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简介》_灵枫的空间_百度空间

  松阳县位于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9°10′-119°42′,北纬28°14′-28°36′之间。东连,南和西南邻、市,西和西北接,东北毗。东西最宽处53.7公里,南北最长40.2公里,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5镇、15个乡,6个居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401个村委会。有 74926户,23122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5人。系革命老区县,县政府驻府前街1号,在省会杭州市西南212公里。

  名胜古迹松阳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较多。县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建于北宋咸平五年的(被称为“江南稀宝”)、建于明代弘治九年年詹宝兄弟进士牌坊,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石仓古民居,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城隍庙、、黄家大院、寺口进士牌坊、三济桥等,城区内有不少文物保护点。松阳是革命老根据地县,1935年,粟裕、刘英率红军挺进师在创建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在玉岩、竹溪成立区委和苏维埃政权。现今安岱后村仍保留着刘英、粟裕故居,陈凤生、陈丹生旧居,红军桥、陈氏宗祠(粟裕、刘英办公的地方)等,在大东坝村、大树后村仍保留着红军标语。松阳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松荫溪风景名胜区荟萃塔溪绿涨、、玉泉翠华、凌霄岚翠、百仞云峰、石空飞瀑等九大景区;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拥有万亩原始森林,是珍稀动、植物的xx家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坡,生长着二千余亩连片的原始猴头杜鹃林;卯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为96.4%,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季相变化森林植物景观,有道教真人修仙之所,有宋王栖避之地等。近年来,松阳遵循“生态、休闲、养生”的旅游发展主题,整合山水、民俗、文化、历史等风景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浙南桃花源”品牌。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属,是地区建置最早的县份。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置临海郡,松阳隶之。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析松阳县东乡地置括苍县;同年,置,松阳属处州。十二年,处州改括州,松阳隶之。大业三年(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松阳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松阳为松州,括州置总管府;七年,改都督府,松州均所辖。八年复改松州为松阳县;遂昌入松阳县。景云二年(711年),遂昌复从松阳析出。天宝元年(742年),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括州,松阳均所辖。二年,析松阳县南乡地置龙泉县。大历十四年(779年),括州改处州,松阳隶之。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改松阳县为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长松县为白龙县。

  北宋咸平二年(999),白龙县复改为松阳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元至正十三年(1353),松阳属处州路。至正十九年,改处州路为安南府,不久复为处州府,松阳均所属。

  明清松阳属处州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辛亥革命后,置处州军政分府,松阳隶之。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撤处州军政分府,实行省县两级制,松阳县省辖。三年,置瓯海道,松阳为所属。十六年,废道,复为省县两级制,松阳仍为省辖。二十一年6月,置第十一县政督察区;10月,改置第二临时特区,松阳均隶之。二十四年6月,第二临时特区改为丽水行政督察区。二十年4月,又改称第九行政督察区,松阳属之。三十四年4月,改置第六行政督察区。6月,改称第七行政督察区,至三十八年5月,松阳均所属。

  1949年5月松阳解放。8月,设浙江省第七专区;10月,改称丽水专区,松阳均所属。1952年1月,丽水专区撤销,松阳县属专区。1955年3月,改隶金华专区。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松阳县,原辖境域并入遂昌县。

  1963年复属丽水专区。

  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批准复置松阳县,属丽水地区。现属丽水市。

  1997年全县设5个镇、15个乡(其中1个畲族乡)、400 个行政村、17 个居民区,228678人,其中畲族6226人。

  宋时“有五乡、松阳一镇”。

  元,为都保制,元至正十年(1350),置26都,每都10保,都有长,保有正,分任其事。

  明清为乡里制。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置6乡。移风乡管7里5都,旌义乡管5里4都,布和上乡管4里4都,布和下乡管4里4都,九芝乡管5里3都,惠洽乡管4里6都。

  清顺治十一年(1654),仍置6乡。移风乡辖里7都5图31,旌义乡辖里5都4图13,布和上乡辖里4都4图14,布和下乡辖里4都4图22,九芝乡辖里5都3图14,惠洽乡辖里4都6图26。乾隆三十三年(1768),原设都图顺编为142庄。

