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古之风不止流行于家里摆的,身上穿的,关于春节的各种“老理儿”如今也越来越被重视,其中的道理你可知道?
>>>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在每一年的年初,祝愿吉祥如意,也就是中国人过大年的习俗之起源,它的概念来自《易经》,因为日月为易,也就是人要在天地之中不断去旧更新,把去年的所有不如意抛掉,面对更好的未来,所以在一年之始的正月,便要多说吉祥话,以讨个吉兆。也由于这概念,所以在岁末之时,古人有打扫去旧及祭祖的习俗,去旧是把去年的霉气抛掉,祭祖祭神是多谢祖先及神佛在过去一年的保佑。这也是一种怀念先人及感恩的表现。
在古代北京,民间过年早在腊月中旬后开始,在腊月二十三便要预备糖瓜粘,二十四便打扫房子,(南方则是年二十八才打扫),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写对子,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蒸馒头、做饺子,三十晚上则熬一宿不睡觉,古人称为守岁,是年轻人用此祈愿为家中老人家增寿,以示孝道。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是拜祭祖先,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有宗教信仰的便会在初一子时到佛寺道观中上头炷香,以求来年一切顺利。在过了初一的亥时后,在初二凌晨吉时便要接财神,在初一至初五,家族便会串门拜年,长辈向晚辈派红包。在南方,初三被视为赤口,容易与家人、朋友争吵,故此比较少在初三拜年,有些人会在初三去庙会。
一般放假5天后,商店会在初六开铺,而老板会与员工吃一顿开年饭,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古代是看花解禁之日,不少女性也可以公开到街上游玩看花灯,所以古代不少才子遇佳人的故事就在这天发生,因此,元宵节也曾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至于宫廷之内,其习俗也有些差别。例如在大年二十九,小年二十八,拜祭太庙,正月初一皇帝早上在太和殿接受外蕃使节,王公大臣之朝拜,如果是皇帝正寿之年,即皇帝农历十岁,二十岁等年份,便会在太和殿上设筵宴与使节大臣共宴。如果是平旦之年,皇帝便回宫内向太后请安及作家内之私礼,接受兄弟、家人之朝拜。
从雍正皇帝开始,皇帝在初一之凌晨早起(一般皇帝是上午寅时起床,这一天会更早),做元旦开笔之礼。通常是在养心殿东暖阁皇帝寝宫旁的一间小房内举行。皇帝在红笺纸上写一些如意之字,这有点像古人写对联,以示吉祥的意味。
皇宫与一般民房一样,在春节会在门口换上新的对联、门神及松、桃等花枝。至于春节买花,xx是红色与黄色,以及向上生长之花,五代同堂的黄色果子为无花果也不太适宜。花朵向上代表运气节节上升。红色的花主怀爱,黄色的花主增益。
关于春节:
Q:春节期间大家走亲访友,带什么礼物最合适?
A:春节送礼,也是要以圆满及甜味为主,因为礼物带有祝福,不希望受礼者之后一年要吃“咸苦”。
Q:为了春节所贴的春联、请的门神什么时候贴合适?
A:门神必须等家人到齐,春联一般会在年三十夜挂上,春节过后,花窗春联等可以在正月十五后移除。
Q:年夜饭怎样才算圆满?
A:吃年夜饭要鸡鸭鱼肉齐全,因古代是祭祖所用,要有三牲(牛、猪、羊)或五牲(加鸡、鸭及鱼)才是较圆满,而初一早饭,南方有习俗是吃素以减少杀生去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