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其研究领域异常广泛,涉及到设计史的各个层面,1993年受聘为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理论系终身教授, 负责全院的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史教学。 曾出版多部专著,如《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现代时装史/现代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美国插图史/现代艺术史)、《世界现代建筑史》等。其著作多为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现兼任多家房地产公司顾问及设计总监,指导过多个项目的概念创意及整体策划,如鲁能集团、深圳万科集团,广州侨鑫集团等。
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曾任《装饰》杂志主编,艺术史论系主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著有《原乡·设计》《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中国工艺美学史》《手艺的思想》等;主编有《中国xx设计师学术访谈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等。
David Berman 在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领域工作已愈25年,从纸品印刷到网络发布,从网页设计到软件界面设计等众多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 身兼作家,职业演讲人,设计师,交流策略家,以及顾问等多重身份的他,在过去几年里走遍全球20多个国家,客户包括IBM,国际空间站,加拿大政府,世界银行,阿加汗基金会等。David的获奖作品包括白话文字的应用,用户定制字体设计,以及开发一套以平白的语言和设计重新出版加拿大法律的系统。 自1984年起,他致力于为全加拿大的平面设计师制定一套行业道德准则。加拿大平面设计师协会于2000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认可了他的草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间美术及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研究。1984年9月-1987年7月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张道一教授攻读工艺美术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1988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1月-1991年5月师从张道一教授攻读美术学民间美术专业方向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1991年5月-1992年8月赴日本国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考察进修。
Newman教授致力于在高等教育中实现设计与商业恰当融合,以及为设计项目管理和学术活动提供商业敏感。他于70年代初在国家美术学校完成了工业设计课程,随后在澳大利亚和欧洲从事多项设计管理工作。八十年代末的后五年中,他一直担任设计和策展公司Exhibit Resources的首席执行官。他曾任新南威尔士州里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研究院院长长达七年,并曾任悉尼大学艺术学院导师及系主任。2005年1月Newman受聘为奥克兰大学驻校企业家,该职位的设立是为了增进奥克兰大学与新西兰商业市场的接触。2006年9月他离开悉尼大学。现任莱佛士学院(新加坡总部)院长。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数码媒体艺术工作室主任,教授。长期从事数码媒体艺术研究。于1991年获法国政府奖学金赴法国深造,2001年赴美国考察新媒体艺术教育,同年创建中央美院摄影与数码媒体艺术工作室。他参与策划了众多重要的媒体艺术展览及活动,包括2002年MAAP亚太媒体艺术展,2006年《生存的迹象》中法摄影与录像展,2009年“Google创意中国-北京”等。其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瑞典国家博物馆,德国路德维稀艺术基金会收藏。
张同鍊先后在纽约帕森设计学院和加州艺术学院学习,并在后者获艺术硕士学位。他领导过众多杰出的设计机构,于1991年成立亚洲{lx1}的视觉形象设计机构 DC&A。他为2002年世界杯,韩国电讯公司,新韩银行,韩国旅游发展局设计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视觉形象。除了是一名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张同鍊还是韩国首尔宏益大学广告学研究生院院长。他是韩国视觉信息设计协会 VIDAK 副主席,并且是2000年在首尔举行的Icograda千禧年大会的执行组委会主席。他为众多重要机构包括韩国奥组委,首尔市政府担任顾问。
David Grossman是一位环境平面设计师,设计公司 Daedalos(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合伙人。他曾任Icograda 主席,现任以色列设计师协会主席。他还是英国布莱顿大学的访问教授,特拉维夫设计研究中心Vital的创始人之一,以色列申卡大学平面设计系创始人,他和 Avital Scharf 一起担任 IDW China 主席,为中国企业提供先进的设计策略。他经常在国际设计会议中担任演讲人,并在多项国际设计大赛中担任评委。
设计产业推动者,设计教育传播者,设计师。中央美院设计学院 七工作室导师国际艺术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理事全球议程理事会 系统设计委员法国设计家联盟会员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等多所大学 客座教授 曾就读山东工艺美院,留学于芬兰/德国/丹麦,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艺术硕士。 1995起任教中央美院。曾担任国家重要社会文化活动的评委和艺术顾问,《艺术与设计》杂志特约主编2001-2003,策划组织多项国际展事,在国际三百多所设计院校讲学和授课。2009“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等国际会议演讲嘉宾。 设计:北京2008奥运奖牌,2008奥林匹克博览会邮品,“从北京到伦敦”邮票设计。新涉及领域陶瓷 玻璃等。2007霍英东基金会第十届高校教师奖,2008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 。作品、论文百余次入选国际重要展览和出版。肖勇设计顾问为中外机构设计标志300余枚,品牌设计:维维,香雪制药,爻”艺术坊等。