  宣统二年(1910),实行地方自治,分设城区、厦田、五都、大竹溪、古市、玉岩、靖居、石仓8自治区,下辖都、图、庄。

  民国初沿清制,置8自治区,辖都、图、庄。民国十七年(1928),实行村里制,县辖区、村(里)、闾、邻。在城为里,在乡为村(或联合村)。时全县置城区、厦田、五都、大竹溪、古市、玉岩、靖居、石仓8区。18年(1929),改置5区。将城区、厦田、五都3区划为{dy}区,辖4里35村;改古市区为第二区,辖3里37村;以原玉岩区为第三区,辖1里19村;改大竹溪区为第四区,辖31村;原靖居区、石仓区并为第五区,辖40村。时全县辖5区、8里、162村、619闾、3046邻。

  十九年(1930)2月,实行乡镇制,里编为镇,村编为乡。县城4里为4镇,古市3里缩编为1镇,玉岩里编为乡。改编后,{dy}区辖4镇35乡,第二区辖1镇37乡,第三区辖20乡,第四区辖35乡,第五区辖40乡,时全县辖5区、5镇、167乡。

  二十一年(1932)调整原设乡镇,全县设180余乡镇,乡镇名佚。二十三年(1934),推行保甲制,县辖区、乡镇、保、甲。时全县辖5区、5镇54乡、313保、3269甲。县城称城镇。

  1949年5月,松阳解放,废除保甲制,原城竹、古市、靖居、玉岩各区分设办事处。5月26日,撤销各区办事处。分别建立{dy}、第二、第三、 第四区人民民主政府。时全县辖4区、21乡镇,各乡镇辖区依旧。

  1950年,顺编4区分别更名为城关、古市、靖居、玉岩区、原编21乡镇扩编为43乡镇。1952年5月,增设石仓区,辖石仓、百步、横樟、五部、安民乡。时全县置城关、古市、靖居、玉岩、石仓5区,仍辖43乡镇。

  1952年8月撤销城关区,建江南、江北区和县直属西屏镇。置王村乡,属江北区。10月撤销石仓区,原辖百步乡并入石仓乡,五部乡并入横樟乡,划归靖居区;安民乡划归玉岩区。时全县辖1直属镇,江北、江南、古市、靖居、玉岩5区41乡镇。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撤销江北、江南、古市3区,所辖24乡镇合并为14乡镇,与西屏镇同为县直属镇。其中,项溪乡并入阳溪乡,、王村乡和寺口乡一部并入,寺口乡大部并入岗寺乡,竹溪乡并入水南乡,划横樟乡的大岭头、后畲并入;万寿、赤寿乡合并为赤寿乡,南源、新处两乡全并为庄后乡,周源乡并入;新兴、庄门两乡区划不变;余叶乡一部并入玉岩乡,另一部并入交塘乡,根下、高吉两乡并入枫坪乡,安民乡区划依旧。横樟、石仓、靖居、区划依旧,象溪乡并入雅溪乡,裕溪、霭溪并为联溪乡。西屏、古市两镇编制居民委员会,下辖居民小组,旋改称居民区。时全县辖15直属乡镇,2区10乡。

  1957年3月复置古市区。1958年2月复置城关区。时全县辖4区25乡镇。1958年9月,原区级建制撤销,代之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乡级建制改为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原行政村改称生产队。时全县置5人民公社,辖2镇26生产大队。

  1958年11月21日,撤销松阳县建制,原松阳县辖境并入遂昌县,行政区划不变。1959年4月,原红旗、红光、先锋、红星、卫星公社分别改称西屏、古市、靖居、石仓、玉岩公社,生产大队改称管理区。

  1961年7月,撤销庄门管理区,辖境并入赤寿、岗寺两管理区。口管理区划归玉岩公社。9月,恢复区级建制;以原“管理区”改置人民公社;原生产队改称生产大队。同月,撤销石仓人民公社,所辖石仓、汶东、横樟管理区改置公社后并入靖居区。12月,叶村公社分置叶村、斋坛两公社。

  1962年1月,石仓、汶东、横樟人民公社合并为县直属石仓人民公社。1964年6月,析望松公社塘后、庄河、榔树、西坑、陈家铺、下包、午岭、汤城、平田9生产大队,三都公社章田、柘坑2生产大队置塘后公社。时,原县境内置4区、2镇、25人民公社和1县直属人民公社。

