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习笔记(三)--单骑教育博客

同济大学学习笔记(三)

2010524星期一   上午

主讲:蔡    博士(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caiyuebox@163.Com

主题:面向职业教育现代教学媒体开发与培训

 

一、国家层面对职业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经过培训,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在第九条中指出:积极改进教学及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采用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学习目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效组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信息网络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在第六条中指出: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 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 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部《{gjj}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2003

  指标主要包括:校园网络、条件装备水平、因特网接入情况、覆盖校内教学场所和管理部门的比率、教学用计算机数量、多媒体教室建设、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数字化图书资料数量、教师将多媒体技术或网络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 的熟练程度等。

 

教育部《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2004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 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 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xxx和举办夜校、xx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育部《国家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条件》(2007

关于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建有配置较高、功能齐全的校园网,有运行高效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教学场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能够进行远程教育。

    

2010年度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在改革创新目标中提出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更新教学手段,构件网络教学平台

 

二、省级层面对职业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河南省教育厅2007 “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具体要求,制定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

《通知》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4.3万名教师基本轮训一遍,着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用网络、多媒体、音像等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培训时间1060学时。

计划实施三年来,全省已有2.4万名中职教师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家普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手段先进,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模式的团队性、教学的互动性和情感的激励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学媒体开发

职业教育中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点

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使学习者接受的教学信息更为一致,有利于教学标准化。

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使教学活动更为有趣。

能大量提供感性材料,增加学习者的感知深度。

设计良好的教学媒体材料能够促成有效的交互活动。

设计良好的教学媒体材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有利于实施个别化学习。

有利于开展协作学习,促使学习者进行探索式的学习。

促进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

有利于开展远距离的教育。

 

四、职业院校骨干教师需要开发什么样的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举例一

Office word开发交互式电子xx

Office word开发交互式问卷调查

现代教学媒体举例二

交互式格式的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举例三

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

现代教学媒体举例四

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介绍

五、关于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反思

校长培训班与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头脑风暴游戏:职业教育热门词汇)

专业骨干教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公共模块+专业技能模块(黄金分割)

专业技能模块必须在本地区加以解决

 

最完备的公共模块

     职业教育现代教学媒体开发;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法;

     职业教育课程官与改革;

     职业教育科研能力建立;

 

 

2010524星期一  下午

主讲:王奕俊(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主题:市场经济中发展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A、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一、职业教育中的市场因素

WTO承诺开放教育市场

学校中的市场因素

越来越多的市场力量介入职业教育办学

民办职校

国外机构期待开发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台湾职业教育对大陆开放)

职业教育中特有的市场因素

职业教育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为培养学生技能和就业服务

职校办学必须密切校企合作

职校之间为争夺生源的竞争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二、树立以市场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必要性

温家宝: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

 

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难以解决

职业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人员结构不合理

2、人员流失问题突出,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3、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机制

4、人员的使用不合理,效能未充分发挥

5、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有效竞争和激励机制

 

B、职业学校通过市场机制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益的思路和办法

三、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职教资源的配置,提高职教资源的使用效率

资源——依赖理论

学校有四种典型的稀缺资源:财力、人力、(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信息和知识(如科研、评估方案)、产品和服务(课程教材及分数测评服务)

学校必须通过向外部环境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交换其任务结构与运作所需的一系列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

对外进行职教资源的整合优化,提高职教资源的使用效率;对内引进市场化管理机制和手段,提高职业学校管理效率。

四、优化职业学校外部资源的配置

促进各种职教资源要素的整合

1站在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看待职业教育的定位和资源配置

如重庆永川职教城——城校互动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如江苏太仓——“定岗双元”的培养模式,是德国“双元制”在中国的复制,实现了学校需求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校企双方都能得益的“双赢”合作。

3、各类职教资源的整合优化

慈溪、江阴、上海等地的做法

4、不同区域之间的职教资源的互补性

东西部之间的职教合作

贵州地区与西部相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的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的职教合作

与市场接轨的专业建设

依托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海两中心建设——金融中心、航运中心)

充分考虑自身的学科专业基础

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普陀区曹杨职校的烹饪专业)

 

校企合作

职教集团

两类职教集团组织形式:区域性职教集团和以专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

 

讨论:如何看待和解决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太仓模式能否复制?

 

差异化定位塑造职教品牌

山东蓝翔技工学校:办学宣传媒体化,教学设施规模化,专业设置多样化,学习管理军事化,开班时间灵活化,实习时间充足化。

江西蓝天职业学院

 

五、提高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效率的方法

对学校管理者的一个挑战是:

关于学校效能的定义不断发生变化,如学业成绩、就业技能、社会与情感发展、学生公平等

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效能标准不同(政府部门、家长、教师、媒体、管理者等)

学校管理者要做到的是:使学校变成持续有效的学校,而不只是使学校现在有效。

五因素有效学校模式:

强有力的校长领导,尤其在教学方面;教师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对基本技能的强调;有序的环境;经常对学生进行系统化评价。

其它要素如员工发展、工作满意度等

 

“学校重建”运动中的学校重新定位

校长有办学的战略眼光和先进理念

有办学特色

有全院共享、能感动人心的价值观念

能形成教师的团队精神,能创造一种公平、竞争、向上的教师成长机制

教师有科研意识和合作意愿,拥有必要的专业自主权

能为每一名学生提供设和其发展的教育服务

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技能

能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能主动学习的态度

能不断尝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打破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

绍兴职教中心的学区化管理

该校把同类专业同一发展方向的37个班级组建为一个学区,全校共设立了12个学区。

学区化管理改革效果: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实现每个学区中教师、班级、学生、专业设施和设备等诸多因素的{zy}组合;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渐提高。

 

学校内部建立激发活力的人才考核和激励机制

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工作为收入,看着才投入,总想少干活,还是不满足。

2、社会人假设:金钱虽可贵,友谊价更高,工作太无聊,我去找同道。

3、自我实现人假设:天生我才必有用,工作定要出成绩,指手画脚号累赘,不待扬鞭自奋蹄。

4、复杂人假设: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这里的我不是那里的我——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

 

教师评价——萨乔尼万的教师评价体系

知识: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如何去做的知识

当前能力:考察教师是否有能力去实践知识

未来意愿:考察教师是否具有保持并发展已有能力的意识和愿望

未来发展:考察教师是否具有专业上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行动

案例讨论:英语教研组长的选拔

 

教师考核指标:

教学常规考核:针对教学工作量、上课出勤、教学资料、作业量、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等项目的常规检查和考核

教学业务考核:根据教学业务考核细则,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包括专业建设、组织教学活动或学术讲座、教材建设、企业实践、课程改革、科研、指导或参与技能竞赛、考技能证等。

学生满意度测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测评。

 

考核标准有效的SMARI原则

标准要尽可能具体,标准必须是可衡量的,标准时可以达到的,标准必须是相关的,标准必须以时间为基础。

教师考核评价中要考虑三对关系:显性与隐形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教师绩效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考核没有和激励、分配机制挂钩: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平均分配,使考核流于形式,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考核的结果和过程没有和教师充分沟通

认识中的误区:绩效评价只是一种奖惩手段

 

教师激励的理论基础

内容性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

调整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教师激励的重要性

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效率=f,即能力乘以激励);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能提高学校组织的凝聚力,有助于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激励的原则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坚持激励的公正性;区别对待,灵活激励;要全面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方向要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把握好激励策略。

 

教师激励的方法

报酬激励法;目标激励法;荣誉激励法;榜样激励法;参与激励法;群体激励法。

郑重声明:资讯 【同济大学学习笔记(三)--单骑教育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