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导致神经炎,按揉太冲不等闲;
敲打胆经有疗效,莫忘拨动阳陵泉;
疏通三焦经重要,推按膻中见晴天;
xx太溪加涌泉,肾俞拔罐揉丹田;
皮炎皮疹寻祛病,阴陵泉和风市点;
健脾养胃三阴交,足三里与内关见;
肺经天府治过敏,艾灸血海病不返。
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侧、额部及骶尾、肘窝、腰背、两髋、外阴、肛门,腹股沟、眼睑及四肢等处,多以对称性分部。初发时先感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而呈苔藓化。典型的表现多数为:米粒大,淡红色至褐红色,或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的扁平xx。
患者自我感觉为阵发性剧痒,夜晚比较严重从而影响睡眠。其症状时轻时重,xx后容易复发,搔抓后引起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xxx及淋巴炎。
这种病多是由于患者体内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在活动或劳累后身体发热,毛孔张开的时候,遭到湿寒之邪的侵入而闭阻毛孔,湿气侵腐于肌肤表面而发痒。由于表皮组织肥厚浸润,再加上搔抓剌激就会形成扁xx。
如果瘀结的湿气遇到体内的热量便会形成粘性水液,这种湿热会淤阻气血,使气血中的营养不能滋润肌肤表面(卫气不固),从而使皮肤干燥。感到痒痒只要用手一挠会很容易挠破,粘性水液渗出后就形成了结痂。这种病大多是因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所致,所以,每当遇到心情烦燥时,就会郁表阻气,瘙痒加重。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本病大致分为三大类型:
1,湿遏型:
多见于夏天和秋天的季节。局部不但会有成片肥厚的xx浸润在皮肤表面,还会有皮肤破损后的“潮红色”糜烂和血痂,遇热就会瘙痒加重,用手触摸到皮肤破损处时有发热感;患者自觉阵发奇痒,在情绪波动时会加重;痒时心烦气躁,越搔越痒,甚至有钻心感;多伴有夜间潮热,心烦易怒,情绪不安,神经衰弱等症状;脉:濡数;苔:薄黄或黄。
以上就是所谓的“肝气郁结,阴血亏损”之症。这种病症的治法是“滋阴xx、疏肝解郁、xx化瘀、驱风xx、清热败毒”。在这里先不说用药的问题,只是介绍我们如何利用口诀达到自己xx的效果。
“疏肝解郁”就是要多按揉“太冲穴”至“行间穴”(见图1)。
“太冲”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向足背方向大概三个横指处),它是肝经的“俞”穴,属土。这个穴位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它在中医上有时也叫“消气穴”,具体的在前面《五俞穴的介绍》文章中也做了详细的描述,另外,在郑幅中老师的书中也有大篇幅的介绍,足说明其地位不同凡响。当你发烧无汗的时候它可以帮你发汗;当你紧张的时候它可以帮你舒缓;当你昏厥的时候能将你唤醒;当您抽搐的时候能帮你解除痉挛。
“太冲”既是肝经的“俞穴”又是它的“原穴”,“原者,发源也”;通过观察“原穴”的异常变化,可推知脏腑的盛衰;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上体现。有的人有时会发生头晕无力,感觉气短,以为是心脏问题,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来,其实没有大毛病,就是肝脏供给心脏的血液少了,常揉“太冲穴”就能增加心脏的供血量,解决根本问题。还有些人总感到委屈,想哭,这是肝郁的表现,{zh0}是能哭出来把浊气放掉就好了;因为“肝之液为泪”,於气化作液体排出体外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此穴对xx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也有不错的效果。
因为肝脏是xx、供血予心脏和分泌胆汁的总机关。肝脏的xx功能顺畅,体内的血液自然保持新鲜状态,毒素会实时排出体外,疾病就无法有机可乘。一旦肝脏功能受损却又不获调节,就会造成肾脾肺等脏腑的功能下,产生连锁性的影响。若要xx,必先从肝脏开始,因为其是一切疾病的源头。肝脏功能转弱的祸首是情绪不调,包括生气或压抑情绪。情绪不佳时要实时消气,揉揉肝经的“太冲穴”(也称消气穴),就能祛掉怒气,心情马上转好。“太冲穴”按上去很痛的人,一定是爱生气,所以xx“太冲穴”也可以解肝郁,去除压力。
“行间”穴(在{dy}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属火。因为“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有的人肝火太旺,就必须“泻其心火”,这叫“实则泻其子”所以它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像两肋胀痛、嘴苦,那是肝火旺;而像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尤其是舌尖长泡,或有的人一上火就鼻出血,这都是心火太盛,此时火已经不在肝上,就要多揉“行间穴”把心火从这里散发出去就可以去火了。
俗话说:“百病由寒起,百疾自气生”;如果再从“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揉,还能解决因情绪压抑,心生闷气后产生的xx、耳聋、耳鸣、眼睛视物不清、做噩梦等症状,具有疏肝、利胁、调理肠道和xx疝气等功效。起到xx肝脏郁结的作用。
由于肝胆相表里,肝经要通过胆经向外xx,如果胆经的穴位受阻,毒火就会逆势而上,到达胆经的同名经-----三焦经,面部的很多神经都归三焦经管辖,从而就出现了xx、耳聋、耳鸣、牙痛、眼疼等症状。所以,平时多敲打敲打胆经,xxxx胆经上的穴位,对化解肝毒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胆经上主要的两个穴位是“阳陵泉”和“风市”穴(见图2)。
