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伦
如果把上海陆家嘴、重庆朝天门等地的摩天大楼像纽约曼哈顿那样密集地摆在一起,或许会是这样的情形:狭窄的街道会变成令人绝望的、看不到丝毫阳光的停车场,至于行人,要么在车缝中挤进挤出,或者干脆只能全都在地下行走。
曼哈顿的行人密度比中国大都市高得多。但是,曼哈顿街道却经常能有阳光照射——退台式高层建筑保证了阳光的照射路径,街道对行人也非常友好,摩天大楼纷纷将宝贵的底层架空,作为行人行走和休憩的公共空间,狭窄的街道事实上被拓宽了。
纽约退台式高层建筑
纽约的这一特征,甚至能从航空照片中一眼辨认出来——曼哈顿城区林立的高楼大都是竹笋般的退台式高楼。
是什么原因,让阳光从高楼的狭缝中打在纽约的街道上,让开发商xx地放弃建筑底层,“好心”考虑行人需求?
很难一句话讲清楚原因。纽约政府、开发商、建筑设计师多者互动,历经一个世纪,才完成了这样友善、克制、温柔的建筑风格。
纽约市俯瞰图,曼哈顿城区的所在位置颇为显眼
·曾经遮天蔽日的曼哈顿丨恒生大楼
20世纪初,纽约市迅猛发展,地产商纷纷投资曼哈顿,诸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逐,促使一些地产商要求建筑师使出浑身解数来在其用地上谋求建筑面积的xx化,这样做的结果是,曼哈顿原划分规整的城市用地被臃肿、庞大的建筑体块占满,狭窄的街道空间终年不见阳光,成为阴暗的城市峡谷,浑浊的空气在峡谷底部聚集、徘徊,城市环境日渐恶化。
1907年的曼哈顿街头
这一时期较具有代表性的恒生大楼(Equitable Building,1912-1915),以惊人的容积率和巨大的体量成为曼哈顿下城广为诟病的地产项目。恒生大楼不仅阻挡了周边地块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在其中工作的1.3万人在每天的下班高峰期瞬间转移到狭窄的人行道上,为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在冬季,恒生大楼形成面积高达2.6公顷的阴影,相当于自身面积的6倍,其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直接造成周边地块办公楼出租率的下降,这一现象,被1916年出台的区划法案(Zoning Laws)进行遏制。
恒生大楼
·区划法案丨退台式高层建筑丨帝国大厦、克赖斯勒大厦
区划法案中明确规定了地块中建筑高度和体量应当遵循的法则。该法则规定地产开发者可以在一定的高度限制范围内,在用地上保持100%的建筑密度;当超过这一高度时,则应将建筑临街的一侧进行后退;若要达到更高的高度时,则需要进一步后退;当建筑边界后退到一定程度,即主楼的平面面积相当于用地面积的25%时,塔楼可以继续建高而不再受到后退法则的限定。
退台式建筑示意图(绘图 By 史伦)
在区划法案的控制下,曼哈顿的街道环境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相应地,建筑形体也开始由难以控制的平顶方盒子,向山坡般跌落式的体量转变,这种退台式的建筑形态被戏称为“婚礼蛋糕”或“巴比伦金字塔”。
区划法案颁布后的近40年中,纽约新建成的摩天大楼总是呈现出层层后退的形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为街道带来了阳光,为行人带来了丰富的公共空间。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等就是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
·建筑形式的解放丨利华大厦、西格拉姆大厦
直到1952年,一名非常有创造性的建筑师用全新的方案,巧妙地融合法案要求、建筑革新、商业需要于一身,改变了当时“退台式”一统曼哈顿的建筑格局,并xx了20世纪中期曼哈顿的建筑时尚——这就是利华大厦。
一开始,利华公司就向建筑师邦沙夫特(GordonBunshaft)提出了公益要求:给社区、行人尽可能提供便利。