  1965年,斋坛更名为斋坦。1968年,撤销西屏、古市两公社建制,原辖大队分别划入西屏、古市两镇,1980年7月,两镇县直属。

  1982年1月30日,恢复松阳县建制,原玉岩区**口公社划归遂昌县。时全县辖2直属镇、1直属公社、4区22公社。

  1983年10月后,实行政社分设,原人民公社先后复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同月,撤销县直属石仓人民公社,置大东坝区,辖大东坝、石仓和原玉岩区安民乡,置蛤湖乡,隶属大东坝区。时全县辖2直属镇、5区、25乡、399行政村。

  1984年8月,塘后、庄后、联溪乡分别更名为四都、新处、,板桥乡改建。

  1985年5月,斋坦乡更名为,撤玉岩乡建为。时,全县辖2直属镇、5区、25乡(镇)、400行政村。

  1992年3月进行撤区扩镇并乡:(1)撤销松阳、古市、玉岩、大东坝、靖居等5个区公所。(2)保留四都、三都、望松、斋坛、叶村、竹源、赤寿、新兴、樟溪、新处、谢村、枫坪、安民、裕溪等14个乡和板桥畲族乡。各乡辖区不变。(3)撤销阳溪、水南乡,并入西屏镇,镇人民政府驻西屏镇太平坊路31号;撤销岗寺乡,并入古市镇,镇人民政府驻溪边路9号;撤销交塘乡,并入玉岩镇,镇人民政府驻玉岩镇车站路14号;撤销大东坝、石仓、蛤湖乡,在大东坝村组建大东坝镇,管辖原3乡辖区;撤销靖居、雅溪乡,在象溪村组建象溪镇,管辖原2乡辖区。松阳原辖27个乡镇,其中镇3个,乡24个,扩镇并乡后调整为20个乡镇,其中镇5个,乡14个,民族乡1个。

  1998年,原四都乡榔树村榔阳自然村升为行政村,划归望松乡管辖,时全县401个行政村。(以上出处,本站略有文字上改动)

  2000年,松阳县辖5个镇、1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9734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西屏镇 54635 古市镇 19666 玉岩镇 11316 象溪镇 11246 大东坝镇 13835 望松乡 8409 6548 斋坛乡 7016 5215 竹源乡 3256 四都乡 2515 赤寿乡 9111 8508 樟溪乡 8098 谢村乡 4086 4491 枫坪乡 7700 板桥畲族乡 3663 裕溪乡 4579 安民乡 3447 

  2002年,松阳县辖5个镇、14个乡、1个民族乡,6个社区、6个居民区、401个行政村:西屏镇、古市镇、玉岩镇、象溪镇、大东坝镇、 赤寿乡、新兴乡、望松乡、四都乡、谢村乡、樟溪乡、三都乡、新处乡、斋坛乡、叶村乡、竹源乡、枫坪乡、裕溪乡、安民乡、板桥畲族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松阳县辖5个镇、15个乡:西屏镇、古市镇、玉岩镇、象溪镇、大东坝镇;赤寿乡、新兴乡、望松乡、四都乡、谢村乡、樟溪乡、三都乡、新处乡、斋坛乡、叶村乡、竹源乡、枫坪乡、裕溪乡、安民乡、板桥畲族乡。

  2000年,松阳县辖5个镇、15个乡。 [font color=#669900]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font]全县总人口197340人,其中:西屏镇 54635人、古市镇 19666人、玉岩镇 11316人、象溪镇 11246人、大东坝镇 13835人、望松乡 8409人、叶村乡 6548人、斋坛乡 7016人、三都乡 5215人、竹源乡 3256人、四都乡 2515人、赤寿乡 9111人、新兴乡 8508人、樟溪乡 8098人、谢村乡 4086人、新处乡 4491人、枫坪乡 7700人、板桥畲族乡 3663人、裕溪乡 4579人、安民乡 3447人。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30999人,比上年末减少230人。全年出生人口2379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1586人,死亡率为6.86‰;全年净增人口793人,自然增长率3.43‰,以汉族为主,有畲、苗、回、壮、白、土家族等民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松阳县委、松阳县人民政府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制定《关于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适应松阳实际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对在松阳投资的企业在立项审批、用地安排、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优先和优惠。西屏、古市、望松3个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1994年,松阳县被批准为对外国人开放县。1995年被批准获外贸进出口自营权。

  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8705万元,人均4322元;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价) 155937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8466万元,工业总产值87471万元,分别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3.90%和56.10%;全县财政收入47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16元,职工年均工资5940元。

