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清华美院装潢设计系主任马泉- 视觉同盟 ...
→ → 文章内容
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清华美院装潢设计系主任马泉


马泉副教授

采访人:张海新 廖翔 樊鹏 沈扬
被采访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系主任 马泉副教授
采访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马泉品牌传播设计工作室

 欢迎进入:

 

视觉同盟:马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视觉同盟网站的采访。请介绍一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以及各专业主要课程。

马泉:装潢艺术设计系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时开设的三个专业系之一,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体系完整,所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学科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更加提升了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并建立了更加符合国际化学科发展所需的师资结构。与此同时,每年还要邀请多名国际xx设计师和教授,来我系进行教学交流活动,以开阔师生的眼界和了解国际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动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楼

目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设有三个专业平台(三年级后进入):平面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书籍艺术设计。这三个专业是我们系的主干专业平台,它们的变化跟社会发展变化相关。也许名称没有改变,但是专业内容和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三个专业是在传统印刷媒介为主的平台上发展起来的,今天与新媒体产生了很好的对话和互动发展,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延伸。以后随着其他专业学科条件的成熟,可能还会进行调整。


马泉副教授办公室


马泉副教授工作场景

就知识结构而言,这三个专业看起来是分开的,实际上在我们系的课程是打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高年级时更加关注本专业平台的东西,但是依然保留一些共同的课 程。不能说学书籍的不懂商业,学平面的不懂版式。因为学科是交叉的,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三个品牌是一个学科品牌,学科中有相当比例是课程共享、教师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除了参与装潢艺术设计系与全国或国际同类大的学科专业交流之外,三个专业平台在 国际上也有对应的学科设置,独立开展的学科交流活动也很频繁,在社会上也有对应的学科群以及学科组织,如广告有广告协会,平面有平面的协会,书籍有书籍出版界的协会、书籍艺术委员会等。


马泉老师接受视觉同盟采访

视觉同盟:教学模式有哪些?

 

视觉同盟:您能介绍一下装潢设计系05年毕业设计的情况吗?
马泉:去年我们广告方向的教学进行了实践教学的尝试,就是体验广告活动的过程。为什么我们这么做呢?因为相对于北大、人大、传媒大学的广告学,我们特点是广告创意与广告表现,但是广告创意本身跟平面设计有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诉求点也不是xx一样。相对广告而言,设计只是手段而已,而广告更多是解决市场营销中信息传达的问题,所以课程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不属于专业,也不是广告学院,我们是系里面广告设计的一个平台,所以说我们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大广告。我们觉得广告教学离不开一线广告实践现场的体验,仅仅是体验。当选择这个平台的时候,确实需要在一线的体验中换得对广告的敏感,对市场的敏感度有时候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必须在现场体验以后才能积累这种感觉,靠逻辑导不出来对市场未来的敏感度。

所以基于这个前提,也是我们过去教学里边比较弱的部分,我们有两个思路去弥补这个缺陷,一是我们在学校内请一线的创意总监来上课,这样可以弥补我们的课程结构不足。中国的广告公司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相对于国际广告公司具有特殊性。所以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不能照搬国外的,各广告公司有自己不同的办法,这些特色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学生需要了解的。教学系统能够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但是他也必须了解现实的情况。比方说我们联系了几家国内{dj0}的广告公司共同加入到我们广告毕业设计辅导教师团队,那么我们可以把毕业设计放到公司的现场,要求公司提供实战的课题进行现场辅导。我们的标准是不以商业客户的标准为{wy}标准,要求在与公司创作团队对市场调查数据同样共享的前提下,独立提出自己的判断,并借助公司庞大的执行能力,完成出精致的作品,也许客户用了也好,客户很喜欢但不敢用更好,这是学生真正的优势。这样比在学校里虚拟的课题实多了,所以去年整个效果我觉得还是不错的,社会和学生反映也很好。我让学生做的是一个全方面的广告活动体验过程,三个月内从策划,市场调查,到{zh1}完成学生自己的设计。我的真实想法是让学生体验整个广告活动的流程以后,从中发现创意人员的价值在哪里,创意的因素在什么地方,你如何与其他人合作,还必须形成良好的互相关照和合作意识,这是我尝试的真正的核心目的。

视觉同盟:刚才您谈了广告专业平台的实践结合的案例,那么其它专业平台的能介绍一下么?
马泉:平面专业的重点在于符号设计和形象设计,包括包装语言、结构等设计语言和形态的开发探索。今年我们也是找了现有的课题来做,比如奥运礼品的开发课题。这需要学生在包装结构上下功夫,将来可能所有的作品都会成为成品。书籍设计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对书籍形态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同。

视觉同盟:国外的设计教育一般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马泉:国外的本科教学也是多样的,大多是老师把项目带到工作室,学生来参与项目。他们在工作室内进行案例教学,探索性教学,非常活跃。而且老师带的学生也非常少,与我国火爆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不同,比较平和正常。

视觉同盟:现在很多院校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感到很迷茫,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马泉:从广意来看的话,大学本科就是一个基础教育的阶段,因为大学可能会培养出来所谓马上就能应用的人才,也有可能为以后成为好的人才做基础的准备,所以大学教育不能象卖产品和东西一样,出来就是好或不好。我们老说“百年树人”,学生的素质好不好,毕业十年以后看,十年以后他在行业里面是不是在领军,是不是能异军突起,这时候才能知道教学是不是很有价值,这必须有一个过程。从严格来讲,大学不具有培养大师的责任,但是可以给他打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或者其它的学习空间里面能够继续往前走,这是真正的目标,不是说培养出来就应该是大师,不是大师就是失败的教育。但是比较可怕的是学生毕业以后就走不动了,这是教学失误。至于往哪里走,是另外一个问题,比方说大学四年,有的学生学了四年的设计,坚定了设计的兴趣;有的学生四年以后,发现自己有另外的兴趣,也是好的事情了,也可以用大学打下的基础开辟新的事业(如:音乐、建筑、商业等都好),现在的社会,坦率讲没有单一的标准,不存在学什么就一定干什么,也没有{jd1}好的学校和不好的学校,只有有特色的学校和没有特色的学校。

视觉同盟:{zh1}对我们网站的读者说几句寄语吧。
马泉:不管学生也好,教师也好,或者设计师也好,从大的角度来讲,都是从事同一个行业的同事,在这个前提下,就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今天你的高可能就是明天你的低,因为整个设计是往前发展的,未来毫无疑问是年轻人的,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社会经常有学生越来越不行了,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实际上是一代比一代强,我们{wy}的误区在哪里呢?我们走过来的人是拿过去的标准来看现代的人,所以在你心里他当然是不如过去了,但是把标准放在现在,你就不如他。从国际设计的发展来看,我们是刚刚开始,所以每个学生,每个从业人员都面临着一样的问题,去迅速提升中国设计的品质以及价值,使它在未来的社会里面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未来的创意产业,没有设计师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我{wy}想跟学生说的是:戒躁。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或者未来的工作、学习也好,尽可能规避这种心态,把它还原到你最本质的兴趣点去,这时你的一切诉求都会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诺贝尔奖委员会回答清华大学学生提问的问题非常好:诺贝尔奖奖的{jd1}不是你的结果,奖的是你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设计师也是一样,没有兴趣,就没有恒心,没有恒心哪有理想的结果,其实干什么事都一样,祝大家都有好的心态、好的恒心和好的结果!

欢迎进入:

转载注明出处并保留本文所有链接,更多设计教育访谈请访问

本文关键字:、、
(您可以在视觉同盟和中使用以上关键词)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清华美院装潢设计系主任马泉- 视觉同盟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