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鸭病_清风绿茶_百度空间
夏秋常见鸭病的防治

         夏秋常见鸭病的防治

         (一) 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鸭均可感染。成鸭发病及死亡较多,雏鸭较少大批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一4天,病鸭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头颈缩起,呼吸困难,食欲降低,不愿下水,眼四周湿润、忙光、流泪,有的因附有脓性分泌物而两眼黏合,鼻孔内流浆液性或裂液性分泌物,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体温急剧升高至43一44℃,呈稽留热型。后期病鸭体温下降,不久死亡。产蛋鸭群的产蛋量减少30%左右,随着死亡率的增高,可减产60%以上,甚至停产。病鸭在出现症状后1一5天内死亡。
         定期注射鸭瘟疫苗,具体用法和用量严格按照疫苗的说明书进行,通常用生理盐水稀释,倍数可根据每只鸭注射量而定。例如雏鸭(1月龄以内),可稀释4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0.2毫升,免疫期1个月;2月龄的鸭,可稀释100倍,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免疫期5个月;5月龄以上的鸭,可稀释200倍,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6一9个月。免疫程序,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有无疫情和鸭群情况,具体制定。
         (二) 雏鸭病毒性肝炎
         该病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5日龄以内的雏鸭。发病初期,病鸭精神萎顿,呆立一旁,眼半闭呈昏睡状态,以头触地。食欲废绝,有的腹泻,粪便稀薄呈现黄色或黄绿色。不久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踢动呈划水状,数小时后死亡。死前病鸭的头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
         如较早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应立即皮下注射高免卵黄液2毫升。在雏鸭出壳1一3天内皮下或胸肌注射鸭病毒性弱毒灭活疫苗0.5一1毫升。xx:(1)0.01%病毒哇、0.01%恩诺沙星饮水,同时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连用3一5天。(2)板蓝根、黄芩、蒲公英、地丁各100克,茵陈、地骨皮、夏枯叶各120克,连翘80克,柴胡、升麻各70克,苍术、白术各40克,共同粉碎后按每只鸭每日3克的量加入饲料中饲喂,连用5一7天。
         (三) 鸭传染性浆膜炎
         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一8周龄的小鸭。幼鸭发病较急,常突然发病,且未见明显症状而很快死亡。1-2月龄的雏鸭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不断鸣叫,共济失调,有时转圈,有时后退,发育不良,逐渐消瘦,衰竭死亡。因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一般为10%一30%,高的可达50%以上。
         xxxx可用5%的氟苯尼考按0.2%的比例拌料饲喂,每天3次,连用5天;严重的病鸭用5%的氟苯尼考注射液按每1千克体重0.5毫升(即每1千克体重25毫克)肌注,每天1次,连注2次。
         预防:(1)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对刚出壳的雏鸭要注射鸭二联(鸭病毒性肝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高免卵黄抗体;每羽0.5毫升,雏鸭10一15日龄时,每羽免疫接种鸭疫巴氏杆菌病多价灭活菌苗1羽剂量。对未被污染、未发生该病的鸭场,养鸭户可分别在雏鸭5日龄和18日龄时,免疫接种鸭疫巴氏杆菌等多价灭活菌苗1羽剂量,免疫效果好。
         (2)平时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合理用药预防。磺胺xx、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xx对鸭疫巴氏杆菌均有效,但在用药时{zh0}先做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用药,并及时更换xx,提高疗效。在防治中,通常在饲料中添加磺胺二甲基嘧啶,连续喂3天效果较好。
         (四)鸭大肠杆菌病病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强,严重的出现呼吸困难。产蛋母鸭患该病时,粪便中常含有蛋清,凝固蛋白、蛋黄,公鸭阴茎肿大,部分外露。
         鸭舍及用具等,平时每周xx2次,发现病情则每天xx1次。庆大霉素按千克体重1万单位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天,或按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加入饮水中服用,连用3天。氟哌酸预混剂按药品使用说明用药,连用3天。中药禽菌灵、复方穿心莲对该病也有效。



郑重声明:资讯 【常见鸭病_清风绿茶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