  地方工业以建材、医药、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为重点发展行业,高岭土系列开发成为松阳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有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60万千瓦,可开发年发电量3.37亿千瓦时。1997 年小水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484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8.8%。1995年8月,通过验收达到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标准。

  经济状况松阳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多种经济。200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1.358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9898亿元,农业总产值8.3683亿元。松阳是传统的农业县。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其次是小麦、豆类、薯类和玉米。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有桑叶、茶叶、烟叶、水果和药材等。茶叶以绿茶为主,全县有茶园5.7万亩,久负盛名的“松阳银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绿谷青帝”、“观音露”获有机茶认证。“松阳银猴”曾先后获得首届中国西湖博览会金奖、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等,xxxxx。水果主要有脐橙、柑桔、梨子等,其中梦阳牌纽荷尔脐橙获得2002年中国柑桔博览会金奖,梦阳牌“雪芳梨”、“雪青梨”获得2002年浙江省优质早熟梨称号。工业生产有机械制造、水力发电、制药、文化用品、通信建材、耐火器材等,产品有人造板、药品、文教用品、摩托车、耐火器材、纺织品等。其中浙江省松阳县耐火器材有限公司、雷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科马摩擦材料有限公司、金星文教用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质量体系论证。

  农业

  松阳有耕地16万亩,向以粮食生产著称浙南,为浙江省粮食生产重点县。谚称“松阳熟处州足”,丽水地区各县唯松阳历有粮食外调。1990年国务院授予松阳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2万吨,90年代基本维持在11万吨左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晒红烟、茶叶、蚕桑、赤小豆、香菇等。进入80年代,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建立烟、茶、果、食用菌、用材林、笋竹两用林、厚朴、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蔬菜等生产基地。

  林业

  松阳为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林业部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重点县。据1992年资料,有活力木蓄积存量300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1182万株,森林覆盖率69.43%。1997年木材产量77808立方米,毛竹采伐量59.4万根,用材林以杉木、松木和毛竹为主,经济林有油茶、柑桔、厚朴等,大面积水青冈林和猴头杜鹃林为浙江省所少见。

  渔业

  渔业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鱼、鳗鱼、鲳鱼等淡水鱼类为主。1982年在松阴溪放养河蟹成功,至1992年放养蟹苗772公斤、幼蟹634公斤, 捕获成蟹10.85万公斤 ;1988年获农业部“浙南河蟹大面积增殖增收技术奖”。1986年兴起幼鳖繁育,至90年代形成规模,1995年繁育幼鳖20多万只。畜牧业以猪、牛饲养为主,1997年年末生猪存栏数120672头,年内出栏数98649头,牛存栏11665头;80年代规模化养鸡业兴起,1997年年末存栏336153羽,年内出栏497353羽。

  神奇美丽、古朴迷人的松阳古县,地处浙江南部,瓯江上游,是闽浙山地绵绵群山之中的一颗未经雕饰的xx宝石。这里拥有浙江南部{zd0}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中部坦荡如砥,一马平川,秀美的松荫溪从中汤汤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松阳自古以来就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世外桃源”。盛唐诗人王维曾有“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动人描摹,宋代状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衷心赞叹。

  松阳建县东汉建安初年,为处州建制之始,现今丽水地区的各个县市以及金华丽、温州的部分县市均由松阳辗转分置,历史上曾是浙江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县内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松阳古城内的明清商业街上商肆连绵、坊塔散缀、贸易发达、古风依旧。

  松阳山川秀美,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松荫溪风景名胜区荟萃塔溪绿涨、双童积雪、玉泉翠华、凌霄岚翠、百仞云峰、石空飞瀑、石笋仙踪、延庆寺塔、竹溪风情等九大景区,数百处景点,山水苍碧、竹木扶苏、田舍掩映、鸡犬相闻,一派山水田园风光,俨然桃源胜境。

  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拥有万亩原始森林,是珍稀动、植物的xx家园,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坡,生长着二千余亩连征的原始猴头杜鹃林,枝干粗大,花形奇特,每年初夏,山外芬菲已尽,这里却是万花齐放,春色依然,在高山之颠形成蔚为壮观的花之海,堪称天下奇观。卯山万寿山风景名胜区雄奇神秘,这里有道教真人叶法善修仙之所,有宋王栖避之地,有至今无人能解的崖墓之谜,更有惟妙惟肖与山 名有着神秘关连的毛公岩。

  

