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八册第16——17课教案_zoudaozhi_新浪博客

16 想做好事

教学内容:7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应该”、“抢着”造句。

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好事不能只想不做,应该有实际行动。

3、能回答“思考练习”第2题的问题。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dy}、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好事不能只想不做,要有实际行动。

2、理解妈妈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dy}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应该”、“抢着”造句。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个小朋友想做好事,你们说他的想法好不好?那他到底做了没有呢,我们来学习第16课。

板书:   16  想做好事

二、授新

1、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

2、提出生字新词:

觉得   吴小洁   赵晨   困难   奋不顾身   系鞋带   伤心

3、教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觉得——认为的意思。

吴、赵——作姓理解。

困难——遇到难做的事。举例理解。

奋不顾身——课文中指奋勇去救人,不顾自己的生命。

系——打结。动作演示。

伤心——不高兴的意思。

4、指导学生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手语规范。

5、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小华想做好事,他做了没有?

四、作业:抄写生词。读课文。

课后分析:本课的部分词语较难理解,还要注意在课外指导学生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dy}、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dy}、二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听)话写词语

觉得   吴小洁   赵晨   困难   奋不顾身   系鞋带   伤心

二、授新

1、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讲读{dy}自然段。

(1)指名读{dy}自然段,思考:{dy}自然段讲谁怎么样?心里怎么样?

(2)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dy}自然段讲小华觉得自己是少先队员了,应该学做好事。

(3)齐读{dy}自然段。

3、讲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做值日生可认真呢”,就是说做值日生非常认真。

“要是明天学校大扫除”就是说如果明天学校大扫除。

(3)思考:小华是怎么想的?奶奶叫他做什么?他去做了吗?(让学生自读课文、讨论后回答)

(4)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课文第二自然段共讲了哪几个意思?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5)讨论,师小结:

先讲小华想向吴小洁学习爱劳动,再讲他不去帮奶奶提水。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小华想向吴小洁学习爱劳动,可他不去帮奶奶提水。

三、巩固练习:看{dy}幅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四、作业: 预习第三、四自然段,看看小华又想了什么,做了没有。

课后分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讲解课文{dy}二自然段,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第二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二、授新

1、讲读第三自然段。

(1)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2)让学生说说第三自然段讲什么?

(3)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先讲小华想向赵晨学习关心同学,再讲妹妹要他系鞋带,他没有去做。)

(4)指导朗读。

2、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思考:妈妈了解情况后,对小华说了什么?

(3)指导学生理解妈妈说的话。

(4)齐读妈妈说的话。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第三、四2个自然段。

2、妈妈说了什么?小华听了以后会怎样做?

四、总结课文:课文讲了少先队员小华想做好事,可却没有做。同学们,你们说小华这样好不好?我们想就要做到,用实际行动说话。但我们相信小华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一定会改正这个缺点的。

五、作业:背诵课文{dy}、四自然段。

课后分析: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好事不能只想不做,应该有实际行动。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二、背诵和默写课文{dy}、四自然段。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习题3:读读讲讲下面的句子。

小华想做好事,就应该帮奶奶提水。

小华想做好事,就应该帮妹妹系鞋带。

(1)读句子。

(2)讲讲句子的意思。

2、习题4: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1)觉得   小华    少先队员    应该     自己     学做     是     好事

                                                                     

(2)他      系     鞋带    小华     帮助       妹妹     要      没有做

                                                                     

A、读词语,想想该怎样排列。

B、让学生自己排列,教师行间指导。

C、让学生读读排列好的句子。

3、习题5: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小华觉得应该学做好事。

(2)放学后,吴小洁总是抢着打扫教室。

A、让学生读句子,结合句子理解带点的词语的意思。

B、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

三、作业:习题2、4、5

课后分析:学生完成习题较好。

17           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内容:10个生字和新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

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和哪几个自然段讲南南制作礼物。

3、能仿照课文,联系实际,说、写一段话。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和哪几个自然段讲南南制作礼物的。

2、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和仿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dy}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授新 

1、出示两幅图,让学生了解图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3、提出生字新词:

 礼物        每天        一颗         抽屉        照射         泡沫

 塑料        镶上        一股         祝贺        哎呀

4、教学生字新词:

