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又怕做不好的童装_童装品牌卯卯哥_新浪博客

  “就算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服装研发制造产业链,也绝不会与专业童装品牌争抢市场。”在服装品牌年度颁奖典礼上,某知名羊绒衫品牌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并非不想做,而是男装、女装、童装、运动服、内衣等品类都有专属的设计、生产、销售的门道。某品类服装品牌前期投入、中期运作、后期维护所需资金和人力绝非其他类别服装企业所能企及的。

  做童装难

  据统计,中国有3亿儿童,每年还将增加1000万个新生儿,我国童装企业数量大约有6000多家,不到全国服装企业总数的10%,童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6%左右,儿童的服装拥有量远远低于成人。虽然国外的众多xxxx早已进入中国,但是并没有遥遥{lx1}的xxxx。

  尽管大家都看到了服装行业的{zh1}一块“蛋糕”,可要想做好并非易事。

  “童装是一个进入门槛非常低、规模发展门槛非常高的产业。”面对不断进入的外来者,***公司总裁***道出了自己对童装业的身心体会。

  他表示,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就能做中国市场,也不是因为你做成人装做得成功,做童装也会成功。“童装行业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并非单凭经济实力强就可以做。”在他看来,近年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进入童装行业,是受到了诸如此类信息的误导。

  太子奶童装没有了,麦当劳童装也不成功,娃哈哈童装更是经历了许多波折。***认为,“现在一些进入童装市场的企业,就像个体户,拿着巨款进来做童装。”

  对于罗建凡的观点,深圳小丰龙童装董事长潘浩深有体会。

  他说,进入童装行业前,公司是做外贸业务的,当时年贸易额也有近亿元。1998年之所以选择童装行业,是基于对“国内品牌童装发展空间巨大,服装业新的增长点在童装”这一结论的认可,意在让公司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可是,过了几年,发展瓶颈就出现了:凭当时的客单价、市场特征、货品结构,我们发现,像成人装一样去努力提高单店销售额以达到规模效应,其边际效益非常低,简直是一条不归路。继而公司只好横向发展,多开店以求规模,有几年,公司甚至将店铺开到了迪拜,但是消费的区域特性和市场的管控要求又让我们如骨鲠在喉、备感压力,不得不放慢脚步。

  即便如此,人们也看到了某些品类服装强势品牌还是试探性地进入童装市场。因为,服装行业的精英们开始慢慢觉察到童装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本仍趋之若鹜

  中国儿童用品市场的空前繁荣,与一些国际xxxx看好我国的儿童消费品市场、大举进入内地创业以及国产新品牌的崛起关系紧密。

  一份关于中国儿童用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认为,婴儿护理用品每年的增幅约8.5%,童车、自行车和骑乘车每年的增幅分别约13.8%、9.2%和6.5%,童装每年的增幅约16.7%。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市场规模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但未来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会逐渐被品牌企业所占有,国外xxxx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儿童用品市场的竞争,整个行业的持续洗牌已经开始。

  现阶段,中国的儿童用品行业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国际xxxx的进入正在加剧整个产业的竞争态势。新的进入者使得国内的儿童用品品牌经营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同时也将促使整个行业竞争进一步升级。

  有数据显示,2009年阿迪达斯、耐克的成人服饰被国内代理商抛弃频频关店,疲于应付消化大量库存的同时,唯独童装市场风景这边独好,销售业绩胜过不少专业童装品牌。为此2009年耐克削减成人装生产线,新上童装生产线,新推出了1.3米以下儿童的童装服饰及儿童用品系列。

  在国际运动品牌抢占中国儿童用品市场的时候,国内运动巨头李宁、安踏、361°、特步等品牌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推出自己的儿童用品。儿童用品行业巨大的蛋糕甚至吸引了别的行业的进入。海尔集团就宣布今年将在全国推出3000多家海尔兄弟儿童用品专卖店。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将从中小型企业向更大型企业或品牌蔓延,原来很多没有设计优势、只求量不求质、不注重运营规范或品牌的企业将无法幸免。因此,如何应对成为每个身在童装行业的品牌所需要考虑的。(中国纺织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想做又怕做不好的童装_童装品牌卯卯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