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言生著《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八- 养生、商务、美容护肤- 萨般若海- 和 ...
萧言生著《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八 [转贴 2010-05-26 15:24:42]   

偏xx  

    偏xx的人经常靠吃止痛片过日子,苦不堪言。尤其到了冬天,要带两个绒线帽才好过一点。其实xx的问题并不在头,而在于人体能力不够时,控制不住肠胃的xx。当肠胃里的病灶与头上的某一部分对应有积水时,那部分就会痛。敲胃经和配合压一些穴位是偏xx的救星,还可以直接用手指甲反复掐痛的地方及周围,掐的时候要慢慢地停留在那儿,让那儿的积水出去。仔细摸摸整个头皮,你会发现,痛的部分的头皮比较厚,可能还会有结节。当反复压、掐那部分后,头皮里的积水出去了,头皮变薄了,也就不痛了。按压穴位时可以压心包经的天池穴、膻中穴或心经的极泉穴,每穴压5分种。 

牙痛 

    着急生气引起的牙痛不用去看牙医,看牙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喝3天青陈皮煮的水,急破肝气与理肝气,同时每两小时压5~10分钟太冲穴,并用冥想的方法让自己的气从上往下导引。如果牙齿问题由来已久,那就说明胃有些问题,因为胃经路过的地方与牙齿对应,所以要敲胃经和肝经。这不是马上可以解决的问题,但肝气破掉后,牙齿的xx是可以马上消退的。 

    此外,用青皮12克+陈皮12克+水3杯,浸泡半小时,然后煮开喝水去渣。还可以反复压太冲穴,直到太冲穴不痛了,牙齿的xx就会退了。

干咳无痰

    干咳有两种,一种是肝咳,就是指喉咙有点痒痒的感觉,咳的时候也一直在喉咙口,这种人吃东西的时候不咳,睡着的时候不咳,但躺下去时与早晨三四点的时候,会咳得厉害一点,平时一直会咳。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太冲穴压一会儿,喉咙口的痒痒感觉没有了,就不想咳了。从理论上讲,这种咳嗽是生气造成肝气上逆,所以平肝可以止咳。 

    另外一种是肠咳,指没有预警地突然有一股气从腹部冲上来,患者就会咳一阵子,过后又没有什么感觉了。这种咳嗽咳的时候有的人很辛苦,有时有点像呛的感觉。这是因为患者腹部大肠或者小肠有一个病灶,如有水肿,堵住了肠里气体的排放,当达到一定腹压的时候,气体要冲出去,下面不通,就往上面来了。xx这种咳嗽只要敲胃经和大肠经就可以了。

肥厚性鼻炎  

    有肥厚性鼻炎的人把你的手指放到胃部,仔细地、慢慢地摸,我想你一定能摸到一个块,这个块还会跳。鼻炎问题,实际上就是与胃里的这个病灶有关。把双手放在病灶上面,用心想那里,同时双手很慢地顺时针转动,做10分钟,就会发现鼻塞情况有了改善。这只是让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要解决这个病灶,人体的气血必须上升。要做到早睡,按照四季睡眠,如果有时候睡晚了,明后天就必须补回来。敲肝经,敲腿内侧线。敲胃经,敲腿的平面线。晚上睡觉时,放双手在胃部做顺时针转动,意念留在胃部,做10分钟。

焦虑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在精神压力下出现的心理状态,焦虑会影响人的正常的思维。如果焦虑状态发展下去,还会对心脏、胃肠等内脏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等。 

    抑制焦虑的{tx}穴位是中指指尖的中冲穴和小指指甲旁内侧的少冲穴,这两个穴位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的起点。心经和心包经是控制心脏活动的经络,经常对中冲穴、少冲穴进行刺激,配合敲心经为主,可以抑制焦虑,使心情安静舒畅,使焦虑状态安静下来,此外,对手掌区域中的心穴、大陵、虎边及阳溪等穴位进行按压也能起到相当好的效果。如果焦虑状态较重,可以对以上穴位加大刺激量,每天敲心经15分钟。另一方面,在焦虑发生时,对脚底的心包区进行按揉,可以马上使情绪稳定下来。 

    性子急躁的人容易发生焦虑,在这种人身上往往能见到肝经的异常压痛。除了敲肝经之外,按揉大脚趾也非常有效。肝经起于大脚趾,通至间脑,大脚趾跟间脑的联系非常密切。性子急躁的人间脑易产生兴奋,也就容易引起焦虑。抑制间脑兴奋,使脑能量循环恢复正常,是xx焦虑的关键,因此可以经常对大脚趾进行按揉。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因其致病因素的不同,xx方法也不一样。对因身体过度疲劳而引起的胃肠功能低下,除了敲胃经之外,还可以对大鱼际处的胃脾大肠区进行按揉。顾名思义,这一区域与胃肠关系密切,对其进行柔和的xx,可以促进消化器官的蠕动以提高食欲,效果更好。夏天,人们容易疲劳,食欲也差,此时对大鱼际进行刺激,同样有奇效。另外,第二脚趾是胃经的终点,与胃肠有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充分的按揉同样也能促进胃肠蠕动。 

