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地球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地震发生在无人居住地区,即使是很强烈的地震,例如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引起的灾害损失也很小。反之,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例如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一次地震是否会造成严重的灾害,除了与地震发生的地点、人口密度有关外,还与当地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密切有关。 城镇是人口集中的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地震风险亦随之加大。我国600多个城市大多处于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有一半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及以上的地震高危险地区,其中包括25个大城市。我国有19个大城市发生过7级以上的直下型或近源地震。所谓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指地震就发生在一个城市的地下。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包括我国的唐山地震和日本的神户地震。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在唐山发生7.8级地震,地震震中即在市内的开平区,震中烈度达11度。唐山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整个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1995年1月17日当地时间5点45分在日本神户发生的7.3级地震,造成6500人死亡,现代化港口城市神户遭受重创。此次地震还引起严重的火灾,神户市长田区的全部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 4月14日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和2007年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同属震中靠近城镇的中强地震。这两次地震的相关情况见下表: 两次地震相似之处: 时间:两次地震都发生在凌晨时分,大多数当地居民都在睡梦中。 地点:两次地震的震中都靠近县城。宁洱地震的震中距离县城仅2公里。玉树地震的震中虽然距离县城结古镇39公里,但是玉树地震的发震断裂延伸到了县城附近。 区域:地震发生区域均为少数民族地。宁洱县为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而玉树为藏族自治州。 震害:两次地震都造成县城建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都出现了供水、供电、通信中断的震害现象。 两次地震差异之处: 人员伤亡情况: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差异较大。截至2010年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死亡,70人失踪,12135多人受伤。而宁洱地震只造成313人受伤和3人死亡。 震级:玉树地震为7.1级,宁洱地震为6.4级,两者相差0.7,玉树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是宁洱地震的13倍左右。 民居结构:玉树土坯结构和空心砖结构房屋居多,宁洱多为木架瓦房结构。对比宁洱和玉树两次地震,除了地震破坏力大小不同外,两地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建筑结构形式、民居传统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分析研究这些差异,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县城如何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一、居民建筑和结构形式 玉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气候寒冷,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藏族自治县,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以上。玉树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土坯结构和空心砖结构房屋,为了御寒屋顶普遍较重,在我国属于抗震性能最差的一类。据中国地震局现场应急工作队初步调查,极灾区结古镇的这类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
图1 玉树地震土木结构房屋的震害
图2 玉树地震空心砖结构严重破坏
图3 玉树地震中民居的女儿墙震落现象 宁洱县是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起点,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气候较炎热。宁洱哈尼族的典型民居如图4所示。房屋一般为2层的木架瓦房结构,外墙为砖墙或者土坯墙。相比于玉树地区的民居,宁洱地区的木架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良好。2007年宁洱地震时,这类房屋的主体结构木架基本保持屹立不倒,震害主要是屋顶出现溜瓦、土坯外墙倒塌。由于木架的保护作用,土坯墙均向房屋外面倒塌,避免了向内倒塌伤人现象。房顶的瓦片主要砸落在二层,而当地居民习惯睡在楼下(一楼凉爽),二楼只是堆放一些杂物。这些都是宁洱地震伤亡较少的客观原因。
图4 宁洱县哈尼族典型民居
图5 宁洱地震民房掉瓦的震害现象 二、防灾意识和地震演习 宁洱县属于地震较活动的地区,平均每隔10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5~6级左右的地震,被当地居民戏称为“地震窝子”。频繁的地震活动也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防震意识。宁洱6.4级地震发生的半年前,当地曾举办过地震演习,特别是中小学校开展了这类活动。笔者曾经调查宁洱县的同心乡中学。地震发生后,住校的学生按照演习方案,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自己有序地全部撤到学校操场。学生无一人受到地震伤害,也没有发生由于地震恐慌造成的拥挤现象。 相比之下,玉树地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则相对薄弱得多,特别是农村地区。当地的房屋结构鲜有采取抗震措施。以空心砖结构为例,这种建筑应该仅作为临时性的房屋使用。如果作为住房,需要加芯柱等抗震措施。遗憾的是,多数当地居民建房时都没有注意这点。值得欣慰的是,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在此次地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玉树民族一中为例,4月14日5点39分发生的{dy}次4.7级地震,学校值班的领导和老师,觉得情况不对,组织在校的学生疏散到了操场上,成功地躲避了2小时后的主震袭击。这和该校平时注重安全教育密不可分,学校常常组织学生进行防震演习。 比较玉树地震和宁洱地震,可以发现防震减灾意识的强弱对震害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防震减灾意识强,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强,灾害损失就可能较小,反之则震灾必然加重。坚持不懈的防灾意识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先决条件。 三、震后城市的恢复和重建 如何建设一个地震安全的城市,是目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2005年联合国在日本神户召开了减少灾害问题的世界会议。会议通过了《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兵库行动框架》进一步强调应使减灾观念纳入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加强减灾体系建设。 (1)恢复重建,城市定位是关键 一个城市遭受地震灾害后,在恢复重建规划中应该因地制宜、采取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要吸取经验教训建设一个安全的新城市,还要兼顾今后城市的经济发展。