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4 15:31:57 阅读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爆破安全技术
主讲:欧阳彬
5.1 爆破有害效应
在现今的各类工程爆破中,xx爆炸后释放的能量有效利用率大约为60%~70%。还有少部分能量(约占xx爆轰能量的30%~40%)消耗于药包周围介质的过粉碎(或压缩介质)和转化为有害效应,包括:冲击波、爆破飞石、爆破毒气、爆破噪声及爆破烟尘等。
5.1.1 爆破地震
视被爆介质的不同,xx爆炸后约有2%~20%的能量转化为地震波。可以引起爆源附近地基及其上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颠簸和摇晃,即通常所说的地震。
(1) 爆破地震与xx地震的异同点
爆破地震与xx地震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一种迅速释放能量,并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客观现象。它们在震源深度、释放能量、振动频率、持续时间及影响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详见课本表5-1)。
(2) 爆破地震强度及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振动速度(简称振速)作为衡量爆破地震振动强度的标准;
爆破振速V按下列经验式计算:
v=k(Q1/3/R)a
(3) 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的措施
1.减少爆破规模,降低一次爆破xx量;
2.采用毫秒延期爆破,减少{zd0}一段起爆药量;
3.加大时间隔时间,避免不同段起爆xx量爆破产生振动迭加增xx应;
4.通过改变爆破方向,避免使药包最小抵抗线背向保护物;
5.在爆区与保护物之间用预裂爆破形成隔离缝、开挖减振沟槽或钻凿防振孔;
6.采用不耦合装药和缓冲爆破;
7.在精密仪表下铺减振垫;
8.尽可能使设备、仪表在爆破时临时停止运行;或在这些设备、仪表投入运行前实施爆破。
5.1.2 爆破冲击波
(1)空气冲击波
裸露药包爆炸时,其高温高压爆轰产物(爆轰气体)压缩空气,以高于空气中声速(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形成空气冲击波。空气冲击波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杀伤人员,损坏建(构)筑物和设备。
(2)水中冲击波
由于水的存在及水的近似不可压缩特性,水中冲击波强度随距离的衰减较缓慢,其传播范围较大。
5.1.3 爆破飞石
爆破飞石是指爆破时个别或少量脱离爆堆、飞得较远的石块或碎块(混凝土块、砖块等)。在露天爆破中,爆破飞石往往是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和仪器设备等损坏的主要原因。
(1) 产生爆破飞石的原因
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 技术设计存在缺陷或错误
2) 施工操作不当
(2)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硐室爆破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RF,一般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RF=20KFn2W (5-5)
台阶炮孔(含浅孔和深孔)爆破可参照下式计算RF:
RF=20d
(3)爆破飞石事故的预防
① 按设计要求钻孔、装药、起爆,确保装药施工质量;
② 按设计要求的填(堵)塞料、填(堵)塞位置和长度,进行填(堵)塞施工;
③ 在城镇土石方控制爆破和拆除爆破中,要认真搞好覆盖防护:在爆破体表面用少土袋、竹笆(排)、编织袋、麻袋、铁丝网等进行多层覆盖,防止碎石(块)飞出。
5.1.4 爆破毒气
爆破毒气俗称炮烟,主要由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构成。所以xx爆炸时总会产生毒气。
目前,防止爆破毒气对人造成伤害的主要措施是爆后要充分通风,吹散炮烟。地下爆破后还可向工作面洒水,以稀释炮烟。
5.1.5 爆破噪声
爆破噪声是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延续。当空气冲击波的超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0.2kgf/cm2约等于0.2×0.098MPa)以后,冲击波就衰减为声波。
我国《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在城镇爆破中每一个脉冲噪声应控制在120dB以下;复杂环境条件下,噪声控制由安全评估确定 。
当爆破点邻近城镇居民区或村庄时,为了减轻爆破噪声对人员和建筑物的危害,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尽量不用或禁止使用裸露爆破和导爆索起爆网路。