    解除精神压力,食欲自然也会提高。手掌中央处的手心穴,与心脏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进行强刺激,可以解除精神压力。如果由于精神不好而没有心思吃东西,对手心进行按压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另外,对脚底中心处的心包区进行按压,同样有疗效。 

xx 

    xxxx除了敲肾经和肝经之外,还有{tx}穴,就是大鱼际靠近手腕处的地神穴。对地神穴进行按压,是男性恢复自信的关键。xx的原因是“命门火衰”,通过对小指第二关节的命门穴进行按压,可以恢复生殖器的功能。结合以上方法,再对小指{dy}关节处的肾穴和无名指第二关节处的肝穴进行刺激,效果更佳。每日入睡前,以上每穴刺激5分钟。敲肝、肾经10分钟。 

    另外,还可以对大脚趾趾{jd0}的龟头穴进行指甲掐压,龟头穴与大脑中枢有密切的联系,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大脑中枢的功能,以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恢复性器官的功能。平时应尽可能多地穿人字形拖鞋,在走路的时候拖鞋的带子可以经常刺激大脚趾,这对恢复性功能、xxxx也很有效。 

白发  

    人的头发变白是由于肾上腺机能衰退所引起的,肾上腺机能旺盛就头发乌黑,肾上腺机能衰减则头发变白甚至脱发。因此,预防和xx白发的关键在于调动肾上腺的机能活动。主要以敲肾经为主,配合{tx}穴来调理。 

    在手掌上与肾上腺关系密切的穴位,是小指{dy}指关节处的肾穴和第二指关节处的命门穴。这两个穴位与左右肾及头发有密切的关系,对这两个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调动肾上腺机能,起到xx白发的作用。另外,中指指尖的中冲穴,无名指指甲旁的关冲穴以及手背的阳池穴都具有防止头发变白的作用,再结合肾穴、命门穴进行刺激效果更加理想。 

    刺激穴位时力度不要过强,有微微痛的感觉就可以,如刺激过量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动作要轻缓、柔和,轻轻地一按一放,然后再重复,每天每穴刺激5分钟。 

    中老年人如因精神压力过重而出现白发,甚至脱发,这种情况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加上手掌中央的手心和中指{dy}关节处的心穴,都是xx效果很好的穴位。 

    白发患者如发现涌泉穴下部约15毫米半径的区域皮肤变硬,失去弹性,那么对该部位进行按压会有奇效。

第十一章   父母是孩子{zh0}的医生

孩子的双手上有亿万财富

    我有一本名为《幼科铁镜》的祖父遗书,作者是贵池的夏禹铸先生,这是一本专讲小儿推拿的书,我一看就被迷上了。小儿推拿学,如同魔术般的神奇,又奇迹般的有用有效,只要摸摸手指头,推推手臂,就可以治病,不用吃药,可比吃药还灵。 

    夏禹铸在书中有篇文章叫《推拿代药赋》,将每个穴位与用药联系起来,即推拿某个穴位,就等于吃何药。如大指面旋推(补脾土)等同吃人参、白术。妙!妙!原来小儿的大拇指上有极为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参与白术,只要旋推,就可以取到与吃到。也就是说,即使是穷得叮当响的小儿,也是医药的亿万富翁,他的手就是百药皆富的医药宝库。金灿灿的“金饭碗”就捧在小儿的手上,而许多小儿却捧着金碗去要饭,实在愚极! 

    我非常奇怪,即使是科学昌明的今天,中医学中对“小儿推拿学”这个国粹的研究还是浅薄的、无知的。尤其是报纸上“因小儿慢性病而导致经济困难,呼吁全社会支持”此类文章,我一读便心痛如绞:好心的朋友,你没有看到那穷孩子一双金光灿烂的手吗?没有看到手上所拥有的亿万财富吗?拿一丁点儿出来就够小儿用一辈子啊!但现在的状况却是这笔财富在白白地浪费,没人去动用它们,眼睁睁地看着死神用魔掌抓去孩子!世界上的傻瓜实在太多,现存的方法也不知运用,聪明人实在是太少了! 

