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手机的上网、交易和支付功能逐渐得以展现,从而加速了金融业和电信业的交叉融合,异业合作正成为3G时代业务发展的主流方式
从网络到终端,电信运营商与银行的结合几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通过电信业与金融业的这种融合,新的支付方式得以更加快捷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新的消费理念也会逐渐形成。这对于合作的双方都是获益颇丰的一次“联姻”。 银行业的橄榄枝 银行业再一次向电信运营商伸出了橄榄枝。中国银联近日联合商业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传统的开始向移动支付延伸,市场蛋糕正被越做越大。 据了解,首批加入产业联盟的会员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8家全国及区域性商业银行,同时还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包括诺基亚、联想等手机制造商,以及多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厂商、受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也加盟其中。 5月10日,中国联通与中国银行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此同时,中国联通还与中国平安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基础通信服务、行业应用、合作开发、金融及保险、联合营销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业之间开始合作的声音越来越大,合作的步子也越来越快。中国电信也开始在多个城市开始了与银联合作的电子支付项目。据中国电信透露,公司已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达成合作意向,并选择在浙江宁波与中行合作试点,成立联合项目组。中国电信藉此推出的“翼支付”手机,将集成校企一卡通、公交卡、行业卡、xxx等多项应用,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移动支付服务。 电子支付的蛋糕 移动支付已然成了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业眼中的大蛋糕。来自易观国际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我国已有超过7.5亿的手机用户,是世界{zd0}的移动通信市场,也突破2亿的规模,预测2010年底会突破3亿。 在通信业经历高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业也交出了一份高分成绩单。2009年卡商户突破2百万,联网POS终端突破4百万台。而2009年第三方手机支付266亿元的数据则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做了一个极好的注脚。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凯认为,运营商将在手机支付领域掀起竞争热潮,“随着3G技术的深入应用,手机的通讯、上网、交易和支付功能逐渐得到展现,从而加速了金融支付行业和通信服务行业的交叉融合。”正是3G使得原本进展缓慢的手机支付提前进入了增速期,截至2009年底我国3G用户总数已超过1325万,并且仍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手机支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招行也正在探索跟运营商合作。招行开展这一业务最重要的优势是客户结构。他认为,招行的客户群中能接受移动支付的比例可能是银行业中{zg}的。 电子支付,尤其是手机支付逐渐成为今天的新宠。这也是电信运营商相继携手银行合作手机支付的原因。 一方面,作为新的应用和服务,手机支付能为运营商吸引更多新用户,电子支付的发展还能促进银行业信息化的升级,这无疑是一次发展大客户的大好机会;另一方面,对于银行业而言,既增加了消费量,同时也扩大了支付网络和规模,产业升级提前到来并不是坏事,何况对于产业链的主导力也将在这样的合作中逐步加强。 异业合作谋突破 不过中国移动在新的联盟中并没有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蛋糕就没有这头“大象”的份。 今年3月,中国移动就确认以398亿元人民币巨资认购浦东发展银行20%股权,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但不参与银行日常运营,而这一交易已得到双方董事会批准。对于这样的入股,投行普遍猜测,中国移动是为了扩大在电子支付市场的地盘。 尽管如此,中国移动在此次联盟的缺席仍显示出了强烈的竞争意味。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正围绕手机支付展开一场主导权争夺战。报道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推动移动支付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制定,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均拥有自己的标准。 这或许是原因。联盟的成立,实际上动了中国移动的“奶酪”。对于深耕手机支付市场多年的中国移动而言,话语权显得极为重要。尽管存在竞争,但是中国移动还是选择了和浦发银行共同进入手机支付市场。 浦发银行个人银行总部总经理刘以研透露,双方合作前期可能主要在手机远程支付领域,这也是浦发的优势,引入中移动将加速浦发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合作的效率往往能高出我们的想象。 尽管标准问题尚未解决,但是手机支付的市场大门已经敞开,异业合作正在为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业带来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从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成立,中国移动入股浦发,中国联通与中国银行等合作,异业合作在3G时代正成为主流方式,对于运营商业务丰富,业务创新意义重大,加快布局金融信息化市场,竞合将成为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