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图话3_梦里身是客_新浪博客
在这个太大的世界里,宗教信仰某种程度上起的作用还相当于乡约族例良心公德。

基督教堂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75.jpg

新加坡新娘和白人新郎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76.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78.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80.jpg

鸟儿不畏人。整个市内都如此。甚至热闹非凡的商业步行街头,火树银花,树下车辆滚滚,树上百鸟噪林,奇观,拍了录像,可惜这里上传不了。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82.jpg

 

 

 

这是基督教堂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84.jpg

以下是天主教堂
新加坡图话3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87.jpg
天主教堂外观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85.jpg

 

 

201005221088.jpg

犹太教堂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95.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94.jpg


可惜要周一和周四开放,这天不是,所以没进去

新加坡艺术馆外的雕塑.早年的华人生活写照. 嘿嘿,大碗, 汗背心捞起直卷到胸部,蹲在板凳上,猛喝! 仓廪足了几代人的西方哪里会明白苦难的东方啊!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96.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97.jpg



孩子学习舞蹈的舞蹈坊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099.jpg

又一间印度神庙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02.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03.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04.jpg


走不远就是观音堂.新加坡大名鼎鼎的四马路观音堂,以签灵而出名.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07.jpg

堂里人头汹涌,堂外树栖满鸟儿. 动物如此乖巧,这庙怎么可能不灵?!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05.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06.jpg

观音堂的人实在是多,却秩序良好,而且不吵,没有人大嗓门说话互相干扰.这一点,实在华人都要学一学
再次发挥钻地本事,穿插到本地集市找小吃.这个武吉士街市,材料以新鲜便宜出名.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15.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16.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17.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19.jpg 新加坡图话3 201005221114.jpg


{zh1}这个粽,太有历史,"娘惹粽" .
娘惹是什么,Niongya 是也,那可是大明后裔呀!
娘字,发音“妮雍”
惹字,音“亚”
娘惹是15世纪左右称新马印尼的华人血统后代女子,包括华人马来人混血后代女子之称.
这就是大明后人。男性叫BABA, 女性叫NIONGYA。
娘惹话,因先祖主要来自福建,语言是闽南话潮汕话的那种,混有大量的新马泰等词汇。
今天仍有一种叫做娘惹族的。娘惹装也仍未失传,仍在穿着。
马六甲一带有很多不同民族,娘惹是其中之一。新加坡空姐服装,就选择了用娘惹族服装中的一种.仔细一看,确实是古时上装的感觉.
也许,汉族的民族服装,在大陆是找不到了,但在海外,娘惹装BABA装还算旧时汉装的遗存之一吧。不过比起明代,后世陆续有细节加减或混合当地民饰特点。
这跟大陆今天的汉族汉人穿起汉服上街不是同一概念。人家是生活中还在穿,而我们纯属“玩”汉服,早不是生活实用的东西。
本来,一个民族的服饰,不会轻易有大变的,最多小改。官府不动它的话,民众是再不方便再不合符时代,也仍会顽固地代代相传。你想一想,几乎所有少数民族的服装,都是美丽灿烂又几乎累赘而不便于劳动的,比如藏袍.朝鲜裙.日本和服,彝族长裙、瑶、傣……,又或者,其特点是不符合今天时代的,各种硕大的女子银饰、男子的大耳环等,又如贵州芭沙,黑苗男子剃的户棍头,还有川西北白头羌,女人头上的万年戴孝……
民族的东西是很经久的。
你看,大陆没有了的东西,而大明时跑出去的华人,成功地带出去,住在马来人印尼人等各族的包围中,一代代后裔们仍然生生不息地坚持保养这种服装特色。
可大陆上,汉民族的东西,怎么会失传呢?
难道,“崖山之后以无中国,阎吏之后再无汉人”这话说的是真地?啊呸,不懂不要乱说,还是吃喝玩乐是正经。





找了人家的娘惹装图片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新加坡图话3_梦里身是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