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碟说乐】“拉三”九个版本比较_下里巴人_新浪博客

没有听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以下简称“拉三”)以前,我一直喜欢“拉二”,听了“拉三”,觉得“拉二”简直是“白开水”。“拉三”那严谨而变化有序的乐段布局、华丽动听的旋律、跌宕起伏的节奏和高难度的钢琴技巧让我惊叹不已,我xx被它俘虏,到现在已经三年没在碰过“拉二”,终日以“拉三”为伴了。

 

“拉三”难度之高,音乐人尤其是钢琴家或学钢琴的无所不知,有的惊叹:没有好体力不要碰它,可见弹好
“拉三”所付出的代价之大,所以它并不是钢琴家必弹的曲目。目前我收集有十三个版本(包括一张DVD版)。
听一张唱片,当然要在演绎和录音两方面评判。演绎,看是否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基本一致,整体把握如何,细节是否到位、出彩;是否有个性化的再创作(当然也不能太出格)。录音方面不需赘言,自然是用耳来评判,最基本的各声部的平衡与和谐至关重要,清晰又融合为一体,各种乐器的质感、音色是否表现出来,等等。

 

从去年夏季开始反复聆听,现写出“拉三”九个版本的比较心得,主要是挑毛病,文字尽量短些,不延伸叙说。

 

这九个版本是:霍洛维兹版,科齐休版,齐柏丝坦版,怀尔德版,阿格里奇版,阿什肯纳齐版,吉列尔斯版,贾尼斯版,郎朗版。

 


比较情况如下。


1,霍洛维兹版

 

奥曼迪指挥 纽约爱乐乐团
RCA公司出品 红印鉴系列
1978年录音 音乐会现场(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两星)


{dy}乐章开始就非常懒散,慢,没有激情。整体速度很慢。这个霍洛维兹十五岁便已熟悉的“拉三”,现在与其说演奏展现了“极其鲜明的个性”,不如说面对“拉三”,霍老已是暮年迟迟,力不从心了。录音很糟糕,电平小,声音像蚊子哼哼,许多乐句听不清楚。不要只看名气,谁买谁上当,我就上了当了。

 

推荐指数:★★

 

 

 

2,科齐休版

艾多·迪华特指挥 旧金山交响乐团
DECCA公司{jz}系列
1985年录音

 

科齐休,1952年出生,匈牙利人。开头抢速度,过快,以致显得匆忙、慌张。{dy}乐章9:30开始细节处理不够细致精巧,类似情况后两个乐章都有,但力度和强弱变化较好。录音一般,不够清晰透明,有蒙一层薄纱的感觉。乐队演奏始终是轰轰隆隆的,钢琴与乐队没有适当的分离。

 

推荐指数:★★

 

 

3,齐柏丝坦版

 

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
DG公司
1993年的音乐会现场

 

齐柏丝1965年出生于莫斯科。开始也太慢,谱子上注明是“不过分的快板”,起码要保持中速才好听,乐队的协奏显得死板。第三乐章的开始部分,乐队协奏有些乱了。整体上齐柏丝坦显示了女性的气质。录音不错,清晰,平衡。

 

推荐指数:★★★

 

 

 

4,怀尔德版

 

霍伦斯坦指挥 皇家爱乐乐团
Chesky公司
1965年录音

 

怀尔德于1915年出生于美国(于今年1月去世)。怀尔德版相比之下虽没有特别出彩之处,但无论从演绎到录音都中规中矩。演绎稍显温和。

 

推荐指数:★★★

 

 

 

 

 

5,阿格里奇版

 

夏伊指挥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Philips公司 Philips 50系列
1982年录音 现场录音(企鹅评价三星)

 

阿格里奇1941出生,阿根廷钢琴家。阿格里奇极具个性的演奏,整体处理的温和不燥;但{dy}乐章后部许多效果没弹出来,如优美的轮指部分,不清楚。第三乐章力度也稍欠。录音不错,层次分明,清晰,作为现场版很难得。整体看,不愧是Philips 50系列的精华。

 

推荐指数:★★★★

 

 

 

 

6,阿什肯纳齐版

 

普列文指挥 伦敦交响乐团
DECCA公司
1970年录音

 

阿什肯纳齐1937生,前苏联钢琴演奏家。{dy}乐章演奏一般,无激情,主题太慢,像个“老爷” 出场,发展部速度也太慢,没有一点激情,无速度,无力度,一般{dy}乐章弹奏14分钟多一点,他竟拖到18分42秒,实在让人受不了!第二乐章更加拖拉,用12分10秒。录音好!清晰。

 

推荐指数:★★

 

7,吉列尔斯版

 

克鲁伊坦指挥 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奥林匹亚(Olympia)公司
1955年单声道录音(企鹅评价历史录音三星)

 

吉列尔斯1916年出生,前苏联人。话说“真理过头了就成为谬误”,如果弹的速度快而不清晰,细节不到位,那就是匆忙慌乱了,吉列尔斯的{dy}乐章给人就是这个感觉,但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处理的还不错。整体看不够沉稳。因为单声道的原因,乐队声音小,音效一般。

 

推荐指数:★★★

 

 

 

 

8,贾尼斯版

 

多拉蒂指挥 伦敦交响乐团
MERCURY(水星)公司
1961年录音(企鹅评价三星带花)

 

贾尼斯1928年出生于美国。贾尼斯的演奏让人折服!让人赞叹!从技术层面看,快慢有序,强弱有致,张弛得当,细节处理流畅、巧妙,三个乐章都有上乘表现,贾尼斯是在用音符说话,用指尖表达情感,有一气呵成的气度、激情和美感。第二乐章压抑、哀怨的部分弹得很到位,变奏部分处理的很有层次感,且十分动听;多拉蒂指挥的乐队不抢不遮,气氛烘托恰到好处,个人认为是把拉氏技巧和情绪表达最为xx的一张唱片。录音相当不错,当然水星公司的录音一贯值得信赖。据悉,此录音还获CD天书推荐、美国TAS榜(还未见{dy}手资料),不过本人购买的这张唱片系统却一直没有回放出{zj0}效果,写这篇东西时,意外找到此唱片的SACD版,刻碟试听,感到电平稍大,效果大大好过普通版,小音量听效果很好,它是收藏的{jj1}版本,总之有了贾尼斯版的“拉三”,就别无他求了。

 

推荐指数:★★★★★

 

 
9,郎朗版

 

捷米尔卡诺夫指挥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TELARC公司
2001年8月伦敦皇家艾伯特音乐厅实况

 

郎朗1982年出生。郎朗的演绎多少有些随心所欲,尤其{dy}章整体性较差,开始节奏太慢,并且几次再现主题都散、慢、拖,{dy}章竟弹了17分41秒!10分28秒开始的独奏部分技巧出不来,气势、情绪也不连贯,基本上属于一塌糊涂,而相比贾尼斯弹得就非常精彩,触键讲究。感觉郎朗理解原作不够,或有偏差,看来“80后”离“大师”还有一步之遥。第二、三章还不错。TELARC公司的录音毋庸置疑。

 

推荐指数:★★★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谈碟说乐】“拉三”九个版本比较_下里巴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