自1998年起担任意大利xx艺术机构Fabrica的创意总监,他为众多世界性组织创作,包括联合国,国际护士理事会,人权法律委员会等。他是书籍《Fabrica 10: From Chaos to Order and Back》(《Fabrica 10: 从混乱到秩序再回归》)策划人之一,该书获得AIGA大奖,被丹佛美术馆的AIGA设计档案馆收藏。他还在意大利xxxIUAV大学教授交流设计,并组织“平面设计和社会责任”会议系列。Vulpinari 现任ICOGRADA副主席,AIGA成员。他曾在各种世界性组织包括ICOGRADA, AGI, AIGA, ISTD,Profile Intermedia, Grafic Europe的设计活动中担任演讲人和评委。作品图版权:©Fabric
Halim Choueiry () 身为设计师,设计教育家,Icograda 副主席,Halim Choueiry 目前是美国科技大学艺术(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设计系主任,专事文化影射及文化导航研究,他对黎巴嫩众多大型设计研究项目有突出贡献。与此同时, Halim 通过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Cinnamon 实践其设计理念,该工作室专事文化模式识别,双语企业视觉形象设计,以及拉丁语/阿拉伯语的文字设计。Halim 一直致力于革新中东地区和海湾地区国家的设计方法及思维。
1955年生于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1982年留校任教,1985年赴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视觉传达设计系进行教学 研修。1988年至1989年回母校任教,1990年起任法国埃克斯·普罗旺斯高等美术学院(ECOLE D’ART D’AIX-EN-PROVENCE)教授。2002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2004年8月起工作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现任设计艺术 学院院长,教授。关注并致力于中国的设计教育改革,提出“中国的、时代的、国际的”设计教育目标。
威尔·布里奇先生在伦敦艺术大学任职副校长已有两年,在此之前他曾经是伦敦艺术大学下属学院之一:伦敦传媒学院的院长长达10年之久。作为伦敦艺术大学的副校长,威尔·布里奇先生统筹领导着大学诸多主导项目,例如投资2亿英镑的中央圣马丁学院新校区搬迁至King’s Cross工程, 他同时也负责审查和重组伦敦艺术大学在未来的2010至2015年间的5年战略发展计划。 作为伦敦传媒学院的校长,威尔·布里奇先生也是主要负责学校从伦敦印刷学院的转型过渡 以及在学生的数量的增长和在传媒与设计领域内从预科到博士授予等级的一个课程体系的全面扩展。在这样较大变革的背景之下,威尔·布里奇先生依旧保持着伦敦传媒学院在高等教育方向的一贯方式并侧重着手实践的风格。 在2002-2003年度,威尔·布里奇发起了资金募集,投资4千万英镑在伦敦传媒学院的Elephant & Castle校区设计并创立相关课程项目,目前包括具有行业水准的数字影视工作室,新闻编辑部,艺术馆,动画/室内/图形设计工作组. 同时和 Sony 公司, BBC相关的主要影视工作室和其他小型制作公司都有良好的链接合作,学校因此被称之为‘国家影视荧屏学院’, 尽管在这10年中伦敦传媒学院的发展受到一定的紧缩,学院从其印刷前身的根基上有了长足多元的发展, 世界{zd0}的印刷设备制造商--– Heidelberg A.G.将他们自身的一个{sjj}别的硕士课程和基于英国的印刷媒体学院扎根于伦敦传媒学院。 在受到伦艺主要理事成员如电影制作人David Puttnam和广告大亨John Sorrell的触动下,威尔·布里奇先生意识到高等教育对创意企业和英国创意产业支持的消亡, 这直接促使伦敦传媒学院开创了一个基于伦敦艺术大学和欧洲xxxx的商业学校合作伙伴关系----伦敦商业学校, 在威尔·布里奇先生的xx下,伦敦传媒学院又发起了进一步的xx合作项目, 这次是和伦敦经济学校在以POLIS项目的名下涉足事实新闻领域内的合作。 最早学习过媒体技术并作为出版领域的最早从业者,威尔·布里奇先生对非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也即成人返学者,短期进修者,和不太受到关注的群体)发展出持久的兴趣。最近他在Paul Ashwin的 ‘Reader‘“改变高等教育”书中探讨了相关内容, 在他事业早期, 威尔·布里奇先生也参与过书籍出版并为学校的的教学革新和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相关主题发表研究论文。 在加入伦敦艺术大学之前,威尔·布里奇先生 还曾经是南泰晤士河学院的校长,布莱顿大学部门总负责人,国家健康服务局的教育研究部主任和 XEROX培训分析师,在布莱顿任职期间他被借调到DfES 高等教育政策部门工作, 同时他还在意大利,澳大利亚和美国等都有过工作经历。
罗素·肯尼迪是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视觉传达专业高级讲师。他同时从事平面设计和影视制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是英国皇家艺术促进会 (RSA) 制造业和商业分会理事,哥本哈根非盈利艺术机构 INDEX: ‘Design to Improve life’ 的区域大使,2010首尔设计奥林匹克的首尔城市形象设计顾问。罗素·肯尼迪经常受世界各地的设计学院邀请担任考官,评委和工作坊导师。自2003年加入 Icograda 理事会开始,他一直积极推进全球教育网络IEN的发展,并于2007年在古巴Icograda大会上发起了Icograda的本土设计网络INDIGO。
龙永图,1943年生,湖南长沙人。1965年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1973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国际经济学专业。 龙永图先生1992年1月出任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开始参加中国的复关谈判 。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期间,他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在{dy}线领导并最终成功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龙永图先生长期从事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工作,经常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世界xx研究、学术机构和知名大学组织的研讨会。 龙永图先生曾获“CCTV2003年度经济人物”称号;2004年10月,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颁发的联合国特别奖,以表彰他对促进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杰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