孩子最需要父母为他推拿的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很容易找,五个手指头可以调理五脏,几条线,就可以维护小儿健康:拇指——脾经;食指——肝经;中指——心经;无名指——肺经;小指——肾经。小儿手臂阴面靠中指那条线——天河水;手臂阳面靠拇指那条线——三关;手臂阴面靠小指那条线——六腑。

开发孩子聪明才智的健脑xx法  

    我根据自己多年运用小儿推拿治病的经历,总结出一套适合每个儿童日常保健的方案,此套手法可以开发小儿聪明才智,起到健脑的作用。 

    给小儿每天捏脊一次,小儿俯卧在床上或家长膝盖上均可,露出腰背臀部皮肤,家长用两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沿脊椎两旁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捏3下提一下,从脊椎的尾骶部至第七颈椎从下向上捏,每次捏5遍;补脾土,就是向掌根方向推拇指螺纹面,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向指尖方向分别推食指和中指各100次;补肺金,向掌根方向推无名指,200次;xx水,向掌根方向推小指,200次;揉板门,就是揉小儿手掌大鱼际,150次;推三关,推小儿前臂阴面靠拇指那一直线,150次。 

    只要坚持每天推,持续两个月,你就会发现小孩的体质比以前好很多,脾胃好,睡觉香,健康成长。根据我的经验,经过长期捏脊的小孩,长大之后,消化系统功能好,很少闹肠胃病。 

经常被冷落或溺爱的孩子容易得厌食和xx病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父母是孩子的支柱,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产生重大影响。孩子面对生活,最希望得到关爱,每一句鼓励的语言,都是孩子精神上的阳光,而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将他们脆弱的心灵击得粉碎,产生心病,从而影响健康。经常被冷落的孩子容易厌食,经常被溺爱的孩子容易得xx病。 

    我曾为一个3岁的孩子看病。他的父母平常很注意孩子的饮食,从不伤孩子的脾胃,饮食也搭配得很均衡,从不缺欠。不知道为什么,孩子近日没有生病,但逐日消瘦,他的父母非常担心。我问及家庭情况,一切都很好,夫妻和谐,而且母亲前两个月又生了一个小孩。 

    我审视这孩子,他身体干瘦,但没有其他症状。这时听见婴儿哭声,母亲就从房间里抱出婴儿给他哺乳,3岁的大儿子就坐在母亲旁边,我发现他神不守舍。于是我就问他母亲,大儿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瘦的。他母亲算了一下,说大概在一个多月前,也就是在生了小儿子后。由此我断定这孩子的消瘦一定是由心病引起的。他从旁看到母亲喂乳,见弟弟夺走了母亲的爱,而自己却不能入怀吮乳,这小小儿童便整天胡思乱想。因五行中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之说,所以这孩子是思久伤脾。这病不是xx可以xx的,心病还须心药治。我就嘱咐他母亲在给小儿喂乳时不要让大儿子看见,而且每天给小儿喂乳后就把大儿子抱入怀中,用空乳喂他,并且安慰他说:我只疼你。一个月后,大儿子果然不吃药就胖起来了。夫妻二人前来感谢,说这治病的方法实在太神妙了。 

父母是孩子{zh0}的医生  

    为什么说父母是孩子{zh0}的医生呢?因为父母是使孩子最有安全感的人,你看那些由于惊吓或者身体不舒服而哭闹的婴儿,父母一把他抱在怀里哄几下就不哭了,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安全感。如果由父母给小儿做xx,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父母的功力可能达不到专业xx医生的水平,但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某些内在的情感交流所产生的效果却是专业xx医生无法办到的。 

    父母一面给小儿xx,一面可以教他语言交流,一面说疼爱的话,这都是只有父母才能办到的事情,对于小孩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不可估量的有益的影响。小儿xx越早做对小孩的成长越有益,拿捏脊来说,这对强健小孩的脾胃有很大好处。如果是陌生人给婴儿捏脊,婴儿必定有一番哭闹,一是有痛感,二是害怕陌生人。如果换成父母捏,一边安慰小孩,一边捏,即使有痛感,小孩也一般不会哭闹。 

家庭和睦是小孩健康成长的关键 

    保证小孩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位父母的义务,父母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但不知道夫妻的关系好坏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家庭不和,势必令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继而导致身体的疾病,心病是孩子生病的一大原因。即使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小婴儿听到父母互相责骂的吵架声也会大哭起来,可见紧张的家庭气氛肯定影响孩子的健康,所以即使夫妻吵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当然如果能够做到真正的家庭和睦是{zh0}了。 

