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里路云和月(五)_张卉律师_新浪博客

723

D4  德格江达昌都

一早起来,到德格印经院的路上,发现不少三五成群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想想现在不是假期吗?小朋友们怎么会这么整齐地去上学呢?不免满心腹疑。

正好停车在一间音像店买藏歌碟,顺便向老板打听,老板说,现在普九。我想应该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想想义务教育提了多少年了,现在普九似乎刚实行似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来到德格印经院门前,大门紧闭,转经的藏人甚众,摇着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围着印经院转了又转。这座由德格第42代土司兼六代法王曲却加.登巴泽仁创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的印经院,又名“德格巴宫”,藏语意为“善地”。该院存有德格版的藏文印版二十七万七千多块,包括藏传佛教红黄白花等各教派经典,不但有藏传佛教经典和藏族文化的发展历史,还包容了大量的古代亚洲文化思想史料,甚至天文、地理、医方、百工等,收藏范围极其广博。印经院中的经书珍本、孤本,举世瞩目,它收藏的印经无教派之分,藏区三大印经院:布达拉宫印经院、纳塘印经院、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当之无愧地雄踞于首,被誉为藏文化的中心。在藏区,所有寺院都会以珍藏德格版经书为荣。

本来说在这里照张相就走,可是,来到门前,又感觉与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擦肩而过实在很令人抱憾,于是还是决定等开门后进去看看。8点半的时候,大门开了,摆出一张桌椅,桌子上放一售票处的牌子,我们连忙去购票。售票的汉子很好心地提醒我们说,现在进去有些地方没开门。我们谢过他的提醒购票而入。

印经院里弥漫着酥油茶的味道。印经院面积不大,为五层建筑,{dy}层为经堂,里边光线很暗;第二、三、四层是藏经室加印制间;第五层已是屋顶,并有一间小庙。所有建筑围成一个狭窄的长方形天井,明亮的阳光射入天井,缕缕照在印经院各层木制的廊中,使红色基调静肃的印经院发散出一种神秘感。

印制工人们两两相对而坐,两人之间呈约摸45度角斜放着经版,一侧放着一个大大的盘子,里边是印墨,另一侧则是一个架子。一个人快速地磨着墨,用刷子熟练地在铺在经版上的藏纸上刷一下,然后两个人默契地将印上经文的藏纸一翻,翻到架子上,完成一份经文的印制。他们动作很快,配合很是精到,整个房间里只听见刷刷的声音,印好的经文很快在架子上形成厚而整齐的一叠。

藏经室光线较暗,里边一排排放置经版的架子直接天花板,很是肃穆。整个建筑的通道几弯八拐、上上下下,有点象迷宫。我们在印经院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总算从天井一直走到房顶。在房顶下面一层一间房内,挂着很多藏纸印制的佛像,上面还盖了印经院的章。觉得这可以带回去分送亲友,毕竟,德格印制的佛像在别处是无从求得的,并且如果选择乘飞机或坐火车入藏,则不可能在德格逗留,所以请一些这里印制的佛像回去便弥足珍贵。我们小心地探询能不能请佛像,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们便为家人朋友兼带自己共选择了六幅佛像。这六张佛像就此背在我们车上,跟随了我们整个进藏、出藏之旅。能带给亲朋好友一份独此一家的礼物,我很庆幸我们改变主意,决定留下来参观德格印经院再走,没有过而不入。

雀儿山是我们此行较难的一段行程,后面还有一段段颠簸的土路,以及怒江山和通麦排龙两大天险。在翻越天险前我们心头都打着小鼓,不过我们一直相互鼓励,大雷开玩笑说,别担心,我们车上背着六尊佛呢,一定会保我们一路平安,平安出行,平安回家。

参观完德格印经院继续我们的旅程。出德格不远有一处因修水电站而改道的上下坡土路,虽然不甚长,不过路面较差,除此之外一直到江达的路都勉强可以,至少比雀儿山路好多了。沿着金沙江走不多远,对面一块庞大巨石,上面书就两个红色大字---西藏,驶过前面的金沙江岗托大桥,我们就进入西藏了。

