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在杭州开出“微公司” 经营手绘产品_生活文摘_百度空间






        这是一家小公司,它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它就像一节一节拼凑而成的毛毛虫,可以无限拉长自己的身体,这样就能慢慢地一步步往前走。

  杭州田间西米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手绘鞋、手绘T恤、手绘套装、手绘口罩、手绘内裤、手绘袜子等手绘产品。

  平时公司里只有四五个人,订单增多时人员也随之增多,可以同时有四五十人一起成为产品线上的手绘工人。当然,如果订单可以更多,产品线上的工人也可以更多,找到上百人都不是问题。也无须很大的车间,很多活儿都可以带回家去做。老板罗永辉说自己的公司是一个松散型结构,可以随时变形,这样才能把成本降到{zd1},而把利润拉到{zd0}。

  当然,这是一家小公司,它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它就像一节一节拼凑而成的毛毛虫,可以无限拉长自己的身体,这样就能慢慢地一步步往前走。平均一个月它能卖出2000双手绘帆布鞋,一年{zh0}的业绩是销售额200万元。或许这数字对大户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起步不久的创意产品来说,已经相当成功。

  缺钱不缺创意

  老板罗永辉生于1980年,负责跑外营销。老婆西米生于1983年,负责创意设计。你说这间小公司是个夫妻档也没有问题,两个人在上大学时就一直想创业,干到现在效果还好。

  创意帆布鞋还有别的名字,叫涂鸦帆布鞋或手绘帆布鞋,在创意店或网上比较受推崇。这种鞋之所以好卖,两个人都说要感谢匡威鞋的风行一时,正是匡威的潮流才让那么多潮人重新爱上帆布鞋,无论西装、背帽衫还是纱裙、短裤,下面都是一双不折不扣的帆布鞋。那么,给帆布鞋上画点儿好看的东西再卖,岂不是更受欢迎?

  罗永辉{zd0}的快乐,是老婆西米不用整天跑出去买鞋,还有家里有穿不完的新鞋,最关键的是看着手绘帆布鞋生意越做越大。

  2004年,湖南耒阳人罗永辉从陕西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直奔杭州,先在顾家工艺找了份专卖店工作。一边工作,一边想着创业的事。在顾家,他天天琢磨的事情是流程控制,这个年轻人一开始就有所准备。他说自己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很差,大学四年学费全是自己在校期间打工赚出来的。什么平面设计、电脑维修、上门家教,他全都干过。

  2005年,罗的女朋友西米也从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毕业,她是江西九江人,读书时就恋上师兄,于是也来到杭州。到杭州以后,10月13日,西米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开了一家手绘产品店。

  当时手绘的概念还没开始流行,而新概念和新玩意总是最能赚钱的。于是,他们花钱租了一间房子,开始卖手绘产品。

  “当时开店没钱装修,我就把门外的墙上用涂料画满,在店铺里的墙上也到处作画,看起来很简陋,但也算别具风格吧。”罗永辉说。他们当时没钱,但不缺想法,店开起来了,在紫金港校区一带引起了小小的热闹。

  所谓的创意产品,其实就是一些个性T恤。四年前,很少有人卖这种东西,很多人对手绘还没概念。刚开店的那会儿,每天总有人问:为什么要在衣服上画东西?他们只好天天跟人家解释什么是手绘,手绘用的是什么材料。

  “那时候总是画一件卖一件,不可能一次画很多出来卖,最怕的就是库存压货。当时手绘衣服生意还算可以,紫金港校区那一带人气不够,边上大多数店都是亏损的,就我们的手绘店还赚了一些。”罗永辉说。

  从画衣服到画帆布鞋

  手绘概念出来一段时间,杭儿风劲吹,满大街都是手绘衣服,他们的生意开始难做了。

  “后来我们把店给关了,各自上班,就在网上卖卖东西,外地有三四家店偶尔会拿拿货,一次性拿个五六十件衣服,这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生意了。”

