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2010毕业作品汇演_丛剑_新浪博客

河南工程学院2010的毕业作品展,比起往年,其实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还是老样子。普遍的都是选材和工艺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是学生时期必须要犯的错误。

这组黑红礼服其实就是选材问题。学生很喜欢表现华贵的题材,但是学生的经济和经验都不是很充足,所以,所有的华贵题材{zh1}都以捉襟见肘收场。

还不如在选材的时候低调收敛一点。在追求质感的同事,工艺方面也可以藏拙。


这组中国画题材的小礼服做的还不错,其实也是材料的问题。沙的材料不够xx,是原本很有文化的内容和现代时尚的剪裁工艺的结合看上去不那么xx。

不过这个问题好解决,只要不是意识的问题,而是成本或者是制作方面的不足,在工作中都比较好完善。

这组灰粉的设计,色彩比较和谐,皮革、皮草和针织的搭配,看上去还比较舒服。





这组礼服是花纱、网纱、色丁和针织的组合。手工钩织的花边很花心思,但花纱和色丁的选择降低了高级感,使钩织的花边的质感没有落脚点。其实可以尝试亚光材料,另花纱的处理应该更有立体感才好。

中间这件我比较喜欢,两边的设计很奇怪。似乎是作者参考了不同系列的设计,所以组合在一起的感觉比较生硬。


这组设计我比较喜欢,xx部分的镂空雕花处理比较精彩,很好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作者还是比较有灵气和想法的。












这组黑白设计在廓形上做了一些尝试,有点僵硬,也不是特别新颖。

这件黑白设计的对比方式我不是很喜欢,有点牵强,大面积的黑与白的碰撞,缺少细节的东西来调和。所以显得有点空泛。

又一组黑白设计,我相对喜欢最左边那件。整个系列还是很年轻感的。彩色假发的感觉削弱了高级感。

主要是假发的质量和外形都没有推敲,很匆忙地用上去了。

其实我们使用外接的单品,是要考虑单品的品味的。单品好可以加分,反之减分。所以使用时要慎重啊。

这组题材有点老旧了,缺乏新意。像是上世纪90年代的设计作品。刺绣不是很精致。

最右边那件立体牡丹在里面显得很突兀,好像没有关联。







这组男装的设计很轻松,色彩也很舒服和青春。

但是在版型的推敲上不是很到位,所以看上去有点单调和凑合。



这组就是典型学院牌的设计。灰色的小礼服,皱褶处理有实用性,但依然是版型问题。涤塔夫的材料其实不透气,缺乏弹性,对版型要求很高,处理不好就很廉价。

学院派的设计特征还有就是全身设计点。这组设计从丝袜、皮质流苏、铆钉、褶皱以及袖口等多处设计点,不够放松,反而让设计点之间互相打架。

说的太多,等于没说。

这组是很lady gaga 的设计。但是比例的把握不是很好。

作者有点投机取巧的意思,很聪明,但是基本功不是很好。

所以,很火的题材,正因为大家都耳熟能详,所以对山寨版的要求就更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更聪明的方法是参考大家不熟悉的偏门的题材。其实,画鬼好画,毕竟鬼不常见嘛。

这组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针织的的处理方法很随意轻松,由于色彩好像抽象画,很讨巧。

这组杰克船长的设计,很寒酸了,好像是乞丐版的。

其实没有这个杰克还好,可以是有点异域风格的轻松设计。

但是加上他,就把题目点的太清楚了,所以杰克的诡异和华丽这里xx找不着。

杰克船长终于落魄了一把。

这组男装很奇怪,不知道作者要说什么。

版型,面料,工艺,创意,不知道作者想诉求哪一面。不太实用,也不太创意。

不温不火,放在中间凑个数吧。



这组设计好想拖把,材料也是拖把 的材料。

针织其实是可塑性很强的,作者把一块布剪成条很容易,但是把布条再还原成布,还原成布上的肌理,进行二次处理就不会了。这组设计其实可以做的很精彩。

很象我们看见一个人大张着嘴,期待着他唱歌或说话,谁知他是打了个哈欠,反而疑惑地望着我们:出什么事了吗?

这样地无趣。



这组很未来的设计。

很未来吗?

未来人的衣服如此地不舒适。如果未来这样,我还是复古好了。

 

 

 



这组设计似乎与图腾有关,但是表现得很仓促。面料和工艺的表达都很牵强。xx牌的运用不能改变什么。只能感觉到: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其实不是创意,如果偏要说是,那也是肤浅幼稚的。

手绘的部分,很象是为了交作业前一晚画上去的那样匆忙和蹩脚。







有事一组不知所云的未来设计。作者似乎想在结构和材料对比上做点文章。

只是好无力啊。

本想打人一巴掌,却是轻柔地抚摸了一下。

于是,对方也傻脸了:什么意思啊?