有人说,在岗托大桥上有个届线,跨着这条线便脚踏川藏两省,不过,我们没找着桥上有这么条线就驶到西藏境内了。

进入西藏,柏油路结束,进入土路。过桥不远便在有几个大的积水坑处与大货车会车,大雷小心地选路,脱口说,“啊,一进西藏就来个下马威。”说着,我们都不觉笑起来。

此后的路,虽然是土路,碎石满径,不过不甚颠簸,走起来还不太辛苦,只是速度不敢太快。中间矮美村处遇市政施工改道,改道后的路基太软,不少地方被大车压出两道深槽,必须选择骑行,有一处上行的回头弯道,整个路面居然xx是软的,小雪爬起来着实费了老大劲,我们不禁暗自庆幸好在没下雨。下雨可完了,{jd1}只有打滑爬不上去干瞪眼的份儿。临行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买了拖车绳与铁铲,不过,此处遇到下雨的话,铁铲派不上用场,至于拖车绳,派得上用场的前提是,得有其他上得去的车来帮着拖。

走过这一段艰难的路,感觉自己运气的确是不坏。我们开始翻越进藏后的{dy}座山---矮拉山。上下矮拉山的路全是土路,不过山地风光甚是触目养眼,太阳照映之下,满山盈盈绿意,明暗镶接,柔光四射,山势高低起伏,宛如波光荡漾的绿色海洋,流光溢彩。

下了矮拉山,风起云涌,天空乌云密匀,洒落零星雨点,迷雾瞬间锁住青山。再走一段,进入江达县,云开雾散,阳光照耀,回看身后,却依旧乌云不散,不由得让人感慨,高原真是十里不同天。

出江达县城,走上平直的柏油路,走十余公里,一挖掘机横陈路中,将道路拦断,致两边车辆都无法通行,不知什么缘由。其间,遇藏B的车辆那车便放行,听挖掘机司机对前面问他的川V牌照面包车上的人讲,让等到8点,并面无表情地讲,“明天早点来通过这里”,然后径自跑掉,真是蛮不讲理。

恒恒跟我到路边山坡草地上游玩,这里开满各色野花,路边则是奔流的扎曲河。如果不是前面一个烟囱不断喷出浓浓粉尘,这个地方倒是没有瑕疵的堪称风景如画。等了差不多一小时,来了辆藏B的车,车上有几个xx,不知是去交涉了还是怎么的,总之挖掘机挪开了,得以继续赶路。走到前面,一路路况良好,什么状况也没有,对这种无故横断国道的行径,深感气慨与无奈,只能提醒自己不必让这些无聊的事影响欣赏美景的心境。

我们很快开始翻越第二座山---海拔4240米的雪集拉山,快到垭口里,路况甚佳的柏油路变成了碎石路,高低不平,从垭口下来,依旧是碎石路,不过平了些。走一段,路回复了柏油路,不过下到巴纳村,遇到修路。奇怪的是,这里修路也不管独此一条路通行,只管把路xx断开,自顾自地修,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不管来往的车辆排成长队苦候。此处草地碧绿连天,草地上牛羊成群,一派绮丽草原风光。时近六点,太阳已踏上回家的路程,光线柔和,映照着茵绿的草原与悠闲吃草的牛羊,一切都浸润在淡淡的金晖中,既宁静又美丽。不过,此时我们离昌都177公里的距离让我有点心神不宁,今天我们注定要因人为所阻而披星戴月了,我虽然勉强陪着恒恒在草地上含笑玩耍,但心里头对于{dy}天入藏就两次因人为原因莫名其妙行程受阻颇感无趣。

我们顺着缓缓起伏的草地慢慢往前走,走出很远,回看小雪已经变成一个小火柴匣,还在原地不动,而相对而行的车辆,客车货车小车则排起一条长长的车龙。等了一个小时,大雷开着小雪来了,他说,他还是好说歹说地求那些xx修路的人,谎称小孩有高原反应才得以被放行。这样一折腾,时钟指向六点四十了。

夕阳西下,绿草茵茵的河谷地带很是柔美。翻上山去,天边云霞灿烂,起伏翠绿的层峦叠嶂披着霞光,山形脉络线条柔和,色彩深浅明暗水乳交融,分外柔丽。看到这样美丽的风景,令人心神迷醉,又觉因祸得福。

812分,下得山来,在距昌都还有112公里的妥坝乡,居然又堵车。这次是前面塌方了,正在抢修,除了等待,别无良策。等了半个多小时,太阳落到山后,万丈霞光从山巅喷射而出,映照得天空彤云满天。我们沿着扎曲河向昌都驶去,渐渐的,天上布满各色形状的暗云,明朗的天空呈现出无华的灰白色,然后由灰白转而成很是浅淡的蓝色,半空暗云忽白忽暗,天边暗云则连成一片,西边天空还一片透亮,清朗的月亮已经升起来,黑夜来临了。天空中皎月繁星,交映生辉,月亮的清辉照亮扎曲河,河水波光粼粼,静静地流淌。伴着星月,11点过我们抵达昌都。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六千里路云和月(五)_张卉律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