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禁止学生玩“锯人”_534392145_百度空间

2010/05/26 00:4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近日网上流传的北大附中校团委和学生会关于禁止学生间“锯人”活动的警示通知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之心。记者昨日走访北大附中和一些学校后发现,所谓“锯人”就是流行于男生间的一种游戏,被“锯”者往往双腿张开被数名“锯人者”抬起,用裆部向包括大树、电杆等柱状体发起冲击。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被锯”在不少学生眼里并不是被同学欺辱,而是一种受同学青睐的“荣幸”,北大附中表示这是“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本报讯(记者 陈凯一 关庆丰)昨天,记者从北大附中了解到,该校团委和学生会近日对在学生间存在的一项“锯人”活动发出“禁令”,认为这项活动低俗而且不安全,存在严重危害学生健康的隐患,要求该校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得参与。同时,该校对各中学校发出倡议,恳请各校校方关注学生动态,对这一项逐渐兴起的活动给予有效疏导。

  据了解,“锯人”活动是流行于男生间的一种游戏,“被锯者”由数名“锯人者”抬起,手腿在“锯人者”的束缚下双腿张开,向包括旗杆、大树、球架等在内的柱状物发起“冲击”。“这只是男生间的一种‘恶搞’,往往是好朋友间好玩、好闹的事,并不是真的想要惩戒或者伤害谁。”北大附中初一年级的一名男生说。

  记者在对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学生的随机采访中了解到,“锯人”游戏目前在海淀区的多所市级示范中学都时有发生,这些被公认为“好学生”的男生们希望通过这一特别的方式来舒压、取乐,甚至将此作为拉近同学关系的一种手段。不少参与过这项活动的男生都颇感乐在其中,甚至有人还创作了“锯人说明书”和“锯人顺口溜”。

  对此,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生玉海表示,始终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和学生健康安全的北大附中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对此活动有看到,并听说在多所中学都有所发生。为此,去年北大附中的健康工作部对这项活动进行了研究,并对学生进行了提醒、管理。而近日这一活动在学校里又开始偶有出现,高二年级的一名学生还在游戏的过程中手臂受了轻伤,校方对此高度重视,由校团委和学生会分别对学xx出“锯人”游戏“禁令”,并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如果需要,还将由校方发出统一“禁令”。

  对于违反“禁令”将受到何种处罚,生玉海表示,这点学校还没有考虑,也不会轻易处罚任何一个学生,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主要是引导,即使日后出现违禁者,校方也会以教育为主,处罚要视个体情况而定。

  生玉海说,据他个人了解,“锯人”游戏在中关村地区的多所中学校都有存在,为此北大附中也对各校发出倡议,希望各校校方关注学生健康、安全,将这一不雅、存在安全隐患的游戏“禁”掉。

  师生观点

  学生:“被锯”是一种“荣幸”

  在“锯人”游戏中,数名乃至数十名“锯人”者将对“被锯”者施以“酷刑”。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被锯”在不少学生眼里并不是被同学欺辱,而是一种受同学青睐的“荣幸”。

  北大附中高一年级的一名男同学告诉记者,“锯人”游戏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很多男生都玩过。一般而言,享有“被锯”殊荣的人是“某次成绩考得{zg}的”、“班里人缘好的”或者“过生日的”同学。而一般比较不合群的同学则难享这项“殊荣”。

  “有的时候,这也是拉近同学关系的一种手段。比如我和一男生刚闹了点矛盾,后来我看到他正在‘被锯’,就赶过去也帮忙‘锯人’,然后大家爬起来嘻嘻哈哈一闹,就一笑了之,关系比以前更铁了。”北大附中初一年级的王姓同学说。

  对于是否担心游戏给身体带来伤害的问题让不少游戏的参与者觉得有点“小儿科”,男生们普遍认为作为颇有素质和自制力的名校学生,同学们都很“靠谱”,在过去游戏出现的几年里都没有什么事故发生,而且各校的学生一般都会将游戏的活动范围控制在校园内,为的就是给本校的“被锯者”留足面子。

  而记者在对女同学的采访中发现,女生对“锯人”游戏持两种态度:多数女生认为“这个没什么,他们就是闹,挺好玩的”;而少数女生在走廊看到时,会感到尴尬,快步走开。但女生普遍认为这就是男生间的一个恶搞类游戏,对“锯人”者和“被锯”者都不会存有明显的好恶之别。

