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均:发改委要防止好心办“坏事”-赵海均的搜狐博客-搜狐博客

2010-05-26 | 赵海均:发改委要防止好心办“坏事” 该日志已被收录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发改委称要提高价格的调控能力,坚决预防和制止游资投机操作,切实保障供应,稳定物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周望军透露,近期,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的专项行动,促进诚信经营和理性消费,不给投机和炒作行为留下可乘之机。发改委的做法显然是出于好心防止农产品物价上涨。

      在宏观调控部门中,发改委的角色往往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促进开放搞活,全力推进市场经济;另一方面还肩负社会整体均衡发展,保持稳定物价等职责。发改委要实现众多调控目标难度很大,特别是当前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更显得进退两难。房价高了,多数人买不起房子会受到指责;生产资料价格高了,企业难受有意见;关系民生的东西价格高了,老百姓不高兴……而在现实不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状况又时常存在,因此调控的难度很大。

      前一段时间,主要是房价上涨过快,从宏观目标上来说,今年既要保证经济增长有适当的速度,还要防止通货膨胀。房价高的离谱,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如果粮食、肉食等农产品价格再大幅上涨,势必民怨沸腾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从宏观上严厉布控十分必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由金融和货币政策造成。宏观调控部门总希望资金会流向其心中预设的方向,但资本的流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就是流向收益高的地方,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前一段时间食品价格上涨,大蒜、绿豆等价格被热炒,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xx。发改委对此警觉,担心游资进行炒作,从而引起其它的农产品价格顺风上涨,进而而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这种担心虽然必要,然而如果由此采取严厉的措施有可能好心办成坏事。总体上来说现在是买方市场,社会商品供应总量比较充足。所以说价格全面大幅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然而在现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货币供应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就业增加,这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社会常态。适度的超过预设的膨胀也是必然。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刻意的去制止和打压,势必进一步扭曲中国经济。就拿现在来说,如果游资涌入农副产品市场上进行投机,未必是坏事。如果过度的去干预,则会是“好心办坏事”!

      几十年来,中国{zd0}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中共执政之后的{dy}个三十年,工业落后,要实现工业化,国家只能以微弱的农业积累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然而工业发展以后,并没有反哺农业,因此造成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城乡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其关键原因不是农业的生产率不高,而是由于农业缺乏资金的支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到现在为止,农业占GDP的比例为11.3左右,而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只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7%,食品制造业更是不足全部工业的1.5%。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产业得不到大力的支持,更进一步的原因是{dy}产业以及整个产业链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使得其长期以来始终处于一种“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边缘化发展状态,不能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进而影响了下游产业链的拉长和完善。

      在国家限制房价炒作和其它产业炒不动的情况下,如果游资去找农副产品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通过炒作可以促使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拉长农业、农副产品仓储、运输和加工的产业链,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而言大有裨益,尽管说游资在对某些农副产品的炒作中,可能会造成价格离谱高的现象,但是在市场内在规律的制约下会很快回归到它应有的价格水平。

      不让游资进入房市,股市又在熊市状态,工业又是难寻投资热点,而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方面渴求投资又难以得到支持,如果再实施严厉干预的话,只会使本已扭曲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雪上加霜”,很可能使中国经济永远难以回归到合理的状态。现在的措施不是去限制和控制房市调控中挤压出来的投机资金,而是要适当的引导它们转向基础仍然薄弱的农业产业链的深化和完善上,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郑重声明:资讯 【赵海均:发改委要防止好心办“坏事”-赵海均的搜狐博客-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