    中国传统思想里的“道”就是阴阳,夫妇也要顺应阴阳这个道才能家庭和谐。夫是阳,妇是阴,夫妇各正本位,就合道。为什么说“生于阴阳”?男女最亲密的关系是夫妇,而小儿有很多疾病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xxxx发端乎夫妇,所以说阴阳{zd0}的问题就在于夫妇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就是中医讲的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经气乃决”。阴阳要和谐,即夫妇要和谐。男无阳刚,女无阴柔,家庭不和,就没好儿孙。有的人说,现代社会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是男主外,女主内,而现代社会,很多母亲都工作,而且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这还能维持xxxx吗?但要想维护和睦的家庭,妻子无论在外面工作多厉害,回到家里一定要恢复女子阴柔的本性;男子无论能力好与坏,在家里一定有阳刚之气。这里所说的阳刚之气并不是大男人主义,不做家务活,而是指男子固有的一种气概与风度。 

    夫妇明白xxxx理,符合天与地的定位,阴阳气顺,他们所生的孩子必然贤明和健康。因为夫妇符合xxxx,阴阳调和,产生一种温馨的气场,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的小孩,不但聪明,而且身体健康。丈夫只可领教妻,不可管教女人,一管就破坏了这种气场。骂女人是动威风,女人如果不敢还击,就把恼气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动杀气,女人如果不敢对打,就把恨气存在心里了。这种恼恨之气,当时发泄不出去,将来必遗传给子女身上,这不是管女人的大害吗?如果女人把打骂还击给男人,就更加破坏xxxx,男女争吵无止不休,阴阳缺损,孩子肯定逃不过灾难。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我讲的夫妇道,也就是xxx,夫妇和,阴阳气顺,小孩不但不生病、不天亡,而且家齐、子孙昌旺。 

    但是现在很多夫妇不是互相理解和互相爱护,而是互相埋怨、互相猜忌,甚至互相怨恨,这样阴阳就不会协调。而阴阳不协调就是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很多疾病实际上就是这样得来的,《内经》的“生于阴阳”就是指这层涵义。而且夫妻不和,他们生出来的后代子女,又在这样一个阴阳不调和的家庭土壤里成长,那么子女就不可能会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现在有很多父母带孩子来看病,都是反复发作不止的病,无论经西医xx还是中医xx,痊愈了以后又会再犯,一问家庭情况,十有八九都是家庭经常有吵闹之声,实际上孩子病的根本就在其父母身上,在阴阳上。尤其是现在的很多肺系的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经常感冒的原因都是父母的问题。和谐的家庭就是和谐的阴阳,阴平阳秘,精神才乃治,形神才能够健康。这一点我们弄不清楚,给孩子吃再多的保健药品都是没有用的。 

    有一次的看病经历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女孩来治病,小女孩4岁了,从生出来那天起就小病不断。这次来是看咳嗽的。那小女孩长得可爱极了,谁看见了都有几分喜爱之心,当然其父母对她更是疼爱有加,就是脸上有几分忧郁之气。我从与这对夫妇的交谈中可以看出,母亲说话刚强,缺少女子阴柔的性格,父亲话多语杂,缺少男子应有的气度,家里肯定经常吵闹。我问:你想你们女儿的病从此断根吗?他们同时点头。我就说:你们女儿的病你们夫妻回家就可以亲手给她治。我教他们给小孩补肺经,让他们向手掌方向推小孩的无名指面,父亲推小孩的左手,母亲推小孩的右手,在xx的过程中,母亲说父亲的好话,父亲说母亲的好话,每天{zh0}抽出30分钟来做。过了3天,这夫妇俩带小孩来了,脸上均有喜悦的气色,告诉我说小孩不咳嗽了。 

    一个家庭的核心就是夫妇,就是阴阳,就是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没有修好,是很多祸害的根源,确确实实有太多的疾病是由家庭里面出来的。如果把我们看作一棵植物的话,家庭就是土壤,我们这一辈子就是生长在这片土壤上,如果土壤不好的话大家想想看,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后果非常严重!

给孩子推拿是父母与其交流感情的{zh0}方式

    小孩健健康康地成长是父母{zd0}的心愿,当你在这本书上学到了给小孩日常保健的手法,如补脾经、推板门、捏脊等后,有空就要给小孩xx,虽然初衷只是为了给小孩健康,但你所得到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有一位母亲来找我教她几招小儿xx,她的小孩3岁了,她一有空就给小孩xx,看着小孩{yt}比{yt}健康,她心里也很高兴。有{yt},她下班回家,可能是受寒了,觉得有点头疼,就躺在沙发上。小孩见到妈妈今天好像不舒服,就走到妈妈身边,拿起妈妈的手,用自己的小手像模像样地揉起来,母亲当时就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没想到孩子才这么一丁点儿就知道孝顺了。 

