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绿申城(转)

                       郁郁葱葱绿申城

                                              2010-5-24

    五月的上海,因承办2010年世博会而更加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五月,随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学习考察。在学习感悟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博大精深”的同时,品味满目生机的绿色景观与繁华街头融合的美景,的确是件愉悦的事儿。

  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楼大厦、寸土寸金,可以说并不稀奇。感到特别的是,像上海这样2000多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仅53.8平方米的特大型城市,无论是游走在中心城区,还是徜徉在较远郊区,所到之处,放眼望去——绿泼眼底,檐口、路口、窗口、弄口、门口,处处都有绿树绿草点缀。

  生态绿化景观大道、屋顶绿化、檐口绿化、阳台绿化、墙面绿化、景观绿化、棚架绿化……一个个独具上海特色的城市绿化手法,由不得你不惊叹上海的精巧与精明。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句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老话,用来解释上海的城市绿化和“绿视率”越来越高,却是那样的鲜明和贴切。

行走在上海,无论是虹口区的城市园林,还是青浦区的生态大道、松江区的主题公园,紧拽眼球和相机的主要因素,还是这其中多姿多彩的特色绿化。

  虹口区被誉为上海的“风水宝地”,是上海中央商务区组成部分,全区面积仅相当大庆萨尔图区的二十五分之一多一点,{jd1}的寸土寸金。可就是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区,却有着一个占地22公顷、全上海最有名气的文化休憩公园——鲁迅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瀑布,更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这个免费开放的公园,每天都吸引着男女老少在此尽情享受生活的惬意。

  青浦区朱溪生态大道,有“江南生态{dy}桥”的美誉。这条“公园式生态景观大道”全长约3公里,绿化面积48公顷,道路绿化带平均宽度160米,一眼望不到边。中央绿化带及快车道两侧的行道树为香樟,还有铃木、梧桐、女贞、含笑、白玉兰、榉树、柿树、樱花、银杏、柳树等,能产生明显的季节变化。车行其间,一路绿树成阴,繁花点缀,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享尽大自然的乐趣。

  松江区的佘山月湖公园是一个雕塑类主题公园,来自荷兰、加拿大、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雕塑大师创作的20余座现代雕塑作品分列其中,水域面积456亩,被翠绿的东佘山、薛山、凤凰山环抱。环湖除了大石滩、大沙滩和各类形态各异的雕塑外,就是大片碧绿整洁的草坪和茂密的大树。这里依托山林、月湖资源,精心创设了寓意为春、夏、秋、冬四大主题的功能性区域景观,每个区域又以不同的植被和建筑表现不同的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宁静和谐的画面。

  从“见缝插绿”到“规划建绿”,可以感悟上海对生态的理解;从上海世博会近240个场馆中,80%以上做了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可以感悟上海对生态的理解;从今年{wy}的“世界屋顶绿化{zj0}城市金奖”收入上海怀抱,可以感悟上海对生态的理解;从上海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今年达到13平方米,更可以感悟上海对生态的理解。

生态花园宜人申城

上海从来都不缺乏吸引力——南京路的繁华、外滩的璀璨、东方明珠的巍峨、卢浦大桥的壮观、黄浦江的华丽……形形色色的“上海剪影”,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观看上海世博会电视直播后,人们想去上海的欲望更强烈了。

  以往到上海,留在记忆和印象中的,是带有浓厚上海印记的繁华热闹、灯火辉煌、时尚摩登、异国情调、里弄风情。

  这次随市党政代表团来到上海,却蓦然发现,上海的感觉不一样了。因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让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借机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大气、精致、细腻,生态、自然、和谐。

白天,映入眼帘的,是生态花园的温馨和谐;夜晚,扑面而来的,是五彩缤纷的梦幻风情。

  从外滩炫目的万国建筑群,到浦东的东方明珠;从高架路快速驰骋的车流,到黄浦江西来东往的游船;从干净整洁的街头巷道,到公园幽美精致的树木花草,无一不在诠释着今日上海“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宣言。

  上海的迷人魅力来自环境的嬗变,上海的品味来自对城市的精雕细琢。

  漫步上海街头,你能看到社区围墙、立交桥和高架路上爬满紫藤、金银花、常春藤;你能看到沿街两侧从单一品种的法国梧桐,到大型乔木与低矮灌木、草坪组成的错落有致景观带;你能看到楼顶染绿,墙体穿绿,变成景观树、草、花的新家园;你能看到公园、广场的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保健植物、鸟嗜植物、香源植物、蜜源植物、固氮植物、藤本植物搭配错落有致,并随着季节的变化演绎出万千仪态。

