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县首届花木盆景展有感_周行_新浪博客

    “五·一”这天,我陪同永平铜矿来的几位朋友上街闲逛,忽见一群人围在街道墙前看什么告示。过去一看,原来是铅山县首届花木盆景艺术会展的海报,只见上面书写着:观赏展览“可领略北国雪原风光,饱览江南水乡情韵;可登临五岳观东海日出,畅游西双版纳探九寨神奇……”。对此我有些不信,就说:“这广告词也太玄乎了吧。”朋友却说:“玄不玄乎,去看看不就知道啦!”于是我们便来到花木盆景艺术展厅。出乎意料的盛况使我大吃一惊,展览会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眼前一组组盆景作品,有山水、树桩盆景和各类花卉;亦有奇石、根艺,它们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各界人士,也有一般的普通市民。

    欣赏一件好的花木盆景和奇石根艺,可洗濯我们心中的尘埃,陶冶我们生活的情操。展厅中近120余盆的各式展品相映成趣,寓意深远,让我觉得不虚此行。这些作品整体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将时代的精神风貌寓意其作品之中,无论是“咫尺千里”的山水盆景,还是“缩龙成木”的树桩盆景,或是“巧夺天工”的奇石根艺,都是一幅幅诗意悠远的立体画,真所谓“一盆一世界,别有洞天;大自然造化,灵气十足。”观之以小见大,可看到全景,且通过景来激发美的情感,继而联想景外的情,景有情而意无穷,给人以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享受,引人入胜,让你百看不厌。

    我那几位朋友对题为《家住信江北岸》红石制作的山水盆景特感兴趣,认为它很美,且具铅山地方特色,观赏之中好似回到了童年的故乡。我近前一看,确实如此,几块废弃墙角的小红石,经作者加工后摆设在盆中,再配上农舍、树木、小桥等摆件,一幅信江北岸红石山下的山村小景便呈现眼前。该盆景作者杨必源先生曾学过美术,又爱好文学,许是艺术相通的原故吧,因看他所制作的盆景都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为一体。观其作品,就尤如观赏山水画或是田园诗,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有一盆状似“大鹏展翅”的盆景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我走近观看,原来是张勇先生的《鹏程万里》山水盆景,该作品匠心独动,有展翅雄鹰一飞冲天的气势,形象极为生动;张先生另有一盆景名《孤帆远影》的山水盆景,观赏盆中有两山夹一江,江中一小舟慢慢远去,观之不由令人想起唐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有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另有《孤峰独秀》树桩盆景,这是吴金龙老先生的佳品,该盆景造型犹如一位阅历资深的老者,伫立高山之巅,俯看万里江山,即寓意对壮丽山川的热爱,也是作者本人的写照。年近七旬的吴老先生,原来体弱多病,自退休之后爱上花木盆景,继而全身投入进去,不仅深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使其精神日渐矍铄。展厅中刘银华先生的树桩盆景较多,且大都成型,具一定的观赏性,有后来居上之势。据他自己说,他做盆景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但入门后就非常痴迷,只要得空,就不辞辛劳到河畔山沟挖取树桩选材。他把自家的顶楼装点成了一座小型花园,凡此一游的人们都赞不绝口。李建平先生的一组摆置在展厅中的奇石很受观众青睐,尤其是一题名《猴仙》奇石,给人的{dy}感觉,就是笑容可掬的弥陀佛形状,其比例协调,蕴藏天工造物,具有平静、坦然,自然天成。其他一些作者,如朱海东、刘志和、鄢鹤龄等人的作品也很具观赏性,有的秀美飘逸、风花雪月,有的气势恢宏、悲怆壮烈,还有的曲折多变,层次感强,各自的作品特色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据了解,这次铅山县首届花木盆景艺术会展非常来之不易!为了筹办一这次展出,县花木盆景协会的几位主席、副主席、理事东奔西走,筹集资金,联系场地,参展的作品自己搬来又搬回,纪念册、海报自己设计并张贴。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两个月的筹办,艺术会展在县文联和有关单位及企业的关怀和支持下终于得以顺利举办。

    该艺术会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协会宗旨所说,展览起到了“团结广大会员和花木爱好者,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用艺术的双手装点庭院、阳台,为城市的美化、亮化工程加彩、添绿、增美。”许多参观者给予展览很高的评价,认为展览“咫尺之间,志趣高洁”,即“赏心悦目”,又“怡情养性”,是“美的追求,美的创作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亦是本人内心要说的话。除此之外,我还热切地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民间花木盆景协会建设,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地关怀、支持花木盆景协会事业,以使这种高雅、令人耳目一新、健身开慧的艺术展还能够经常举办,且越办越好,从而促进该县花园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观县首届花木盆景展有感_周行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