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跟随市场,创造奇迹! - 市场先生888 - 和讯博客
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转贴 2010-05-27 10:14:36]   
摘要:

  1、5、6月市场继续处于天气市中,xx天气状况

  2、库存压力将在2010年二、对施压

  3、xx铁矿石谈判暂告段落后海运费能否实现持续反弹

  4、国内“内生性”通胀对行情产生长期支撑

  5、短期季节性行情有望持续,中期维持宽幅震荡的可能较大

  一、季节性行情将继续主导二季度市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0.jpg" align=middle>
北半球播种前,出于构建天气风险升水的需要,行情通常表现出易涨难跌的格局,今年的4月也不例外。4月中旬,全国范围内遭遇了倒春寒天气,一方面,在长江流域的冬播菜籽鼓粒期间,这样的天气使得新菜籽产量遭受损失,农业部原先预计将减产100万吨,{zx1}的数据预计还要放大,另一方面,此时正值东北玉米(,)春播,倒春寒使得本年度东北玉米播种有可能推迟到5月中旬,这明显是相当不利的开局。这个因素为春播炒作提供了良好的利多题材。

  同时,4月国内的供应压力也较预期为小。一是进口大豆到港延误,加上南方沿海省份限电措施影响部分油厂开工,使得4月油、粕的供应压力并不大。二是对阿根廷毛豆油(,)的进口限制措施,使得占国内消费约20%的毛豆油进口基本停顿,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植物油的供应压力,特别是进口的暂停也推迟了国内植物油的轮储,据悉,浙江地区这批准备轮储的毛豆油就达3万吨。三是巴西帕拉纳港装运遇阻,使得巴西大豆尽管上市,但无法顺利的进入出口市场。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使得4月的供应压力并不大。这些短期供应的利多和春播题材的炒作相配合,推动了4月行情的上涨。

  对5、6月行情来说,基本面上天气市仍将主导市场,如果春播继续遭遇问题,则出现季节性上涨行情的可能依然存在,后市重点xx东北春播推迟的影响。

二、库存压力仍将对中期行情产生压制

  1、2009/2010年度供需:南美新豆上市,供应压力庞大

美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将2009/10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上调至6376万吨,再创记录新高。目前巴西大豆收割完成,而阿根廷也接近尾声,从销售情况来看,截至5月7日,巴西新豆出售比例为53%,落后于上年同期50%和5年均值61%。而截至4月底,因为阿根廷货币出现进一步贬值倾向,阿根廷农户推迟大豆销售,截至4月底仅完成36%或者1940万吨,相比之下,2008年同期销售进度为38%或者1760万吨。

  一方面,巴西、阿根廷大豆销售进度落后于往年同期,使得前期供应压力不大,体现在国内就是4月国内大豆到港不多,但另一方面,这供应压力终将作用于市场,5-7月,预计国内大豆到港将接近1600万吨,就是这种供应压力延后的直接体现。而且,因为中、阿贸易争端,阿根廷的毛豆油进口实际已经中断了,但后期中国恢复对阿根廷毛豆油的进口是大势所趋。显然,南美新豆上市将对二、三季度的国际大豆市场产生持续压力。

  2、2010/2011年度供需:世界供应仍将相对充裕

  如果说2009/2010年度的供应压力市场至今已经不觉新鲜,那么,2010/2011年度仍显充裕的供需状况还将在二、三季度对行情产生压制。

  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显示,在维持种植意向报告播种面积和趋势单产的前提下,2010/2011年度美豆期末库存预计为3.65亿蒲,如下表所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1.jpg" align=middle>

  可见,按照以上预测,美国2010/1011年度期末库存将呈现走高格局,这将限制美豆二、三季度的上涨空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2.jpg" align=middle>

  对世界大豆供需平衡来说,美国农业部预计2010/2011年度世界大豆产量2.5亿吨,消费量2.46亿吨,期末库存预计将继续在2009/2010年度的基础上增加近400万吨,达到6600万吨。2010/2011年度期末库存的庞大{jd1}值以及较2009/2010年度的继续增长,将对后市大豆行情产生较长时间的压力。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3.jpg" align=middle>

