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小米要跟照明企业合作生产智能灯泡,感觉有点怪怪的。就算是奉行多元化战略,把摊子铺到太偏门的领域,就不担心搞砸了?后来想想资本的本性,是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去,小米就冲着这个市场的钱去的,有什么不可?
照明市场的钱好像真的很好赚。从目前多家LED上市企业晒出的业绩预告或是年报的情况看,受益于整体宏观环境改善和市场对LED相关产品的旺盛需求,八成LED上市公司年报预喜,多数业绩增速在30%至70%之间,如雷曼光电、鸿利光点、聚飞光电、水晶光电等;同时亦有部分业绩呈现高速增长,如扭亏为盈的天龙光电等。
然而,对于这种好看的形势,有人却非常不看好。在有业内人士对媒体坦言:“去年,整个中国LED行业震荡非常大,不时有新闻报道xxxx被并购,也有不少企业出现倒闭或直接跑路。虽然目前来看,整个行业处在上升阶段,但中国的LED行业黄金期马上就过去了,最多再撑三四年。”跟该人士一样唱衰中国LED市场的人还不少,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LED行业产能过剩,将会步光伏产业的后尘。
事实上,国内LED照明行业危机已经隐现。甚至受国内市场颓势的影响,台湾的企业也开始被株连,像奇力光电这样的曾经在业界效益不错的大企业都关门大吉了。本来被当作朝阳产业的照明业,现在似乎一下子前景暗淡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并不复杂。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正猛,为了扩大内需,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计划以北京、上海、深圳等21个城市的公共照明为载体,大力推动LED产业。自此,LED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政策补贴一项接一项,从上游设备到下游应用采购一应俱全。LED产业也从半导体行业的一个分支型小产业,一跃成为许多地方的重点培养或支柱型产业。
LED产业高企的行业利润、易于接受的行业门槛和不断向好的政策指导,不仅带来了大批的淘金者,而且也带来了LED产业的乱象。前几年,LED行业的利润可以达到20%~30%,但后来因为一窝蜂涌进太多企业,很快就将利润摊薄,现在只有差不多5%的纯利可赚了。
目前全国LED企业达到数万家,仅广东省中山市据说就有两万多家。不管数据是否准确,但足以说明中国的LED行业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这么多企业来分一块分量有限的蛋糕,引发惨烈的价格战是必然的。几年前1瓦的LED芯片价格大概是3美元,但现在已经降到不足1美元。微薄的利润使得大量跟风而至的LED企业承受不了压力,纷纷逃离这个圈子。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LED市场扩张失控,大批企业混战,而为了生存,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企业不得不放弃质量要求,于是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不久前,吉林省工商部门对当地市场销售的LED产品进行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为72.88%。不过,虽然市场已经饱和,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倒闭企业一个接一个,但仍不断有大量资本涌入。LED行业的企业逆势扩产,还有毫不相干的企业进军LED行业,这势必造成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进一步恶化。
不过,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市场竞争越激烈,越容易形成行业洗牌,未来LED企业都将面临残酷的优胜劣汰。只能有少数企业将逐渐壮大,那些投机者和不具实力的企业必然会像不合格的LED灯那样熄灭。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向有品牌、有渠道、有创新的企业集中。但无论怎样,企业要想在这块市场生存下去,有一点必须牢记:萝卜再快也得洗泥。要知道,没有质量保证,任何企业都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