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微信资讯

你适应机器人时代了吗?

工业机器人培训    2015/3/22  

不是你的心灵鸡汤,就是你的保姆或保镖,机器人服务24小时待命,你想象过这样的局面吗?不过这背后,又有多少人无奈地离开工作岗位?迪士尼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热映,让机器人再度成为舆论热点话题。

  中国人适应机器人时代了吗?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近日发表了《机器人革命,我们没准备好》,文章引发了巨大反响。这其中xx的担忧是,机器人革命显然将对中国迅速发展中的劳动力密集行业,包括脑力劳动力密集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然而,我们尚未对此有具体的评估。

  再看看正在逐步实现的事实:刚出机场,一辆“乐视”或小米无人汽车把你接走。去饭馆,结果煮面的是个机器人师傅。玩个自拍,飞行机器人随时跟拍。至于造汽车,80%工作都可能是机器人干的。

  统计显示,2013年仅工业方面,中国就销售3.7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60%。我们如何适应这一趋势?机器人真的要抢走你的饭碗?对此,人们意见不一,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到底谁是谁非呢?

  机器人将加速替代人工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今年2月的一个预测说,未来十年,在全球的工厂中,价格更低、性能更佳的机器人将加速替代人工,工厂的劳动力开销将降低16%。

  据悉,在汽车和其他运输设备、电脑以及电子电气产品等已实现绝大部分自动化的制造业领域,约有85%的工作可由机器人代劳。未来十年,这些领域使用的机器人可能会是最多的,不过化工和金属等行业或许也会越来越多地运用最新颖、最灵活的机器人。

  亚马逊公司配备了超过1.5万个“基瓦”机器人,“基瓦”能够抬起货架,迅速送到相应的人工操作台,大大缩短了工作人员搜寻货架、装箱发货的时间。

  波士顿咨询公司称,这将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减少长久以来全球工厂为获得廉价劳动力而不断迁移的做法。有了机器人,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低端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

  丹麦优傲机器人公司中国总经理詹姆斯·泰勒说,轻型工业机器人通常每个售价约5万美元,根据企业通过使用机器人节省的员工工资、培训费用以及生产率的提高来计算,一般一到三年可回本。

  全球xx电子产品合约生产商富士康的董事长郭台铭说,该公司打算生产自己的工业机器人,来完成困难的组装任务和原材料输送。他说:“廉价劳动力已不复存在。”

  【反方意见】

  机器人只是有益的补充

  在担心机器人可能让部分人失业的同时,中国尤其是中国沿海地区首次遭遇了“用工荒”。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直接抛出了疑问,“之前是找不到人,现在是用不起人,人员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企业怎么抢占市场?”他认为,在一些地区采用机器人是合理的选择,而机器人只是有益的补充。

  机器人到底会不会很快偷走你的工作?你还可以相信全世界xx的机器人技术企业之一的董事长的话。

  日本机器人技术公司安川电机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津田纯嗣说,机器人用来触碰世界的双手的发展速度不及它们“大脑”中的计算机。

(1)机器人双手进化速度慢

  津田说:“很多正在研发的机器人很智能,但什么都做不了。它们不会像计算机那样以指数曲线发展。它们将会呈现线性的稳定增长。”

  津田说:“‘大脑’正以极快速度发展,高性能和不断下降的价格就是体现。xx的问题是完成工作所用的手。”

  他举起自己的手掌说:“人的手有惊人的精密性。这里面有超过1万个‘传感器’。在一个硬件里放置1万多个传感器可能吗?”

  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仍主要限于工厂,那里受到xx控制的环境降低了与人接触的安全风险以及机器人感知周遭世界的需要。

  (2)替人类做危险和劳累工作

  津田说,人们有更多理由为机器人的到来欢呼,而不是感到担忧。

  “如果你去一家汽车厂,你仍能看到很多人在搬运东西——做着辛苦繁重的工作。”他说,“现在仍然有很多我们不应该让人去做的工作——不人道的工作。我们应该尽早推动其机器人化。”

  【总结】

  必须学会适应机器人时代

  19世纪初,一群被称为“勒德分子”(theLuddites)的英国纺织工人担心新的技术如织布机和细纱机将会使他们失业。他们以捣毁机器等手段表示抗议。如今,关于新技术可能会减少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的担忧尤甚。而从历史看,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发展总能催生新的行业,反而扩大就业。

  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准确预测未来的技术变革,并为全球劳动者提供现代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教育和技能。这是目前所有专家给各国开出的xx。

  人类社会自勒德分子的时代以来所取得的所有进步证实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机器的力量必须加强,不能削弱,我们的前景应是包容性的增长和广泛的共同繁荣。我们必须确保现代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它要建立在人的尊严和体面劳动机会的基础之上。

  尽管历史和原则都告诉我们,不必也不应对新事物发展杞人忧天。但到具体事情上,从达沃斯到杰克逊谷地再到硅谷,企业和政策领导人都绞尽脑汁想知道,机器人对于未来的工作意味着什么。技术将创造还是损害就业?目前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有待研究。中国人也必须学会适应机器人不断增多的时代。


技术支持:免费b2b网站   [免责申明]   [举报]    立即注册发布信息