云南省丽江市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1996年2月3日发生7.0级地震后,旅游业带动全市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一个世纪前一场7.8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旧金山市,几乎把这座在“西部淘金热”中飞快发达起来的都市夷为平地。但旧金山市在重建中凭借地理优势和附近硅谷的高科技影响,又成为今天美国{zj1}活力的城市之一。玉树地处高原,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拟定的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方案,震后玉树将建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态型旅游城市,且着力城乡一体化发展,重构县域城镇体系。“重建的定位是美丽的高原旅游城市,有三江源头独特的美丽风景。” 玉树重建应在注重保持当地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好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2)借鉴成功的经验,因地制宜的搞好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强震后,新疆自治区政府党委下决心要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在全疆推行抗震安居工程。一组由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专家核查统计的数据显示:2005年新疆乌什发生6.2级地震,有5800多户房屋倒毁或遭到严重破坏,而震区2470户抗震安居房在地震中无一受损;2007年7月特克斯发生5.7级地震,14300间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而震区所建抗震安居房基本上没有出现裂缝;2008年3月新疆和田发生7.3级地震,距震中80公里左右的于田县普鲁村304户村民中过半住房受损,只有抗震房经受住强震的考验,无一受损。提高建筑物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在地震活跃地区加快建设抗震安居工程,新疆抗震安居工程的做法值得青海玉树借鉴。 玉树地区受当地条件的限制,目前民居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土坯房、空心砖结构和砖混结构。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原来的土坯房可以改建成抗震的“木板夹心”结构,就是在墙体中使用两层木板,夯土成墙,使四面墙连成一体而防震,这种成本较低、抗震效果良好的简易框架结构房,适合收入较低的居民。继续采用空心砖作为房屋的建筑材料时,一定要在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加上芯柱,提高空心砖墙的抗倒塌能力。砖混结构应采用圈梁和构造柱等抗震措施,楼板采用现浇,不应再使用预制板。 (3)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城市的道路交通、供电、供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属于生命线工程,在震后的救援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玉树县城所在地地域狭窄,在此次地震的救援过程中,暴露出城区交通堵塞严重,对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交通系统应急规划措施,处理好城市交通生命线与土地利用开发的关系。在避免建筑损毁对交通生命线的威胁,注意交通生命线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突发性灾害发生时的救援与疏散。对于交通生命线通道,要严格控制临街建筑的高度和抗震能力等。加强城市出入口、指挥中心、医院、机场、应急避难场所等关键性救援设施的交通系统的可靠性。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中,电力供应的重要性仅次于交通生命通道,然而地震往往造成电力供应中断。这与含有陶瓷脆性材料的电器设备抗震能力差有关,当然地震滑坡造成输电线杆倒塌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此次玉树地震中,结古镇的部分街道采用太阳能照明,使得震后当天晚上,街上的路灯照亮城市,给震后受惊的灾民点燃希望,起到稳定人心和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值得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推广。震前玉树地区的电力供应主要靠当地的小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难以迅速恢复。因此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应将其并入到国家电网中,增强电力供应的备份机制。 通信系统对抗震救灾过程中起到神经中枢的作用。目前我国通信系统的薄弱环节还是通信杆路光缆,回路备份机制对保证震后的通信非常重要,埋地光缆的抗震能力比架空光缆好一些。在吸取了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后,此次玉树地震的通信抢修还是非常迅速的。震后的第二天灾区结古镇的3G信号都能够工作正常。 一个抗震的城市供水系统是灾后人们生活的保证。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是不能不喝水。灾后救助伤员的医疗行动也离不开干净水。震后城市供水系统维持它的服务功能还是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火灾的重要保证,神户地震时就遇到这样的难题,救火没有水。如同玉树县和宁洱县的情况,我国的县级以下小规模的城镇,即使是在抗震设防地区,由于经费和历史等诸多原因,供水管网的建设往往没有经过仔细的抗震设计和规划。我国不少地区的小城镇供水管网是由原始的那种从抽取井水慢慢发展铺设开的。这样供水管网存在许多埋设年代老旧、抗震性能较差的管道,影响城镇管网的整体抗震能力。近城镇的一次中强地震就一定会造成自来水管网供水中断。有规划地改造我国县城城区老旧管道,更改为抗震性能较好的管道(如球磨铸铁管、PE管)是我国供水行业的当务之急。管网恢复重建过程中合理的阀门布局对震后管道的快速抢修也是非常重要的。 (4)开展心理救助和引导志愿者行动 心理救助是灾后重建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极端的恐惧或孤独可以引发精神疾病甚至死亡,心理救助在重大地震灾后救助中非常重要。据报道我国汶川地震后出现了多起xx事件。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经历了1994年洛杉矶地震的儿童,在灾难后的几个月内经常画一些消极形象的图画,比如蛇、鲨鱼等。日本神户地震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地摧毁了神户和大阪之间的城区。经过10年的努力,房屋、道路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人们心灵的复原还远远没有完成。“孤独死”成了劫后余生者的{zd0}问题。日本政府对灾民心理重建的经验表明,心理重建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要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具体做法是,首先尽量让原来的邻居安置在一起,大家相互更加熟悉一些,在灾民集中的社区建立由志愿者队伍等组成的生活救助机构(Life Support Advisor),定期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逐渐地xx灾民恐惧和孤独心理,提高社区的抗灾能力。
图6 神户市灾民集中社区的生活救助办公室(LSA室) 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英国志愿者曾经告诉笔者他是如何帮助灾民的。志愿者救助灾民,不仅是要去帮他们重建家园,而帮助灾民恢复生活的信心更加重要。其实志愿者是不可能长期帮助下去的,今后的生活和重建主要还靠灾民自己,这点很重要。所以有时候志愿者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也是帮助灾民,就是到灾区每家每户的去谈心,让灾民的脸上重现笑容。谈话时注意以下2点:(1)要把自己高兴的事情与灾民分享,而不是坏的方面,因为灾民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2)告诉他们这不是世界末日(end),而是要在end前加一个字母B,变成Bend。意思就是鼓励灾民在思想上要绕过这个“坎”,拾起灾区的碎片、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前面又将是一个崭新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