这组设计应该换个材质。再普通一点的材质,哪怕只是很普通的灰色法兰绒,也比现在的效果好。

为什么我们只要一做到毕业设计,就想语不惊人死不休。很不得越偏门的材料越好呢。

如果材料可以穿着,那么很实用,而且有点创意。

如果材料不可以穿着,那么不实用,而且创意只是有点而已。

这座仿生瓢虫的设计很可爱。材料的选择也较好。

只是我不喜欢色彩点缀部分的面料。

如果图案也是针织和毛呢的材料就好了。

这使我想到我喜欢的香港设计师尹泰尉的作品,充满童趣。





这组作品是我在整场的设计里最喜欢的一系列作品,他使整场的作品提高了一个档次。

1、配色很好,卡其、芥末黄和米白的搭配很和谐。

2、面料的选择都很低调,没有莫名其妙为了发亮而发亮的材料。这样就增加了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那点创意部分就难能可贵了。如果材料换了,就是不实用,那创意装的要求,那点创意就很无聊了。

所以说选材很成功。

3、版型很讲究,看来是仔细推敲过的。看裤子的部分都很合体,内衣的长短也恰到好处。

4、上衣似乎做了洗水处理,在工艺方面和细节的处理方面很成熟,不象学院派的学生处理的那样幼稚。

其实这组作品还是很让我吃惊的,没想到学院里很藏龙卧虎。

礼服组我比较喜欢这组设计。主要因为这组冰蓝色的色彩很优雅。

在礼服的设计中,选择色彩、廓形、版型至关重要,其次才是面料和装饰。

如果版型好,可以弥补面料的不足,也可以忽略掉装饰,可以简洁而高贵。

但如果版型不好,再好的面料和装饰,都好比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真正是委屈得紧。

即使是镶金嵌银,都感觉很粗略。







这组湖蓝的礼服设计面料选择和工艺选择不搭,彼此削弱,看上去很低档。

发光的材料,配上如此的省位设计,皱吧得像是抽了筋。模特再好的身材都象有赘肉。

改进方法:1、材料换成亚光的,有质感的,亚光材质可以忽略省位的处理。不象反光材料好象要自曝家丑似的,把省位的皱吧xx放大化地给观众看。

          2、换版型,运用立裁、斜裁等处理手法,减少省位或融掉省位。这样就不存在这些在主要部位的皱吧了。从而从视觉上提高服装的档次和品味。

对比上下两张,可以看出有没有省位的差别。

这组设计的边角处理也很劣质,礼服设计,款式是重要,细节更重要。

顾客的钱{zh1}都是为细节埋单的。









这组黑色和金色的设计。探讨层次和结构的变化。设计师还是有把握礼服设计的潜质。

这组服装{zd0}的败笔在于选材。

作者选用了粘度较高的阳离子面料,这种面料有弹性,有光泽,色彩艳丽。这似乎是它的有点。

这是这点迷惑了年轻的设计师,其实这正是它做这组设计的致命缺点。

作者探讨层次,那就意味着拼缝较多,在拼缝的位置,反光面料是很容易使工艺显得粗糙。

所以,欣赏这组设计{zh0}有些距离美。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这组婚纱设计我不是很喜欢。

典型的为设计而设计。款式比较怪,不知道要体现新娘的那种美感。

建议作者在裙撑上能不能加两层硬纱,不要让我们看到硌楞楞地几个钢圈的影子。

也可能作者选用婚纱的面料有点悬垂了,硬是把几个钢圈影子压出来了。

我在做婚纱设计里就不会这样表达层次。下摆上那几层纱苍白无力,好似心不在焉赶鸭子上架般的不情愿。

这四个莫名其妙的大喇叭。作者似乎表现下摆的起伏反转,可是由于材料或者版型的问题不听话,于是气急败坏地硬生生做几个大喇叭,霸王硬上弓般地坚决。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

这件婚纱是这里面比较好看的一件,简单流畅。只是纱的材料选的不够高级。



这件前短后长的婚纱也还不错,只是重要的抹胸部分处理得不够xx。

这件婚纱小俗。象低档成衣,不象设计作品。

这组设计明显参照了凌雅莉的设计风格。但是作者没有参悟凌雅莉的选材风格。

凌亚丽在选择堆雕这种设计手法时大多选用了真丝绡这种材质,真丝绡的挺括柔韧轻盈,还有色泽上的含蓄内敛,使作品看上去不食人间烟火。

而作者在使用堆雕这种手法时使用了厚重的婚纱缎,顿时有点东施效颦的粗鄙。

不过比较其他的婚纱作品,这组还有点心思。

我还是不喜欢这组为设计而设计的作品。





莘莘学子们在谢幕。设计师的成就感在此刻最显现。

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苦痛辗转都为了此刻的绽放。













不出我的所料,这组作品是全场总{gj}。



2个获得银奖的作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河南工程学院2010毕业作品汇演_丛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