卯山

  卯山,距松阳县城12公里,山势平缓,状若覆盆,秀松如展,坚石鳞鳞,昔为唐名道士叶法善修炼之所。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宫,久废。山腰道院、俭公祠、白鹤洞等古迹犹存。叶法善(616-720)字道元,松阳人,为唐朝名道士,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自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往来名山,常应召入内廷,被尊为上宾。开元八年(720)老死在长安景龙观。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作《叶尊师碑记》悼法善。

  史载:法善天资聪慧,医术高超,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正是这个家族兴旺了一座山的历史,一脉传承书写着一座山的文化。在这座山上,心旌有些摇曳,心绪有些激荡,头脑磕碰着许谜团般的问题。这座躲藏在修簧密林间的观宇究竟是怎么一个场面?竟使得法师练达得如此旷达。

  唐朝初业,卯山一度拥有着层层叠叠、金碧辉煌的观宇。山外唐风浓艳,轻歌曼舞,山中晨钟暮鼓,暮鼓晨钟。法师静静地修炼着,摩挲着道学的玄机。直到得到高宗召见,主持宫禁,法师名声始满天下。

  《旧唐书》载:唐显庆年间,高宗下令广征天下方术之士,“合炼黄白”,以求长生。法善以道教法师身份竭力劝谏:“金丹难就,徒费钱财,有亏理政。”高宗准之。高宗授予官爵,他坚持不受,于是被留在宫禁中主持斋场,礼赐颇丰。先天二年,睿宗封他为越国公。但他仍然逍遥地当他的道士,往来于名山和宫廷,历经五代皇帝,尊宠xx。道士能够做得如此洒脱的,纵观几千年历史,也难得寻觅一二。

  石笋仙踪

  石笋仙踪在松阳县城西,陡壁无倚,穷极峻峭,双峰对峙,尖削如笋。两石笋相距300余米,中有吕祖师庙,清道光年间重修后易名秀峰观。四周林木葱郁,白墙青瓦掩映其中,更显幽静脱俗,石笋山前临松阴溪,山光波影,一碧万顷,三两农舍隐现于溪边丛丛凤尾竹之中,耕牧之趣、垂钓之乐,令人陶醉,旧称小桃源。

  双童积雪

  双童积雪在松阳县城南5公里,山顶双岩兀立,每逢山头积雪,自南面观之,似两童仆相对,形神毕肖。又从北观其侧,犹秃僧负妇,故俗称“和尚背老婆”。双童峰东西与南岩山等联为一体,山势崎峻,丛石如林,有石笋、石天桥、八仙坛、卧云岩、马蹄泉等名胜,人称小峨嵋。

  万寿山、

  万寿山、西屏山在县城西北19公里,赤寿乡境内。古名晚翠山。景区有石莲屏、飞佛洞。 石电响石廊、落霞亭、小约会、放生池、双鱼滩、滴玉岩、五松岭十景,故曾 有“今最名山”之称。据传南宋高宗曾避金骑于此,又建文帝出亡,曾随松阳先贤中雷届逃亡至此,故又有“万岁山”之称。万寿山环境幽静怡人,青山薄雾绦绕,景点密布其间。是现光旅游的理想地方。

  在西屏镇西,为县城西部的xx绿色屏障。海拔181来。西屏镇以此山得名。它与独山成犄角之势,十分壮观。漫游西屏山公园,沿石级盘曲而上,满 山碧绿成荫,清静幽雅。这座占地方圆86亩的山包,古时曾以“凌霄咸翠”之名列入原“松阳十景”。主要景点有白鹤殿、凌霄会、礼泉、望松夜月亭、天纪富等。“凌霄台”三字传为北宋书画家米芾所书,后由缮云胡子文补奉。站在东山顶峰的“望松夜月亭“上,镇西的景色尽收眼底,松阴溪玉带围腰,山光水色浑为一体,一片片绿油油的粮田,一排排平地崛起的厂房,真是“借得山水秀,添来气象新”,处处呈现崭新而美丽的园景。

  松阳xx特色小吃

  1. 松阳薄饼:端午节吃薄饼是松阳传统的饮食习俗之一。松阳的薄饼以皮薄、馅料精细著称,每逢端午节,人们多用木耳、香菇、金针菜、竹笋、豆芽、黄瓜、春分豆、豆腐干、煎鸡蛋、猪肉、田螺头等等切丝、切丁拌炒煮熟当馅,以面粉和水烙制成薄薄的圆皮,放上各种菜肴馅料,将饼皮卷包成竹筒形状作为食品。薄饼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做,是松阳最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

