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汽车凶猛的城市_江涵秋影_新浪博客

台州:汽车凶猛的城市

【关键词:天气】昨、今两天天气依旧不错,是个大晴天。晚上下班回来照旧洗澡,之后看当天的几份报纸到12点多才躺下。早上睡得很舒服很惬意,真真正正是如网上所传说的那样“睡到自然醒”的,而且是天天如此。

【关键词:水量降低】起来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外面太热的原因,今天实在无心情和状态去洗衣服了,只好暂且放一放吧。昨天上午准备洗衣服的,水龙头放出来水很小,起先没注意,以为是供水机构按照计划减压供水,因为前几天报纸上预告了,需要检修管道。晚上上班时,看头版大标题才知道原来是意外事故造成的。难怪了!晚上回来后,水量已经恢复了正常。

【关键词:吃饭、上网】中午11点多在广场南路吃炒河粉,6元。油多,味道不错。12点多到4点多上网4小时,二楼没什么人,很安静。只是旁边一个牛人很聒噪,关于这个人明天再详细说说他。

【关键词:钱报论坛】上网时特意登陆“钱报论坛”,发现却怎么也注册不了,仔细一看,原来是注册给限制住了,好象每天只限量发放一些名额。晕!我上网这么多年,这样的情况还真是不多见。论坛嘛,人家都是欢迎和鼓励网友注册的,会员越多越好。怎么这样?我注册是为了参加“捉虫虫”,发关于〈钱江晚报〉报纸上的错别字、错误失误之用的。

 只好随意看了别人所发的“捉虫虫”帖子,发现网上真是有不少高人。大部分帖子在指出错误的同时,都把报纸错误之处拍成照片或者直接在电子版截图发到帖子中。内容既有明显的错字,如“拴”写成“栓”、“爱”写成“受”,也有成语的误用,如“美轮美奂”等。

【关键词:电热壶】前几天电热杯被我烧坏了,没有热水可用,无水可喝,决定无论如何要买一个电热壶。

 4时许上完网,沿赤龙路步行到东环大道星星广场附近一家店买了一个电热壶。这家店方圆数公里内xx一家,之前经过很多次,心想以后万一需要买,可以来这里。

 在店内仔细查看陈列及听老板娘介绍:有一种老式的水壶,60元。容量大,可以装两暖水瓶的水;一种快速的电热壶。标价88元,据老板说这88是xx,原价要卖150多的。3月份在宁波、台州、温州、杭州住旅馆时用的都是这种,用过很多次,烧水很方便很快的。前者我嫌每次要装两瓶水的量,而有时候只是想烧点开水喝而已,加上烧水时间过长,需要十几分钟。

 仔细考虑了片刻,还是决定买后者。还到84元。老板麻利地填单子,再拿一张店家的名片用订书机订在一起;电热壶拿了个新的,打开包装盒给我看了,装袋。告知我保修期为一年。前后不到十分钟,顺利成交。

 如果不算来回坐车的话(3月17日,坐动车从杭州到台州100),这是我来台州后在“用”的方面,买的{dy}件非易耗品,同时也是单笔金额{zd0}的一笔交易。之前,住旅馆最贵的是80元,买衣服也没超过。

【关键词:保安失职】顺原路返回去上班。至5点多进报社大门时居然又被保安盘问,问我做什么之类,又一次把我当成外来人员了。简直都无语了,相当的不爽。真是神经过敏,神经兮兮的。要是我年轻几岁,非把他一顿呵斥痛骂不可。我又没整容,都上班两个多月了,进进出出这么多次,难道每次进出都是隐身或穿墙吗?整个单位也就那么几百号人,你成天坐在大门口眼睛盯着他们进进出出,都认不出吗?报社的保安你们都是睁眼瞎吗?

 这是严重的失职。不该让进的人却辨认不出也不加盘问就放进,前几天到办公室推销银行信用卡的人是你家亲戚吗?

