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_朱宇_新浪博客

南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南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支柱性愈加明显。如何迎接挑战,壮大我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南昌是历史文化古城,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昌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是革命英雄名城,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南昌是平安和谐之城,全新的文化需求使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1、展馆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小平小道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规模不断拓展,接待量逐曰增长。2、观光旅游业品牌凸显。以八大山人纪念馆、滕王阁、绳金塔、安义古村等位代表的历史文化遗迹影响也越来越大。以天香园、象湖、宝葫芦农庄及各县区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等为代表的绿色文化园区异军突起。3、是节庆会展精彩纷呈。已经形成了南昌国际军乐节、中国楹联文化艺术节、南昌金秋经贸月活动、南昌制造业博览会、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天香园国际都市候鸟节、绳金塔庙会、军山湖螃蟹节等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的节庆会展品牌。4、影视演艺业收益明显。万达、中影经典、紫禁城、百花洲、上海永乐等5家影城年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占全省电影票房收入80%以上。新中原、金天地、艺术剧院、南昌剧场等演艺项目经营良好、效益明显。农民业余剧团蓬勃兴起,达到60多家,不断丰富了广大市民和农民朋友的文化生活。江西省文化艺术中心和江西民俗风情展演中心也已开工建设,演艺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势头。5、工艺美术市场日显火曝。赣文化产品集散中心、文化大市场、城市雕塑艺术园等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赣绣、瓷雕、漆画、瓷板画等文化工业产品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南昌瓷板画被{gjj}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夏笔都”进贤文港镇文化用品企业达3000多家,07年文化用品产业总产值达20亿元;李渡烟花08年实现产值106亿元,税收1800万元,我市工艺美术品市场已迈进了发展的快车道。6、娱乐产业势头强劲,全市723家网吧、10家网吧跻身全国网吧200强,68家电子游戏厅、81家文化娱乐场所呈现发展强劲势头,7、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一大批重点利创意项目有力推进。江西慧谷-红谷滩创意产业园,2008年开工建设,项目规划分两期建设,建设期三年,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总投资112544万元,计划2011年建成。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落户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2009年9月开工,建设周期5年,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将建成集动漫制作加工、软件服务外包、产品展示交流等于一体的动漫产业基地;清华科技产业园投资8亿元,现已有10多家动漫企业入驻园区;南昌铂仕创意中心(原西湖区政府大楼)投资2亿元,一期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八大山人文化及创意产业园,总面积约3200亩,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己于2008年4月完工。8、图书报刊发行业稳中有升。南昌市新华书店2009年销售收入突破2,7亿元。《南昌晚报》、《文学与人生》报刊发行量不断提升,《家庭医生报》发行量突破40万份。民营发行企业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2009年总产值达8亿元。2010年有望突破10亿大关。9、印刷复制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现有印刷复制企业380余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81家,占全省的百分之六十。江西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代邦(江西)制卡有限公司、江西日报传媒集团印刷有限公司、江西万利铸塑料产业群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新增投资均在5000万以上,构筑了南昌印刷复制企业的中流砥柱。10、国内一些xxxx纷纷落户南昌。 “环球嘉年华”、“荣宝斋”等国内知名文化品牌纷纷落户南昌,为南昌市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市文化产业虽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首先,我们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有的部门不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性质和规律,模糊不清的思想观念阻碍着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我市文化资源丰富但比较分散,文化产业规模小层次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主体有待大力培育。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达到2214家(不包括个体),拥有固定资产258.50亿元。增加值为86.48亿元,占同年全省GDP的1.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的文化机构中,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占总数的90.56%,创造的增加值占总额的56.52%,但是民营文化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小业主,无法起到带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再者,我市一些拥有较好文化资源的县区,虽然将文化产业纳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但是没有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无论从文化产业规划范畴,重大文化带动项目,还是从文化专业和管理人才培养、政府扶持政策方面看,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计划、改革措施,都远远达不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要求。

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产业,并以此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艰巨任务。最近,我省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了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建设好人的精神家园的奋斗目标。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1.更新观念,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现在,网上已有网友提出:杭州是中国休闲之都,长沙是中国娱乐之都。南昌是“什么之都”的问题。这个问题点到了南昌的穴门。这个问题也值得每一个南昌人、江西人深思。杭州、长沙都是南昌的近邻,都是省会城市,杭洲这几年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丰硕效益。长沙大力发展娱东乐业,尤以“电视湘军”在全国打出了威风。杭洲长沙的经验是:体制改革试点先行;市场运作机制创新;立足本土拓展海外。杭洲长沙的经验表明,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和超前性。以此相比照,我们应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品牌。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我们应该统筹规划全市文化产业,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和主导结构。红色文化、绿色山水文化,是我们联结世界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应以八一起义、八大山人、滕王阁、梅岭等重要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将红色文化、绿色山水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3.改革文化体制,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建立文化单位注册登记制度,合理划分文化单位的类型与功能,实行分类指导。政府要从直接“办”文化向间接“管”文化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市还非常缺乏能够起龙头作用的文化产业大集团。要运用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加快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尤其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文化产业开发。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文化产业集团来南昌进行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开发建设,以提升文化产品的档次,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4.吸引培养文化产业专业和管理人才。发展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文化专业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剧目合作、聘请导演、舞美、编剧、作曲、指挥等人才方面,广泛吸引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人才来南昌工作。与此同时,注意充分发挥我市本土民间艺术人才的作用。这既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也凸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5、申办全国性展会,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拉动经济增长。每年的全国书市己举办了二十届,各省会城市都己承办过。而南昌一直未能承办。举办书市对城市经济拉动巨大,以第十七届在重庆举办的全国书市为例,市外客商和参展企业直接消费达到11.04亿元,从4月17日团购预展开始至5月1日书市闭幕,主要体现在个人直接消费和参展企业集体消费两方面。市外来渝客商累积达到11.6万人,其中在渝停留5天以上的占五成,7天以上的占一成。每人平均在渝直接消费7100元左右,个人消费总额达到8.24亿元。从4月中旬到5月初,市内宾馆几乎爆满,餐饮业兴旺,商场零售额猛涨。书市对旅游拉动很大,仅红岩联线“五一”期间门票收入达到150万元,同比增长{bfb},创历史{zg}。参展企业共1600多家,布置展位1444个,开展活动149项,不少出版单位为了节省运费,将图书、报刊交给重庆的印刷业印刷,很多单位在重庆新闻媒体刊播了广告,据不xx统计,参展企业消费总额达到208亿元。因此,南昌也应积极申办全国性展会,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拉动经济增长。

6.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让南昌文化走向世界。积极探索到海外举办“国际南昌文化节”,参加国际文化艺术比赛等,进入国际文化市场,不断扩大南昌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形成旅游展览、文物展览、经贸投资洽谈、人才交流同步进行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应该说,我们南昌xx具备发展文化大项目、大产业的潜力,但是要将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需要我们迎接挑战,用抓经济大项目的力度来抓文化产业发展。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南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_朱宇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