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融中心上海如何赶超伦敦_血精灵长老的创意设计室_百度空间

2010年05月24日 15:00:38  来源: 半月谈网

  5月中旬上海外滩刚刚落成一尊红铜色的“外滩金融牛”雕塑,与其隔江相对的,是上海最富活力的陆家嘴金融区。陆家嘴和外滩是上海的金融机构聚集地,而外滩曾是整个远东的金融中心。尽管历史不再,上海重返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从未停歇。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真正启动是在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和二级银行体制的建立。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提到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自此之后,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又似乎步履维艰。

  过去10多年,上海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股票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纷纷落户上海,上海成为全球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城市之一,其中股票和期货等多个市场或品种的交易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按市值计算,它拥有全球第二大的股市,仅次于纽约。

  上海也已经成长为中外金融机构的盈利中心。上海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末,在沪外资法人银行已达19家,在沪外资银行各项资产总额约占全国外资行的57%,而盈利约占71%。

  然而,“上海很多方面可能有点力不从心,因为很多决策主动权是在国家层面的,上海空间比较小,比如只能在吸引人才等一些领域打开局面。”一名曾经为上海三个中心(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航运)建设做决策的政府智囊如是说。

  特别是近几年,一些金融创新产品上海反而落后于国内其他城市,显见的如——2008年初OTC已经在天津推出,而现在上海进展缓慢。在现实层面,国内一度出现上海、北京、天津争夺金融中心的局面。

  根据伦敦政府去年3月初公布的{zx1}“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上海仅排第22位,而香港排名第3位,在影响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多项竞争力因素中,上海排名仍较为落后。在伦敦方面评比的体系中,包括金融发展环境、人力资源丰富程度、市场准入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竞争力等诸多评价指标,除基础设施外,上海均排名较低。

  曾有观点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难有实质性启动,一个关键原因在于金融政策主动权掌握在国家层面,而缺乏国家层面的实质性机构来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而且由于“一行三会”以及多家国有金融机构,对地方实行垂直领导,互相间沟通协商成本很高,往往很难形成统一意见,在上海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必然存在沟通难的问题。

  为此,上海方面多次呼吁加大上海在金融政策上的权限,而国家也曾将央行第二总部搬到上海,但由于“一行三会”中的“三会”,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没有跟进,对上海带来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造成了上海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等领域,上海只能大力吸收国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上下功夫,而其它领域则受限较大。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当口,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全面支持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并明确了以发改委牵头其他部委参与的协调机构。在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下,将明确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健全地方层面的领导机制。例如,上海要具体实施各项政策时,除了上海市政府的领导外,还将联合一行三会的派出机构一起推进。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宣布了一系列的股市改革措施,以求上海股市更接近伦敦、纽约和香港。中国监管机构推出的融资、融券交易和股指期货——这三种工具将帮助交易者获利于下跌和上涨两种走向的市场。这些改革措施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更是为实现上海到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而出台的{zx1}举措。

  不过,上海在十年内超越香港或伦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大力发展金融机构主体,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上海地区虽然拥有较丰富的金融资源,但相对零散,缺乏主导性。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也是金融资源重组的过程,可以在上海国际集团、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海通证券等现有金融主体的基础上,促进金融企业的并购整合,并积极发展各类私募基金、创投基金、金融服务公司等新型金融主体。

  2. 加大开放力度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具备良好的硬件条件,但在政策环境和金融体制等问题上还需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开放力度。国际金融机构的进入,可以和中国本土的银行进行非常有效的互补。相信随着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本土的金融机构xx有能力在金融界的各个领域体现特色。金融开放过后出现的一系列的事件,包括巨额的损失,潜在的犯罪的行为等等也揭露了当时金融市场当中所存在的原因。上海要想到2020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所以在加大开放力度的同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必须加强。

  3. 产生“聚集效应”

  伦敦前金融城市长,白乐威认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产生“聚集效应”很重要。“聚集效应”就是集中了各种创新服务产业,形成规模优势。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人才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个因素不仅与产业规模和创新思路有关,也与城市的文化相关。一个城市要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国际企业投资,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前来工作。

  4. 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

  目前上海发展的{zd0}掣肘,依然是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足。对比欧洲和美国的银行,中国的银行所受到的保护和限制都非常大,虽然这也使得它们在金融危机中免于遭受过大损失。但是,上海如果想打造{sjj}的金融中心,必然需要一个更国际化的银行体系来支持。尤其在现在的危机背景下,中国对于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要谨慎小心,但也不能过度谨慎,不然很可能错过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上海已经具备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备的硬件条件,但在软件条件上,尤其是政策环境上,它仍然需要给予金融业发展更多的支持。例如税收政策,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上海的税收条件不如其他的亚洲金融重镇比如新加坡——具有吸引力,那么很可能他们就会选择别的地方。

  5. 独立的法律体系保障

  上海缺乏外国投资者可以依赖的独立的法律体系,这是一个主要障碍。专家们表示,一个成熟的金融服务业需要一个更加透明、可预测和公平的法律体系。香港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当时建立的健全的法律体系。

  最终,上海要想有可能在十年内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需要采取较大的举动调整其经济和法律体系。

  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上,上海还有艰难的路要走,不过,前景必然是光明的。



郑重声明:资讯 【打造金融中心上海如何赶超伦敦_血精灵长老的创意设计室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