    给小孩xx对小孩的健康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这过程也是感情的交流,是爱的交流。天下的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但为什么很多的小孩却很叛逆,觉得自己的父母从来不关心自己呢?是因为父母把自己的爱收藏起来,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爱。孩子的心灵是天底下最神奇的土地,种下一粒小小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未来全部的人生际遇。如果你细心地呵护他们,施以充足的阳光和雨露,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一棵冲天的大树。 

    两三岁的小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多少遍,他们总是不肯听,因此常常令众多的父母烦恼。其实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不是小孩不听话,而是做父母的不会说孩子能听懂的话。 

    如果家里的小孩不好好睡觉,就可以在小孩躺着要睡时一边给他补补脾经、推推心经,一边跟他说: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觉了,大灰狼就喜欢找不睡觉的小朋友。这种年龄的小孩已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这种潜在的能力只有通过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说话方式才能够被xx并得到充分发挥。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画形象,譬如小孩子都比较喜欢机器猫、咸蛋超人、皮卡丘、加菲猫、天线宝宝,讨厌毛毛虫、苍蝇、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猬等,父母依据小孩的情感倾向,有意识地经常使用这些物象与他们交流,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小孩对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为反应。给小孩xx的时候,也是很好的交流时刻,可以给小孩讲讲故事。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在他们心目中,虚构的情节也是真实的生活,而且对故事的内容深信不疑,尤其是把他变成故事中的主角时,他对自己在其中的表现就格外xx。 

小儿推拿可以代替吃药

    大家都知道中药有四性,寒热温平;而推拿的推拿揉掐与中药四性一样,用推拿就跟用药的道理一样。推三关,可以代替麻黄、肉桂,发汗散寒。天气转冷了,不注意给小儿添衣服,小儿受寒感冒了,别一下子就想到小儿xx感冒胶囊,应该{dy}反应就想到给小儿推三关,激发小儿自身的抗病能力。推三关就是推小儿前臂阳面靠拇指那一直线,用拇指或食中指指面从腕推向肘,推到小儿手臂微微发红,小儿会微微出汗。 

    推六腑,就是前臂阴面靠小指那条线,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可以代替滑石、羚羊,退热的作用非常好。我曾碰到一个发高烧的4岁小孩,测体温39度,小脸蛋烧得通红,烦躁不安,打了点滴,烧也没退下来,我就给她推六腑,推了500次,小孩明显安静下来,一量体温,37.6度。这就是小儿推拿术的神奇,立竿见影。 

    引天河水,顺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效同黄芩、黄柏、连翘,xxxx。一听天河水的名字就有一种透心凉的感觉,它的名字和作用一致,它位于小儿手臂阴面中间的那条直线,是很好记住的线性穴位。有的妇女怀孩子的时候不注意饮食,煎炸油腻从不戒口,小儿一生下来就火气很大,不是长疖子就是嗓子肿痛,哭闹不休。这种情况经常给小孩推天河水就对了。 

    补脾经,向手掌方向推小儿拇指面,就像吃人参、白术,大补元气,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大家都知道人参是保健圣品,每天给小孩补脾经就等于每天给小孩吃免费人参。脾胃有热的小孩很能吃东西,饭量大,但不见胖,反而很消瘦,吃进去的东西不吸收。而清脾经的效果跟吃灶土、石膏一样,清脾胃的热。清脾经就是向指尖方向推拇指面。 

    侧推食指为补大肠,就像吃诃子、炮姜,温肠止泻,xx腹泻。大多数的小孩都喜欢吃冰淇淋,喝冰可乐,父母一定要阻止,这些冷冻食物最容易伤脾胃。轻者腹泻,推推大肠经,从食指推到虎口,就手到病除。但重者积寒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下焦虚寒的体质,导致各种各样缠绵难治的胃肠病,严重影响身体发育。反之,从虎口推到食指侧线为泻大肠,效果同吃大黄、枳实,清热通便,xxxx。 

    向指尖方向推中指泻肺,功同桑皮、桔梗,宣肺清热;向手掌方向推止咳,效争五味、冬花,补肺止咳。 

    小指xx,强肾益精的效果不比吃杜仲、地黄差。妇女怀孕期间呕吐厉害,不能进食,生下来的孩子大多都属于先天不足。经常推小儿小指面就可以填xx气,弥补先天不足,增强体质,防止体弱多病。 

    由此可见,小儿推拿术的疗效真的很好,而且它没有xx的副作用,我们应该把它推广开来,使无数家庭受益。

小儿体质特征  

    小儿体质分为健康、寒、热、虚、湿五型。 

    健康型:这类小儿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吃饭香、大小便正常。饮食调养的原则是平补阴阳,食谱广泛,营养均衡。 

