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减容手术| 教堂壁灯

 

Batista手术,在国内又称作“左心室减容术”、“部分左室切除术”或者“保留性左室切除术”(汗,叫法真多),是一种新的有效的xx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的外科手术。1996 年首由巴西Batista 医师报道。心脏扩大不仅造成房室瓣关闭不全, 同时也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但氧的供给并不能随着心脏扩大而增加, 因此心脏扩大至一定程度后心肌收缩力将逐渐下降。Batista 手术的基本原理即是切除左室游离壁部分心肌, 使左心室尽量恢复至正常大小, 降低左室壁张力, 减少心肌耗氧量, 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功能(Laplace 定律) 。同时也可能与左室成形,外周血管效应,精神、神经和体液因素有关。同时施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术纠正了二尖瓣、三尖瓣返流,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Batista 手术适用于各种扩张性心肌病(如原发性扩张心肌病、冠心病、瓣膜病、Chagas 病等) 。Batista (1996) 报道术后并发症为: 充血性心衰18% , 出血7% , 心律失常5% , 肾功能衰竭4% ,呼吸衰竭4% ,感染4% ,其它4%。Batista (1997) 报道12 例术前大多数心功能Ⅳ级,术后57%恢复到I 级,33. 3%恢复到Ⅱ级, 2 年生存率为55%。安贞医院(1998) 报道12 例, LVEF 从19. 4 ±7. 8%增至28. 9 ±8. 9% , CI 从1. 7 ±0. 7 增至2. 4 ±0. 8/m2 / min ,术后6 月生存率为80%。术后长期存活情况有待观察。

Batista手术的基本原理是:P= K · T / R(其中P代表心腔内压力;T代表心壁张力;R代表心腔半径)。从以上公式可以得出:心腔内压力与心壁张力成正比、与心腔大小成反比;心脏的重量应与心腔的大小相符合。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心肌重量、降低心壁张力(降低后负荷)和缩小左室腔来解决终末期心脏病扩大的心脏问题。从以上机理可以看出,Batista手术的临床意义只在于:暂时减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仅属于一种减症姑息手术,该手术只是切除了没有收缩能力的心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心肌功能,因此其远期效果欠佳,两年生存率只有55%。但是它可以暂时降低肺动脉压力,为移植创造更好的条件。

另外,中国{dy}例Batista手术是在1997年由黄方炯医师主刀进行的

Tagged as:

Leave a Response

郑重声明:资讯 【左心室减容手术| 教堂壁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