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刘雄教授在冬荪产业高峰论坛上作了《竹荪营养功能成分及产品开发》的报告,对竹荪的产地及分布,保健功能,品质分析,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竹荪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福建三明、南平以及云南昭通、贵州织金、四川长宁县最为闻名。而且竹荪营养价值丰富,据测定,在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15-22.2克,粗脂肪2.0-3.8克,糖17.9-29.1克,粗纤维7.8-15.3克,灰分6.3-7.75克,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刘雄教授在报告中也提到,因为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竹荪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 xx、抗氧化、xx,降血脂、抗血栓,健脾益胃等多种保健功能,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竹荪产业能够在市场立足的基础。正是依托于竹荪的高营养价值,竹荪产业蓬勃发展,产业链条发展迅速,竹荪酒,竹荪面条,竹荪多糖,竹荪饮料,竹荪调味料等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刘雄教授也忧虑的表示目前竹荪的采收加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是因为农户分散采收、各自加工,加工过程中主要用煤火烘干,少部分农户采用电器烘烤。这些烘烤方法温度不好调控,导致杀青时间长,竹荪会自然生长,组织密度稀疏,大大降低品质;用煤火烘烤无法保证含硫量不超标,还容易导致竹荪烤黄、烤焦,大大降低品质和价格。
冬荪,即无裙竹荪,近年来,逐渐成为大方地区新的种植潮流,同时大方也成为了全国冬荪的主要产地,被誉为“冬荪之乡”。随着冬荪产业的日渐发展,“冬荪”成为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研究新热点。截至2015年,大方县冬荪种植面积约2000亩,当地采用的利用天麻废弃菌材种植冬荪的栽培方法,实现了天麻产业和冬荪产业的连接,提高了经济效益。借助2016第四届全国天麻会议的机会,组委会特别设置“冬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到国内专家讲授冬荪及竹荪产业的发展状况,旨在全国范围引种推广。
会议xx,刘雄教授表示想要继续延伸竹荪产业链,进一步推动竹荪产业发展,就必须克服以上问题,加强对竹荪产业的整合以及提高种植加工技术,在发展竹荪烹饪原料市场供应的同时,针对约占总产量10%的残菇以及菌托、菌盖等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据悉,2016第四届全国天麻会议暨中国(大方)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共大方县委、大方县人民政府、易菇网、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会议在展示天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趋势的基础上,聚焦产业发展热点、难点,倡议推进天麻成为新食品原料,交流冬荪、天麻套种栽培技术,挖掘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会议安排了“xxxx”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与精准扶贫高峰论坛、天麻新食品原料高峰论坛、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冬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招商推介会与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企业及基地参观考察,举行了中国天麻产业联盟会议、贵州省天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作会议、xxxx冬荪产业发展推进意见专家会审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期还举行了xxxx冬荪烹饪大赛、大方县端午节民族民间中医药文化交易会、天麻产业博览会暨大方县民俗特色产品展、2016首届全国天麻摄影、书画、诗歌作品展,来自国内外4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