  上海的城市环境美,已不单单是为绿化而绿化,追求的是更高的艺术化和生态化。

  每条街巷、每个片区,虽然艺术风格迥异,然而乔、灌、花、草和城市雕塑小品搭配协调,相得益彰,步移景异,无不成画。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如同生活在美好的图画世界里,人与自然统一和谐,人与植物花草、动物生灵相处和谐。

  上海的平面生态绿化景观、立体生态绿化景观,也无一不在传递着更多的人文关怀。

  行走在上海的每个地方,扑面而来的,都是一幅幅流动着的充满时代气息的生态和谐画卷。

  在外滩,江面、长堤、绿带、喷泉、花坛、广场、雕塑、栏杆、座椅、庭院灯、万国建筑群,相映成趣,构成一条错落有致的沿江风景带,浦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展现了上海特有的都市风景。

  在松江泰晤士小镇,自然恬静,异国情调。置身在浓浓的英伦风情中,仿佛时光倒流,一切都回到了从前。

  在青浦朱家角古镇,清淳幽静,处处有画、时时有诗。在这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小桥、流水、人家”xx景观,可以寻找到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味道。

   城市美化,不单是给人以视觉享受。“宜人”是城市的追求,城市与自然要共生、共存。追求城市环境生态效应,让人享受的也不仅仅是花园城市带来的温馨。

  无独有偶,近年来许多到过上海的人,也都对上海城市面貌的变化赞叹不已——把城市建在花园里,让市民生活在花园里。

如梦如幻夜上海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夜晚畅游大上海,经典歌曲《夜上海》似乎萦绕耳畔。上海的夜是不眠的,上海的夜景是诱人的,火树银花不夜天,霓虹灯彩一条街,五彩缤纷的灯光闪动着上海的时尚、上海的万种风情。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黄浦江两岸的标志性建筑景观灯星罗棋布,散落在一江两岸、十里外滩,迷人夜色犹如银河泻地,江上游轮点缀其中。高、中、低相结合,点、线、面相呼应,层次化、立体化、现代化的亮化景观把一座生态、和谐的不夜城衬托得恍若“天上的街市”,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生活在此的市民心生惬意。

徜徉夜上海,亮化工程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光彩”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美丽”工程。一栋栋光影大厦、一座座灯火桥梁、一盏盏照明街灯无不展示着上海亮化科学规划、名家设计、方便百姓的理念。从世贸大厦到东方明珠、从南京路到苏州河沿岸、从商业中心到居住小区、处处让人感觉夜上海的动静结合,格调雅致,独具魅力。

  大量现代照明设施的使用、大量现代亮化效果的呈现,是现代上海亮化力求“出新、出景、出彩”的写照。空中俯瞰夜上海,亮化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城市夜景与江水大桥相映成趣,上海的照明技术与艺术特色融合的天衣无缝,古老的上海与时尚的上海在夜色中跨越时空、浑然一体。

  漫步夜上海,亮化功能性与景观性xx结合,从黄浦路到南京路、一路一景、从世贸大厦到上海大厦、一楼一景、从南浦大桥到杨浦大桥、一桥一景,夜景景观既各自成景,又遥相呼应,夜上海俨然一座不夜城。

  上海城市亮化的人本理念也让人印象深刻,整个城市亮化以暖色调为主体,但不同的功能区都科学选择相应的夜景灯光。居民校园和小街两侧配以简洁、素雅、柔和的静态暖色光,商业商贸繁华地段充分体现浓郁的商业气息,绿地、广场、公园的灯光照明则让市民感受到静谧温馨。

  上海城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自豪的说,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号召,上海在亮化建设中进一步加大了高效节能LED新型灯具的推广使用力度,普遍采用先进的节能光源和优质电器元件,美化城市的同时更体现环保主题。

  驻足外滩细品上海的夜色,眼前游轮亮化造型各异、远处高楼灯火闪烁、身边各地游人如织、夜色中的上海如此让人留恋,留恋她的悠久文化、留恋她的现代气息,更让人思索,亮化是城市管理的重头戏、绝不是“为了亮化而亮化”,不同的城市要根据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夜景,夜上海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就给每个城市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文明清风净申城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楼的高度、路的宽度、历史的厚度,还体现在天的蓝度、水的清度、环境的洁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后一种文明更加持久而可贵。

  百年世博,梦圆浦江。上海——这座现代而又古老的海派文化都市,承载着中国人的骄傲,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她将用什么来展示大上海的新形象?从而让中国改革开放、文明进步之光熠熠闪亮?