  2、黄米粿:黄米粿是将松阳高山中一特有灌木烧成灰,沥取其汁,用以浸泡上等梗米至米色橙黄,冲净蒸熟,置石臼中捣成团,然后分切小块,趁热将其揉压成扁圆或长条形即成。黄米粿色泽晶莹,清香宜人,柔韧可口。用肉丝、青菜、冬笋丝等爆炒,色味{zj0},为松阳民间传统节庆或招待贵宾之佳肴。

  3、清明果:松阳民俗,清明食青果,能驱邪避毒。此果用鲜嫩蓬蒿捣成糊与米粉和匀作皮,包入笋丝、粉丝、豆腐、咸菜等馅或用赤豆、芝麻末等甜味馅料,捏成椭圆果状或饺子形状,两面贴上箬叶或柚子叶,放锅中蒸制而成。其色泽翠绿,味道清新且带蒿香,食之别有风味。

  4、麦豆饭:清明过后,松阳当地麦豆陆续上市。农家会选取新鲜麦豆粒和上等糯米,加入松阳竹叶烟熏火腿心或腊肉切碎的肉丁,放入盐、味精等调料在锅中稍炒入味,再加水焖熟。焖熟的麦豆饭具有麦豆的清香和火腿的熏肉香,绿红白三色相间,风味{jj1},令人垂涎,是农家待客的佳肴。

  5、延寿乌饭:农历四月初八,松阳人有吃乌饭的乡俗。据说是叶法善发明的一种道家保健食品,称“青精饭”,久食可以xxxx,容颜焕发。乌饭是取一种乌饭树的树叶,沥汁浸米,待糯米染成乌黑后炊熟,再配以白糖、腊肉、红枣、香菇等佐料,放油锅内拌炒而成。乌饭色泽黑亮,粒粒晶莹饱满,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6、灰汁糕:重阳节松阳民间有做灰汁千层糕的习俗。以籼米粉用灰碱水或丝瓜叶汁调制糊状蒸制,用蒸笼炊熟一层薄浇一层,至笼盈满止,一层层熟后分明可揭。取其“百事吉利,年年长高”的口彩。灰汁千层糕可配以其它佐料,煎炒或烧汤均可。

  7、八宝灯盏盘:将调稀的面糊,用勺舀少许倒入既定的圆形铁模勺中,随即放上带有的胡萝卜丝、咸菜丝等原料,再复以面糊,入油锅炸至黄褐色时取出,即成八宝灯盏盘。松阳街头时见这种小吃,路人腹肌眼馋,可随见随买,趁热即食,别有一番风味。在松阳靖居一带还有现做待客的习俗。

  8、松阳沙擂:正月十五擂沙擂。松阳民间元宵节吃得不是元宵,而是沙擂。用上白糯米,水浸三天后磨成浆,盛入布袋吊起,沥至不干不粘时取用,做成汤团。将无馅的糯米汤团煮熟后用爪篱从锅里捞起,倒入已放上擂制过的白糖、熟芝麻的托盘,滚三滚沾上一层芝麻而成,取其名沙擂,吃时软糯香甜,滑而不腻,独具特色。

  9、松阳糖糕:松阳民间过年都有做糖糕的习俗。选用上好的糯米粉加红糖加水和好,再把红糖、桂花、芝麻等撒在米粉里搅拌均匀,放入已铺好箬叶的蒸笼里蒸熟而成。做好的糖糕色泽暗红,香甜可口,也有人在米粉中放入鲜嫩艾叶捣成的糊汁,做出来的糕色泽青绿,又称青糕。

  10、仙草豆腐:相传叶法善在松阳卯山炼丹修仙时,夏季常常采集一种野草与大米磨浆同煮为食,人们将叶法善常食用的野草取名叫“仙草”。用鲜仙草放在锅里煮成汤汁,去渣后渗入米浆边煮边搅拌,直至煮成绿色的米糊,冷却凝固后即为仙草豆腐。食用时用刀划成如豆腐大小的方块,添加糖末、薄荷等调料,味道软滑芳香,吃后全身凉爽,暑气全消,是松阳夏秋季节一种流行的清凉小吃。