先说说“风市”穴(风市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直立垂手时,中指尖所处)。“风者,风气也;市者,集市也。”通过穴名就能看出,此穴是个风气聚集之所,很多病都和“风”有关系,像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xx等,均是风湿之毒所致。因此,xx“风病”时,千万不要忘了疏通集市里的道路,不能形成集市的拥挤,拥挤就会堵塞,堵塞就会产生病变。
再说说“阳陵泉”穴(屈膝,在膝盖外侧有一突骨,就在骨头下面的凹陷处),是胆经的“合”穴,属土。《难经》上说“合,主逆气而泄”,《灵柩·四时气》中说“邪在腑取之合”。可见“合穴”在xx当中的地位。
“阳者,阳气也;陵者,山丘也;泉者,不断之水也。”意思是胆经的气血在此似山中的泉水一样不断供给。它是人体八会穴之一的“筋之会穴”又是胆经的“合穴”,堪称得起是双料{gj}。因为肝胆相表里,肝也主筋;因此肝经和胆经的问题它都是{sx}之穴。
因生气而出现的两肋胀满或胀痛,可先点按“足三里”穴,再拨动“阳陵泉”后会打嗝排气,气排出后就舒服了,这就体现了它的作用:降浊xx。当然,如果时间允许再敲敲胆经让肝火有个释放的出路疗效会更好。它配合“曲池”穴还能xx半身不遂,并对落枕、肩周炎、肩颈发紧的xx效果也不错。总之,穴位是不变的;思路是可变的,灵活运用xx手段才能将不变的因素变为可变的因素,就像《吕氏春秋·察今》中所说的“病万变药(穴)万变,病变而药(穴)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2,湿寒型:
多见于冬天和春天的季节,常见于反复发作日久,湿寒阻滞气血,搔抓表皮不烧,多呈“青褐色”的扁平xx,其表皮组织“肥后厚浸润,溶合成片状,嵴沟明显”,经常是在夏季减轻,冬季加重。阵发性剧痒,也是夜间比较严重。
这种患者多伴有体寒怕冷、身重倦怠,头闷如裹,周身微肿,情志抑郁,吐痰清稀,气短咳喘,小便清长,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等阳虚,气郁,湿寒凝滞等症状。脉:濡缓或紧。舌苔:薄白或白腻。病症的治法是:温阳xx、除温健脾、舒肝通络、风止痒。
xx的方法很多,有药补、食补、气补、穴补等。药补和食补都需要先通过胃的消化后,才能将一部分有用的东西再通过脾的运化到达指定位置,但是,如果遇到脾胃虚寒的患者,xx在脾胃就会被阻隔,无法真正被吸收,就不能收到xx缩尿的功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络不通,用药无功”的道理。
“气补”的含义就是通过练习各类传统的养生气功达到xx健身的目的,同时和有效的睡眠相结合以补元气,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患者身体过度虚弱,马上练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就需要先将身体调整到具备练功的条件时,方能起到效果。那么用什么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才能在短期内见效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穴补”。
xx的穴位有哪些呢?这里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涌泉穴(位于前脚掌的凹陷处见图3):
“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属“木”。此穴xx范围极广;因为肾属水,而“涌泉穴”属木(五脏“井穴”对应的是“木”);同时,肝也是属木;所以说,如果肝火过盛或肾阴不足,就要多按按“涌泉穴”。这是因为“水生木又克火”,通过xx“涌泉穴”即可补肝又可祛火,可谓是“一举两得”啊!而且它对于有足寒症和足心发热的患者常按此穴也会有显著的疗效。
“涌泉穴”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均可参与xx;如:高血压、耳聋、耳鸣、咳嗽、xx、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xx、头昏、xx、目眩、咽喉肿痛等都是它的xx范围。
具体方法是:
用热水加少许陈醋浸泡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然后,用手掌跟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次,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宜(也可抹点润滑油或护肤膏),搓完后,再用大拇指指肚或指关节点按涌泉10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注意:在女性月经期间、高血压患者不宜练此法。
二、太溪穴(在脚内踝骨后面,跟骨上面的凹陷处,见图6)
它是肾经的“俞”穴和“原穴”,属土。“太者,可大可小无限也;溪者,山涧之流水也”,此名就是统领山涧大小之流水的意思。水在人体之中是血液组成的一部分,把“太溪穴”用好了就等于是调动了静脉中的血液(小溪之水),新鲜的血液就会冲开体内的淤血,形成良性循环。咱们前面说过“液门”和“然谷”两个穴位能xx咽干欲饮(嗓子干燥总想喝水)的症状,如果配上“太溪”穴xx起来就会更加快捷,有“如虎添翼”之感。是古代医籍中记述的“回阳九穴””之一,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太溪穴”是xx肾病的要穴,对xx妇科病、肾炎、痛风、肾绞痛、遗精、xx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它可以帮助解除尿液的毒素含量减轻肾脏的负担,达到恢复肾功能的作用,在肾经的流注时间(下午5:00—7:00)效果{zj0}。
对于高血压肾炎病人,按揉此穴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对尿蛋白有一定xx效果。对于手脚怕冷或发凉的病人,可在睡前xx太溪穴,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慢慢会感觉到暖和的。