  综上可知,2009/2010年度南美新豆上市带来冲击,且2010/2011年度世界大豆供应也将保持在相对充裕的格局,这将对二、三季度的大豆期价产生压力,当然,2010/2011年度的新豆产量情况仍取决于后市的天气情况,目前来看,还是存在一定变数的。

三、继续xx后市资金流向

  无疑资金的流向继续对商品价格包括大豆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来说,一方面,紧缩政策对资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商品价格很明显的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商品市场越来越为主流投资市场所接受,巴克莱资本的数据显示,通过被动式、只能做多的商品进行的大宗商品投资,2009年增长了930亿美元,至2,550亿美元,其中670亿美元为新入市资金。而接受调查的基金经理估计,今年的资金流入规模将齐平甚至超过2009年,商品基金规模有望扩大1,000亿美元。资金的大规模流入,显然对商品市场,包括大豆市场有明显提振作用。

  对大豆市场来说,投资者可通过观察cbot大豆市场的场内持仓规模来窥测资金对大豆市场的xx。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4.jpg" align=middle>

  如图所示,截至5月11日,CBOT大豆市场总持仓46万手,总体上似乎仍没有受到欧债危机后市场动荡的影响。如果后市大豆持仓能持续增加,则将对大豆期价构成有力支持。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5.jpg" align=middle>

  具体的,截至5月11日,指数基金持有大豆净多单173495手,2010年来指数基金持仓大体围绕17万手上下波动,商品基金持有大豆净多单39782手,连续第三周削减,良好播种天气下基金削减天气风险升水的举动十分明显,这也是5月后期价下挫的直接动因。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6.jpg" align=middle>

四、xx海运费能否持续上行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7.jpg" align=middle>

  海运费是影响国内进口成本的重要因素。铁矿石谈判以中方变相妥协告一段落后,BDI指数出现了近30%的涨幅,但也接近了4000一线的关口,xx后市BDI指数能否有效站上4000一线并出现持续上涨。

五、xx“内生性”通胀

  国内还有一点值得xx,虽然国际主要(,)价格2009年以来一直维持了低位震荡的走势,使得农产品方面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大,但国内农产品价格却出现普遍上涨,如下图所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8.jpg" align=middle>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09.jpg" align=middle>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10.jpg" align=middle>

  为了和近年来所提较多的输入型通胀相区别,不妨称之为“内生性”通胀。这其中,豆类的涨幅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农产品,主要原因固然在于豆类是国际定价,而其他主要农产品是国内定价,但这种状况下,豆类,特别是豆粕(,)实际上将受到长期支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11.jpg" align=middle>

六.结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MARGIN: 4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alt=xx研发团队看市: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src="http://img.hexun.com/2010-05-24/123781212.jpg" align=middle>

  综上可知,如果国际国内金融市场能基本稳定下来的话,季节性行情仍主导短期市场,不过如果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则二、三季度豆类期价仍将受到充裕供应的压制,行情保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底部会受国内“内生性”通胀的支持而抬高 CBOT大豆新季合约技术上1000美分一线是季节性行情的上方目标位和技术阻力位,而下方新季合约在900美分一线将存在较强支撑。

  对国内大豆来说,政策市依旧是主流。技术上4100元/吨一线存在较强压力,而3800元/吨一线将存在较强支撑。

  对国内豆粕来说,需要xx5月进口大量到港和油厂开工恢复之后的现货压力,技术上2950-3000一线是季节性行情的上方目标位和技术阻力位,而下方2700-2800元/吨一线将存在较强支撑。

  对植物油来说,需xx豆油进口限制政策的进一步变化,8000元/吨一线是季节性行情的上方目标位和技术阻力位,下方60周线7400元/吨一线存在较强支撑。

  从操作上来说,目前来看,二、三季度出现大行情的概率很小,因此建议投资者在上述支撑价位附近可进行短线买入操作,而上方则获利了结。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大豆行情分析和展望- 跟随市场,创造奇迹! - 市场先生888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