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景_尧山壁_新浪博客

 

 

童年赶集上庙,除了戏台,最吸引孩子们眼球的是西洋景。一只很大的箱柜,油漆得花花绿绿,画上种种图案。箱柜前面开四五个八棱小窗,茶碗大小。观众坐在板凳上,扒着窗孔看,窗上装着凸透镜,能把图片放大。艺人站在箱柜一侧,手拉绳子,扯动柜里的转轮,带动画片,顺序呈现在镜里。画片多是风景名胜、民间故事。调节转轮速度,可快可慢,形成动画的效果,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因为用手拉动西洋图片,又叫拉洋片。

 

箱柜侧面附带一个立体木架,上面固定着鼓、锣、镲三种打击乐器,也是通过一根绳子掌控。艺人一手拉洋片,一手用乐器伴奏,有念白,也有唱词:“嗨!往里边瞧起来往里边观,您老看一看上海滩,十里洋楼高入云,亚赛咱们的太行山。高楼大厦尖尖的顶,上下看不见一块砖。个个窗户不糊纸,一色玻璃亮闪闪。透过玻璃往里看,外国娘儿们可不一般,红嘴唇叼着洋烟卷,卷毛金发眼珠儿蓝……”

看一次西洋景五分钱,一斤鸡蛋的价格。孩子们没钱,只能围观看热闹。看过的人恋恋不舍,眉飞色舞,更加逗起孩子们心里的痒痒虫儿。艺人看孩子们眼馋,说回去拿废铜烂铁,也可以看一次。我到家拿了一把废锄头交给他,坐在板凳上够不着,只能站着把眼睛对准那神秘的小窗。至今还记得,看的是《西湖八景》,苏堤春晓、三潭印月、花港观鱼和断桥,只有水和树,看不到白蛇和许仙。艺人说,看那个你的钱不够。虽说不大过瘾,毕竟是我儿时的一次“大片”。

拉洋片的艺人叫老高,每集必到,天晚了就住在戏院旁边小破屋里。我们去看他时,正对着一幅画上的两个老头儿行三拜九叩之礼。老高说这二位叫袁天罡、李淳风,是拉洋片的祖师爷。唐朝时,西域进一美女入贡,被纳入后宫,倍受宠爱。可是美人经常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皇上束手无策,请来袁、李二位国师。二人掐指一算,说美女不是患病,而是想家。给皇上出了个主意,在御书房请美人吃酒,引导她讲述自己家乡的山川美景,风俗人情。美人讲起故乡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藏在侧室的袁、李二人一一记下,然后把它们描绘出来,共计八张。时称西域八景,装入木匣,匣上开孔,装放大镜。美人看后惊喜万分,仿佛回到故乡,开怀大笑,倾国倾城,这便是西洋景的由来。后来这种技艺传到民间,流入丐帮,形成一门手艺,属于江湖“金批彩挂”中的“挂”行,官方准许他们卖艺糊口。后来有人出资向丐帮买下这门技艺,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拉片人。直到解放后,还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乞丐不向拉片人讨要,因为他们是向丐帮学来的。官方也不向拉片人征税,因为这门技艺最早是宫中传出的。

后来老高去了一趟北京,回来本事大多了,幌子上写着:天桥大金牙真传。大金牙真名焦金池,是拉洋片的高人。他把民间艺术“大画”加以改变,长宽都在一米以上,装进景箱。唱词念白,通俗易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还会西河大鼓,三弦伴奏,属于“天桥八大怪”之一。徒弟小金牙,也有一手绝活儿。轮流上演的节目有《双推磨》、《大花鞋》、《武松打虎》、《水漫金山》等。《大花鞋》唱词开篇是:“往里头瞧来,又一张,南方有个二姑娘,二姑娘得了冤孽的病,要到庙里去烧香。浑身衣裳做完毕,就差绣花鞋一双。红缎子买了八匹整,钢针买下两抬筐。啊……唉!”

老高的新洋片,在集市庙会上观众迅速增加,时常排起长队,甚至夺了戏台的彩。有些年轻人丢下地里农活不干,追着看他的西洋景。老高发了财,定做了新箱柜,印着美女头像,自己也更换了行头,长袍马褂,金丝眼镜,留了大分头。晚上也不住戏院小破屋了,改住客栈。同时票价也不断提高,更不收废铜烂铁,冷淡了我们这帮热心的孩子。

突然有{yt},区公所的民兵抄了老高的住处。有人举报他搞精神xx,低级下流,蛊惑群众,扰乱社会。从他的箱柜里抄出了《大劈棺》、《小上坟》、《马寡妇开店》等淫秽片子,挂在他脖子上,拉到十字街开批斗会,大字标语是“拆穿西洋景”。老高吓得浑身筛糠,鼻涕眼泪往下掉。孩子们庆幸没有钱,也没有上当受骗。从此没了老高的西洋景,集市庙会安静了许多。

再见老高上集,是半年以后了。经过县文化馆教育改造,老高重新做人,剃了光头,穿一身紫花布衣裳,在十字街打开场子。不过锣鼓响后,唱的依然是拉洋片调,内容是宣传婚姻法,义务宣传,不收钱了。毕竟是老相识,孩子们又都来捧他的场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西洋景_尧山壁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