    寒型:身体和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不爱活动、吃饭不香、食生冷食物就容易腹泻、大便溏稀。平时给小孩捏脊5次,按揉劳宫穴100次——让小孩握拳,中指尖贴着的就是劳宫穴。此类小儿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温养胃脾,宜多食辛甘温之品,如羊肉、鸽肉、牛肉、鸡肉、核桃、龙眼等,忌食寒凉之品,如冰冻饮料、西瓜、冬瓜等。 

    热型:形体壮实、面赤唇红、不喜欢热的东西、喜欢凉的东西、口渴多饮冰水、烦躁易怒、吃东西多、大xx结。平时给小孩推天河水200次。此类小儿易患咽喉炎,外感后易高热,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清热为主,宜多食甘淡寒凉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萝卜、绿豆、芹菜、鸭肉、梨、西瓜等。 

    虚型: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不爱活动、汗多、胃纳差、大便溏或软。平时给小孩推五脏,脾肝心肺肾各100次,就是向手掌方向推小孩的5个手指头。此类小儿易患贫血和反复呼吸道感染,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气血双补,宜多食羊肉、鸡肉、牛肉、海参、虾蟹、木耳、核桃、桂圆等,忌食苦寒生冷食品,如苦瓜、绿豆等。 

    湿型:此类小儿嗜食肥甘厚腻之品,形体多肥胖、动作迟缓、大便溏烂。平时捏脊5次,推脾经、胃经和板门各200次,就是从小孩的大拇指一直推到大鱼际就对了。保健原则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宜多食高梁、薏仁、扁豆、海带、白萝卜、鲫鱼、冬瓜、橙子等,忌食甜腻酸涩之品,如石榴、蜂蜜、大枣、糯米、冷冻饮料等。 

    目前,儿童肥胖率上升在全国都有出现,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病率增长了近一倍,从1996年的2.27%上升到2006年的4.05%。自古以来,一些不当的观念,例如能吃就是福、胖就是福、胖表示营养好、胖才有份量等说词,常让人们对胖嘟嘟的小孩有比较可爱、健康的印象,使像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在肥胖儿童身上埋下隐患。 

    有一位母亲说,她特别担心自己的宝宝会陷入肥胖的恶性循环,她说,她的宝宝才4岁半,却有32公斤,一个人抱着都很吃力,平时就喜欢吃肥肉和洋快餐,特别喜欢吃炸薯条,不带她去吃,她就像生病一样。这个孩子的体质就是很典型的湿型,我就把上述的xx方法教给她,让她在家每天给小孩做。效果真的很明显,做了两个月,体重就从原来的32公斤变成28公斤。 

    其实孩子长胖了不仅对身体是一种伤害,对心理伤害更大。一些孩子因为比较胖而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歧视,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变得自卑,心理发育肯定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五行五脏生克以知补母泻子

    五脏在身体内有不同的职能,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心是一身之主宰,负责血液运行,负责神志。如果小儿惊悸不安,属心虚;小儿没有原因就流眼泪,表示心热。小儿身体瘦弱,不活动,汗自己就流出来,表示心虚;小儿身体上有肿物,表示心有热。以上各病,都应从心治。 

    脾负责身体元气。气弱的小儿是脾虚;气又管汗液,小儿气虚晚上睡觉就爱出汗;消瘦的小儿也是脾虚;小儿痰多,脾有湿;小儿思虑过度就伤脾。以上各病都应从脾治。 

    肺负责声音。小儿声音弱表示肺虚,发不出声表示有痰;肺负责皮肤,皮肤搔痒表示肺燥,没有润泽表示肺虚,皮肤不密就容易汗出。以上各病都应从肺治。 

    肝负责血,肝虚的小孩容易出汗和抽筋。 

    肾管骨、齿、耳,以上有病都应从肾治。 

    小孩多在脾肺内有伤,例如父母过度溺爱,老喂饮食,容易伤脾,照顾疏忽,就容易导致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侵袭肺脏,导致感冒、发烧、咳嗽等。 

    金木水火土为五行,万物以土为母,在人体上也是这样。树木庄稼都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人身也以土为母,为什么这样说呢?脾属土,脾土为一身之母。脾胃消化食物,转化成能量,人才能生存。有脾土而后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这就是五脏相生的顺序。有生亦必有克,没有克的话,脏腑太旺没有制约,成为无政府状态,机体就不能正常运转。所以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这就是五脏相克的顺序。如果不明白五脏生克的定理,运用小儿推拿法的时候就不知道补和泻的方法。实证就泻他的子,虚证就补他的母。 