(1)教师范读。

(2)领读。

(3)学生读。

(4)结合挂图或联系实际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每天——天天的意思。

颗——量词。一颗小石子。

抽屉——联系生活实际,用实物理解。

照射——光线照在物体上。课文中指光线射在小石子上。

泡沫塑料——用实物理解。

镶——把物体嵌套另一个物体内。课文中指小石子嵌入塑料板四周的棉花内。

祝——表示良好的愿望。

哎呀——表示惊讶。

(5)指导书写。

5、让学生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6、初步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读课文。

 2、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读课文。

课后分析: 本课的词语学生大部分掌握得较好,只有“镶”学生理解得还欠透彻,需要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让学生逐步领悟词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dy}至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dy}至三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指名读课文。

二、授新

 1、讲读{dy}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

南南在放学回答的路上,总要干什么?

他把小石子捡回家放在哪儿?

(3)读课文后,指名回答。

(4)小结:南南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在路边捡一两颗圆溜溜的小石子。他把小石子带回家,用水洗干净,放在抽屉里。

(5)齐读{dy}自然段。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师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星期天,爸爸妈妈做什么,南南在干什么?小石子变成什么样子?

(3)指名回答。小结。

(4)归纳段意:第二自然段讲星期天,南南用彩笔给小石子涂上各种颜色,好看极了。

3、讲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南南是怎样制作礼物的?

(3)读课文后指名回答。(先……再……然后……{zh1}……)

(4)归纳段意:第三自然段讲南南制作礼物的过程。

三、朗读{dy}、二、三自然段。

四、作业:背诵{dy}、二、三自然段。

 课后分析:课文中南南制作礼物的过程很有趣,和同学们平时做过的手工也有些类似,所以学生理解了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南南是怎样制作礼物的。

二、授新

 1、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什么时候,南南把礼物送给妈妈的?南南说了些什么?

(3)指名回答。

(4)归纳段意:第四自然段讲妈妈生日那天,南南把自己做的礼物送给妈妈。

2、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妈妈打开盒子看到了什么?

(3)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4)归纳段意:第五自然段讲妈妈高兴地接过礼物,打开盒子闻到的、看到的情形。

3、讲读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提问:妈妈看到那么精美的礼物,表现如何?

(3)指名答,小结。

(4) 归纳段意。

三、巩固练习: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四、作业:背诵、默写第二、三自然段。

课后分析:这节课学习的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情形,学生平时遇到过,但是未曾用文字表达过,因此本节课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但是还需要熟读、积累这方面的语言,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第二、三自然段。

二、练习

 1、习题1

(1)出示题目:南南送给妈妈一件什么礼物?他是怎样制作这件礼物的?

(2)指名回答。

2、习题2

(1)出示题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哪几个自然段讲南南制作礼物的?

(2)通读课文。

(3) 指名回答。

3、习题3

(1)出示题目:读读讲讲下面词语的意思。

每天     盒子     镶         香皂      洁白      圆溜溜     端端正正         泡沫塑料板

(2)读词语。

(3)指名讲讲词语的意思。

三、作业:习题1、2

课后分析: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习题,还有少部分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组织好语言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习题4

1、出示题目: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        )香味               一(         )棉花

 一(        )塑料板             一(         )小盒子

 一(        )小石子

2、学生独立完成。

3、检查、小结。

二、习题5

1、出示题目: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

   妈妈惊喜地说    哎呀     真漂亮    我还是{dy}次收到这么好的礼物呢         

谢谢你     我的孩子

 2、加标点。

3、检查、小结。

4、齐读。要有表情。

二、习题第7

仿照课文,联系实际,说、写一段话。

1、让学生弄懂题意。

2、确定写什么礼物。

3、想想当时是怎样做礼物的。

4、按先后顺序把过程说清楚。

5、组织语句叙述。

三、仿照课文,联系实际说、写一段通顺的话。

课后分析:仿照课文写话一直是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这节课的仿写依然进行得很艰难,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任重而道远。

 

 

 

郑重声明:资讯 【聋校语文第八册第16——17课教案_zoudaozhi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