2)采用炮孔装药爆破时,应准确计算装药量,防止过量装药,造成“冲天炮”,进行保质保量的全填塞,做到放“闷炮”。
3)在城镇控制爆破和拆除爆破中做好爆破体表面覆盖防护。
4)适当增大一次爆破量,尽量减少爆破次数。
5.1.6 爆破烟尘
在城镇地区进行大面积拆除,产生由大量细微颗粒组成的烟尘,不仅污染空气,也给爆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家庭带来一场“尘”雨。爆破烟尘成为爆破有害效应之一,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公害”。
我国各地为降低爆破烟尘采取的方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构)筑内部、特别是在墙面和地面用水冲洗;
2)适当预拆除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
3)在建筑物顶层和各层楼板设置塑料盛水袋;
4)在爆区表面加覆盖并洒水;
5)在起爆前后采用消防车及其他喷水装置喷水降尘等。
5.2 早爆、迟爆与拒爆
5.2.1早爆
xx包比预定时间提前爆炸,称为“早爆“早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采用电起爆网路时,雷电、射频电、静电、高压电、杂散电流等外来电流影响引起雷管早爆。
② 雷电直接落在雷管、xx包、起爆导爆索或导爆管等爆炸材料上导致早爆。
③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引起早爆;
④ xxx材有问题,如导火索燃速过快引起早爆。
⑤ 硫化矿床用销铵类xx进行爆破,因硝酸铵与硫化矿接触产生放热反应,使孔内温度升高,如装药环境内有水,则加速这种反应,结果引起xx(雷管)自爆。
为了防止早爆及由此发生的安全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 若爆区附近有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台和高线输电线时,采用非电起爆。
② 提高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施工操作水平,严禁违章作业。
③ 坚持使用木质炮棍。
④ 对新购进的爆炸物品,使用前要进行性能检测。
⑤ 采用电起爆在装入雷管前,爆区附近用电设备暂停运行,xx爆区内的金属物件和撒落在积水内的xx,以减少杂散电流源。
⑥ 雷雨天气采用非电起爆。遇雷雨时立即停止爆破作业,迅速撤离危险区,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岗哨,防止他人误入。
⑦ 在含硫矿床地段作业时,可向工作面或炮孔中涂洒石灰水,或采用抗高温的雷管和xx。
5.2.2 迟爆
xx包比预订时间滞后爆炸,称为迟爆。产生迟爆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 起爆材料或xx过期,起爆能力或爆轰性能降低,起爆后xx不能立即爆轰,存在一段由爆燃转为爆轰的时间,致使爆炸时间滞后。、
② 起爆材料质量不好。
③ 在导火索—火雷管起爆情况下,施工质量低,导致导火索传火困难,推迟了起爆时间。
为了防止迟爆及由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 不使用已过期的爆炸材料。
② 使用前检测爆炸材料性能,并剔除变细或折断的导火索段。
③ 在装药填塞过程中防止导火索扭曲、损伤,确保导火索正常传火。
④ 发现炮未响时,不要急于当盲炮处理,应留有足够的等待时间,以防遭迟爆。
5.2.3拒爆
拒爆通常称盲炮,又称瞎炮、哑炮。产生拒爆的原因可归纳以下几方面:
① xx、xxx材质量不合格。
② xx、xxx材变质失效。
③ 电起爆时,起爆电源(含xxx和交直流电源)容量不够,起爆网路中雷管不准爆。
④ 爆破施工不当,损坏了起爆线路,或使导爆管网路中少数导爆管拒爆。
⑤ 将大直径乳胶xx卷用人工搓成小药卷,使xx失去敏感性而拒爆。
⑥ 电爆网路接头接地或短路(在含有裂隙水的炮孔中极易发生),或在同一网路中使用不同厂或同厂不同批的电雷管,或在网路中的雷管电阻值相差过大,这些均能造成局部或大部分药包拒爆。
⑦ 在导爆索和导爆网路中,因爆破参数选取不当,导致先起爆药包爆炸后破坏了后起爆网路,造成拒爆。
⑧ 电爆网路设计错误,并联电路电阻不平衡,致使电阻大的一组网路拒爆。
⑨ 错误地将同一爆区的药包组分成两个起爆网络路先后起爆,后起爆网路药包拒爆。
防止拒爆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
① 使用前对爆破器材进行性能检测,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② 不使用过期失效的爆炸材料。
③ 提高爆破设计技术水平,避免因设计差错造成拒爆。
④ 提高作业人员施工技术水平,防止操作失误造成拒爆。
⑤ 对于大型爆破和城市控制爆破(含拆除爆破)工程,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技术审查和安全评估,杜绝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