    例如脾虚,小儿脾胃虚弱,就会消瘦,脸色萎黄,这时虽然应该用补法,但补不足,就要兼补心。连五行相生之理都不明白,怎么能知道补心就可以补脾呢?又例如脾热,小儿xx、口臭,虽然应该用泻法,但泻之不够,就要兼泻肺。如果不明相生之理,又怎么知泻肺可以泻脾呢?生我的就叫母,克我的就叫贼邪。例如肝虚,那么肺邪欺负肝,小儿就容易感冒、咳嗽,补肝必然兼祛贼,贼去肝就自安。不明相克之理,又怎么知道泻肺可以补肝呢?用这两脏举例子,其余的脏都可以类推。

望孩子脸色可从外知内 

    细心的父母知道,只要自己的小孩一病,脸色就跟平常不一样。其实只要掌握小儿望诊,就能及时采取措施预防。1—4岁的小孩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观察小儿就显得尤其重要。

    五脏隐藏在身体里,通过望诊就可以知道它们是不是正常地运行。那究竟怎么望呢?观察面部五官的颜色变化就可以了,青红黄白黑五色,根据五色配五脏,辨病取穴。只要你会看,就没有看不到的东西,五脏的状态全都在脸上显露出来。所以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小儿身体内有病都会在面部表现出来。望小儿的形态,审视小儿的五官,就能自知其病。按病推拿,疗效很快。 

    体内有五脏,心、脾、肺、肾、肝,虽然五脏在体内不可望见,但只望五脏对应的部位就可以看出病来。舌是心之苗,红紫,表示心有热,小孩会烦躁不安;肿黑,表示心火旺极,这时就要泻心经,就是向指尖方向推小孩中指;淡白,表示身体虚弱。鼻与牙床是脾之窍,鼻红燥,表示脾热,这时就要泻脾经;鼻惨黄,表示脾虚弱;牙床xx,表示脾胃有热;牙床破烂,表示脾胃火盛。唇是脾胃之窍,红紫,表示有热;淡白,表示脾胃虚;如果漆黑的话,就是脾胃虚极了。嘴往右边歪是有肝风;往左边歪是脾有痰。鼻孔是肺之窍,干燥,表示有肺热;流清涕,表示肺有寒气。耳与齿是肾之窍,耳鸣,肾气不和。眼睛是肝之窍,勇视而睛转者表示有肝风。 

    眼睛各部位也与五脏对应。黑珠属肝;白珠属肺,色发青,表示肝风侮肺;淡黄色,脾有积滞;老黄色,肺受湿热,为黄疸症;瞳孔属肾,无光采,又兼发黄,肾气虚;目内眦属大肠,破烂,表示肺有风;目外眦属小肠,破烂,表示心有热;上眼皮属脾,肿,脾伤了;下眼皮属胃,青色,表示胃有寒,上下皮睡合不紧,睡觉时露一线缝,表示脾胃虚极。 

    脸上五个部位也与五脏相对应。额头属心,左腮属肝,右腮属肺,唇之上属脾下属肾。五脏与六腑是表里关系,小肠是心之表,小便短黄涩痛,表示心有热;清长而利,表示心虚。胃是脾之表,唇红而吐,表示胃热;唇惨白而吐,表示胃虚;唇色平常而吐,表示饮食伤胃了。大肠是肺之表,xx,表示肺有火;如果肺无热而xx,一定是血少枯竭,不可以通下;脱肛,表示肺虚。胆是肝之表,口苦表示肝旺;闻声就容易惊吓,表示肝虚。膀胱是肾之表,筋肿筋痛,抽筋,表示肾水之寒气入膀胱。 

    面有五色也与五脏相对应。红,病在心,面红表示心热。青,病在肝,面青表示身体上有疼痛的地方。黄,病在脾,面黄表示脾伤。白,病在肺,面白表示肺有寒气。黑,病在肾,面黑而无润泽,表示肾气虚极。如果看到小儿面色跟平常不一样,辨别脏腑虚实,没有不灵验的。 

    印堂在两眉头的中间。印堂色泽——就是印堂部位出现的青、红、黄、白、黑5种色纹——也很重要。印堂穴用水洗净后,细心地观察五色变化,按色诊病。 

    红色属心,印堂色红者,为肺受热,色紫为热甚。凡印堂有红筋红色,皆心肺之疾,根据热则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热病宜用清法。印堂红色,应清心穴、肺穴,心经有热,不能直接清心穴,可用天河水穴代替。若色紫则为热甚,必须大清,用退大热的六腑穴,推拿到热退为止。 

    青色属肝,印堂色青者,表示肝风内动。肝为将军之官,可平不可补,虚则补其母,xx即补肝。五行之中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虚可xx水以养肝木。 