“太溪穴”对很多慢性病有很好的xx作用。常用于xx肾炎、膀胱炎、踝关节扭伤等病,对于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手足畏寒,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等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三、肾俞(先找到第七颈椎棘突,“低头,后颈部最突出的那一个高出的骨头,也是大椎穴的位置”,然后依次数下去,胸椎十二个。然后就是腰椎了,找第二个腰椎,它的棘突下,旁开1.5寸,也就是两个横指的位置,见图4)
用“肾俞”配“太溪”来xx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虚都是{zj0}的配伍,尤其对于肾虚腰痛马上可以见效。用穴位xx,躲过了胃肠吸收这道关,所以不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而且补得直接、迅速。在后背“肾俞”位置左右各拔一个真空罐,同时再按揉左右的太溪穴10分钟,每天如此,10天后你就会感到精、气、神会有很大的改善了。
四、揉丹田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或左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xx,左转72次再右转72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见图5)
3,湿瘀型;
多见于春季及秋季,在冬、夏两季较轻,皮损色正常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有阵发性瘙痒的感觉,在身体发热出汗时搔痒更为明显,且用手挠抓感觉不到痛。当挠破皮肤时,常有少量渗出性粘液及少量血混合性液体。表皮有少量屑痂,这主要是由抓挠形成的。脉:缓;会随情志变化而加重,多伴有脾胃虚弱、饮食不香、胃脘胀满或xxxx等湿滞脾胃症状表现。
治法:xx健脾、驱风止痒、舒肝和胃。
xx、健脾、和胃比较好的穴位是“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血海”这四个要穴。
“足三里”穴(膝眼下四横指,距离胫骨一个中指的位置)是胃经的“合穴”,属土。这个穴位几乎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个能增加人体xxx的穴位,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体的xxx遭到了破坏,才使xx有机可乘的。平常多按按“足三里”就会改善自身的体质,能“燥化脾湿,xx胃气”。如:胃痛,噎膈,呕吐,腹胀,泄泻,痢疾,xx,水肿,xx等等xx时都离不开它的配合。
“内关”穴(掌心向上,腕横纹上2寸:两个半横指处)属于心包经,是xx心胸胃疼痛的重要穴位。“内者,内部也;。关者,关卡也。”顾名思义就是此穴就像一道血液的闸门有疏导水湿的作用。像打嗝、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血压高低的调节都是它的拿手好戏,但是体虚之人揉内关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内关穴”只有在气血旺而遭到阻塞时才能发挥作用(开闸放水),它是冲锋的穴位,不是个补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宽度,胫骨内侧缘后方,见图6)。“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它是xx妇科疾病的要穴,祛湿的功能很强,常按揉此穴能够xx健脾。
“血海”穴(屈膝,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四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便是此穴。见图6)也称作“百虫窝”。虫子一般都在潮湿环境下才能繁衍生息,不管事皮肤病还是妇科疾病都是由于体内湿气太重,使得xx繁殖过快造成的。“血海”穴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要穴,专门去xx热,xx瘙痒之症。另外,凡是和血液相关的病症,它是必选之穴。比较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艾条灸一下这个穴位,对xx瘙痒效果很不错。
我曾经用物理方法xx过一起神经性皮炎,患者是一位xxxx家,症状属于“湿寒型”,我先按揉其“太溪穴”和“太冲穴”后,又在其后背的肾俞部位各拔了一个气罐,再用皮肤针(也叫梅花针)敲打皮肤上隆起的片状xx,轻轻一敲,再拔上几个罐,毒血就会破肤而出,且患者不觉疼痛。然后在xx抹上一些红霉素眼药膏用以xx,如此可以保证10天左右的平安,平时“太溪穴”和“太冲穴”要常按揉,否则肝火不除,病走熟路,就会再次发作。初期xx反复是正常现象,坚持三个月患者病情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梅花针扣刺能xx通络,温经养脉,通过皮肤的神经自我调节作用,激发脏腑经络功能,从而改善皮损局部的微循环。扣刺后又于局部拔火罐,可以清泄血分邪热,移毒泻毒,促进局部循环和组织的再生,加强了养血、和血、通经、活络的功效。
艾条温和灸在这里不仅仅只是温补的作用,还有解热xx、引热外出、扶正固表的作用。在局部xx的同时,再辅以毫针直刺曲池、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天枢等穴,可以内外皆治,标本同调,远近结合共同达到xx的目的。
如果有的人是皮肤过敏引起的瘙痒,那就要在肺经的“天府”穴(臂向前平举,低头,鼻尖接触上臂的侧处便是此穴。见图6)先拔个罐,然后每天xx这个穴位,将痛点xx至不痛,病症自然就缓解了。
200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