  松阳xx特色菜肴

  1、八宝菜:松阳人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炒制八宝菜。八宝菜是以红白萝卜丝为主,加入腌萝卜丝、豆腐干、腌白菜、香菇、冬笋丝、油豆腐丝、海带丝等等,凑成8样,用素油炒成一菜,故称“八宝菜”。 因春节时,人们多吃荤腥油腻食物, 八宝菜可消食化积用来开胃,同时过年吃“八宝菜”有家庭邻里和睦、万事和顺、八方进宝之意。

  2、山粉圆:除夕夜,松阳农家少不了上一盘热乎乎的山粉圆,祝一家人来年美满幸福,团团圆圆。松阳的山粉圆多用番薯粉、芋艿拌入鸡汤和肉卤汁,加少许碎肉、虾米和佐料,拌匀蒸制而成。食用时切成小块状、片状、条状等各种形状,加入笋丝、胡萝卜丝和肉丝等其它佐料爆炒。

  3、松阳煨盐鸡:煨盐鸡是松阳传统名菜,具有去湿利气,xxxx之功效,是民间流行的待客主菜之一。将宰杀清洗干净的土鸡在阴凉处晾晒半天,去除表面水分,再将酒灌入肚内以盐擦之,放入香姑、葱、姜等佐料后,用棉纸包好放进沙锅中,用粗盐炒热将鸡四面填满掩实,慢火煨熟切块装盘即可。煨制的盐鸡色泽金黄,皮脆肉嫩,骨酥味香,深受大家喜欢。

  4、歇力茶烧猪脚:歇力茶是松阳民间常用的一种草药,具有xxxx、增强体魄的功效。将歇力茶树根切碎放入锅中煎熬制成汤汁备用,再将洗净猪脚切块用温汤过水,放进歇力茶汤汁中加适量米酒及盐、味精等调料炖熟即可。用歇力茶烧成的猪脚肥而不腻、茶香可口,是松阳民间的一道传统药膳名菜。也有人用歇力茶与鸡蛋同煮,俗称柴根蛋,具有同样的药膳功效。

  5、白片儿土鸡锅:白片儿为本地特产,由松阳萝卜经传统工艺精制晒干而成,鲜味爽口,风味独特。食时用开水浸泡后,可用于炒、烧锅仔、煮汤、做馅等,尤其是和松阳本地土鸡炖烧,有补脾胃、御风寒之功效,且味道鲜美、纯真,食之难以忘却。

  6、捞汤菜火胴骨:捞汤菜是松阳地方特产,取自本地绿色高山蔬菜经传统方法精制晒干而成,清新爽口,风味独具。食时用开水浸泡后,可用于炒、烧锅仔、煮汤等。捞汤菜炖火胴骨是松阳人很喜欢吃的家常菜,本地宾馆、酒店也多将其作为当家菜肴。

  7、火腿卵鳖:卵鳖是松阳民间对水煮荷包蛋别致的称呼。糖霜卵鳖是松阳民间规格{zg}的待客习俗,一般只有贵客和新婚女婿才有资格享用。火腿卵鳖则是招待客人常备的一道菜肴,主料选用松阳特产雀山鸡蛋和竹叶熏火腿,以水煮荷包蛋烧法烹饪而成。该菜肴荷包蛋白嫩如玉,易于消化,味道鲜美爽口,很受大众喜爱。

  8、松阳豆腐娘:松阳豆腐娘色泽奶黄,味道鲜美,主料价廉物美,制作简单,在民间流传久远。松阳豆腐娘一般选用精选黄豆用水浸透,用石磨磨浆而成,烧制时多添加肉末、海米、葱蒜等配料,烧好的菜肴浓淡适口,鲜香诱人。

  9、玉岩洋芋饼:玉岩产的洋芋因气候和土质的原因,具有与众不同的品质,煮熟拍扁时粘而不碎,反成饼状。加工成的红烧洋芋饼色泽酱红,味鲜汁浓,口感软糯,味道肥美,是具有浓郁松阳地方特色的农家佳肴小菜。

  10、松阳卤笋咸:卤笋咸是松阳有名的家常菜。将竹笋去壳切块放入锅中,加入腌咸菜的卤菜汁,中小火煮约一小时至笋块入味,出锅装盘即成。其味鲜微酸,爽口开胃,存放时间相对较长,在松阳民间是风味独特的佐餐佳品、进酒妙菜。



郑重声明:资讯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简介》_灵枫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