    黑色属肾,印堂色黑,为风寒入肾,其色黑,病寒证。惊风必须拿列缺急救,肾寒拿之出汗,风邪即散,列缺穴能解寒火,止惊搐,用之相宜。让小孩两手虎口张开,十字交叉,食指压在所取穴位上,当食指{jd0}到达之处有一凹陷,即是列缺穴,在虎口往上四指。 

    白色属肺,肺为肾之母,印堂色白,肺有痰。天河水能清上焦之热,重推痰马上就散。 

    色黄者,黄色属脾,印堂色黄者,表示脾胃之症,小儿多脾胃病,饮食不节,恣食生冷必伤脾胃。若小儿腹泻,多因脏腑娇嫩、脾胃薄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引起,久泻脾虚,肠胃积滞,功能失调,大肠穴在食指外侧上节,推大肠一穴即愈,屡验有效。来回推之为清补大肠,凡清之气下降,补之气上升,清补则和血顺气,利小便而止大便,故泻肚痢疾,来回多推大肠一穴,大肠穴就在大鱼际,有良效。脾主运化,小儿饮食不节,无不伤脾,故腹泻加推脾穴,大指属脾经,若补必须曲指推,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凡脾胃病多用。曲大指向内推为补,直推向外推为泻,来回推为清补。xx多因脾热脾燥所致,拇指伸直向外推为泻脾,火旺者泻之;大肠与肺相表里,xx肠结乃因肺燥,肺燥大肠亦燥,必须用泻法推大肠,脾肺为母子关系,若燥,泻之立愈;肾为先天,脾为后天,相互滋生,相互促进,关系密切,xxxx时须兼xx。若xx,xx之因,非寒即热。一窝风穴能治下寒xx,感寒xx揉一窝风,位于腕背横纹上,直对中指处,轻症一万次,重症数万次,痛止立愈。 

    鼻流清涕的孩子,是因为外感风寒,用食、中二指入鼻孔,左右旋转,名黄蜂入洞,鼻孔为肺窍,左右旋转揉之,可以发汗xx寒。用食、中二指分开,在鼻翼两旁推揉。洗皂穴位于鼻两旁,曲食、中二指向下推,可调和五脏之气,小儿用此穴。 

    病有寒热之分,按照小儿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血亏当用清补法;热病则当用清法xx。 

望孩子食指络脉  

    望食指络脉对3岁以内的小儿,在诊断疾病上有重要的意义。食指络脉,是指虎口至食指侧的浅表静脉。因小儿食指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与寸口脉同属肺经,其形色变化可反映寸口脉的变化,故望指纹与诊寸口脉相同,也可诊察体内的病变。食指{dy}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家长抱小儿向光,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在小儿虎口至食指侧的浅表静脉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几次,用力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食指络脉反映着病位的深浅:浮显,多属表证;沉隐,多属里证。鲜红,外感表证;紫红,里热证;青色,疼痛、惊风;紫黑,血络郁闭;色淡,脾虚、气血不足。同时,它也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重,长;轻,短;透关射甲——络脉透过三关直达指端,称为透关射甲——病多凶险,预后不佳;增粗,分支显见,实证、热证;变细,分支不显,虚证、寒证。

儿童感冒

    孩子一离开娘胎就与自然接触,就是自然界的一员,他的一生必然是与自然界奋力搏斗的一生。他要与风寒暑热搏斗,要与xx病毒搏斗,长大一点还要与七情六欲搏斗。你不可能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让孩子与世隔绝,只能做到在他感冒后对症下药,以尽早痊愈。若是受了风寒,怕冷,就要喝姜茶,将原来入侵在肺里的寒气逼出去;若是受了风热,口渴,吐黄痰,就要吃板蓝根,xxxx。 

    如果他不发高烧,{zh0}是xxx也不要吃,靠敲经络激发小孩的抗病能力是最科学的方法。你总要给他一点时间,他打胜一仗,自己就会停的,你让他多休息,多喝一点水。如果口渴得较厉害,可以煮一点石斛水让他养阴生津。打仗总是辛苦的嘛,帮他敲肺经,敲肝经,敲心包经。老实说,孩子没有什么大病,无非是有风寒,有xx。经常敲上面三条经,生病时一直敲,即使发烧也会好。但是当孩子有风寒要发出来时,常会有些发烧有些表症,如果我们这时人为地用药把它压制下去,造成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让我们的孩子勇敢地去与风寒搏斗,流鼻水,打喷嚏,发一点烧,是没有关系的,千万不要保护过头,爱之反而害之。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萧言生著《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八- 养生、商务、美容护肤- 萨般若海-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