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高考又将如期而至,又将有一批青年学生在高考这台机器下,加工成为大学生。但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大学生头上的荣誉光环正在加速褪去。中国的大学生从未像今天这么剩过;去年尚有1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今年又增加了一百多万的毕业生。如此就业惨状之下。出现下面这样的新闻就不足为奇了。“状元村萌生读书名言出路”,“重庆上万高中生放弃高考”,“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生往母校校名上撒尿并集体合影”,“大学生当洗脚妹,争相应聘搓澡工”“大学生争做掏粪工”....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一直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再加上过去几十年,高等教育一直是国家垄断的超级稀缺资源,读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要去抢的肥肉,绝不可能有读大学不合算的想法。近几年的教育产业化,使的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普及,似乎人人都有大学可读,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高等教育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有的机会,几乎成了人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当然,“伪市场化”下的的学费自然是不低的。在遭遇了空前的就业危机之后,很多人才意识到,读大学原来{jd1}不是只赚不赔的福利,而是一项投资,有时候是合算的有时候就未必。
这一点在农村地区体现地更加充分,大部分家庭为了供养一个大学生丢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他们衡量上大学是很简单的,就是看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了以前的犹如就值了,要是没有找到的话,那以前的投入就都白费了。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关乎人的尊严和价值,不能光靠简单的投入和产出来衡量的。我认为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基础义务教育是必须保证的,但高等教育则有些不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衡量自己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还是很有必要的。现代性的一个特征是理性计算,其实不光中国的低收入家庭是如此,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居民,也还是现实地把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投资,衡量投入与产出也是他们是不是选择读大学的的主要问题。
很显然,读大学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与金钱,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必须考虑一个投入与产出比的问题。既然是一项投资,就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zj0}结合点,投资太多,太少都不好。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书并不是读地越多就越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也并不是培养的大学生越多就越好。投入与产出的{zj0}结合点在哪里呢?国家根据本国的产业和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个人也根据自身的天赋,特长以及家庭的情况来考虑。我们必须看到“读大学无用论”背后的理性计算的合理性的一面。
各个国家因为产业化结构的不同,对大学生的多少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别。就以德国为例吧,一般工业化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45%,而德国只有28%。在完成9~10年的义务教育以后,只有30%的青年选择上大学,约70%的年轻人则选择不同的职业教育。尽管德国的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但是大多数青年还是愿意选择在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因为职业学校的花费比大学的便宜,而且能更早地工作,就业也更容易一些。
英国和美国的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早在1971年,美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达到了50%,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也达到了这个水平。为什么美英会和德国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这并不是德国不重视高等教育,而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所致。我们知道,德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的是更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人才,因此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更大一些。而英美在基础科学,基础创新,信息技术等领域占优势,金融以及其他xx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更大,对xx人才的需求,对“白领”需求就更大一些了,也就自然需要更多的大学生。
那我们中国的情况呢?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固然跟社会的不公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与我们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可以说,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中国{zj1}国际竞争力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管我是不是愿意,但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低端制造业依然是我们以后几十年的发展方向。但显然,只要宏观制度层面改变不大,我们的产业结构依然是一个洋葱型的结构,这一种产业结构多大学生的需求是相当有限的。更糟糕的是,自1997年之后,中国服务业的增长率一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样一直持续了8年之久。这也就是说,中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份额不是在增加,而是在不断地减少。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扩大多少,但这时候突然扩招那么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改变的方法只能的产业升级,但是产业升级结对不是想升就升的,这依赖于一套制度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道德环境升级才能够办到,很可惜,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政府在宏观制度方面的突破。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的局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善,“读大学无用论”还是进一步会扩散,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观点后面的合理性一面,也会让中国人以更加成熟的观念来看待大学教育。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