 这些个弱智加低能的保安也不知道是报社自行聘用的,还是保安公司派驻的?应该好好培训培训了。报社又不是军事管理区也不是仓库重地。要我说,压根就不需要这么些人。真要有事,即便放100个保安也没用。我之前工作的单位连门卫都没,不照样好好的吗?保安是中国最没技术含量的职业了,不要相貌,不要学历,不要关系,不要技能,是人是鬼阿猫阿狗张三立四王二麻子都可以胜任。

【关键词:五颜六色的晚餐】刚到办公室坐下没多久,就拿饭卡去食堂了。我把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改成“吃饭要趁早”。已经有几个人等候在打菜的窗口了。不过还没开饭。不到一分钟,可以了。这是我历史上距离开饭时间最近的一次。吃饭嘛,图的就是个清净,我很不喜欢嘈杂的吃饭环境,所以我每次吃饭都尽可能赶早,以尽量避开吃饭高峰期。否则,打菜要排队,打饭要排队,舀汤要排队,吃饭还得找合适的座位。

 我选的是吃炒藕片和鸡蛋炒虾仁两样菜,6元,还剩131了。客观地说,这个价格在外面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具有福利性质的职工食堂来说,价格未免有些高的惊人。嗯,后者味道不错,就是太少,不够吃。总算一改前几天都是绿色菜系的局面了,前者说清楚是什么颜色,白、紫都有,后者就比较艳丽了。鸡蛋是黄灿灿的,虾是粉红和白色的。赏心悦目啊!为什么要刻意强调菜的颜色?因为中国菜肴一贯是讲究色、香、味俱全的。

 顺便提一下:我不太喜欢食堂的烹调方式,大部分菜都是煮、烧的,且大部分多汤汁寡油,比较清淡,很少有煎、炒的。我的口味偏向重油、重盐、越辣越好。从健康、营养的角度,这偏偏都是大忌。据说江浙人的饮食习惯一向都是清淡的,什么都喜欢加糖,和湖南、四川等地的重油重味喜辣等xx不一样。

【关键词:电视相亲】晚上吃过饭,版面还没出来,饶有兴致地认真看起了台州本地的首档电视相亲节目《我们相亲吧》,该节目于每晚6:10首播,次晨复播。如今,各大电视相亲节目火暴异常,尤其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我们结婚吧》等为代表,台州电视媒体居然也照猫画虎跟风描红。觉得相亲小红娘长得一般,倒人胃口。该节目可以在“台州网”上进行免费报名。

【关键词:应征男】{dy}个男的,年龄比我小,相貌却比我老。开头没看到,穿着疑似保安的制服,多才多艺,还会很熟练地背诵词(那个弱智的解说词居然给说成了“诗歌”,文化素养实在低,“诗”和“词”是一回事吗?),不由暗暗地佩服赞叹。高中时,倒是学过,现在早忘了,更惶论如此快速地背出。

【关键词:应征女】第二个应征的女的,做服装生意的,才46岁,长的更老,要求还挺高,什么必须是本地的、有房、有孝心、50岁以下,等等,说了一大堆。我看悬,现在50岁左右的单身男人总共有多少?还得全部符合你的要求?差不多、凑合就行了,黄土埋脖子的人了,现实一点,不要那么苛刻好不好?

【关键词:上班】昨晚10点半下班,昨天我是13、14、16,后15又交给了我。等于{zh1}4个版都是我的,分别是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我早早就把自己的三个版面校好了,按照常理都应该是比较早的搞定,偏偏昨天弄得很迟,搞到{zh1}一刻。体育版和国际版都撤换了稿子。

【关键词:新华社通稿】其中国内新闻有一篇新华社涉及到注射使用过期药的稿子,居然中间还掉了个字:“不良好反应”写成了“不良反”,又不是很急的突发新闻稿,堂堂的中国国家通讯社,应该是相当严谨慎重的,怎么也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幸亏送审之后又漫不经心地拿来仔细看了一下。

【关键词:李宁王子杯】另外,体育版一篇写台州小姑娘夺得{gj}的稿子,关于赛事的名称是这样写的——“2010李宁王子杯(北京站)国际青少年网球排位赛第二站”,我以为这项赛事是在不同城市举办的,就像国际田联黄金联赛一样,每站都是在不同的城市。那么这个“(北京站)”字样应该放到{zh1}去,以起到补充和说明的作用,而不是放在冠名后面的。后来到网上查了一下,果然有问题。其实,是全部赛事都在北京举行的,应该把“站”字拿掉,变成“2010李宁王子杯(北京)国际青少年网球排位赛第二站”就对了。

【关键词:手续费】昨天才突然想起来,前天取钱不应该在那个自助银行取,因为是CBC(存不存?),要收跨行手续费的。钱虽不多,还是应该锱铢必较的。以后取钱一定记得去ICBC(爱存不存!)