展出于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利华大厦模型(拍摄 By 史伦)
建筑师邦沙夫特(GordonBunshaft)仔细研究了1916年的区划法案,很快就在“面积小于用地25%时不再要求退台”的规定中找到突破。他新设计的方案,将占整个用地25%面积的长条作主体平面,于是解放了“后退法则”限定的帝国大厦式建筑形体。
纯净简洁的规整长方体,在当时公园大道满目的“婚礼蛋糕”中独树一帜。
利华大厦
利华大厦底部架空层(拍摄 By 史伦)
此外,与各地产商抢占街角、争夺面积的常规做法不同,利华大厦将裙房底层的街角空间让出,在其中布置座椅、植物等,任由行人穿越开放的庭院,甚至在此避雨、休憩、娱乐。庭院的设计一直延伸到建筑的门厅,极大地加强了建筑内外空间的融合与联系,也使得这处环境宜人的庭院成为街道空间与室内办公空间的缓冲和过渡。这样的设计为城市空间带来前所未有的优化和丰富,也使利华大厦成为当时独具开创性的项目。
当然,利华大厦在建筑上更广为人知的标签,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然而,这种谦逊、友善、公众、开放的设计手法影响深远,柏林的欧罗巴中心等建筑都是仿效利华大厦的。
西格拉姆大厦(拍摄 By 史伦)
曼哈顿的公园大道(ParkAvenue)注定要xx当时的建筑风潮。利华大厦对街的西格拉姆大厦,很快也突破了退台式建筑风格,以其精炼的设计、简洁的形体在公园大道上格外显眼。被公认为功能主义审美与现代主义风格的xx典范。
西格拉姆大厦底部的转角空间
西格拉姆大厦建成于1958年,高516英尺(157.3米),共38层。在立面语言上采用了密斯的经典处理方式,与隔街的“球拍与网球”俱乐部(意大利复兴式立面)形成了良好的对话关系。
西格拉姆大厦退让出的城市公共空间
希格拉姆大厦首层空间分析(绘图 By 史伦)
为了不采用千篇一律的退台形式,其设计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 van der Rohe)与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将西格拉姆大厦沿公园大道的一侧整体后退,并在退让出的用地上设计了城市公共广场,广场南、北两侧安排两个长方形水池,水池周围设置了大理石座椅,每当夏季,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喷泉水池的旁边,成为城市中生机盎然的一角,这个广场自然成为广受欢迎的集会区域。
·进一步的法案奖励与调整丨花旗银行大厦
利华大厦及西格拉姆大厦采用的“将建筑后退、让空间于城市”的设计手法,被政府大加褒扬并得到重视。因此,纽约市政府于1961年颁布了相关法案:如果开发商采用此类为城市退让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将得到一定的奖励,允许加建20%的建筑面积。
开发商怎么会讨厌这种法案呢?于是,曼哈顿的城市空间越来越多元、开放和舒适。但是,法案仅仅规定了对退让的奖励,极少有人专注经营这片退让的空间,直到花旗银行大厦(CitigroupCenter)接过了建筑创新的传递棒。
利华大厦、西格拉姆大厦与花旗银行大厦,三座建筑的地块关系示意图(绘图 By 史伦)
从西格拉姆大厦向西一个街区,高高耸立的花旗银行大厦(Citigroup Center)是曼哈顿天际线中亮丽的一笔。立面由玻璃和铝板相间形成的横线条组成,其顶部45°斜切的造型使这座建筑物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花旗银行大厦
与利华大厦、西格拉姆大厦异曲同工,花旗银行大厦也在设计上为城市空间费劲了心思,它更加慷慨——将本可以作为办公空间的近10层底部楼层的大量面积都舍去,仅保留中央的方形核心筒和位于四个方向上的结构支撑柱。
花旗银行大厦近景(拍摄 By 史伦)
虽然这种结构处理方式给当时的建造提出巨大挑战,但效果却非常出色——仿佛在水泥森林中挖出了一片休憩的洞穴。四周都被摩天大楼包围的街道空间也因为花旗银行大厦独特的底部处理手法而获得几分疏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塔楼架空的西侧,是一个集地铁出入口和数个餐饮门店的下沉广场,广场还整合了小型的叠水景观和绿化,成为列克星敦大道(Lexington Ave)与53街路口上宜人的一角。