  ■文/本报记者 陈凯一

  校方:让“小概率”成为“零概率”

  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生玉海表示,自去年他到任以来,校方从未接到过一起关于“锯人”游戏引发的事故报告或者家长投诉,而这“锯人”游戏虽然在该校偶有发生,但也“绝没有到流行”的程度。之所以日前校团委和学生会都发出“禁令”,其实是校方“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措施。

  生玉海说,目前学生间的交流特别广泛、畅通,中关村附近各校间的学生互相影响,所以一个偶然的事件或一个恶搞的游戏很可能会“蔓延”,让很多同学看到并效仿,从原本的“偶发”变成“群发”。该校健康卫生部的老师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这一游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虽然学生受伤在整个的游戏中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校方不能以“任何一名学生的健康”来“冒险”,所以最近发现又有所抬头就发出了“禁令”。“现在我们还在观察,‘禁令’发出后已经没有再出现过‘锯人’的情况,但在必要的时候,校方也会进一步发出‘禁令’,加大管理力度。”

  据了解,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小,所以北大附中特别与北大心理系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关系,希望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舒缓心理压力,而不是追求一些有危险的刺激性活动。

  ■文/本报记者 陈凯一

  记者调查

  “锯人”起源已无从考证

  “锯人”在北京从何时何地兴起,目前已经无从考证。根据网上流传的未经证实的说法,“锯人这项活动始于公元2006年左右”,“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地区的几所学校率先开展”。事实上,这种整人方法并非北京独有,在外地有“阿鲁巴”、“磨柱”等别称。

  昨天下午放学时间,记者在被传为“锯人”发源地的北大附中采访了十余名学生。初一学生王新(化名)说,他在小学四年级就听说过这种整人方法,上六年级时在校园里亲眼见过有同学被“锯”。受访的多名学生称,“锯人”多发生在初中、高中,小学阶段比较罕见。

  多名学生表示,最常见的工具是树干和电线杆。一般来说,工具越细对被锯人身体的伤害应该越大。王新说,同学们把“锯人”当作恶作剧,没想真的伤害谁,所以比较粗的树干是最常见的锯人工具。

  不过,和树干相比,校园里也有相对锐利、可能引起较大伤害的工具。两名初一女生告诉记者,校内一面墙的直角端上曾经隐约写着几个字“锯人专用”,这几个字近期已被学校抹去。

  至于锯人的各种花式,学生们能说出名字的锯人方式主要是“冲击锯”——众人抬着一名男生快跑,用他的裆部有节奏地撞击柱状物。

  网上还提到,“各个学校的各个年级,乃至各个班都有自己的‘锯人小队’”。根据多名学生提供的情况,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王新说,一群人起哄似地捉弄同学,参加者可多可少比较随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生称,“听说上个学期有中学出了事故,一个被锯的男生身体受伤,从那以后学校里‘锯人’就变少了。”

  ■文/本报记者 关庆丰

  记者手记

  要引导学生找到

  健康有益的游戏

  “锯人”,一款以身体“受伤”和精神“受辱”为“代价”的恶作剧式游戏在男生中流行,而此前媒体报道的QQ群内一款通过请安、创作宫怨诗以及宫廷斗争获取“升级”资本的“后宫游戏”则赢得了一些女生的芳心。这些在90后学生间迅速蹿红的另类游戏,其风行程度和风行原因让与他们日日朝夕相处的老师、家长都摸不着头脑。

  采访了十几名中学生,男生女生各占一半。多数男生认为“锯人”虽然像是恶作剧,但出发点并不是单纯的捉弄,而且力道不会太大,也不会造成身体损伤,这甚至还是一种促进同学之间友情的活动。令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多数女生看到“锯人”的场面也不觉得有什么尴尬,她们见怪不怪了。记者发现,新奇、刺激是90后对游戏的“引入”标准,打破传统、不落后于同伴是他们参与的动力,而玩出个性,释放压力则是娱乐的宗旨。

  无论如何,关注学生们中流行的另类游戏是件好事,因为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另类游戏背后所暗藏的身心威胁,也许设身处地地依照他们的“标准”加以引导,就能让原本就很聪明的他们很快找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新游戏。



郑重声明:资讯 【北大附中禁止学生玩“锯人”_534392145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