【关键词:评述台州】现在每天就这样写啊写的,居然也坚持了好些天了。内容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涉及到生活点滴、工作手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现象评述……其中不乏我以一个外地人、局外人的角度和思维对台州这个城市各个方面的看法、观点及与安徽的比较等。好象已经写上瘾了,前{yt}下班回来会在纸上记下第二天要下的提纲,每天上午九十点钟睡到自然醒之后,先洗漱,然后坐在电脑前哗哗地写,再用U盘拷贝拿到网吧里发表到新浪博客和QQ空间里。

 现在如果{yt}不写,反倒觉得不习惯,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没做似的。又突发奇想,如果每天这样坚持写下去,待到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之后,舍弃个人部分,提炼出有关台州的部分,再按照题材和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类、整理之后,估计都xx可以出本书了,书名就叫《一个安徽人的台州生活——兼评其眼中的浙东海滨小城》,哈哈!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写本书,至今都未能实现。主要还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过于懒惰。

【关键词:疤掉了】昨天开始,右腿上的结疤终于开始慢慢脱落了,不过还是有点痒。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前些日子,右腿靠近膝盖处右侧皮肤奇痒难忍就不经意地去抓,直到把皮给抓破,一片腥红,惨不忍睹,先后结了四道疤。

【关键词:汽车城市】前几天看报纸,马上来临的端午节期间报社又要在路桥举办车展了。上次五一期间刚刚举办过一次车展。哎,今天咱就说说台州的汽车吧。

 这里的汽车氛围真是好,与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到处充满经济、金钱气息、无人读书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当然,这是其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造就的。像传说中的“中华{dy}村”华西村一样,在台州,几乎人人有车,哪怕你只是普通的职员。

 在城市里的任何一条路口,都得备加小心,因为冷不防就会有车开过来。在没有红绿灯和无人值守的路口想穿越马路,得等好久,眼巴巴地望眼欲穿地盯着大批的小车呼啸而过。从车的种类来看,货车并不多见,90%以上都是私家车,不过低档车也占了不小的比例。毕竟人人都有追求美好享受物质生活的欲望,稍微有个几万块钱就会去买车。

 站在街头,满目望去,任你阿猫阿狗张三李四,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汽车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简直就跟玩一样,就和拥有自行车一样简单。就连报社一些招进来的新手记者也成天开车小车进出。商报编辑部新近制定的“记者采访费用报销办法”其中一条规定就是:为提高新闻时效性和降低采访成本,鼓励记者利用私家车前往采访,凭油票报销。可见汽车在这个城市的普及之高。幸亏台州日报社当初规划建设时有着高屋建瓴的先见之明,现在报社大院内可以同时停留数百辆汽车之多。

 在这个城市里有着数不清的地下停车场,诞生了一大批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岗位,养活了无数靠汽车吃饭的打工一族:泊车员、引位员、咪表收费员、洗车工、汽车修理工、汽车美容师、交通协理员……

 由此,我又想到了皖南泾县的道路。近些年来,泾县的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道路越建越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华,汽车保有量也呈几何级数爆炸式迅猛增长。我的切身体会就是:在城市道路未见拓宽(不但未见拓宽,部分路面还压缩了人行道)的前提下(皖南{dy}街和中山南路例外),大量的汽车和人,使得如今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泾县城区行走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等时段,部分路段甚至出现了只有在大城市才会有的堵车的壮观景象。

 我常常想,当初的泾县城市设计者、规划者们一定不会想到,只短短几十年间,社会会发展当今这样的规模,使得他们当年设计的城市主干道路远远超负荷不堪重负,否则一定会再加宽许多的。

 我又想起了当年1990年代时期我的学生时代。那个时候,泾县城是远远没有这么许多人的,晚上尤其是冬天的夜晚,我下晚自习回家,一路上骑车经过,只有昏黄的路灯照耀着我,街上都没什么人,很多商店都早早地关门打烊了。

 可现在的泾县,在绿宝街、迎宾路、皖南{dy}街、环城东路、交通路……鳞次栉比的茶楼宾馆饭店酒楼洗脚城网吧KTVxxx……夜夜笙歌燕舞盛世太平彻夜不眠,成了不折不扣的“不夜城”。这哪里像个“皖南山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简直和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得一拼了。我不知道这是幸事还是坏事?

  • (2010-05-16 13:02:50)
  • (2010-05-17 13:40:19)
  • (2010-05-18 14:35:37)
  • (2010-05-19 13:57:15)
  • (2010-05-20 12:53:41)
  • (2010-05-21 13:20:09)
  • (2010-05-22 12:27:16)
  • (2010-05-23 15:20:55)
  • (2010-05-24 15:36:47)
  • (2010-05-25 13:00:28)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台州:汽车凶猛的城市_江涵秋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