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感湖:项目建设引爆“洼地”效应

本报记者 杨先理 童钟鸣 王颖 通讯员 蒋东亚

    初冬的艳阳照在龙感湖管理区一马平川的沃野上,星星点点的村舍与点缀其间的现代化厂房相映成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个1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总人口5万人(含流动人口)的国有农场,正在悄然发生惊人的变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美丽转身。

    龙感湖平均海拔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是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洼地。如今,这里正在成为建设项目引进的“洼地”,投资兴业的“洼地”,开放开放的“洼地”。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成为这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11月24日,龙感湖管理区党委书记彭志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龙感湖发展的优势与潜力如数家珍: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农垦系统保持{dy},人均GDP、全民社会保障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及肉食加工能力、油料加工能力、冷藏保鲜能力、纺织规模、清洁能源发电能力等均居全市{dy}位。

    龙感湖管理区在项目建设中立足高远,用战略的眼光,正确处理项目建设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关系,用今天的战略眼光谋划明天的战略地位,用今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夯实明天的科学和谐发展基础,用工业理念抓农业,用xxxx带动工业,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今年全区新引进项目35个,正在建设项目23个,投资总额21.53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可新增产值50亿元。前3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4亿元,同比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同比增长68.7%。累计用电量625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7%。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326万元,同比增长26%。

创新体制机制夯实项目建设基础

    今年以来,龙感湖管理区以“两区一园”(省部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和湖北龙感湖工业园)为载体,以建设“两型社会”为主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打造“百亿元产业区”为奋斗目标,坚持“建成项目抓投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上项目抓开工”的工作思路开拓奋进,积极谋划和推进项目建设。

    xx用地难题。“湖北龙感湖工业园”获批后,为重点项目落户提供了承载空间,已调剂新增了1000亩工业用地,置换、整合闲置厂房,腾出工业用地1000多亩,较好地缓解了项目建设用地难问题。

    满足企业用工。出台了有关优惠政策,吸纳员工到龙感湖落户,将招工纳入了招商重要指标,予以考核和奖惩,吸引了众多在外打工人员进厂就业,基本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

    优化金融服务。恢复龙感湖农行为县级金融机构,有效解决了全区金融机构数量过少,融资渠道不畅问题,今年已为企业新增xx近1亿元。同时先后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和城投公司,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渠道。

    搭建园区平台。做好园区规划,推进湖北龙感湖工业园与现有城区无缝对接,在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区域内,形成了纺织工业板块、农副产品加工业板块、清洁能源产业板块和综合板块。累计投入自筹资金近8000万元,加快园区建设,湖北龙感湖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实现了设施基本配套。今年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工业园下闸新区和滨湖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体制,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分场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已吸纳黄冈霞客环保色纺公司、湖北力达纺织公司及湖北粮油集团、汉口精武集团、比利时英伟公司等50多家企业落户。

    创新科技支撑。整合优势资源,引导科技资源向车间、田间聚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区农林所与原863计划课题组负责人刘澄清教授合作10余年,黄籽油菜研究、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果。黄冈霞客环保色纺公司拥有彩纤物理着色技术等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翔达油脂、伟望科技、盛龙科技等公司重视产品研发、工艺流程提升和技术方法创新,取得了显著效益。

   打造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培植霞客色纺、盛龙科技、伟望农牧、翔达油脂等6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建成6个与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对接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打造项目“节点”,培植四大特色产业

    龙感湖管理区在项目建设中,注重围绕资源特色,整合项目资源效应,坚持围绕打造项目“节点”,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精心缔结四大特色产业、生态农业及循环经济“链条”,形成项目建设“洼地”聚合效应。

    有机种植产业“节点”项目。翔达油脂公司、天丰粮油公司和英伟公司分别投资9000余万元、8000余万元和3000余万元,分别新建鄂东{zd0}的色拉油精炼项目、5万吨粮食储备及精米加工项目和建成科技含量较高的饲料加工企业,将成为有机稻、有机油菜等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健康养殖产业“节点”项目。延伸和壮大生猪产业链,实现了园区(小区)化养殖,全区年出栏生猪30余万头。xx养鸭优势,引进了盛龙百万头生猪屠宰食品加工项目,伟望公司与汉口精武合作投资2.7亿元的千万只肉鸭熟食加工以及万吨水产品加工项目,将成为全区健康猪鱼鸭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新型纺织产业“节点”项目。做好产业升级、企业扩规和新项目引进工作,今年底全区纺织规模将达到40万锭。黄冈霞客环保色纺霞客公司二期总投资3.1亿元,年处理8万吨废弃聚酯、年产8万吨差别化纤维和1.8万吨色纺纱项目已动工兴建。卓尔公司二期投资8000万元的5万锭精梳扩产技改项目即将动工。台湾允胜花式纱项目和龙兴纺织项目已新建投产,一帆家居项目已动工兴建,三友3万锭精梳纱项目正在筹建。全区纺织业形成了原棉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成衣xxx产业格局,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环保色纺纱生产基地。

    清洁能源产业“节点”项目。将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引进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盛龙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元的大中型沼气发电项目已正式开工,装机1320KW,明年3月可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气400万立方米,发电900万千瓦时,生产生物肥4万吨。利用龙感湖及周边丰富的秸秆资源,引进的法国阿海珐和武汉力勤投资兴建秸秆发电项目已开工兴建。风力发电项目已列入全省新能源项目规划,目前正在紧密跟踪。

     打造产业“节点”,构建四大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链上的“小”循环,产业与产业间的“中”循环,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循环。

     龙感湖循环经济产业特色鲜明,精彩纷呈——

     从沼气、秸秆发电(沼渣、沼液、灰渣)提供的有机肥,到稻、瓜、菜的有机种植,再到有机稻、长绒棉、黄籽油菜及礼品瓜深加工,直到富有龙感湖特色的系列绿色食品上市销售,构建了有机种植及加工产业链。

    从生态饲料到猪、鱼、鸭的安全养殖,从屠宰及熟食加工到养殖废弃物利用(沼气发电等),构建了健康养殖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条。

    从特色棉种植到加工,从废弃聚酯再生利用到环保色纺,构了建新型纺织循环产业链条。

    从有机种植、健康养殖,到秸秆发电、沼气发电,从大中型沼气(民用)建设到风资源利用(风电),构建了新能源循环产业链条。  

    通过节点呼应对接,全区四大特色产业有机地建构成一个生态、和谐、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全区社会民生工程项目稳步实施。一批基础建设项目已争取到位,其中投资4000万元的一级公路连接线、投资800万元的排水管网等项目,缓解了工业园建设投入不足矛盾。省农垦局、省财政厅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专项补助1000多万元发挥效益。省农垦局、国土厅和市国土局在继投入3600余万元的塞湖3万亩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实施后,又争取到1800万元资金,用于洋湖1.2万亩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将有力地提升全区现代农业水平。

    正在争取投资4000余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投资2000余万元的垃圾处理厂项目,将为全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廉租房、龙感湖xx中学、龙感湖文化体育中心的新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和多路公交车运营,成为造福全区人民的民生工程亮点。

刊载于2009年12月日黄冈日报头版

来源:



郑重声明:资讯 【龙感湖:项目建设引爆“洼地”效应】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