花旗银行下沉广场(拍摄 By 史伦)
同时,用地西北角为一座教堂,恰位于高举的塔楼下方。商场的裙房建筑形态也与架空的塔楼底部巧妙结合,以退台形式自西向东层层递进,退台上的屋顶绿化,为广场、教堂、零售店、写字楼门厅及地铁出入口的综合化城市空间争取了更多阳光与生机。
纽约建筑评论家保罗•高德伯格曾高度评价花旗大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最重要的建筑就是花旗银行大厦,不仅由于它让人xxxx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根本地与城市的结合。”花旗银行大厦的设计者休•斯塔宾斯(HughStubbins, Jr)也因此被誉为“地标建筑师”。
不过,这种创新的背后,其实还有着法案修改的影响。1961年,纽约市颁布的奖励退让公共空间设计法案,未明确公共空间的经营方,不少摩天大楼只是简单地铺上地砖,最多再添加一件或几件雕塑,所谓的“广场”也不过只是放大了的城市人行道,只能与冰冷的建筑界面机械地拼接,效果大打折扣。
纽约市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这点,于1976年调整了原法案,要求退让的公共场所由遵守配套规范的开发商经营、配置,如树木绿化、公用电话亭、休闲座椅等。
法案的调整令后来建造的大楼(包括1976年的花旗银行大厦)注意打造其出让的空间,一批生机勃勃的街头休闲场所于是诞生。
这就是纽约曼哈顿摩天大楼密集,却令行人异常舒适的原因。它像是多方互动的一次惊喜,充满了不确定性,事实上,极少有城市能有幸拥有这样出色的建筑师、市政规划者、开发商们。因此,这样的城市景观极难复制。
更多内容,详见《环美建筑日记》,作者史伦。
《环美建筑日记》简介:
五十四篇日记,真实地展现一次漫长又浩大的建筑旅程。从纽约的多元、激进到波士顿的严谨、沉稳,从芝加哥的壮丽、规整到底特律的落寞、萧条,从哥伦布的温暖、和善到亚利桑那的苍凉、寂寥,从洛杉矶的喧嚣、物欲到旧金山的锐意、革新……通过一篇篇建筑日记所串接起的,是一个国家真实的面貌、独位于此时此地的人物和故事。跟随作者的日记进入这次环美旅行,跟随他的视角进入一座座建筑,徜徉于城市街道,迷失在西部荒原,让心灵上路,任思绪驰骋,分享他在一次次别离和际遇中所感受到的惆怅或乐趣,不求乖张,不求离奇,但求那份认真记录所带来的真挚体验与丰硕收获。
作者简介:
史伦,生于1986年。建筑学硕士,供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痴迷于行走、发现与记录。在美求学期间,进行了长达54天艰苦孤独的环美建筑之旅,踏遍20个城市、200余座xx建筑,并结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诸多友人。
注:本文来源于大象公会,并得到作者授权。本刊对文字和图片有调整。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粉丝已近17万,欢迎点击最上方标题下蓝色“《建筑技艺》杂志”关注我们。杂志订阅可登录www.atd.com.cn上方“征订”。
====================
建筑技艺-建筑结构微信联盟
如果您是结构师,或是对结构专业有兴趣,欢迎关注《建筑技艺》的兄弟微信——《建筑结构》,查找添加公众微信号“建筑结构”即可.
===============
《建筑技艺》微信推广和杂志订阅
建筑技艺微信推广电话:010-57368780
杂志订阅:010-57368777
===========================
微信投稿
诚邀粉丝惠稿本刊微信平台,分享设计作品、技术心得、成长故事等。要求原创(未在其他公众微信平台发布),文图并茂。合适的内容可同步在期刊发表。投稿email:410020427@qq.com,请注明:微信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