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具和当代生活融合,静谧、温馨,成为了最有个性也最有温度的家居装饰。不管是大家或是小家,传统家具美丽和细腻的做工,至少让每个角落都出彩。
>>> 椅凳类 <<<
▼
杌凳
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管脚枨杌凳
在无束腰杌凳中,直足直枨乃其基本形式。在枨上可以安短柱,称“矮老”。枨子中部拱起的地方,称“罗锅枨”。枨子缠裹着腿足名叫“裹腿做”。有的腿足下端安枨子,名叫“管脚枨”。
三弯腿有束腰杌凳
有束腰杌凳以直腿内翻马蹄,腿间安直枨或罗锅枨为常式。直腿之外有略具S形的三弯腿和鼓出而又向内兜转的鼓腿。管脚枨也可以在有束腰杌凳上出现。有时腿足落在木框上,木框之下还有小足,这种木框叫“托泥”。
▼
坐墩
四开光坐墩
在明及清前期的坐墩上,大都保留着藤竭和木腔鼓的痕迹。坐墩的开光来自古代藤墩用藤子盘汇做成的墩壁。弦纹及一周圈状如钮扣的纹样象征绷鼓面的皮革边缘和钉皮革的帽钉。
▼
长凳
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
明清之际,长凳式样繁多。其中,小条凳是民间日用品,在明潘允征墓出土的明器中可以看到同类的家具。二人凳宜两人并坐而得名,在南方称之为“春凳”。
▼
灯挂椅
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都叫靠背椅。其中面窄而背高的一种专称“灯挂椅”,以形似悬挂灯盏的竹制灯架而得名。
▼
玫瑰椅
形制矮小,后背和扶手与椅座垂直,北方叫“玫瑰椅”,南方叫“文椅”,因文人喜欢使用而得名。
▼
官帽椅
搭脑及扶手部伸探出头的叫“官帽椅”,或“四出头官帽椅”。
搭脑及扶手不出头而与前后腿弯转相交的叫“南官帽椅”。
▼
圈椅
“圈椅”一名,明代或称之为“圆椅”。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圆婉柔和,极为美观。就坐时不仅肘部可以倚搁,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承,甚为舒适。
▼
交椅
交杌加上靠背,便成交椅,有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直后背交椅的靠背有如灯挂椅,圆后背交椅的靠背则如圈椅,宋代称之“栲栳样”,一般都采用金属饰件钉裹交接部位,以加强连接并取得装饰效果。
>>> 桌案类 <<<
▼
炕桌
有束腰鼓腿彭牙炕桌
炕桌有一定的宽度,纵、横约为3:2,用时放在炕或床的中间。
▼
香几
香几因承置香炉而得名。香几圆多于方,腿足弯曲较夸张。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自应面面宜人观赏,体圆而委婉多姿者较佳。
▼
酒桌
酒桌远承五代、北宋,常用于酒宴。沿面边缘多起阳线一道,名曰“拦水线”,为了阻挡酒肴倾洒,流沾衣襟而设。
▼
方桌
方桌有大、中、小之别,匠师名之曰“八仙”、“六仙”和“四仙”。“一腿三牙罗锅枨”是标准的明代式样,因每一条腿与三块牙子相交,下又有罗锅枨而得名。方桌用攒接法做牙子,为常见的式样,有束腰方桌比较罕见。
▼
条几、条桌
条几、条桌因腿足位在面板尽端,如长逾一丈,支点之间的跨度太大,面板便会弯垂,产生所谓“塌腰”之弊。
▼
画桌、画案
云纹牙头画案
画桌、画案,为了便于站起来书画,都不应有抽屉,其为桌形结体的为画桌,案形结体的为画案。
>>> 床榻类 <<<
▼
罗汉床
床上后背及左右两侧安装“围子”的,称之为“罗汉床”。罗汉床更显著的变化表现在围子上。床上三面各有一块围子的为“三屏风式”,由五块组成的为“五屏风式”,更多的还有“七屏风式”。围子本身的做法有独板围子,攒边装板围子,攒接围子,斗簇围子等。
▼
架子床
架子床是有柱有床顶的统称,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区分为只在四角有立柱的“四柱床”,和四柱之外正面还有两柱的“六柱床”。两柱乃为安装门围子而设,故又叫“带门围子架子床”。
>>> 柜架类 <<<
▼
架格
架格称“书格”或“书架”。架格的最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四足,用横板将空间分隔成若干层。三层的1件四面空敞,中间设抽屉两个。有的架格在后背安装透棂,或三面安装透棂。如四面安装透棂,或后背装板,三面安装透棂,通俗称“气死猫”,是民间使用的通风食橱。也有极为考究的用紫檀制成,其用途当然是为了放置珍贵的图书或文玩了。
▼
圆角柜
圆角柜,又名“面条柜” 。柜顶前、左、右三面有小檐喷出,名曰“柜帽”。柜帽转角处多削去方棱,遂成圆角。柜帽是为了在上面凿眼做臼窝,以便容纳向上伸出的柜门门轴。故圆角柜亦称之为“木轴门柜”。它的侧脚显著,造型挺拔,和无束腰家具摆在一起,显得格外调和。
▼
方角柜
方角柜四角见方,上下同大,腿足垂直无侧脚。柜门同样有硬挤门或有闩杆两种做法。其上无顶箱的古称“一封书式”,其貌似有函套的线装书。上有顶箱的叫“顶箱立柜”,又叫“四件柜”,因按成对计算,两具乃由四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