意识。(经济参考报)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机构增持催生新牛股- 圆缘圆宠辱不惊,闲看堂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