  罗永辉和西米把脑筋又动到了突然流行起来的帆布鞋上——“衣服和鞋子,从可发挥的空间来看,衣服的面积比鞋子大,更容易发挥创意。前者是平面的,后者是立体的。如果把鞋画好了,市场更容易接受后者。”最关键的一点是,手绘衣服现在做的人实在太多了,而手绘帆布鞋还刚刚冒泡。

  他们在九堡租了一个房子,作为设计中心和生产车间。那里满屋子都是帆布鞋,都是清一色的白帆布鞋,温州生产,然后他们分一道道工序在上面画图案,摆在架子上晾干。

  “40来块钱的护士鞋和70多块的帆布鞋是目前{zh0}卖的,我专门请了工人在这里画鞋,杭州有一点美术功底的人很多,有些人主动找上门来问有没有画鞋的活儿好干。”西米说人手基本上不成问题,杭州学美术的人实在太多了。

  手绘帆布鞋好卖吗?

  “家里每天的存货量都在500双左右,因为我们主要不是靠淘宝来销售的。外地和下沙地区都有一些代理商,都固定来我们这里拿货,一个月好的时候能卖出两三千双鞋子。”他们的手绘鞋之所以好卖,就在于不是用通常的丙烯染料来画,而是用纺织染料。丙烯画完之后,鞋面会发硬,穿起来不舒服,而纺织染料正好能避免这个问题。而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手绘帆布鞋都是丙烯染料绘制的。这项工艺有赖西米的研究,紫金港店关门之后,她到乔司一家服装公司上了三年班,天天琢磨的就是纺织面料和手绘染料的问题。

  有创意就能创业

  这门生意好不好,在杭州的几次创意市集上最看得出来。

  {dy}次参加酷卖街,罗永辉带了40双鞋子去。他原本没指望能卖出多少,就想试试水。“我这人在自己摊位上闲不住,人家是拼命卖自己的创意产品,我是可卖可不卖,到处转悠着看人家的产品。”

  “酷卖街一共有两天,{dy}天我就把鞋卖光了。留下几双样鞋,我一直不卖,把样鞋放在摊上,如果有人要鞋,只能接受预订。”没想到,就算采取预订的方式,照样有人来抢着买鞋。于是,就在这样一个没多少双手绘帆布鞋的摊位上,人反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没见有鞋卖出去,也没见有钱收进来,光看到摊主一直拿着笔记录。{dy}次出街,卖掉90双鞋,其中50双是靠预订来完成的。

  “第二次创意市集我学乖了,带了100多双鞋过去,没想到居然也全部卖光。创意市集上,销售额在千元以上的,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摊位了,而我们每次的销售额都在三四千元以上。”说到这儿,罗永辉有点得意。

  最有意思的一个营销案例他也说过多次:一帮学生来买鞋,一直在争论这手绘的帆布鞋到底会不会褪色。光说没用,罗永辉一急,打来一盆水,把鞋泡在里面,说不管泡多久,如果出现褪色,一律退货并赔偿。这个动作一出,一切OK!学生们安心穿着手绘帆布鞋离去。

  你看,就是这样,手绘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市场前景也看得清清楚楚,营销经验也渐进积累,两个人开始考虑把小公司一点点搞大。{dy}步,他们想到的还是开实体店,然后开加盟连锁店。这样的公司变形,两个人都觉得比较踏实。

  2009年初,罗永辉和西米都从原来上班的公司里辞职,拿着几年辛苦积攒的20万元钱做资本,开始了正式的创业之路。

  2009年11月,因加盟连锁经营的需要,田间西米正式在江干区杭州赛博创业工场注册为公司。据报道,和“田间西米”一样在赛博安家的还有408家中小企业,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214家,大学生创业人数477人,带动大学生就业1540人。这里将成为浙江{zd0}的大学生创业园,达到千家入驻企业的产业规模,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达700家。

  田间西米入驻赛博后,小罗和西米享受到了不少从没想过的好待遇——四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免费租两年,全程代办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年检等手续,还有从高校找来的创业导师进行培训,投融资管理的咨询服务也很全面到位。

  创业在杭州,这就是小罗和西米具体而“微”的故事。



郑重声明:资讯 【80后在杭州开出“微公司” 经营手绘产品_生活文摘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