  带着这样的疑问,随市党政代表团踏上了赴上海学习考察之旅。

从繁华的商业街,到宁静的居民区;从宽广的主干线,到曲折的深巷路;从奔涌的黄浦江,到清幽的淀山湖……一路行走、一路寻觅、一路感怀,这里的地面干干净净,几乎找不到人为抛洒的垃圾;这里的道路平平整整,几乎看不到明显破损的痕迹;这里的水质纯纯澈澈,几乎见不到工业排放的污浊;这里的空气清清新新,虽处闹市却好似远郊。置身上海滩,如在画中游,所见所闻让人赏心悦目,所思所感让人意惬神闲。

  偌大的城市,竟呵护得如此精致而细腻,不能不让人惊叹于上海市的力度、感佩于上海人的觉悟!

  “借势世博、融入世博、服务世博”,这是上海市发出的广泛动员。北京奥运刚结束,“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便在上海全面展开——看虹口,2009年完成高层建筑整治161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250万平方米、百弄整治28.8万平方米、违建拆除8.2万平方米、户外违规广告清理1740块,长期遗留的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等顽症彻底根治;看松江,加快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和资源整合,创新城市综合管理模式,集中开展主要道路、交通枢纽、集贸市场等专项整治,在上海市郊率先实现城镇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看青浦,完成淀山湖生态湿地及周边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3%,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zj0}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宜居城市”等名片……放眼申城上下,环境整治紧锣密鼓,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迎世博盛会、做文明市民”,这是上海人作出的响亮回应。“我代表上海,更代表中国!”在崇高荣誉和庄严使命的强烈感召下,街道在行动,社区在行动,企业在行动,校园在行动,每一个上海人在行动,每一个外来人也在行动,曾几何时,他律转化为自觉,习惯固化为自然,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掀起了一场“共建家园、同赴文明”的社会热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家,让城市更美好!

  文明源于细节,文明近在咫尺。我们有理由相信,世博会过后,上海定能净土依旧在、清风犹如是,文明之花处处开!

  毕竟,清洁的环境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由自己享的。

立体交通畅申城

在国人心目中,交通拥堵似乎是大城市的“专利”。然而出人意料,此次上海之行却是畅快xx。

  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已近半夜。夜色中,我们乘坐的大客车从浦东向外滩一路飞奔,与乘坐风驰电掣的“磁悬浮”有着相同的感觉。一路上,大小车辆均是呼啸而过。

  上海学习考察之行的{dy}天,是在上海中心城区虹口区,所行走的路线道路并不宽,大小车辆也不少。在车上翻看着考察行程表,心里盘算着能否如期进行。

    欣赏着街头美轮美奂的园林绿化景观,在移步换景的赏心悦目中,考察团在虹口区的学习考察活动按计划次第展开。

  准时!大家xx的目光转向了上海的通畅交通。奇怪了——上海不堵车,而且还是在世博会的人流高峰期间。

  相比于其他大城市的堵车经历,大家七嘴八舌,对上海的畅通交通环境这样评价:人流汇聚、车辆众多,秩序井然、鲜见堵车。

  在接下来的学习考察中,我们穿越了大半个上海,从中心城区到偏远郊区,堵车的事儿竟一次也没遇上。

  世博会开幕以后,如潮的人流从世界各地涌到上海,世博园里几百座造型各异的外国建筑,将人们xx的视线从外滩转移到浦东。

  从外滩登上去世博园的游船,一路观赏黄浦江两岸的美丽风景,不觉时间流逝。黄浦江上,往来的各色船只络绎不绝。

  经历了兴奋、激动、感慨,依依不舍地离开世博园。为了对上海有更多体验,有人选择打出租车回住地,有人选择乘地铁去南京路,有人选择乘游船夜游黄浦江。

  出了园往前走一两百米,就看到许多出租车分成三排,在路口有序地候客。

  坐上出租车,穿越过江隧道,来到外滩的沿江路。一路上真是畅快——出租车好打、过江不堵、沿江路不塞,20分钟就回到了住地。上海的通畅交通,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上海为啥能xx大城市“堵车”的闹心病呢?

  疑问中,陪同我们考察的上海朋友这般解释:上海交通方便快捷,得益于隧道、地铁、高架、航运等立体化交通网络的形成;得益于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严格执法和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借助世博东风,上海已建成拥有11条线路、420公里运营里程的地铁网络,不仅是国内{sg}突破400公里地铁网络的城市,也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地铁第二大城市。地下蛛网般的地铁线,直通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并与空中列车接轨,减轻了道路通行压力。

  上海“申”字形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让来往车辆在高架桥上风驰电掣。外滩“三来三去”两层地下隧道,使黄浦江两岸大量过境交通从地面转入地下,使外滩地面由一个以车为主的空间转变为以人为主的空间。

  上海市里不堵车,交通快速、便捷、通畅的答案有了。

 

  

郑重声明:资讯 【郁郁葱葱绿申城(转)】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